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329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管材封口作业中的管材装卸一般均采用手工搬运定位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受操作人员人为因素影响,易出现定位不准确、质量不稳定情况,尤其在采用封口前用外加热给管材预热工艺时,手工操作时不易控制管材在加热器中的相对位置及加热时间,影响管材质量,甚至造成工程事故。尤其是三通、弯头等管件,重量较大,手工装卸定位难度大、时间长,影响封口质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管材封口作业中人工搬运管材而出现定位不准确、影响管材质 量、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该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具有管材定位准确、在加热器中的位置易控制的特点,提高管材封
口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包括小车、小车上部固定有托架,所述的托架上通过夹具固定管材,所述的小车上设有驱动小车运动的动力系统及与夹具连接的液压系统,所述的托架下方连接有顶起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实现了模具封口作业中管材装卸定位的自动化、标准化,从而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加强产品质量保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 -小车,2-液压系统,3-动力系统,4-顶起机构,5-托架,6-夹具,7-管材,8-定位杆,9-外加热器,10-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所示,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包括小车I、小车I上部固定有托架5,所述的托架5上通过夹具6固定管材7,所述的小车I上设有动力系统3及液压系统2,动力系统3可以驱动小车I如后运动,液压系统2与夹具6连接,可实现夹具6对管材料7的夹紧或松开。所述的托架5下方连接有顶起机构4,顶起机构4可控制托架5升降,从而带动管材料7升降。在该定位系统前端合适的位置通过定位杆8固定有外加热器9及模具10,其中定位杆8的升降通过气缸控制.本系统运行时小车I停在初始位置,先将管材7吊装放置在小车I顶部的托架5上,并使管材封口部位的前端接触定位杆8,以实现管材定位,然后液压系统2控制夹具8夹紧管材7,气缸带动定位杆8自动下降让出管材运动通道,气缸自动将外加热器9推至管材7前端,电机驱动小车I自动前进设定距离进入外加热器,计时器开始计时,加热时间到达后,小车I自动后退设定距离,退出加热器9,气缸带动加热器9移出,液压系统2带动顶起机构4凸轮将托架5和管材7顶起,小车I前进设定距离进入模具10指定位置,液压系统2带动凸轮将托架5和管材7放平,装管作业结束,开始合模进行封口作业。封口作业结束,开模后,液压系统2带动凸轮将托架5和管材7顶起,小车I后退设定距离离开模具10,并到达初始位置,夹具6自动松开,定位杆8自动升起 ,将管材7运走,一完整流程结束。所有动作和位置信号由PLC程序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封口作业中管材的自动装卸和定位,此装卸系统PLC程序与封口设备PLC程序进行接口连接,即可实现装管、封口、卸管的全程自动化,从而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加强产品质量保障。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包括小车(I)、小车(I)上部固定有托架(5),所述的托架(5)上通过夹具(6)固定管材(J),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I)上设有驱动小车(I) 运动的动力系统(3)及与夹具(6)连接的液压系统(2),所述的托架(5)下方连接有顶起机构(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的管材封口作业中人工搬运管材而出现定位不准确、影响管材质量、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1)上设有驱动小车(1)运动的动力系统(3)及与夹具(6)连接的液压系统(2),所述的托架(5)下方连接有顶起机构(4)。该模具封口用管材自动装卸定位系统具有管材定位准确、在加热器中的位置易控制的特点,提高管材封口质量。
文档编号B29C57/10GK202623284SQ2012203416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甄树强, 甘宏, 尹树普 申请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