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98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主要设有由前盖与后盖所组成的外壳、安装在该前盖上的开关、收纳在该后盖外部的点烟器,以及置于该外壳内的充气装置、扣接装置、转换阀及补胎液罐,该充气装置上设有用来显示压力值的压力表及泄压钮,该扣接装置上设有一插接头插接口、一气缸插接口及一解扣按钮,而该转换阀上设有切换旋钮及充气导管,该充气导管收纳在该后盖的外部,该充气装置的出气接头接设于该扣接装置的气缸插接口上,该转换阀的插接头接设于该扣接装置的插接头插接口上,如此,不需要繁琐的连接,凭借旋转切换旋钮来进行充补胎液和充气的随意转换,使用上极具便利性。
【专利说明】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特别指一种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且可方便携带使用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愈演愈烈,随之附带的产品也不断更新,轮胎充气领域目前以充气空压机为发展方向,但是市场上的产品目前大部分都是单一的充气或者单一的补胎,即两个功能相互独立,也有部分充气和补胎融为一体,但是操作起来还需要用机械的方式连接起来,操作繁琐,只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合二为一,真正的操作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目前充气、补胎领域的不便捷化,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力强劲、外形美观的可携带式的补胎、充气为一体的空压机。
[0004]本实用新型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包括有:
[0005]一外壳,该外壳由一前盖与一后盖所组成,该前盖与该后盖相对应的一下角处均设有缺口,该前盖上设有一开关透孔,一开关安装在该开关透孔上,该前盖上另设有一第一透孔、一第二透孔及一第三透孔,该后盖的外部上设有嵌槽及电线收纳槽与导管收纳槽,一点烟器嵌设于该嵌槽内,该点烟器的电线设于该后盖的电线收纳槽内;
[0006]一充气装置,设于该外壳内,该充气装置上设有一压力表及一泄压钮,该压力表设于该前盖的第一透孔内,该泄压钮设于该前盖的第二透孔内,该充气装置设有一出气接头;
[0007]一扣接装置,设于该外壳内,该扣接装置上设有一插接头插接口、一气缸插接口及一解扣按钮,该充气装置的出气接头插接于该扣接装置的气缸插接口内,该解扣按钮设于该外壳的侧部;
[0008]—转换阀,设于该外壳内,该转换阀设有一插接头、一充气导管及一切换旋钮,该插接头插接于该扣接装置的插接头插接口内,该充气导管收纳于该后盖的导管收纳槽内,该切换旋钮对应于该前盖的第三透孔内;
[0009]一补胎液罐,接设于该转换阀上,并设于该外壳内。
[0010]本实用新型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其优点在: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在操作上只需要简单的旋转切换旋钮即可在充气和补胎之间随意转换,并且在补胎液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凭借简单的操作来更换补充新的补胎液,另一方面,虽然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但是体积并未增大,使携带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扣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点烟器及充气导管收纳于后盖内的示意图;
[0014]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5]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0016]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胎液罐及转换阀的剖视图;
[0018]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气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补胎液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扣接装置解扣时的示意图;
