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086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管件变形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通常传感器上会连接有塑胶的管路,传统的管路制作流程是:首先将固态的原料放入模具内;然后将模具放入加热室内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固态的原料融化成液态并流入模具的空腔内;最后对模具施加一个压力,以此即可一次实现若干管路的成型,再将若干成型的管路从模具内取出,其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塑胶具有一定的粘连性,使得若干成型的管路彼此相粘连,需要将其冷却后,再通过人工逐一分离,其人工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效率低下。2、由于模具的气密性不好,使得成型的管路上产生泡状的凸起,降低了管路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模箱气密性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包括模箱,所述模箱的顶部铰接有密封板;所述模箱内设有若干管路的成型腔,且若干成型腔水平排列,每个所述成型腔的中央设有圆轴,且圆轴与成型腔的底部固接,相邻两个成型腔之间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若干切割器,且每个切割器与定位槽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板上设有抽真空装置和若干抽真空孔,且抽真空孔与抽真空装置相对设置。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首先将固态的原料放入模箱内,再将模箱送入加热室内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固态的原料融化成液态并流入模箱的成型腔内;然后关闭密封板,使得密封板上的切割器位于定位槽内,利用抽真空中装置通过密封板上的抽真空孔实现对模箱的抽真空处理,再对模箱进行施压,配合成型腔内的圆轴,即可实现管路的成型;最后打开密封板,利用切割器切除相邻两个管路的连接处,使得模箱内的每个管路相对独立。

基础方案的优点:1、本方案主要在相邻两个成型腔之间设置有切割器,利用密封板带动切割器的运动,即可实现相邻两个成型管路的分离,进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将管路的成型和分离利用一个装置实现,增强了其实用性。3、在不使用模箱时,可利用抽真空装置对整个模箱实现去杂质的作用;在使用模箱时,可利用抽真空装置对模箱实现抽真空处理,提高成型官路的成品率;对使用的模箱完成清洗工作后,利用抽真空装置还可实现对模箱的干燥处理。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切割器包括齿片和转轴,所述齿片固接于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模箱的一侧,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穿过模箱一侧的转轴带动齿片在定位槽内转动,齿片的转动对相邻两个成型腔之间原料切割效果更佳,进一步保证相邻两个成型的管路不粘连在一起。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压缩管、与压缩管可拆卸连接的漏斗和与漏斗可拆卸连接的真空泵,通过上述设置,将压缩管、真空泵和漏斗相互连接,启动真空泵通过抽真空孔实现对模箱的抽真空处理,结构简单、自动化;当真空泵快完成抽真空处理时,压缩管会逐渐的压缩,使得压缩管本身产生对模箱内空气的吸附力,配合真空泵即可达到双重吸附力,有效的提高了模箱的气密性;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压缩管、漏斗进行拆卸,便于清洗和更换。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模箱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与定位凸起扣接的定位扣,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密封板上的定位扣与模箱上的定位凸起扣接,实现密封板与模箱的连接,并且密封板还保证了模箱的密封性。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位于模箱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手柄,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手柄带动转轴转动,更利于使用者的握持,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施力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模箱1、密封板2、成型腔3、圆轴4、定位槽5、齿片6、转轴7、压缩管8、漏斗9、真空泵10、定位凸起11、定位扣12、手柄13、橡胶套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传感器管路的密封成型装置,包括模箱1,模箱1的顶部铰接有密封板2,模箱1的左侧壁固接有定位凸起11,密封板2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1扣接的定位扣12,利用密封板2上的定位扣12与模箱1上的定位凸起11扣接,实现密封板2与模箱1的连接,并且密封板2还保证了模箱1的密封性。

密封板2上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和若干抽真空孔,且抽真空孔与抽真空装置相对设置,抽真空装置包括压缩管8、与压缩管8螺纹连接漏斗9和与漏斗9螺纹连接的真空泵10,压缩管8通过胶布粘连在密封板2上,将压缩管8、真空泵10和漏斗9相互连接,启动真空泵10通过抽真空孔实现对模箱1的抽真空处理,结构简单、自动化;当真空泵10快完成抽真空处理时,压缩管8会逐渐的压缩,使得压缩管8本身产生对模箱1内空气的吸附力,配合真空泵10即可达到双重吸附力,有效的提高了模箱1的气密性;长时候使用后,可将压缩管8、漏斗9进行拆卸,便于清洗和更换。

模箱1内设置有若干管路的成型腔3,且若干成型腔3水平排列,每个成型腔3的中央设置有圆轴4,且圆轴4与模箱1的右侧壁固接,相邻两个成型腔3之间设置有定位槽5。

密封板2上设置有若干切割器,且每个切割器与定位槽5相对设置,切割器包括齿片6和转轴7,齿片6固接于转轴7上,转轴7的左端与模箱1的后侧壁转动连接,转轴7的右端穿过模箱1的右侧壁,且转轴7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手柄13,利用手柄13转动转轴7,转轴7带动齿片6在定位槽5内转动,齿片6的转动对相邻两个成型腔3之间原料切割效果更佳,进一步保证相邻两个成型的管路不粘连在一起。

此外,手柄13上套接有橡胶套14,且橡胶套14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橡胶套14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增强使用者的手感;利用橡胶套14上的防滑纹,可增大与手的摩擦力,避免发生打滑现象。

本实施例中,操作时,首先将固态的原料放入模箱1内,再将模箱1送入加热室内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固态的原料融化成液态并流入模箱1的成型腔3内。然后转动密封板2,利用密封板2上的定位扣12与模箱1上的定位凸起11卡接,以此实现模箱1的密封;并且密封板2上的齿片6位于定位槽5内,利用真空泵10配合压缩管8在双重吸附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模箱1的抽真空处理,进而保证了模箱1加工时的气密性,再对模箱1进行施压,配合模箱1内的圆轴4,即可实现管路的成型。最后利用手柄13转动转轴7,转轴7带动齿片6在定位槽5内转动,用于分离相邻两个成型的管路;再打开密封板2,使得模箱1内的每个管路相对独立。本方案整体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路的成品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