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172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包括提供弹性的0°扭力弹簧和带铰链连接板件若干。首先由一端带铰链的连板固定于浮顶上,带铰链端铰接一扭力弹簧,同时该扭力弹簧与另一两端带铰链的板件连接,该板件另外一端依此铰接另一个扭力弹簧。最后该扭力弹簧再同时与另一尾端弯曲的板件铰接,并且板件弯曲末端与油罐壁接触压紧。板件与油罐浮顶连接为螺栓固定,其余各连接处均为铰接。连接板件及扭力弹簧安装角度逐渐偏向浮顶下方固定,最后一连板件末端弯曲成半圆与油罐壁接触。以此方式根据油罐的大小,环形布置在浮顶密封装置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扭力弹簧,克服了目前几种主流一次密封不到位,产生变形无法恢复的问题。其次,该方式安装,检修方便,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
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浮顶密封方案,尤其涉及到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
目.0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油罐数目也日益增多。油罐的密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浮顶储罐是常规使用较多的油罐之一,该油罐的密封形式形式主要有非液体镶嵌式填充物密封、液体镶嵌式填充物密封、典型机械鞋型密封。
[0003]然而上述用于密封的几种技术都有各种问题的存在。非液体镶嵌式填充物密封由于各种问题已被禁用,液体镶嵌式填充物密封是充液管内液体可以依据环形间距的变化自由流动补偿,从而在环形间距一定变化范围内保持严紧的密封,对于罐壁变形较严重储罐,这种密封非常有效。然而这种方案的最大问题在于检修问题,对于密封的液体在检修时的处理方式有一定的难度。而机械鞋型密封已经成功用在了大型储罐上,且许多项目都要求使用机械密封。虽然有这几种技术的存在,然而油罐安全问题任然频发,由于雷击造成的爆炸问题时有发生,且油罐密封问题仍然存在,挥发量极大,国家给定的挥发量要求近几年要达到2%以内,安全问题以及密封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困扰。而德国有用新型材料用于边缘密封技术能达到目前的要求,该材料类似于记忆合金,能够受到浮顶的压力产生形变,但随着浮顶的移动能够自动恢复原来形状,且金属疲劳能力极强,但国内能否引进,以及材料的费用问题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油罐浮顶弹性密封方案,可解决及优化上述各种问题,该方案使用扭力弹簧及连接板件进行连接,浮顶边缘密封装置处由连接板件与之固定,再与其他零件连接,最后由一弯曲的板件与油罐壁接触,并压紧在油罐壁上。该方案可根据油罐大小及边缘缝隙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扭力弹簧的个数。由此形成一个类似机械臂的组合件。扭力弹簧相当于边缘密封组合件的关节,可用于活动以及吸收浮顶因位移而传来的力,并转化为本身的机械能,随着油罐浮顶的移动,扭力弹簧产生相应的扭曲,且弹簧的扭曲过程是可逆的。并且由于弹簧的张力,板件接触到油罐壁后,对浮顶有一定的阻碍挤压油罐壁的作用。若浮顶挤向一侧,受压一侧的扭力弹簧能够吸收压力,并转化为机械能,而松弛的另一端的扭力弹簧则可放松撑开整个力臂组合件。当浮顶移动时,相关的扭力弹簧可不断改变其扭曲度数。可形成类似记忆合金材料的作用。该油罐边缘密封方案是根据现有的密封技术改进来的,有着更为优秀的表现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为了提高油罐密封性,以及简化密封结构,方便维护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通过简单组装就能起到良好的密封状态。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主要包括油罐浮顶、顶部连接板件、螺栓、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连接板件、尾端弯曲板件、油罐壁;其特征在于:二个扭力弹簧通过弹簧连接板连接,二个连接处设置螺栓,其中一个扭力弹簧通过顶部连接板件与油罐浮顶上端密封机构处固定,另一个扭力弹簧通过尾端弯曲板件连接油罐壁,以此连接成一个整体。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部连接板件与油罐浮顶密封装置处连接固定,该板件始终固定不动。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通过:浮顶-顶部板件-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连接板件-扭力弹簧-尾端弯曲板件-油罐壁的布局方式进行各零件的组装。
[000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扭力弹簧主要承受由油罐浮顶的位移而对密封机构产生的力,并转化为扭力弹簧的机械能。扭力弹簧两端与相应的连接板件连接,并且顶部的连接板件与浮顶密封装置处连接固定,该板件始终固定不动。通过:浮顶-顶部板件-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连接板件-扭力弹簧-尾端弯曲板件-油罐壁的布局方式进行各零件的组装。整个结构形成一个组合体,类似一个机械力臂,而扭力弹簧则相当于力臂的关节。用来吸收,存储浮顶因位移而传来的力。并且保持浮顶的位子。并由于弹簧的弹力可以对浮顶施加一定阻力,阻止其随意移动。有利于控制油罐边缘的缝隙。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件用于与浮顶的连接,两个扭力弹簧之间的连接以及与油罐壁的接触,顶部连接板件为固定在油罐浮顶上,整个过程不运动,扭力弹簧连接板件则受到两个弹簧的力随着弹簧的张开,压紧而进行活动,最后尾端弯曲的板件则用弯曲一端压紧与油罐壁上,其另一端受到弹簧的力,板件尾端的弯曲能够有利于板件与油罐壁的上下滑动,且能够压紧用于密封的零件。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需要引进其他的新型材料,故经济型更好。并且实用性能强,密封性能好,对于边缘缝隙的控制比目前的几种方式更为优秀。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密封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密封装置的总体结构三视图。
