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卡壳体的吸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4199发布日期:2018-11-09 22:1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卡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胸卡壳体的吸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胸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通常被用于身份标识,如工作牌。它是在两个相互贴合的壳体之间塞入带有信息的纸片,来表面自己的身份,由于它的方便与实用,被普遍用于各大小企业。

在胸卡的生产过程中,在塞入纸片后,就需要将正反两个壳体进行压合,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中,往往是人工将正反两个壳体手动压合,这样就使得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的用于胸卡壳体的吸附压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胸卡壳体的吸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机构、吸附机构、载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载体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一伸缩杆连接到所述吸附机构,所述压合机构设置于所述吸附机构的一侧,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承载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的若干吸嘴,所述载体上还设置有滑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以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的压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头远离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的数量为两个,且与待吸附壳体平行排列,任一所述吸嘴均连接到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头上设有压力感应器,则感应器设置后,在吸嘴未吸附到另一片胸卡片时,压头上无压力感应或压力小于预设值时,判断为未放片,则系统自动记录为不良品,在后续的删选机构中将会被筛除;同时在压合时,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压合,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胸卡片被压裂或压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人工对胸卡壳体的压合改良为机器自动压合,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也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体;2、驱动机构,3、伸缩杆;4、承载座;5、吸嘴;6、滑轨;7、动力机构;8、压头;9、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一种用于胸卡壳体的吸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机构、吸附机构、载体1以及设置于载体1上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通过一伸缩杆3连接到吸附机构,吸附机构与压合机构下设置有流水线,吸附机构与压合机构沿流水线方向顺序设置,吸附机构包括承载座4以及设置于承载座4上的若干吸嘴5,驱动机构2通过伸缩杆3来控制吸嘴5的升降,实现壳体的移动,载体1上还设置有滑轨6,驱动机构2可以沿滑轨滑动,将待压合正反壳体运送至一起。

压合机构包括动力机构7以及与动力机构相连的压头8,利用动力机构7实现压头8的升降,达到压合的目的。极佳的,压头8远离动力机构7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片9,橡胶垫片9的作用在于保护壳体不因压力而损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压头8上设有压力感应器。

吸嘴5的数量为两个,且与待吸附壳体平行排列,任一所述吸嘴5均连接到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两个吸嘴5能有效提高吸附的稳定性,避免正反壳体对位不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流水线上的壳体流经至吸附机构一下时,此时驱动机构2工作,通过伸缩杆3带动吸嘴5向下运动,与正壳体贴合,随后外界真空发生装置工作,利用气压差将正壳体吸附在吸嘴5上,然后伸缩杆3带动吸嘴向上运动,完成对正壳体的吸附;随后,驱动装置2通过滑轨6滑向反壳体的上端,将吸嘴5上的正壳体与吸嘴5下方的反壳体进行对位,对位成功后,流水线将对位好的正反壳体移至压合机构下端,此时,动力机构7作用,带动压头8向下运动,将对位好的正反壳体进行压合,压合完成后,压头8复位,准备下次压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人工对胸卡壳体的压合改良为机器自动压合,有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也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