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压力通风系统的预制坯的热调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54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压力通风系统的预制坯的热调节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压力通风系统的热塑材料制成的容器预制坯的热调节炉。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对热塑材料制成的容器预制坯进行热调节的炉,炉从
上游到下游由用于冷却预制坯的空气流穿过,并且在所述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上,该炉相继
包括- —个空气输入区,其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 ,所述空气流从炉外穿过该入口进入 炉内;-—个预制坯加热区,其包括预制坯加热装置和能够把来自输入区的空气流引向 预制坯的至少一个通风组件,-—个抽气区,其包括至少一个抽气管,从加热区流向炉外的空气流穿过该抽气 区。
背景技术
由热塑性材料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容器、如瓶子等一般通过由 注模得到的预制坯来制造。 这种预制坯预先在一个炉中进行热调节,以使它们能够特别通过吹模或拉_吹模 制转变成容器。 预制坯通常呈一个样品的形状,主要包括一个不同长度的主体和一个已具有其最 终形状的颈部。实际上,预制坯的颈部形成容器的颈部,并且具有例如用于接纳旋塞的螺 纹。 在进行吹制作业之前,需要把预制坯主体加热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的一个温 度,但是不破坏或"烧坏"预制坯主体的外表面或表皮。 为此,已经知道的是当预制坯在加热区时,使其经受在该区循环的一个冷却空气 流。这样具有通过辐射和通过炉内的大量空气调整热传递的效果来促进加热的作用。
例如从文件EP-A1-1699613可了解到用于预制坯热调节的一个加热炉,其由用于 冷却预制坯的空气流穿过。 从所述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到下游,这种炉主要并相继包括一个空气输入 区、 一个预制坯加热区和一个下游的抽气区。 这些区例如设在炉内,并且布置成抽气区的抽吸在炉的顶部或上部进行,加热区 位于输入区与抽气区之间。 加热区配有例如通过红外辐射灯加热预制坯的装置。 加热装置排列在炉中,以便沿预制坯在炉中的整个或部分路径延伸。 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预制坯的热调节的控制,它直接决定了最终容
器的质量,并且冷却或加热效率也与之密切相关。 炉包括多个布置在炉的加热区的通风组件,并且通风组件面对加热装置排列,以 便搅动预制坯附近的空气。
通风组件的作用是通过炉中的大量空气调节热传导的效果,并充分利用加热装置 的红外线,以便最好地加热预制坯主体的壁厚,而不烧坏它们的表皮。这样能够防止预制坯 表皮的任何损坏,也使加热区的环境保持低于可能影响炉中容纳的机械部件、例如红外辐 射灯的罩的温度。 每个通风组件与一个圆形截面的管形空气输入管连接,该输入管在炉的输入区延 伸,并通到炉外。 另外,每个通风组件具有一个转动安装的离心转子,其通过输入管吸入空气,并且 将这样吸入的空气吹向预制坯,使冷却空气流流到预制坯附近,以便在炉的加热区内搅动 热空气。 每个离心转子布置在将冷却空气流引向预制坯的壳体中。 由于冷却空气流的流动,红外辐射得到充分利用,这样能够使预制坯主体达到需 要的温度,并且温度在主体壁的厚度上是一致的,而不损伤预制坯主体的表皮,或者不会再 次使预制坯的颈部软化。 通常,炉包括能够保护预制坯的颈部不受红外辐射的保护装置,以及用于冷却颈 部的装置,例如由冷却空气流的一部分和/或附加的、特别是水循环的冷却装置构成。
作为补充,炉的抽气区包括与抽气管相连的抽气装置,如一个空气抽吸罩。
抽吸罩垂直位于加热区之上,并且用于把来自炉的加热区的空气抽到外面,特别 是从炉排出热量。 当在热调节的同时在预制坯内进行消除污染的作业时,这种抽气装置也可回收并 排出消毒剂的残余有毒蒸汽。 这种消除污染的作业有利地通过涂覆一种消毒剂、如过氧化氢(H202)而达到,消
毒剂通过加热装置在炉中加热_活化,然后通过抽气装置以蒸汽状态排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另一问题涉及容器的卫生和清洁,因此涉及用于在加热后
