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34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件自动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的注塑件自动化生产中,均采用机械手配合自动注塑机进行自动化生产,即将注塑机的控制系统与机械手的控制结合,在注塑完成后,由机械手通过真空吸盘将成型的注塑件由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到零件成品箱中。目前,在模具中放置五金零件(如螺母、金属安装板等)后再进行注塑成型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手机机壳的注塑模具中,所镶嵌的五金零件不仅有金属安装板,还有大量的各种不同规格的螺母嵌件。如果采用人工放置螺母的方式每个注塑件的成型周期大约需要60秒,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成型生产自动化,如何将嵌件螺母也由机械手自动插入,特别是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螺母嵌件通过机械手一次插入注塑模内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方案。有鉴于上述现有螺母嵌件注塑自动化生产的迫切需求,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以提高注塑件的生产效率。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具有嵌件螺母的注塑件的生产效率,而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机械手上的螺母供料治具能一次将嵌件螺母准确放入注塑模中、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仅仅是一种规格的嵌件螺母的自动插件装置,对于具有多种不同规格的嵌件螺母的注塑件可以采用多个插件装置并列使用,其中控制箱和机械手上的螺母供料治具可共用一个。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包括设于底板上的具有螺母输送轨道的螺母振动排队机、由上料气缸带动沿螺母输送轨道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螺母定位装置、气动送螺母管、通过电磁阀连接高压气源的进气管、设于机械手上的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连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与螺母定位装置,所述螺母定位装置上的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位置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上的螺母输送接头对应的螺母卡头,所述螺母接纳槽和所述螺母卡头中设有气动推针,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气缸和气动推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09]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由上料气缸带动沿螺母输送轨道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还包括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推针压板、导轨、滑块、上料气缸、推入气缸及接近开关A、B、C、D,其中,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的顶面设有螺母轨道槽,所述多个螺母接纳槽排列于所述螺母轨道槽的底部,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的与所述螺母轨道槽平行的侧面上,对应每一个螺母接纳槽的位置设有贯通螺母接纳槽的推针孔,所述气动推针为管状气动推针,所述管状气动推针滑设于所述推针孔中,其一端与所述推针压板固定,所述推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上,所述推入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而与所述推针压板固定,所述管状的气动推针的连接推针压板的一端接所述进气管,所述推针孔的另一端通过气管接头连接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设于所述推针孔中的所述管状气动推针的外圆构成所述螺母接纳槽的槽底,且所述螺母接纳槽的深度恰能容纳一个螺母,所述上料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底板上,上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通过所述导轨滑块滑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料气缸和所述推入气缸活塞运动的侧旁分别设有控制行程的接近开关A、B和接近开关C、D。 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螺母定位装置包括接近气缸、接近气缸固定板、多个螺母输送接头、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定位板、导向轴、导向轴套、立柱及接近开关E、F,其中,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的四角设有导向轴套,所述定位板上对应接近气缸固定板四角的导向轴套设有导向轴,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导向轴插入所述导向轴套而与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接近气缸的气缸体固定在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接近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板,所述接近开关E、F设于所述接近气缸的一侧,所述多个螺母输送接头按注塑件中螺母嵌件的位置固设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螺母输送接头的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上的一端通过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连接所述螺母定量控制装置,所述螺母输送接头的另一端凸伸出定位板。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包括固定于机械手上的治具固定板、螺母卡头、螺母卡头固定板、气动推针、气动推针压板、螺母推顶气缸、导向轴及支撑柱,其中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通过设于四角的支撑柱与所述治具固定板固定,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上设有多个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相对应的螺母卡头,所述螺母卡头内设有气动推针,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上至少设有两根导向轴,所述气动推针压板滑设于所述导向轴上,且与所述气动推针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的气缸体与所述治具固定板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气动推针压板固定。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治具固定板上还设有取件装置,所述取件装置包括真空吸盘、吸盘固定板、吸盘气缸和导向轴,其中所述吸盘气缸的气缸体固定于所述治具固定板上,所述吸盘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治具固定板与所述吸盘固定板固定,所述吸盘固定板通过导向轴与所述治具固定板相对滑动固定,所述真空吸盘固定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上。