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镶件埋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763阅读:2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镶件埋入治具。



背景技术:

使用注塑机生产产品时,部分产品需要在模具内埋入螺母,铜环等镶件,注塑机上设置有专门的镶件埋入治具来实现这一工艺。但是现有的模内镶件治具,均采用气缸顶入机构对镶件进行输送定位,这种气缸顶入机构结构复杂,且一般为正向埋入镶件。即现有的机构只能提供一种方向的镶件输送模式,若遇到两方向或者三方向需做埋入时,受模内尺寸限制及自身治具结构限制,大部分无法直接制作;即使采用现有的机构进行强制性埋入,会造成埋入不稳定的情况,镶件容易松动脱落。因此,在镶件埋入机构上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镶件埋入治具,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全气控原理设计的镶件埋入治具,这种治具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并可进行多点及多方向镶件,埋入的镶件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内镶件埋入治具,包括机械手侧姿板、治具底板和侧向埋入安装板。

具体地说,所述的治具底板固定连接到机械手侧姿板。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治具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机械手侧姿板上开设有与安装槽对应的螺孔,治具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到机械手侧姿板。当机械手侧姿板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时,带动治具底板运动。

进一步的,治具底板上开设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连接有第一镶件埋入管,第一镶件埋入管垂直于治具底板。

再进一步,一般情况下,所述的治具底板为方形,这样便于第一镶件埋入管、侧向埋入安装板的定位和安装。

再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安装孔数量为四,且第一安装孔靠近治具底板的四个角,第一镶件埋入管数量与第一安装孔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安装孔处对应一个第一镶件埋入管,四个第一镶件埋入管的吸风口朝向同一个方向。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镶件治具的工作方向,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与治具底板垂直连接,侧向埋入安装板上设有第二镶件埋入管,第二镶件埋入管垂直于侧向埋入安装板。这样设置后第二镶件埋入管与第一镶件埋入管的吸气方向相互垂直,在不增加治具本身体积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的镶入工作方向。

再进一步,为了更加精准地拾取镶件,所述的第一镶件埋入管和第二镶件埋入管均连接有气管接头。气管接头外接气管,通过气管的吸气和吹气,实现对镶件的拾取和放下,过程中不对镶件造成任何的碰撞和挤压,确保了镶件本身的完整。

再进一步,所述的气管接头包括直线接头和拐角接头,第一镶件埋入管连接直线接头,第二镶件埋入管连接拐角接头,直线接头和拐角接头统一朝向机械手侧姿板所在的方向。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将第一镶件埋入管和第二镶件埋入管的进气方向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整体上的结构更加整齐。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侧向埋入安装板的安装稳定性,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上设有与治具底板的侧面卡接的凹槽,侧向埋入安装板与治具底板在卡接处还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这样能够将侧向埋入安装板的安装方向进行固定,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跑偏。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数量至少为二。侧向埋入安装板提供上的第二镶件埋入管的吸风口朝向为相反的方向,且一般均朝向侧向埋入安装板的外侧。

再进一步,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镶件埋入管设于第二安装孔内,侧向埋入安装板上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连通第二安装孔,开口槽处还设有紧定螺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

在具体使用时,由机械手系统控制气管吸气与吹气。取件时气管吸气,第一镶件埋入管和第二镶件埋入管内产生真空,并将镶件吸入;然后治具运行至注塑机模具内指定位置,气管吹气,将镶件吹入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侧向埋入安装板,增加安装了第二镶件埋入管,能够同时在更多的方向上安装镶件,满足了多种安装环境下的工作需求,并且整体的体积小,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的方式进行拾取和放下镶件,拾取过程更为没有磨损和挤压,保证对了镶件的完整性,成品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机械手侧姿板,2-治具底板,3-侧向埋入安装板,4-第一镶件埋入管,5-气管接头,6-第二镶件埋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内镶件埋入治具,包括机械手侧姿板1、治具底板2和侧向埋入安装板3,机械手侧姿板1、治具底板2和侧向埋入安装板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具体地说,所述的治具底板2固定连接到机械手侧姿板1。

治具底板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机械手侧姿板1上开设有与安装槽对应的螺孔,治具底板2通过螺栓固定到机械手侧姿板1。当机械手侧姿板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时,带动治具底板2运动。

治具底板2上还开设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连接有第一镶件埋入管4,第一镶件埋入管4垂直于治具底板2。第一镶件埋入管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处。

治具底板2为方形板件,这样便于第一镶件埋入管4、侧向埋入安装板3的定位和安装。

为了方便拾取镶件,第一安装孔数量为四,且第一安装孔靠近治具底板2的四个角,第一镶件埋入管4数量与第一安装孔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安装孔处对应一个第一镶件埋入管,四个第一镶件埋入管4的吸风口朝向同一个方向。

为了增加镶件治具的工作方向,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3与治具底板2垂直连接,侧向埋入安装板3上设有第二镶件埋入管6,第二镶件埋入管6垂直于侧向埋入安装板3。

为了更加精准地拾取镶件,所述的第一镶件埋入管4和第二镶件埋入管6均连接有气管接头5。气管接头5均为金属件,连接处设有螺纹,气管接头5外接气管,通过气管的吸气和吹气,实现对镶件的拾取和放下,过程中不对镶件造成任何的碰撞和挤压,确保了镶件本身的完整。

气管接头5包括直线接头和拐角接头,第一镶件埋入管4连接直线接头,第二镶件埋入管6连接拐角接头,直线接头和拐角接头统一朝向机械手侧姿板1所在的方向。

为了加强侧向埋入安装板3的安装稳定性,所述的侧向埋入安装板3上设有与治具底板2的侧面卡接的凹槽,本实施例中的凹槽为方形直槽,侧向埋入安装板3与治具底板2在卡接处设有两个螺栓进行紧固。这样能够将侧向埋入安装板3的安装方向进行固定,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跑偏。

侧向埋入安装板3数量为二。侧向埋入安装板3提供上的第二镶件埋入管6的吸风口朝向为相反的方向,且均朝向侧向埋入安装板3的外侧。

侧向埋入安装板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镶件埋入管6设于第二安装孔内,侧向埋入安装板3上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连通第二安装孔,开口槽处还设有紧定螺钉。开口槽的作用在于使侧向埋入安装板3的第二安装孔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对第二镶件埋入管6进行夹紧,使安装更加稳固。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