通过吹模(或拉-吹模制)转变成容器的预制坯的清洁,然后容器在生产后最好直接在无
菌介质中充填。 如前面指出的,已经知道通过制剂、如过氧化氢消毒预制坯的内部,过氧化氢在炉 的加热装置的作用下蒸发,然后通过抽吸罩排出。 作为补充,已经知道通过紫外线照射消除预制坯的外部、特别是颈部的污染。
最后,已经知道在每个输入管的自由端装配设有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因此,通 风组件将具有给定清洁度的过滤空气送往预制坯。
但是,通风空气的质量取决于过滤器的效率。 这样,过滤器越有效,它们就越阻挡空气的通过,因此在通风通路上产生很大的压 力损失。 压力损失有害于炉的令人满意的运行,因为它会导致由通风组件吹向预制坯的空 气流的减小,因此降低在预制坯附近的空气冷却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进一步改善预制坯的清洁性,因此改善容器的清洁性,且并 不损害在炉中进行的预制坯的热调节或者由通风组件吹到预制坯上的空气流。
为此,本发明特别提出用于促进过滤装置的过滤质量的装置,同时限制空气入口 或冷却通路中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更具体地提出一种前述类型的炉,其特征在于,空气输入区包括
-至少两个空气通风组件;-至少一个空气分配室,称为增压室,其位于空气入口与每个通风组件之间,每个 通风组件连接到分配室。 通过空气分配室,过滤空气质量与压力损失之间的比率得以提高。 实际上,这样的分配室限定了一个共同的大体积的过滤空气,每个通风组件在其
中吸入过滤空气,由此压力损失得以减小。 另外,借助其体积和紧凑性,这样的分配室使得能够限制冷却通路中的阻碍冷却
空气流并助长压力损失的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每个通风组件包括一个转动安装的转子,以便将空气连续地吸入分配室,并且将 如此吸入的空气吹向预制坯; _分配室的形状为一个平行六面体壳体,并至少包括
—个第一大的开放侧面,包括第一空气入口, —个第二大的开放侧面,与第一大面相对且平行,且包括第二空气入口 ;-每个空气入口具有相应的空气过滤装置;-每个过滤装置相继地至少包括 —个上游预过滤器,能够过滤第一给定直径的颗粒; —个下游过滤器,能够过滤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给定直径的颗粒;-每个上游预过滤器是重力过滤器;-每个入口具有向炉外扩张的形状,每个上游预过滤器设置在相应空气入口的最 大截面中,在相应下游过滤器的上游,使得每个上游预过滤器的通道横截面大于相应下游 过滤器的通道横截面;-分配室具有垂直于所述大的侧面延伸的一个大面,并且其上连接一个空气集气 管,空气集气管选择性地使每个通风组件与分配室连接;-输入区具有所述过滤装置的污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可以测量 直接位于第一入口的预过滤器上游的一点与直接位于预过滤器下游的一点之间
的第一压差, 直接位于第一入口的过滤器上游的一点与直接位于过滤器下游的一点之间的第 二压差, 将每个压差与相应的预定压力值比较,由此可以单独地测定预过滤器和过滤器的 各自的污浊程度。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及其设计和创新的 细节,为便于理解,将参照以下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炉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该炉相继包括空气输入区、预制
6坯加热区和抽气区;-图2是横截面示意图,示出冷却空气流的从上游到下游穿过图1炉的区域和与多 个通风组件连接的一个冷却空气流分配室的流动;-图3是纵向剖面示意图,示出多个分配室在图1炉的输入区中的布置;-图4是细节立体图,示出配有两个入口和一个集气管的分配室,图1炉的通风组
