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760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系经过加热成型,产品制造完毕后需进行冷却。

对于大直径(直径大于50厘米)左右的管材,由于自身重量较大,在冷却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因素可能产生变形。一旦管材的管口变形,那么进行管材之间进行粘接过程的面积将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粘接效果。

为此,在大口径的塑料管材储存过程中需要对管口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塑料管材的管口内壁设置木棍或木板,其支撑方式较为原始、且通用性不强,所使用的木棍或木板无法重复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包括用于插进塑料管材内而支撑住塑料管材内壁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还包括菱形支撑架;

其中,所述上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菱形支撑架的上顶角处,所述下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菱形支撑架的下顶角处;

在所述菱形支撑架的左顶角和右顶角之间设置有可调拉杆;

当调节所述可调拉杆的长度时,所述左顶角与右顶角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并带动所述上顶角处的上支撑板与下顶角处的下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中,所述菱形支撑架包括上平板、下平板、左平板、和右平板;

其中,所述上平板的左端部与所述左平板的上端部枢接而形成上顶角,所述上支撑板结合设置于所述上平板的左端顶面;

所述下平板的右端部与所述右平板的下端部枢接而形成下顶角,所述下支撑板结合设置于所述下平板的右端底面;

所述上平板的右端部通过右连扳与所述右平板的上端部枢接并形成右顶角,所述左平板的下端部通过左连扳与所述下平板的左端部枢接并形成左顶角;所述可调拉杆的一端结合设置于所述左连扳上,所述可调拉杆的另一端结合设置于所述右连扳上。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中,所述左连扳上垂直设置有管座,所述可调拉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管座内,且在所述管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可调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调节转轴;

所述右连扳上垂直设置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可调拉杆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纹,且所述可调拉杆的另一端穿设过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套筒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中,通过调节所述可调拉杆的长度而带动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变形程度的塑料管材的内壁。因此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包括用于插进塑料管材内而支撑住塑料管材内壁的上支撑板31和下支撑板32,还包括菱形支撑架1。其中,所述上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菱形支撑架1的上顶角61处,所述下支撑板32设置于所述菱形支撑架1的下顶角62处;在所述菱形支撑架1的左顶角63和右顶角64之间设置有可调拉杆2。当调节所述可调拉杆2的长度时,所述左顶角63与右顶角64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并带动所述上顶角处61的上支撑板31与下顶角62处的下支撑板32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变形程度的塑料管材的内壁。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管径内壁的变形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因此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塑料管材的支撑设备中,所述菱形支撑架1包括上平板11、下平板13、左平板14、和右平板12。其中,所述上平板11的左端部111与所述左平板14的上端部141枢接而形成上顶角61,所述上支撑板31则结合设置于所述上平板11的左端顶面。所述下平板13的右端部132与所述右平板12的下端部121枢接而形成下顶角62,所述下支撑板32结合设置于所述下平板13的右端底面。所述上平板11的右端部112通过右连扳41与所述右平板12的上端部122枢接并形成右顶角64,所述左平板14的下端部142通过左连扳42与所述下平板13的左端部131枢接并形成左顶角63;所述可调拉杆2的一端21结合设置于所述左连扳42上,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22结合设置于所述右连扳41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扳42上垂直设置有管座51,所述可调拉杆2的一端21枢接于所述管座51内,且在所述管座5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可调拉杆2的一端21固定连接的调节转轴511,当转动所述调节转轴511时,所述可调拉杆2随之同步转动。所述右连扳41上垂直设置带有内螺纹的套筒52,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22具有外螺纹,且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22穿设过所述套筒52、并与所述套筒5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这样,当转动所述调节转轴511时,带动所述可调拉杆2同步转动;由于所述可调拉杆2的另一端22与所述右连板41上的套筒52是螺纹配合连接,因此,所述可调拉杆2的转动会带动右连板41做靠近或远离左连板42的运动,同时,又由于上平板11、下平板13、左平板14、和右平板12组成了菱形支撑架,因此,会驱动上支撑板31与下支撑板3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上支撑板31与下支撑板32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塑料管材内径的目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