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机控制器、控制面板、传感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面板、传感器和驱动器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的输出连接所述驱动器,所述微机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I/o 口连接。[001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面板上主要设有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移动开关、连接高压气源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的推入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的螺母推顶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上述各种开关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是设于上料气缸、推入气缸和接近气缸一侧的用于控制气缸行程的接近开关。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中所述接近开关是磁感应开关或光电开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I、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注塑机的取件机械手的基础上增加了嵌件螺母排队、定量、定位及螺母供料治具,从而实现了嵌件螺母插入自动化,极大提高了嵌件注塑件的生产效率,与手工放置嵌件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2、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在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通过机械手上的螺母供料治具能一次将嵌件螺母准确放入注塑模中、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在装置的结构及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中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中的螺母定位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中的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的结构图。图6是图中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中的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主要包含设于底板I上的具有螺母输送轨道21的螺母振动排队机2、由上料气缸31带动沿螺母输送轨道21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332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41的螺母定位装置4、气动送螺母管5、通过电磁阀连接高压气源的进气管6、设于机械手上的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和控制装置8。所述螺母振动排队机为市售产品,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所述气动送螺母管5连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与螺母定位装置4,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上的多个螺母输送接头41的位置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上的螺母输送接头41对应的螺母卡头71 (亦即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所述螺母接纳槽32和所述螺母卡头71中设有气动推针,所述控制装置8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气缸、气动推针。控制装置8控制上料气缸31带动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往复运动一次,即螺母定量 控制装置3上的螺母接纳槽332沿螺母输送轨道21端口往复滑动一次,螺母输送轨道21端口中的螺母每滑过一个螺母接纳槽332,在螺母接纳槽332内只能留下一个螺母。控制上料气缸31带动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移动的行程,即控制螺母输送轨道21端口所滑过的螺母接纳槽32的数量,亦即控制进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中嵌件螺母的数量。当上料气缸31带动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运动回位后,控制装置8控制螺母接纳槽32内的气动推针做一次往复运动使螺母接纳槽内的螺母下落并推至气动送螺母管口。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上的螺母卡头插入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上的螺母输送接头41中,控制装置8控制连接高压气源的进气管6上的电磁阀导通,位于气动送螺母管口的螺母被高压气体由气动送螺母管5通过螺母定位装置4的多个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的螺母输送接头41,将螺母移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上的螺母卡头中。然后,机械手将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移到处于开模状态的模具内,通过螺母卡头71中的气动推针72(参见图5)将螺母插入模具内。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由上料气缸31带动延螺母输送轨道21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332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还包括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推针压板32、导轨34、滑块35、上料气缸31、推入气缸37及接近开关A、B、C、D,其中,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的顶面设有螺母轨道槽331,所述多个螺母接纳槽332排列于所述螺母轨道槽331的底部,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的与所述螺母轨道槽331平行的侧面上,对应每一个螺母接纳槽332的位置设有贯通螺母接纳槽的推针孔334,所述气动推针为管状气动推针38,所述管状气动推针38滑设于所述推针孔334中,其一端与所述推针压板32固定,所述推入气缸37的缸体固定于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上,所述推入气缸37的活塞杆穿过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而与所述推针压板32固定,所述管状的气动推针38的连接推针压板32的一端接所述进气管6,所述推针孔334的另一端通过气管接头39 (参见图I)连接所述气动送螺母管5,设于所述推针孔334中的所述管状气动推针38的外圆构成所述螺母接纳槽332的槽底,且所述螺母接纳槽332的深度恰能容纳一个螺母,所述上料气缸36的缸体固设于所述底板I上,上料气缸3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所述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通过所述导轨34滑块35滑设于所述底板I上,所述上料气缸36和所述推入气缸37活塞运动的侧旁分别设有控制行程的接近开关A、B和接近开关C、D。