件与该分配室连接;-图5是剖开的细节立体图,示出设置在分配室内的过滤装置和设置在图1炉的通 风组件中的离心转子。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术语"前"或"后"以非限定的方式按照惯例参照纵向方 向,"上"和"下"参照垂直方向和地球重力方向,并且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参照图中示出的 轴线(L、V、T)。 术语"上游"和"下游"也参照冷却空气流在炉中的流动方向,即从炉的称为上游 的输入区到称为下游的抽气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用于对由热塑性材料、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预制坯 (未示出)进行热调节的一个炉10。 炉IO这里具有例如一个U形的预制坯加热路径,其具有两个平行的加热段,一个
向前,另一个返回,两段通过一个称为稳定段的横向曲线部分连在一起。 炉10的整体形状为一个从第一后侧12向相对的第二封闭前侧14、从后向前纵向
延伸的通道。 后侧12是开放的,因此使预制坯能够通过。但是,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后侧12是
在一个过压区域内开放,因此污染的颗粒不能通过该后侧12进入炉中。 如图2可以看到的,炉10具有相对穿过炉10的中间纵向延伸的一个中间垂直平
面(未示出)对称的整体设计,因此相同的零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记。 炉10只是从预制坯生产容器、如瓶子的设备的其中一个工站。 这种生产设备包括例如预制坯供料装置(未示出),通过炉10的后侧12向炉10
供给预制坯。 预制坯通过炉后侧12区域的输送装置进入炉10中,在该区域预制坯由炉10的传 送装置进行装载,该作业也称为"装载"。 然后预制坯在炉10中由传送装置(未示出)携带,例如这里沿着一个U形的加热 路径。 最后,预制坯通过后侧12离开炉IO,并且在经过炉10的热调节后,由另外的输送 装置(未示出)装载,以将它们直接带到模制装置(未示出),以便通过吹模或拉_吹模制 将其转变成容器。 有利的是,预制坯的传送装置能够沿加热路径输送预制坯,并且具有有时也称为 "转台"的支撑零件(未示出),每个支撑零件与每个预制坯的颈部内壁配合。
最好,传送装置的支撑零件能够支承每个自身转动的预制坯,以便促进每个预制 坯主体内的合适的热分配。
根据图2,用于冷却预制坯的空气流A穿过炉10,空气流A从上游流到下游,更确 切地说这里是垂直向上穿过炉10。 如图1、2中可以看到的,炉10主要包括一个冷却通路16,沿着空气流A的流动 方向相继包括一个空气输入区16a,也称为上游区,一个预制坯加热区16b和一个抽气区 16c,也称为下游区。 这里,三个区16a、 16b、 16c垂直重叠,并且空气流A沿着从最冷区到最热区的热梯 度向上相继地穿过每个区。 有利的是,冷却通路区域的这种设置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紧凑性的炉,并且使得能 够应用对流原理。 空气输入区16a具有至少一个分配室18,称为增压室,其在这里的形状为一个平 行六面体的壳体,冷却空气流A穿过壳体从炉10外流到炉10内。 为此,如图4中可以看到的,增压室18具有一个第一大的纵向垂直面20a,配有一 个第一空气入口 22a。 入口 22a从增压室18横向延伸,并且具有横截面向炉10外增大的扩张形状。
根据图2和5,入口 22a具有第一过滤装置26a、28a,其中的预过滤器26a设置在 入口 22a上游的一个口附近,一个过滤器28a设置在入口 22a下游的一个口附近。
根据图5,预过滤器26a设置在相应入口 22a的最宽的截面中,在过滤器28a的上 游,因此预过滤器26a的通道横截面大于过滤器28a的通道横截面。 最好,预过滤器26a是一个重力过滤器,能够过滤具有一给定直径的、称为大颗粒 的颗粒,直径例如大于十微米。 类似地,过滤器28a是一个称为"不透型"(opacimetric)的过滤器,能够过滤具有 给定直径的称为细颗粒的颗粒,直径例如大于一微米。 通过相对于总对称面的对称,增压室18具有一个第二大的纵向垂直面20b,面对 第一大面20a布置,并配有一个第二空气入口 22b。 类似地,入口 22b具有第二过滤装置26b、28b,即一个预过滤器26b和一个过滤器 28b。 这样,每个空气入口 22a、22b配有吸入空气的过滤装置,使得只有具有给定清洁 度的过滤的空气被吸入,并输入到炉10的输入区16a中。 增压室18具有第三大的上水平面30,其上连接一个在增压室18的整个长度上纵 向延伸的集气管32。 集气管32具有向上减小的梯形横截面,并且在顶部由一个上分配面34限定。
