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9626阅读:1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斜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边挂台的斜顶结构。
背景技术
斜顶又名斜梢,是模具设计中用于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现有技术中的斜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斜顶杆100、斜顶头部200,所述斜顶头部200进一步包括有单边挂台300。在工作时,斜顶杆100在驱动下斜向上运动,产生一个偏移量,即斜顶头部200顶出模具所需的位移。在此过程中,所述斜顶头部200受到注塑压力的作用。斜顶头部200受到的作用力传到单边挂台300处,由于单边挂台300的受力不平衡,很容易产生倾斜和变形,从而导致产品发生外观和尺寸的不良,影响产品的品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顶结构。解决单边挂台受力不平衡,容易产生倾斜和变形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种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和斜顶头部,其中,所述斜顶头部还包括一双边挂台; 所述斜顶杆连接斜顶头部,所述双边挂台位于斜顶头部的两侧。所述的斜顶结构,其中,所述斜顶杆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的斜顶结构,其中,所述双边挂台的左右两部分呈非对称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斜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平衡所承受的压力,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斜顶的倾斜和变形,从而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所述斜顶结构样式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图1为现有技术的斜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顶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顶结构中双边挂台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顶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10和斜顶头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头部还包括一双边挂台30 ;所述斜顶杆10连接斜顶头部20,所述双边挂台30位于斜顶头部20的两侧,所述双边挂台30可以起到平衡斜顶结构所受到的压力的作用,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斜顶结构的倾斜和变形。进一步地,因为所述斜顶结构在工作时为倾斜向上运动,其斜顶头部20的受力方向不是垂直向下的,双边挂台的左部分31和右部分32的受力方向不同,故所述双边挂台的左部分31和右部分32可以进一步设计为非对称态,这样能够更好的平衡所受到的压力,避免了斜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倾斜和断裂。请进一步参阅图3,这种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压力F的情况下,能够将所受到的压力F分解为沿着左、右两部分的倾斜面的Fl和F2,很好地平衡了斜顶结构所受到的压力, 有效地避免了所述斜顶结构的倾斜和变形,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可以理解地是,所示双边挂台也可以设计为其他的非对称结构,从而能够在工作状态下更好地平衡斜顶结构所受到的压力,这些非对称结构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斜顶杆的截面也可以设计为四边形,更好地符合不同的生产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顶结构,解决单边挂台受力不平衡,容易产生倾斜和变形的问题,所述的斜顶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平衡所承受的压力,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倾斜和变形,从而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和斜顶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头部还包括一双边挂台;所述斜顶杆连接斜顶头部,所述双边挂台位于斜顶头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的截面为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挂台的左、右部分呈非对称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顶结构,包括斜顶杆和斜顶头部,其中,所述斜顶头部还包括一双边挂台。所述斜顶结构能够平衡所承受的压力,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斜顶结构的倾斜和变形,从而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所述斜顶结构样式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B29C33/42GK201960687SQ20102067936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运华 申请人:捷荣模具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