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78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是由等规聚丙烯树脂经双轴定向拉伸而成的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薄膜,可以用管膜法生产,也可以使用平膜法双向拉伸生产,具有电容量稳定、损耗小、耐电压特性优异、绝缘电阻高、频率特性好、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等领域。在BOPP电容薄膜的生产过程中,电晕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蒸镀,直接关系到电容器电容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电晕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一般生产超薄型电容薄膜厂家,靠薄膜自主散热,这样一来,电晕处理时,膜面温度就不稳定(特别是在停产或设备故障后再复机,膜面温度波动更大)。随着膜面温度的增高,使驻极分子的稳定性变差,表面分子迁移的比例增大。拉力不变的情况下,膜面变形量不稳定,因而产生褶皱,如此电晕处理后,薄膜的表面润湿张力不均,不利于后续蒸镀,同时褶皱后的薄膜也不利于收卷,影响电容器制程。但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经验,膜面的温度也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温度会使膜面的分子在极化和发生化学变化时基本能量不足,也会造成膜面表面张力润湿不足的问题。所以,调节膜面温度并保证温度稳定是电晕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该技术难题,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温度,同时温度比较稳定的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其包括热循环水回路和冷循环水回路;其中,所述热循环水回路由电晕辊、热循环水泵、压力表、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依次用管道连通形成,所述电晕辊设置在一恒温净化室内,以及,所述冷循环水回路由三通比例阀、冷却水循环泵、冷水罐、冷冻机、冷冻机泵和热水冷却池依次用管道连通形成;所述热循环水回路通过一板式交换器与冷循环水回路接触,并且,该板式交换器既设置在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电晕辊、热循环水泵之间且同时设置在冷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三通比例阀和热水冷却池之间;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三通比例阀均与一温控器连接。

较佳地,所述温控器是PID温控器。

较佳地,在所述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设有排气口和带补水口单向阀的补水口。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紧靠电晕辊出口旁边。

较佳地,在所述热水冷却池上部设有进水阀以及在该热水冷却池底部设有排水阀。

较佳地,所述三通比例阀为带IP定位器的三通比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晕辊处于恒温净化室,确保膜面温度不受外界天气影响;热循环水回路采用温控器控制加热器加热,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循环水为纯净水,确保管道不生水垢不易堵塞;加热蒸发的水气可从排气口排出,同时从补水口补进新的纯净水,确保水压稳定;冷循环水回路采用温控器控制的三通比例阀,如采用PID温控器控制的带IP定位器三通比例阀,其能过精准控制系统的冷却量。电晕辊的温度变化可以控制在0.1℃范围内,从而使得膜面温度可控,电晕处理时贴辊好,电晕处理均匀,表面润湿张力稳定,有利于后续蒸镀。故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温度,同时温度比较稳定。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恒温净化室,2为电晕辊,3为温度传感器,4位补水口单向阀,5为排气口,6为加热器,7为热循环水泵,8为板式交换器,9为三通比例阀,10为热水冷却池,11为冷冻机泵,12为冷冻机,13为冷水罐,14为冷循环水泵,15为温控器,16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一种超薄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温控装置,其包括热循环水回路和冷循环水回路。所述热循环水回路由电晕辊2、热循环水泵7、压力表16、加热器6和温度传感器3依次用管道连通形成,所述电晕辊2设置在一恒温净化室1内。所述冷循环水回路由三通比例阀9、冷却水循环泵14、冷水罐13、冷冻机12、冷冻机泵11和热水冷却池10依次用管道连通形成。所述热循环水回路通过一板式交换器8与冷循环水回路接触,并且,该板式交换器8既设置在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电晕辊2、热循环水泵7之间且同时设置在冷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三通比例阀9和热水冷却池10之间;所述加热器6、温度传感器3、三通比例阀9均与一温控器15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所述温控器15可是PID温控器。在所述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设有排气口5和带补水口单向阀4的补水口。所述温度传感器3 设置在热循环水回路的管道上的紧靠电晕辊2出口旁边。在所述热水冷却池10上部设有进水阀以及在该热水冷却池10底部设有排水阀。所述三通比例阀9可为带IP定位器的三通比例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电晕辊2至于恒温净化室1内,如温度设定为25℃,确保膜面温度不受外界影响。温度传感器3可紧挨电晕辊2的出水口,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温控器15,确保测量温度接近电晕辊2的温度。加热器6的加热量可由温控器15控制输出,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从排气口5排出,确保系统压力不升高。热循环水回路水量减少后,由补水口4补入纯水。热循环水泵7,提供泵出口压力,压力如可为0.53MPa,压力表16测量水压,确保回路水压正常。热循环水回路和冷循环水回路在热交换板8处接触,使得循环水回路能够降温。经过板式交换器8的热水量由热循环水泵7控制,经过板式交换器8的冷水量由冷循环水泵14和带IP定位器的三通比例阀控制,当冷循环水泵14功率确定的情况下,冷水量及冷却量由带IP定位器的三通比例阀决定。而带IP定位器的三通比例阀的阀芯开度由温控器15通过PID算法后控制。冷水通过板式交换器8后,在热水冷却池10中冷却,并由冷冻机泵11打入冷冻机12,降温后储存在冷水罐13中。废水可从热水冷却池10底部的排水阀排出,纯水从热水冷却池10上部的进水阀补入。由此,通过在温控器15上设置电晕辊2的温度,如90℃,温控器15通过PID算法后,控制加热量和冷却量,使电晕辊2的温度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如90℃,精确度可达0.1℃,经过电晕辊2的超薄型薄膜,与电晕辊2的接触面积大,所以电晕处理时膜面温度等于设定温度90℃,且变化量在0.1℃以内。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方式,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