另外,增压室18纵向上由一个第一垂直横向板48和与第一垂直横向板48相对的 一个第二垂直横向板50限定。 最后,增压室18垂直地在底部由一个纵向横底板52限定。 根据图2和3,炉10具有一个框架53,将增压室18支撑在从地面升高的一个位置 上并且置于增压室18的底板52上。 由增压室18、两个入口 22a、22b和集气管32构成的组件限定了一个大的过滤空气 体积和大的空气入口,由此限制了冷却通路16中的压力损失。 炉10的加热区16b具有通风组件36,如在增压室18的集气管32之上、沿纵轴排列的离心冷却风扇。 每个通风组件36具有壳体38,限定一个连接到集气管32的上分配面34的下垂直 入口颈圈40。 另外,每个壳体38限定一个第一通风孔42a和一个第二通风孔42b。
最后,每个通风组件36具有一个离心转子或抽吸转子44,例如带有叶片的转子, 转子安装成围绕相应壳体38中的一个垂直轴转动,并且例如可以由一个相应的启动器、如 图2示意示出的一个电机46驱动旋转。 转子44的转动在转子44的上游产生一个压降,以便通过增压室18抽吸外界的空 气,并在转子44的下游产生一个过压。 这样,空气流A在由过滤装置26a、28a、26b、28b过滤后,从增压室18流过每个通 风组件36的入口颈圈40。 最后,空气流A穿过每个通风组件36的第一通风孔42a和第二通风孔42b,吹入加 热区16b,以便搅动预制坯附近的空气。 根据图3至5示出的实施例,增压室18包括四个通风组件3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 该数目可以不同。 另外,根据图3,炉IO具有一系列的增压室,这里是四个,这些增压室连在一起,并 且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纵向排列,每个增压室18具有一系列的四个相应的通风组件36。
如图1至3中可以看到的,加热区16b横向上由一个周边室54限定。
周边室54具有至少一个称为下部的部分,该部分具有横向布置互相面对的第一 垂直侧壁54a和第二垂直侧壁54b,并且每个侧壁纵向延伸,以在它们之间横向限定炉10内 的加热区16b。 另外,加热区16b纵向上在前部由封闭的前侧14限定,在后部由开放的后侧12限定。 周边室54的每个侧壁54a、54b具有多个门56,这里数量为四个,这些门通向炉10 内,例如用于在炉10内进行检查或维修作业。 每个门56具有通气网58,使空气流A能够从炉10外吸入到增压室18。
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每个通气网58面对一个相应的入口 22a、22b,使得网58不 会或只是轻微地阻碍从炉IO外流向增压室18内且穿过入口 22a、22b的气流的通道。
周边室54的每个壁54a、54b具有分别包覆炉10的下板60a、60b,下板基本从门 56的底部向地面垂直延伸。 根据图2和3,加热区16b在垂直向下方向由增压室18、相应入口 22a、22b和相应 集气管32构成的组件的一个上表面限定。 最后,周边室54的下游限定一个垂直向上露出的上开口 62,使空气流A能够向上 流动。 上开口 62在炉10的整个周长上延伸,纵向上从后侧12到前侧14,横向上在周边 室54的壁之间。 根据图2,加热区16b具有用于加热预制坯的侧区64,例如红外辐射灯,当启动时, 照射预制坯的主体,并使其达到能够使它们随后转变为容器的温度。 红外辐射灯例如叠置在一个支架(未示出)中,形成一个加热组件,每个加热组件附着在那些沿着预制坯在炉10中的行进路径的组件上,以便形成灯的第一纵向部分64a和 与之面对的灯的第二纵向部分64b。 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通风组件36横向位于灯的第一纵向部分64a与第二纵向部 分64b之间,因此预制坯在灯与通风组件36的通风孔42a、42b之间通过。
通风组件36吹入的空气最好流过位于通风组件36的通风孔42a、42b附近、并且 具有例如垂直方向的缝口的网格反射器(未示出)。 反射器设置成横向面对加热装置64,并用于反射红外辐射,以便提高热效率,同时 使冷却空气能够通过。 这样,通风组件36搅动位于加热装置64和预制坯附近的空气,以便能特别防止预 制坯主体的表皮被烧坏,并使预制坯主体均匀地受热。 另外,通风组件36在加热区16b中的预制坯附近产生过压,以防止过滤空气以外 的其它任何空气与预制坯接触。 驱动每个通风组件36的抽吸转子44转动的电机46与一个第一控制装置29配合, 以便改变转子44的转速,并因此改变吹向预制坯的空气流。 有利地,加热区16b具有预制坯颈部的热保护装置(未示出),以防止它们的热变 形。 最后,根据图1至3,炉10的抽气区16c具有一个罩66,从加热区16b的上开口 62 向上延伸到一个抽气管68,以便使加热区16b与炉10的外部隔离,因此防止炉10的内部被 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污染。 罩66具有一个矩形的下底部,并且具有朝向加热区16扩张的形状,因此通道的横 截面向上逐渐减小。 罩66的底部具有两个整体为直线的相对的纵向边缘,它们分别与炉10的侧壁 54a、54b的上边缘连接。 作为补充,罩66具有一个第一上水平板70和一个第二上水平板72,分别附着在罩 66的底部的第一和第二横向边缘上,以便垂直地限定炉10的加热区16b。