[0013]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c为右视图。
[0014]图3为本密封装置的拉伸、压缩极限示意图。
[0015]d为压缩极限图^为拉伸极限图。
[0016]图4为本密封装置的弹簧连接局部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密封装置的受力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密封装置的扭力弹簧三视图。
[0019]F为主视图,g为俯视图,h为左视图。
[0020]图7为本密封装置的顶部连接板件三视图。
[0021]I为主视图,j为俯视图,k为左视图。
[0022]图8为本密封装置的扭力弹簧连接板件三视图。
[0023]L为主视图,111为俯视图,11为左视图。
[0024]图9为本密封装置的尾端弯曲板件三视图。
[0025]O为主视图4为俯视图4为右视图。
[0026]图中各标记的名称为:1油罐浮顶;2顶部连接板件;3、4螺栓;5、6扭力弹簧;7扭力弹簧连接板件;8尾端弯曲板件,9油罐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所示,该密封装置的总体结构包括与浮顶固定在一起顶部连接板件2,螺栓(3、4),扭力弹簧(5、6),扭力弹簧连接板件7,尾端弯曲板件8。其特点是扭力弹簧5、6使用连接板件7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板件2与浮顶上端密封机构处固定,两串联的扭力弹簧另一端则连接一端弯曲的连接板件6 ο以此连接成一个整体。
[0029]如图2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总体结构三视图。
[0030]如图3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拉伸、压缩极限示意图。图中单位为毫米。在图中所示范围内,均能保证该密封机构的正常工作。在弹簧张开极限状态下,需要要求板件对油罐壁有适当的压紧力,以保证一次密封的优良性。扭力弹簧压缩时,产生一定的对油罐壁的压力,以阻碍浮顶的位移。
[0031]如图4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弹簧连接局部示意图。扭力弹簧中间为螺栓,螺栓穿过弹簧中心轴,并在弹簧中部穿过板件突出部位。板件于是固定在弹簧的轴向中间位置。可随着弹簧的压紧、张开产生相应的转动。
[0032]如图5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受力示意图。油罐浮顶往油罐壁处移动,则使得扭力弹簧收缩压紧。F2、F3均为板件对弹簧的压力,迫使弹簧收缩。同时,板件尾端产生更大的力F4压紧与油罐壁上。
[0033]如图6所示,为本密封装置的扭力弹簧三视图。弹簧为中间镂空的结构,两端是弹簧,并且两端弹簧均完全由弹簧材料连接,并向外突出一定长度,可更好的施加对板件的力。图中弹簧为已插入螺栓结构。
[0034]如图7所示,为本密封装置的顶部连接板件三视图。板件连接浮顶端有相应的螺孔,用以固定在浮顶上,另一端则焊接一突出结构。且该结构并不安装在板件中心轴处,中心轴偏向一侧,用以配合弹簧中心的两个板件的安装。中部为板件加强筋。
[0035]如图8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扭力弹簧连接板件三视图。该板件两端各焊接有一突出结构,用于与扭力弹簧的连接。中部为加强筋。两端突出结构呈中心线对称。为了方便与弹簧的安装,并且控制整个密封装置的尺寸。
[0036]如图9所示,该图为本密封装置的尾端弯曲板件三视图。该板件尾端呈半圆形结构,该结构与油罐壁接触,随着浮顶的移动能够始终保证半圆曲面与油罐壁的接触,有利于浮顶上下移动。且该方式适合一次密封膜压紧与油罐壁上。
【主权项】
1.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主要包括油罐浮顶、顶部连接板件、螺栓、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连接板件、尾端弯曲板件、油罐壁;其特征在于:二个扭力弹簧通过弹簧连接板连接,二个连接处设置螺栓,其中一个扭力弹簧通过顶部连接板件与油罐浮顶上端密封机构处固定,另一个扭力弹簧通过尾端弯曲板件连接油罐壁,以此连接成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板件与油罐浮顶密封装置处连接固定,该板件始终固定不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浮顶边缘弹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浮顶-顶部板件-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连接板件-扭力弹簧-尾端弯曲板件-油罐壁的布局方式进行各零件的组装。
【文档编号】B65D88/46GK205525937SQ20162004783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发明人】夏俊, 王云
【申请人】南昌航空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