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角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49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玻纤角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纤维塑料复合管制造过程中,缠绕设备在缠绕预浸树脂纤维带时所出现打褶皱问题的玻纤角度控制器,属玻纤角度控度控制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复合管道设备,缠绕都是管材不动设备沿成型管材环绕缠绕去褶皱等方法。其不足之处:由于管道产品局限性很大,导致设备成本高,占地广,而且生产管材直径通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纤维塑料复合管制造过程中,缠绕设备在缠绕预浸树脂纤维带时所出现打褶皱问题的玻纤角度控制器。

设计方案:生产玻纤复合管缠绕过程中,预浸树脂纤维带必须保持不凌乱,同时缠绕时有螺旋角使预浸树脂纤维带产生了褶皱,因此专门设计了这玻纤角度控制器机构。具体方法为:预浸树脂纤维带按螺距在圆形钢桶模具作缠绕动作所形成的夹角,需要控制标准气缸活塞杆作伸缩动作,标准气缸尾部由固定固定架C固定在缠绕平台上,固定定架C后端侧平面安装固定架B,固定架B有孔耳需要穿入,标准气缸固定缸体尾端孔用小轴B贯穿相连,来支撑标准气缸来回摆动,标准气缸活塞杆连接接头来拉动小轴A,带动固定架A连接的玻纤箱架的摆动,支撑是由玻纤箱架底面横梁上安装的万向脚轮两套和转动座来控制,转动座是固定点位置,摆动时需要两套万向脚轮底面在缠绕平台上滑动,来解决在圆形钢桶模具在缠绕时产生的螺旋角使预浸树脂纤维带产生的褶皱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玻纤角度控制器,标准气缸固定在缸体尾端孔且用小轴与固定架连接,标准气缸活塞杆前端与固定架A铰接,固定架A平面安装在玻纤箱架下底面横梁上,玻纤箱架左侧下加强角设有孔安装转动座。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解决了目前纤维塑料复合管在制造过程中缠绕设备出现的打褶皱问题,同时这机构简单明了,零件少,生产成本低,方便维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纤角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406玻纤箱架,408转动座,410固定架A,411小轴A,412接头,413标准气缸,414小轴B,415固定架C,416固定架B,419万向脚轮,420转动盘轴,421固定套,422推力球轴承,423深沟球轴承,424轴用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玻纤角度控制器,标准气缸(413)固定在缸体尾端孔且用小轴414与固定架416连接,标准气缸413活塞杆前端与固定架A410铰接,固定架A410平面安装在玻纤箱架406下底面横梁上,玻纤箱架406左侧下加强角设有孔安装转动座408。

即,玻纤角度控制器是安装在缠绕平台上前端面用螺钉固定固定架C415前端面,固定架C415后端侧平面安装固定架B416,固定架B416有孔耳需要穿入,标准气缸413固定缸体尾端孔用小轴B414贯穿相连,使标准气缸413能左右摆动,标准气缸413活塞杆前端螺纹用螺纹相连接头412,接头412前端有孔穿入小轴A411,小轴A411贯穿固定架A410前端小孔固定,固定架A410平面安装在玻纤箱架406下底面横梁上,玻纤箱架406左侧下加强角有孔安装转动座408。

转动座408由转动盘轴420、固定套421、推力球轴承422、深沟球轴承 423、轴用卡簧424所组成。转动盘轴420插入在玻纤箱架406左侧下加强角孔内上平面贴紧用螺钉固定,推力球轴承422贯穿于转动盘轴420上平面紧贴玻纤箱架406左侧下加强角下平面,推力球轴承422下平面紧贴固定套421上凹槽内平面,固定套421下凹槽内安装深沟球轴承423、转动盘轴420,转动盘轴420端面小凹槽装入轴用卡簧424,固定套421下凹槽大平面安装在缠绕平台17上,玻纤箱架406下底面横梁右端安装万向脚轮419,万向脚轮419能够在缠绕平台17上滑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