这里,第一板70和第二板72中的每个都配有一个检查活门(tr即door),使得可从 炉10的上面进入炉10中,以便例如进行维修工作。 抽气管68具有相应的抽气装置74,例如一个风扇,能够在抽气装置74上游、在抽 气管68中产生压降。"压降"一词在这里表示压力低于炉10中存在的大气压力。 这里,空气流A沿图2和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炉10内流向炉10外。 抽气管68的下游端例如与一个排气通路(未示出)连接,该排气通路将从炉10
抽吸的空气引向建筑物的一个加热回路,或者炉10所处的建筑物之外。 假设炉10不是完全密封并且抽气装置68在炉10内产生一个压降,则存在干扰空
气流进入炉10中的危险,特别是在门56周围。 为了防止这种质量不能控制的空气流进入炉10,罩66限定了设置在加热区16b下 游的第二或辅助空气入口 76,这样,称为渗透空气流的空气流B在抽气装置34产生的压降 作用下流过空气入口 76。 这样,渗透空气流B的空气从炉10外直接流向抽气管68,而不经过敏感的加热区
1016b。 这种设计促使空气通过空气入口 76进入,而不是通过不受控制的干扰空气入口 , 从而没有污染预制坯或炉10的内部部件的危险。 有利地,穿过抽气管68的空气抽吸流大于由通风组件36送入的过滤的吸入空气 流,以便排出所有的吹入冷却空气,并确保由于抽气管68上游存在的压降而以干扰方式进 入炉10内的空气仅通过第二空气入口 76进入。 根据另一个特征,抽气装置74由一个第二电机78驱动转动,电机78根据其转速 改变抽气装置74的转速,并因此改变抽气装置74下游的压降及由抽气装置74通过抽气管 68抽吸的空气流。 为此,根据图l,炉10具有控制抽气装置74的一个第二控制装置80,该装置与第 二电机78配合,以改变工作速度。 另外,炉IO具有用于测量抽气区16c内、抽气装置74上游的压降的一个第一装置 82。 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这里,压降测量装置82是测量压差或传递压差的装置,例如 是一个压敏电阻传感器。 压降测量装置82测量炉10外与位于罩66内一点之间的压差,该点在抽气装置74 的上游且在相应空气入口 76的下游。 第二控制装置80根据测量装置82测量的压力与给定压降值之间的差值,控制抽 气装置74,以便根据相关的给定值调节抽气装置74抽吸的空气流。 压降的给定值是预先确定的,以便在罩66内产生一个压降,由于该压降,通过抽 气管68抽吸的空气流大于由通风组件36吹向预制坯的空气流。
给定的压降值例如在0到100帕之间。 因此,控制装置80构成启动通风组件36和抽气装置74的装置。 控制装置80使得可以根据给定的压降值得到一个恒定的空气流速,而与过滤装
置26a、28a、26b、28b的污浊状态无关。 炉10依照称为生产模式的模式进行工作,在该模式中,加热装置64被启动,或者 依照称为非生产模式的模式进行工作,其中加热装置64不启动。 生产模式对应于预制坯加热的正常作业,非生产模式对应于炉10的任何其它工 作状态,例如炉10的等待模式或维修模式。 无论炉处于何种工作模式,通风组件36和抽气装置74都持久地被驱动转动,因 此,冷却空气流A持续地穿过炉10。 这样,只有过滤的空气流过加热区16b,因此防止污染颗粒附着在预制坯或炉10 的内部部件上。 另外,通风组件36由相应的控制装置29控制,因此在非生产模式通过通风组件36 得到的空气流小于在炉10的生产模式中得到的空气流。 与此相似,给定压降值根据炉的工作模式而变化,当炉以非生产模式工作时,给定 压降值较小。 更特别的是,当炉10以其非生产模式工作时,给定的压降值确定成使得抽气装置 74抽吸的空气流的流速足以从炉IO排出多余的热。