工作时,首先,上料气缸31带动Γ形螺母轨道滑槽板33在底板I的滑块35上滑动,此时,位于螺母轨道槽331中的螺母输送轨道21的端口贴在所述螺母轨道槽331的底面滑动,每经过一个螺母容纳槽332,则在该槽内留下一个螺母,通过调节设于上料气缸36活塞运动侧旁的接近开关A、B的位置即可控制螺母输送轨道21的端口滑过螺母容纳槽332的数量,即控制进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3中的螺母数量。然后,推入气缸37工作,先是活塞杆通过推针压板带动管状气动推针38后移,使螺母容纳槽332中的螺母落入所述推针孔334中,然后活塞杆反向运动将推针孔334中的螺母推入气管接头39中,做好移入螺母定位装置4的准备。如图4所示,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包括接近气缸42、接近气缸固定板43、多个螺 母输送接头41、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定位板44、导向轴45、导向轴套46、立柱47及接近开关E、F,其中,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43通过所述立柱47固定在所述底板I上,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43的四角设有导向轴套46,所述定位板44上对应接近气缸固定板四角的导向轴套46设有导向轴45,所述定位板44通过所述导向轴45插入所述导向轴套46而与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43相对设置,所述接近气缸42的气缸体固定在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43上,所述接近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板44,所述接近开关E、F设于所述接近气缸活塞杆的一侧,所述多个螺母输送接头41按注塑件中螺母嵌件的位置固设于所述定位板44上,所述螺母输送接头41的固定于所述定位板44上的一端通过所述气动送螺母管5连接所述螺母定量控制装置43所述螺母输送接头41的另一端凸伸出定位板44。如图5所示,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7包括固定于机械手上的治具固定板73、螺母卡头71、螺母卡头固定板74、气动推针72、气动推针压板75、螺母推顶气缸76、导向轴77及支撑柱78,其中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74通过设于四角的支撑柱78与所述治具固定板73固定,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74上设有多个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相对应的螺母卡头71,即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的定位板44上的所述螺母输送接头41相对应,所述螺母卡头71内设有气动推针72,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74上至少设有两根导向轴77,所述气动推针压板75滑设于所述导向轴77上,且与所述气动推针72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76的气缸体与所述治具固定板73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73的活塞杆与所述气动推针压板75固定。所述治具固定板73上还设有取件装置9,所述取件装置9包括真空吸盘91、吸盘固定板92、吸盘气缸93和导向轴94,其中所述吸盘气缸93的气缸体固定于所述治具固定板73上,所述吸盘气缸93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治具固定板73与所述吸盘固定板92固定,所述吸盘固定板92通过导向轴94与所述治具固定板73相对滑动固定,所述真空吸盘91固定于所述吸盘固定板92上。吸盘气缸93的作用是,当机械手进入模具后,吸盘气缸93工作,吸盘气缸93的活塞杆推动吸盘固定板92向模内运动,使真空吸盘贴近准备吸取的成型注塑件。工作时,首先是取螺母,此时机械手运动使固定于机械手上的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的螺母卡头固定板74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4上的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定位板44相对。进一步,所述接近气缸42的活塞杆推动所述定位板44,向螺母供料治具上的螺母卡头固定板74移动,使螺母定位装置4上的多个螺母输送接头41嘴对嘴地对应插入相应的螺母卡头71的孔中。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螺母输送接头41中的螺母被吹入螺母卡头71中,机械手完成取螺母工作。第二步是将螺母放入模具内,机械手将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移入处于开模状态的模具内,首先是用取件吸盘将成型的注塑件由模内取出。然后机械手向下移动使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对准模具,并令螺母卡头71贴近模具中的螺母嵌件孔。控制装置控制螺母推顶气缸76通过气动推针将螺母卡头71中的螺母推入模具的螺母嵌件孔中。第三步,机械手移出模具,将取出的注塑件放入零件成品箱,此时,模具合模进行零件注塑,在零件注塑过程中,机械手进行上述取螺母的工作。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微机控制器81、控制面板82、传感器83和驱动器84,所述控制面板82、传感器83与所述微机控制器81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控制面板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主要提供手动模式下各种基本动作单元的单独控制,主要用在调机和维护。所述传感器83是各种接近开关,主要负责采集运动位置的信息。所述微机控制器81的输·出连接所述驱动器84,所述驱动器主要为负载(各个电磁阀)提供合适的能量,从而带动相应的执行机构(各种气缸)动作。所述微机控制器81与所述机械手I/O 口连接,为机械手与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提供信号联络,实现相互之间的动作配合与协作。微机控制器为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的核心,他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加工中心,产生正确的时序,发出正确的脉冲序列,从而控制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各部分动作的先后顺序和时机。