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5248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轿车车体的外下沿设计有下沿饰板,也即侧裙板,前后车门下各有一块,所以,一般轿车车体下沿有四块侧裙板。轿车前门的侧裙板长1050mm左右,宽210mm左右,后门的侧裙板长760mm左右,宽210mm左右;它们厚度方向尺寸约为70mm,且截面呈弧形,它们的材质为塑料。由于侧裙板的尺寸较大,生产侧裙板的注塑机吨位较高,模具的体积也较大。设计侧裙板的注塑模具时,一般是将左右前门两件侧裙板设计成一套模具,将左右后门两件侧裙板设计成另一套模具。生产过程中,两个大型模具将占用两台大的注塑设备,导致生产侧裙板的机床及人力成本都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轿车四块侧裙板的两套模具集中设计为一套叠层注塑模具,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它包括上层模具、下层模具、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和中间热流道板;所述的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同时与上层模具、下层模具相连;所述中间热流道板位于上层模具与下层模具之间,该中间热流道板上设有可同时连通上层模具模腔及下层模具模腔的中间热流道系统;所述上层模具的端部设有模具定位圈,该模具定位圈的下方设有加长型热流道,该加长型热流道穿过上层模具并在合模状态下与所述中间热流道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模具包括后门侧裙板型腔板、定模、定模固定板、用于卸料的定模侧顶出系统,以及两组对称设置于定模两侧的定模侧型芯和定模侧型芯固定板;所述的定模侧顶出系统位于所述上层模具的两侧;所述定模和后门侧裙板型腔板均为轴对称结构,两者合模后与定模侧型芯共同形成互为镜像的左后侧裙板模腔和右后侧裙板模腔;所述下层模具包括前门侧裙板型腔板、动模、动模固定板、用于卸料的动模侧顶出系统,以及两组对称设置于动模两侧的动模侧型芯和动模侧型芯固定板;所述的动模侧顶出系统位于该所述下层模具的两侧;所述动模和前门侧裙板型腔板均为轴对称结构,两者合模后与动模侧型芯共同形成互为镜像的左前侧裙板模腔和右前侧裙板模腔;所述的后门侧裙板型腔板与前门侧裙板型腔板上各设有4个与所述中间热流道系统相连的热流道分浇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轿车四块侧裙板的两套模具集中设计为一套叠层注塑模具,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前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前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后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右后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左前门侧裙板A-A处的剖面图。

图7为图4中左后门侧裙板B-B处的剖面图。

图中:1-左前侧裙板;2-右前侧裙板;3-左后侧裙板;4-右后侧裙板;5-模具定位圈;6-加长型热流道;7-定模固定板;8-左右后侧裙板热流道分浇道进浇点;9-左后侧裙板模腔;10-右后侧裙板模腔;11-后门侧裙板型腔板;12-中间热流道系统;13-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14-左前侧裙板模腔;15-左右前侧裙板热流道分浇道进浇点;16-右前侧裙板模腔;17-动模固定板;18-动模;19-中间热流道板;20-定模;21-前门侧裙板型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轿车侧裙板的叠层注塑模具,它包括上层模具、下层模具、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13和中间热流道板19;所述的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13同时与上层模具、下层模具相连;所述中间热流道板19位于上层模具与下层模具之间,该中间热流道板19上设有可同时连通上层模具模腔及下层模具模腔的中间热流道系统12;所述上层模具的端部设有模具定位圈5,该模具定位圈5的下方设有加长型热流道6,该加长型热流道穿过上层模具并在合模状态下与所述中间热流道系统12相连。

所述上层模具包括后门侧裙板型腔板11、定模20、定模固定板7、用于卸料的定模侧顶出系统,以及两组对称设置于定模两侧的定模侧型芯和定模侧型芯固定板;所述的定模侧顶出系统位于所述上层模具的两侧;所述定模和后门侧裙板型腔板均为轴对称结构,两者合模后与定模侧型芯共同形成互为镜像的左后侧裙板模腔9和右后侧裙板模腔10;所述下层模具包括前门侧裙板型腔板21、动模18、动模固定板17、用于卸料的动模侧顶出系统,以及两组对称设置于动模两侧的动模侧型芯和动模侧型芯固定板;所述的动模侧顶出系统位于该所述下层模具的两侧;所述动模18和前门侧裙板型腔板21均为轴对称结构,两者合模后与动模侧型芯共同形成互为镜像的左前侧裙板模腔和右前侧裙板模腔;所述的后门侧裙板型腔板12与前门侧裙板型腔板21上各设有4个与所述中间热流道系统相连的热流道分浇道。成型零件冷却后开模,由于动定模系统联动机构13的作用,上层模具和下层模具同时开模,成型后的4块侧裙板由所述的定模侧顶出系统及动模侧顶出系统顶出。

图2是左前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右前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它们互为镜像;图4为左后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右后侧裙板的结构示意图,它们也互为镜像。所以这四块侧裙板是形状不同的四个零件。图6为图2中左前门侧裙板A-A处的剖面图,图7为图4中左后门侧裙板B-B处的剖面图。由于侧裙板的尺寸较大,一副模具上设计左右侧两个零件,其投影面积已经很大,所以,在一个分型面上,不适合设计四个零件。但是其厚度方向尺寸并不大。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大注塑机吨位的前提下,将用于成型轿车左右前后四块侧裙板的模腔设计在一套模具上,这样用一套模具一次便可生产出四块不同的侧裙板,同时,合模力并未增加,利用现有注塑设备便可满足生产,模具的充模、保压和冷却时间与单层模具相同,大大提高了塑件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可以大幅节省机器设备、厂房和新增劳动力成本。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