与此类似,当炉10以其非生产模式工作时,第一给定压降值确定成使得抽气装置 74抽吸的空气流的流速足以防止任何污染颗粒附着在预制坯或炉10的内部部件上,特别 是通过第二空气入口 76吸入的污染颗粒。 根据另一个特征,空气输入区16a具有用于检测过滤装置26a、28a的污浊度的装 置84a、86a。 污浊检测装置84a、86a具有一个第二压降测量装置84a,与前面描述的第一测量 装置82类似。 图2示意示出的第二测量装置84a测量炉10之外与位于第一空气入口 22a的预 过滤器26a和过滤器28a之间的一点之间的压差。 因此,第二测量装置84a能够通过测量的压降与预定参考值的比较来测量预过滤 器26a的污浊或堵塞状态。 与此类似,污浊检测装置84a、86a具有一个第三测量装置86a,该装置测量位于预 过滤器26a和过滤器28a之间的一点与直接位于第一入口 22a的过滤器28a下游的一点之 间的压差。 因此,第三测量装置86a能够通过测量的压降与预定参考值的比较来测量过滤器 28a的污浊或堵塞状态。 与此对称,空气输入区16a具有检测第二入口 22b的过滤装置26b、28b的污浊度 的附加装置(未示出)。 当过滤装置26a、28a、26b、28b污浊时,它们或者被清洁和消毒,例如通过蒸汽,或 者被完全或部分更换,被更换的过滤器被抛弃,而另一些被清洁。 根据一个实施例(未示出),炉10具有设置在抽气管68中的一个第一空气流测量 装置和设在增压室18内的一个第二空气流测量装置。 根据该变型,第一和第二空气流测量装置中的每个装置与控制抽气装置74的第 二装置80配合,使得通过抽气管68抽吸的空气流大于通过通风组件36得到的空气流。
最后,为了保证预制坯的高度卫生和清洁,炉10具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消毒或保 持无菌的装置(未示出),以便照射可能与预制坯接触的炉的内部部件,例如与预制坯的颈 部内壁配合的支撑装置或转台。 有利地,预制坯的消毒借助通过凝结而附着在预制坯内的消毒剂、例如过氧化氢
来进行,消毒剂在经受炉10的加热装置的处理时蒸发,然后被罩66吸走。 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增压室18为具有垂直轴线的柱形形状,其柱形壁构成外
周空气入口。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每个通风组件36直接与增压室的集气管32连接,因此相应的 壳体38没有入口颈圈40,以便进一步减小增压室18与通风组件36之间的压力损失。
类似地,根据另一个变型,每个通风组件36直接与增压室18连接,没有中间的集 气管32。 本发明还以非限定的方式涉及一个不包括抽气装置74和/或将空气吹向预制坯 的通风组件36的炉10,炉10例如由通过对流向抽气管68垂直流动的冷却空气流从上游到 下游穿过。 类似地,穿过炉10的冷却空气流A可以由任何的吹入或吸入装置发起,而无论它
12是布置在炉10中或炉10的附近。 例如,冷却空气流A可以由设置在增压室18上游的吹入装置发出,该装置能够使 空气吹过增压室18的入口 22a、22b。 类似地,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具有平行六面体整体形状的炉。 本发明还应用于呈弧形、或具有圆形、环形或任何其它形状的炉。 本发明具有许多优点,特别是能够减小从炉10外到通风组件36的空气通路中的
压力损失。 实际上,增压室18构成一个空气分配室或一个空气储存室,在其中,相应通风组 件36以很少的或没有压力损失地吸入空气。 类似地,增压室18构成一个共同的分配室,使得每个通风组件36没有约束地通过 相应的烟道与炉10的外部连通。 另外,增压室18的形成减小了通风组件36与空气入口之间的距离,这里为入口 22a、22b。 实际上,增压室18垂直延伸到通风组件36下,并最靠近通风组件36,这样能够省 去全部或部分的现有技术的烟道,由此减小了压力损失。 增压室18通过横向延伸到炉10的壁及基本延伸到通风组件36,使得能够充分利 用炉10的空气输入区16a的有效体积。 这样,增压室18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整体尺寸与压力损失的比率。 增压室18的设计使得能够为其配置大的入口,并增加过滤装置的总过滤面积,同
时限制入口与通风组件36之间的阻力。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单个通风组件和一个相应的上述类型的增压室的炉。
权利要求
