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31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后,产品所带有的孔、凹穴、凸台及螺纹等成型处,由于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同或者该成型处无法直接脱模,需要在脱模之前抽掉该成型处的型芯。现有的模具在内螺纹抽芯时,一般通过油压或气压与齿轮的配合进行传动,这种抽芯方式和结构仅适用于带液压机台,受机台局限性大,且定位不准,易损伤产品,维修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可以精确定位抽芯动作,保证产品的品质,降低维修频率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包括定模座、定模垫板和定模板,动模包括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内设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定模板中穿设有螺纹型芯,该螺纹型芯具有螺纹段,螺纹型芯的螺纹段伸入定模仁中,所述定模上安装有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与一主动轮连接,所述螺纹型芯上设有一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一过渡齿轮组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定模板连接有压块,压块中穿设有斜导柱,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侧滑块,斜导柱的伸出于压块的部分插入到所述侧滑块中,在合模时,所述压块与所述侧滑块压紧配合,所述侧滑块连接有位于定模仁和动模仁之间的侧型芯,所述伺服马达还连接有一定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第一过渡齿轮和第二过渡齿轮,该第一过渡齿轮和第二过渡齿轮安装于位于所述定模座和定模垫板之间的一过渡轴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轴和螺纹型芯上均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开模时,通过伺服马达在主动轮、过渡齿轮组和从动轮的配合下带动螺纹型芯旋转,从而抽出螺纹型芯,同时,动模板的移动,使得侧滑块在斜导柱的作用下移动,实现侧型芯的抽出。本实用新型中的伺服马达连接有一定位传感器,该定位传感器可以通过伺服马达的周长和旋转数定位螺纹型芯的动作,定位较准确,不仅可以保证螺纹抽芯、侧抽芯和开模同步进行,也可以保证螺纹型芯的动作不会损伤产品,进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结构比较可靠,可适用于任意注塑机台,维修频率和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螺纹抽芯机构的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包括定模座1、定模垫板2和定模板3,动模包括动模板4,所述定模板1内设有定模仁5,所述动模板4内设有动模仁6,所述定模板3中穿设有螺纹型芯7,该螺纹型芯7具有螺纹段,螺纹型芯7的螺纹段伸入定模仁5中,所述定模上安装有伺服马达8,该伺服马达8与一主动轮9连接,所述螺纹型芯7上设有一从动轮10,所述主动轮9通过一过渡齿轮组与所述从动轮10传动连接,所述定模板3连接有压块11,压块11中穿设有斜导柱12,所述动模板4上设有侧滑块13,斜导柱12的伸出于压块11的部分插入到所述侧滑块13中,在合模时,所述压块11与所述侧滑块13压紧配合,所述侧滑块13连接有位于定模仁5和动模仁6之间的侧型芯14。侧型芯14、动模仁6、定模仁5和螺纹型芯7配合形成注塑型腔。所述伺服马达8还连接有一定位传感器15。

进一步说,所述过渡齿轮组包括第一过渡齿轮16和第二过渡齿轮17,该第一过渡齿轮16和第二过渡齿轮17安装于位于所述定模座1和定模垫板2之间的一过渡轴18上,所述主动轮9与所述第一过渡齿轮16啮合,所述从动轮10与所述第二过渡齿轮17啮合。

进一步说,所述过渡轴18和螺纹型芯7上均设有轴承19。

开模时,伺服马达8带动主动轮9转动,主动轮9通过过渡齿轮组的传动带动从动轮10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型芯7旋转,同时动模板4移动,旋转的螺纹型芯7逐步脱出制品。动模板4移动的过程中,在斜导柱12的作用下,侧滑块13向外移动,从而带动侧型芯14脱出制品,从而在开模的过程中实现螺纹型芯7和侧型芯14的抽出。开模后,制品留于动模上,最终通过顶出机构脱模。本实用新型中的伺服马达8连接有一定位传感器15,该定位传感器15可以通过伺服马达8的周长和旋转数定位螺纹型芯7的动作,不仅可以保证螺纹抽芯、侧抽芯和开模同步进行,也可以保证螺纹型芯的动作不会损伤产品,进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结构比较可靠,维修频率和维修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