所述控制面板上主要设有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移动开关、连接高压气源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的推入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的螺母推顶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上述各种开关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是设于上料气缸、推入气缸和接近气缸一侧的用于控制气缸行程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是磁感应开关或光电开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底板上的具有螺母输送轨道的螺母振动排队机、由上料气缸带动沿螺母输送轨道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螺母定位装置、气动送螺母管、通过电磁阀连接高压气源的进气管、设于机械手上的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连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与螺母定位装置,所述螺母定位装置上的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位置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上的螺母输送接头对应的螺母卡头,所述螺母接纳槽和所述螺母卡头中设有气动推针,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气缸和气动推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上料气缸带动沿螺母输送轨道端口滑动的设有多个螺母接纳槽的螺母定量控制装置还包括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推针压板、导轨、滑块、上料气缸、推入气缸及接近开关A、B、C、D,其中,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的顶面设有螺母轨道槽,所述多个螺母接纳槽排列于所述螺母轨道槽的底部,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的与所述螺母轨道槽平行的侧面上,对应每一个螺母接纳槽的位置设有贯通螺母接纳槽的推针孔,所述气动推针为管状气动推针,所述管状气动推针滑设于所述推针孔中,其一端与所述推针压板固定,所述推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上,所述推入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而与所述推针压板固定,所述管状的气动推针的连接推针压板的一端接所述进气管,所述推针孔的另一端通过气管接头连接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设于所述推针孔中的所述管状气动推针的外圆构成所述螺母接纳槽的槽底,且所述螺母接纳槽的深度恰能容纳一个螺母,所述上料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底板上,上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所述r形螺母轨道滑槽板通过所述导轨、滑块滑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料气缸和所述推入气缸活塞运动的侧旁分别设有控制行程的接近开关A、B和接近开关C、D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包括接近气缸、接近气缸固定板、多个螺母输送接头、设有多个螺母输送接头的定位板、导向轴、导向轴套、立柱及接近开关E、F,其中,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通过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的四角设有导向轴套,所述定位板上对应接近气缸固定板四角的导向轴套设有导向轴,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导向轴插入所述导向轴套而与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接近气缸的气缸体固定在所述接近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接近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板,所述接近开关E、F设于所述接近气缸的一侧,所述多个螺母输送接头按注塑件中螺母嵌件的位置固设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螺母输送接头的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上的一端通过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连接所述螺母定量控制装置,所述螺母输送接头的另一端凸伸出定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包括固定于机械手上的治具固定板、螺母卡头、螺母卡头固定板、气动推针、气动推针压板、螺母推顶气缸、导向轴及支撑柱,其中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通过设于四角的支撑柱与所述治具固定板固定,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上设有多个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相对应的螺母卡头,所述螺母卡头内设有气动推针,所述螺母卡头固定板上至少设有两根导向轴,所述气动推针压板滑设于所述导向轴上,且与所述气动推针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的气缸体与所述治具固定板固定,所述螺母推顶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气动推针压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固定板上还设有取件装置,所述取件装置包括真空吸盘、吸盘固定板、吸盘气缸和导向轴,其中所述吸盘气缸的气缸体固定于所述治具固定板上,所述吸盘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治具固定板与所述吸盘固定板固定,所述吸盘固定板通过导向轴与所述治具固定板相对滑动固定,所述真空吸盘固定于所述吸盘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机控制器、控制面板、传感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面板、传感器和驱动器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的输出连接所述驱动器,所述微机控制器与所述机械手I/O 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主要设有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移动开关、连接高压气源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螺母定量控制装置的推入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的螺母推顶气缸的电磁阀控制开关,上述各种开关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设于上料气缸、推入气缸和接近气缸一侧的用于控制气缸活塞杆行程的接近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近开关是磁感应开关或光电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件自动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螺母自动插件装置,包括螺母振动排队机、螺母定量控制装置、螺母定位装置、气动送螺母管、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动送螺母管连接螺母定量控制装置与螺母定位装置,所述螺母定位装置上设有多个位置与注塑件中嵌件螺母的位置一致的螺母输送接头,所述机械手螺母供料治具上设有与所述螺母输送接头对应的螺母卡头。本实用新型能一次将嵌件螺母准确放入注塑模中、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14GK202556631SQ2011205485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艳茹, 赵登华, 郭春亮, 胡品升 申请人:北京东明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