热塑材料的预制坯的热调节炉(10),该炉(10)由用于冷却预制坯的一个空气流(A)从上游到下游穿过,该炉(10)在所述空气流(A)的流动方向上相继包括-一个空气输入区(16a),其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22a),所述空气流(A)通过该入口从炉(10)外流到炉(10)内;-一个预制坯加热区(16b),其包括预制坯加热装置(64)和至少一个能够将来自输入区(16a)的空气流(A)引向预制坯的通风组件(36);-一个抽气区(16c),其包括至少一个抽气管(68),从加热区(16b)流向炉(10)外的空气流(A)穿过抽气区(16c);其特征在于,空气输入区(16a)包括-至少两个通风组件(36);-至少一个称为增压室的空气分配室(18),其位于空气入口(22a)与每个通风组件(36)之间,每个通风组件(36)与分配室(18)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风组件(36)具有一个转动安装的 转子(44),以便吸入分配室(18)中包含的空气,并把这样吸入的空气吹向预制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分配室(18)的形状为一个平行六面 体壳体,并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大的开放侧面(20a),其包括一个第一空气入口 (22a); -一个第二大的开放侧面(20b),与第一大面(20a)相对且平行,并包括一个第二空气 入口 (22b)。
4. 如权利要求l-3之一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每个空气入口 (22a、22b)具有相 应的空气过滤装置(26a、28a、26b、28b)。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每个过滤装置(26a、28a、26b、28b)相继 地至少包括-一个上游预过滤器(26a、26b),能够过滤具有第一给定直径的颗粒;_ 一个下游过滤器(28a、28b),能够过滤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给定直径的颗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游预过滤器(26a、26b)是一个重 力过滤器。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每个入口 (22a、22b)具有一个向炉 (10)外扩张的形状,每个上游预过滤器(26a、26b)设置在相应空气入口 (22a、22b)的最大 截面中,在相应下游过滤器(28a、28b)的上游,使得每个上游预过滤器(26a、26b)的通道横 截面大于相应下游过滤器(28a、28b)的通道横截面。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分配室(18)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大的侧 面(20a、20b)延伸的大面(30),其上连接一个空气集气管(32),该集气管选择性地使每个 通风组件(36)与分配室(18)连接。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IO),其特征在于,输入区(16a)具有所述过滤装置(26a、 28a)的污浊检测装置(84a、84b),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测量-直接位于第一入口 (22a)的预过滤器(26a)上游的一点与直接位于预过滤器(26a) 下游的一点之间的一个第一压差;-直接位于第一入口 (22a)的过滤器(28a)上游的一点与直接位于过滤器(28a)下游的一点之间的一个第二压差;-将每个压差分别与一个预定的压力值比较,由此可以单独地测定预过滤器(26a)与 过滤器(28a)的各自的污浊程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热塑材料的预制坯进行热调节的炉(10),炉(10)由冷却预制坯的空气流(A)从上游到下游穿过,并相继包括空气输入区(16a),其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入口(22a);预制坯加热区(16b),其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将来自输入区(16a)的空气流(A)引向预制坯的通风组件(36);抽气区(16c),其具有至少一个抽气管(68);该炉的特征在于,空气输入区(16a)包括多个通风组件(36)和至少一个称为增压室的空气分配室(18),该室位于空气入口(22a)与每个通风组件(36)之间。
文档编号B29C49/68GK101746053SQ20091022583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F·奎特尔, J·德马尔 申请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