[0021]图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补胎液罐自外壳内与取出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前盖;100缺口 ;101开关透孔;102第一透孔;103第二透孔;104第三透孔;11后盖;110缺口 ;111嵌槽;112电线收纳槽;113导管收纳槽;12开关;13点烟器;130电线;2充气装置;20动力马达;200散热叶片;201小传动轮;21大传动轮;210转轴;22凸轮;220另一转轴;23连杆;230活塞;24气缸;240气孔;25出气接头;250出气口 ;26阀片;27压力表;28泄压钮;3扣接装置;30卡座;300凹室;301插接头插接口 ;302缺口 ;303凹槽;304气缸插接口 ;305通孔;306塞体;307导轨;31压板;310嵌扣孔;311插接部;312扣接部;313凸柱;314连接片;32弹簧;33固定座;330穿孔;331导槽;34解扣按钮;4转换阀;40插接头;400凸缘;401进气通道;402进气导孔;403轮胎连接导孔;404出气导孔;405出液导孔;41连接头;42充气导管;43活动陶瓷片;430第一通槽;431第二通槽;44固定座;45切换旋钮;46转接头;460出气通道;461出液通道;5补胎液罐;50出液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
[00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8所示,主要设有外壳1,该外壳I由前盖10及后盖11所组成,该前盖10与该后盖11相对应的右下处均设有一缺口 100、110,该前盖10上设有一开关透孔101,一开关12安装在该前盖10的开关透孔101上,该前盖10上另设有一第一透孔102、一第二透孔103及一第三透孔104,该后盖11的外部上设有嵌槽111及电线收纳槽112与导管收纳槽113,一点烟器13嵌设于该嵌槽111内(如图3所示),该点烟器13的电线130设于该后盖11的电线收纳槽112内;一充气装置2设于该外壳I内(如图5、图6所示),该充气装置2设有一动力马达20,该动力马达20的一侧设有散热叶片200,该动力马达20的另一侧设有一小传动轮201,该小传动轮201与一大传动轮21相啮合,该大传动轮21设有一转轴210连接至一凸轮22,该凸轮22上偏心设有另一转轴220与一连杆23连接,该连杆23的上端设有活塞230,该活塞230设于一气缸24内,该气缸24上设有数个气孔240,该气缸24上设有一出气接头25,该出气接头25内设有一可翻动式的阀片26将该气缸24上的各气孔240予以覆盖,该出气接头25设有一出气口 250,该出气接头25上另设有一压力表27及一泄压钮28 ;—扣接装置3设于该外壳I内(如图2、图5、图8所示),该扣接装置3由一卡座30、一压板31、二弹簧32、一固定座33及一解扣按钮34所组成,该卡座30上设有一凹室300,该凹室300内设有一插接头插接口 301,该凹室300的外端设有一缺口 302,该凹室300的内端设有二凹槽303,该卡座30上另设有一气缸插接口304,一通孔305连通于该气缸插接口 304与该插接头插接口 301之间,该通孔305的外端设有一塞体306,该卡座30的二侧壁面上相对凸设有一导轨307,该压板31设于该卡座30的凹室300内,该压板31上设有一嵌扣孔310,该嵌扣孔310由二个不同径的圆孔所结合形成一插接部311与一扣接部312,该压板31的一端设有二凸柱313,该二弹簧32分别套设于该二凸柱313上,该二弹簧32并分别设于该卡座30的二凹槽303内,将该压板31向外弹性抵持,该压板31的另一端设有一连接片314,该连接片314由卡座30的缺口 302穿伸出,该固定座33设于该卡座30上,该固定座33上设有一穿孔330,该穿孔330对正于该卡座30的插接头插接口 301,该固定座33的二侧各设有一导槽331,该导槽331供该卡座30二侧的导轨307设入,该固定座33将该压板31限位于该卡座30的凹室300内,该解扣按钮34设于该压板31的连接片314上,该解扣按钮34设于该外壳I的底面(侧面);一转换阀4设于该外壳I内(如图2、图7、图8所示),该转换阀4设有一插接头40,该插接头40插设于该扣接装置3的插接头插接口 301内,该插接头40上设有凸缘400,该凸缘400供该扣接装置3的压板31的扣接部312扣持定位,该插接头40上设有一进气通道401,该转换阀4内设有一进气导孔402、一轮胎连接导孔403、一出气导孔404及一出液导孔405,该进气导孔402连通于该进气通道401,该转换阀4上设有一连接头41,该连接头41内的连接通道与该轮胎连接导孔403连通,该连接头41上接设有充气导管42,该充气导管42收纳于该后盖11外部的导管收纳槽113内(如图3所示),该转换阀4内设有一活动陶瓷片43 (如图7所示),该活动陶瓷片43上设有一第一通槽430及一第二通槽431,一固定座44设于该活动陶瓷片43上,一切换旋钮45设于该固定座44上,该切换旋钮45穿设于该固定座44并与该活动陶瓷片43连接,该转换阀4的一侧设有一转接头46,该转接头46接设于一补胎液罐5上,该转接头46上设有一出气通道460及一出液通道461,该出气通道460与该出气导孔404连通,该出液通道461与该出液导孔405连通,该补胎液罐5内设有一出液导管50,该出液导管50连接至该转接头46的出液通道461上,如此,即为一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
