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763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有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专用设备,曾经有人上市采用柱塞挤出法生产小口径薄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但因为产品质量
差而不得实施;国外已有同类产品,但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适合我国需要等原因在我国市场上尚未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以克服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内侧壁上开有纵向直槽,料筒内腔沿中心线设置有螺杆,料筒的一端设有料斗,料筒的另一端设有机筒法兰,机筒法兰与内腔为锥形孔的模具导流节连接,模具导流节通过螺栓连接分流梭外壳,分流梭外壳内部设有分流梭内芯,分流梭内芯的前端呈锥头状,前端与模具导流节内腔的锥形孔之间形成进料通道,分流梭内芯的末端通过螺栓依次连接若干节模具,其中末端模具的模壁上设有调节螺栓,末端模具内腔的后端设有固型压块,末端模具后端外侧设有冷却风管;所述模具的内腔设有与模具相对应的内芯,且各内芯之间形成管件挤压定型通路,挤压定型通路自分流梭内芯至末端的内芯之间逐节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方面实现了减少侧推力的任务同时减少了原料与螺杆之间的附着力;另 一方面实现了高压下塑化成形的性能同时确保在强背压和螺杆高速旋转下不会出现原料旋转的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中可调式冷却风管结构示意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4是图2中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料筒;2、直槽;3、螺杆;4、料斗;5、机筒法兰;6、模具导流节;701、螺栓;702、螺栓;703、调节螺栓;8、分流梭外壳;9、分流梭内芯;10、模具;1001、模具;11、固型压块;12、冷却风管;13内芯;1301、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包括料筒1,所述料筒1内侧壁上开有纵向直槽2,料筒1内腔沿中心线设置有螺杆3,料筒1的一端设有料斗4,料筒1的另一端设有机筒法兰5,机筒法兰5与内腔为锥形孔的模具导流节6连接,模具导流节6通过螺栓701连接分流梭外壳8,分流梭外壳8内部设有分流梭内芯9,分流梭内芯9的前端呈锥头状,前端与模具导流节6内腔的锥形孔之间形成进料通道,分流梭内芯8的末端通过螺栓702依次连接若干节模具10,其中末端的模具1001的模壁上设有调节螺栓703,末端的模具1001内腔的后端设有固型压块11,末端的模具1001后端外侧设有冷却风管12;所述模具10的内腔设有与模具IO相对应的内芯13且各内芯13之间形成管件挤压定型通路,挤压定型通路自分流梭内芯9至末端的内芯1301之间逐节变小。
权利要求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包括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内腔沿中心线设置有螺杆(3),料筒(1)的一端设有料斗(4),料筒(1)的另一端设有机筒法兰(5),机筒法兰(5)与内腔为锥形孔的模具导流节(6)连接,模具导流节(6)通过螺栓(701)连接分流梭外壳(8),分流梭外壳(8)的内部设有分流梭内芯(9),分流梭内芯(9)的前端呈锥头状,前端与模具导流节(6)内腔的锥形孔之间形成进料通道,分流梭内芯(8)的末端通过螺栓(702)依次连接若干节模具(10),其中末端的模具(1001)的模壁上设有调节螺栓(703),末端的模具(1001)内腔的后端设有固型压块(11),末端的模具(1001)后端外侧设有冷却风管(12);所述模具(10)的内腔设有与模具(10)相对应的内芯(13),且各内芯(13)之间形成管件挤压定型通路,所述挤压定型通路自分流梭内芯(9)至末端的内芯(1301)之间逐节变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内侧壁上开有纵向直槽(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设备,包括料筒,所述料筒内腔沿中心线设置有螺杆,料筒的一端设有料斗,料筒的另一端设有机筒法兰,机筒法兰与模具导流节连接,模具导流节通过螺栓连接分流梭外壳,分流梭外壳内部设有分流梭内芯,分流梭内芯的前端与模具导流节内腔的锥形孔之间形成进料通道,分流梭内芯的末端通过螺栓依次连接若干节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实现了减少侧推力的任务同时减少了原料与螺杆之间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实现了高压下塑化成形的性能同时确保在强背压和螺杆高速旋转下不会出现原料旋转的情况。
文档编号B29C47/22GK201415478SQ20092015213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新 徐 申请人:新 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