[0025]组装时,请参阅图1?图5所示,首先将出气装置2的出气接头25的出气口 250部位插接于扣接装置3的气缸插接口 304内,另将转换阀4的插接头40插设于扣接装置3的插接头插接口 301内,插接头40会将压板31向内抵推,使压板31的嵌扣孔310的插接部311对应于转换阀4的插接头40,而插接头40设入于压板31的嵌扣孔310的插接部311后,凭借弹簧32的弹性回复将压板31向外抵推,使压板31向外移动,而转换阀4的插接头40则设入于压板31的嵌扣孔310的扣接部312内,插接头40上的凸缘400则抵持于压板31的侧壁面上,即可将转换阀4固定于扣接装置3上,再将补胎液罐5组设于转换阀4的转接头46上,再将出气装置2、扣接装置4、转换阀4及补胎液罐5设入于外壳I的后盖11内,再将前盖10盖合于后盖11上,部分的补胎液罐5则设于前盖10与后盖11的缺口 100、110内,而充气装置2的压力表27则设于前盖10的第一透孔102内,泄压钮28则设于前盖10的第二透孔103内,转换阀4的切换旋钮45则位于前盖10的第三透孔104内;如此,即可完成整体的组装。
[0026]使用时,请参阅图8?图11所示,当发现轮胎漏气时,将点烟器13插设于汽车的点烟器插座内,另将充气导管42接设于欲充气的轮胎上,而将设于外壳I的前盖10上的切换旋钮45旋转至充气位置(如图8所示),其转换阀4内的活动陶瓷片43上的第一通槽430对正于进气导孔402与轮胎连接导孔403位置,再按下前盖10上的开关12,启动充气装置2的动力马达20运转,充气装置2则进行打气作动,凭借充气装置2的打气作动将气体由出气接头25的出气口 250送出,气体再由扣接装置3的通孔305输送至转换阀4的进气通道401内,再由进气导孔402及活动陶瓷片43上的第一通槽430将气体导引至轮胎连接导孔403,气体则由连接头41上的充气导管42排出,对轮胎进行充气动作;当发现轮胎有破洞欲补胎时,则将切换旋钮45旋转至充补胎液位置(如图9所示),其转换阀4内的活动陶瓷片43上的第一通槽430则对正于进气导孔402与出气导孔404位置,而第二通槽431则对正于轮胎连接导孔403与出液导孔405位置,再按下前盖10上的开关12,启动充气装置2的动力马达20运转,充气装置2则进行打气作动,凭借充气装置2的打气作动将气体由出气接头25的出气口 250送出,气体再由扣接装置3的通孔305输送至转换阀4的进气通道401内,再由进气导孔402及活动陶瓷片43上的第一通槽430将气体导引至出气导孔404,气体则由转接头46的出气通道460进入补胎液罐5内形成一压力,凭借该压力将补胎液罐5内的补胎液由出液导管50经出液通道461导引至出液导孔405内,再由活动陶瓷片43上的第二通槽431将补胎液导引至轮胎连接导孔403,补胎液则由连接头41上的充气导管42排出,对轮胎进行充补胎液的动作,充完补胎液后再将切换旋钮45旋转至充气位置,如同上述充气方式,即可对轮胎进行充气动作;而当补胎液罐5内的补胎液使用完后欲补充或更换新的补胎液罐5时,仅须按压外壳I底部的解扣按钮34(如图10所示),解扣按钮34则带动压板31内移,压板31则压缩弹簧42呈弹性压缩态,压板31上的扣接孔310的扣接部312则脱离转接阀4的插接头40,使压板31上的插接部311对正于该插接头40,插接头40上的凸缘400不再受扣接部312抵持,形成解扣状态,其插接头40则得以自压板31上的扣接孔310移出,并脱离卡座30上的插接头插接口 301,则可将补胎液罐5与转换阀4自外壳I上取出(如图11所示),再将补胎液罐5自转换阀4上旋转取下,即可更换新的补胎液罐或于补胎液罐5内补充新的补胎液;本实用新型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的空压机,在操作上只需要简单的旋转切换旋钮45即可在充气和补胎之间随意转换,并且在补胎液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凭借简单的操作来更换、补充新的补胎液,另一方面,虽然将充气和补胎集成为一体,但是体积并未增大,使携带使用更加方便。
[0027]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充气及补胎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壳,该外壳由一前盖与一后盖所组成,该前盖与该后盖相对应的一下角处均设有缺口,该前盖上设有一开关透孔,一开关安装在该开关透孔上,该前盖上还设有一第一透孔、一第二透孔及一第三透孔,该后盖的外部上设有嵌槽及电线收纳槽与导管收纳槽,一点烟器嵌设于该嵌槽内,该点烟器的电线设于该后盖的电线收纳槽内; 一充气装置,设于该外壳内,该充气装置上设有一压力表及一泄压钮,该压力表设于该前盖的第一透孔内,该泄压钮设于该前盖的第二透孔内,该充气装置设有一出气接头;一扣接装置,设于该外壳内,该扣接装置上设有一插接头插接口、一气缸插接口及一解扣按钮,该充气装置的出气接头插接于该扣接装置的气缸插接口内,该解扣按钮设于该外壳的侧部; 一转换阀,设于该外壳内,该转换阀设有一插接头、一充气导管及一切换旋钮,该插接头插接于该扣接装置的插接头插接口内,该充气导管收纳于该后盖的导管收纳槽内,该切换旋钮对应于该前盖的第三透孔内; 一补胎液罐,接设于该转换阀上,并设于该外壳内。
【文档编号】B29C73-02GK204278561SQ201420731672
【发明者】王名宪 [申请人]王名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