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911发布日期:2019-04-23 23:5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牵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材牵引机。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由于它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

塑料管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喂料、塑化挤出、模具定型、冷却定型、牵引、锯切管道、成品收卷,其中,牵引所用的设备为牵引机,其作用是将挤压成型后的塑料管从模头内拉出,再将塑料管送入管道切割机内。现有的牵引机一般采用履带式牵引机,其包括多组履带传动机构,利用履带与管材的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管材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管材从模头内拉出,现有的管材牵引机,结构冗余,占用空间大,操作维护复杂,故障率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管材牵引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牵引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包括基座和三组用于驱动所述管材沿轴向移动的履带传动机构,所述基座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设有供所述管材穿过的通孔和用于驱动三组所述履带传动机构夹持所述管材并使所述管材与所述通孔对中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杠、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气缸、用于安装所述履带传动机构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丝杠设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右旋螺母和左旋螺母,所述右旋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左旋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气缸设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后方均设有供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手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后方均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水平滑动的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0度。

优选地,所述右旋螺母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挠性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丝杠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安装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均通过转轴铰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三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标定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滑动位移的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通过设置丝杠、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可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同步向靠近管材的方向移动,能够快速实现两组履带传动机构对管材的支撑以及对中操作,且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的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包括基座1和三组用于驱动管材(图中未示出)沿轴向移动的履带传动机构2,该履带传动机构2包括能够与管材接触摩擦的履带201,履带201可由链轮(图中未示出)驱动传动,链轮则由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基座1两侧均设有侧板101,侧板101设有供管材穿过的通孔102和用于驱动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夹持管材并使管材与通孔102对中的驱动机构3。其中,管材与通孔102对中是指管材的轴线与两个通孔102的孔心连线重合。

当管材挤压成型后,管材穿过两个侧板101上的通孔102进入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之间,上述驱动机构3则驱动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移动至使三个履带201与管材接触,以实现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对管材的夹持并使管材与通孔102对中,对中操作后,启动电机,链轮旋转,从而使履带201传动,随着履带201的传动,管材移动,以将管材从模头内拉出,完成牵引操作。

上述驱动机构3可通过多种结构形式实现,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参见图2、图3,该驱动机构3包括丝杠301、第一连接板304、第二连接板320、气缸311、用于安装履带传动机构2的第一安装板307、第二安装板312和第三安装板310,丝杠301设于通孔102的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丝杠30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右旋螺母302和左旋螺母317,右旋螺母302与第一连接板304连接,左旋螺母317与第二连接板320连接,第一安装板307与第一连接板304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板312与第二连接板320活动连接;气缸311设于通孔102的上方并固定于侧板101上,第三安装板310与气缸31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307、第二安装板312和第三安装板310的后方均设有供第一安装板307、第二安装板312和第三安装板310滑动的第一滑轨309,第一滑轨309沿通孔102的径向延伸,此三个第一滑轨309可沿通孔102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为了方便丝杠301的旋转,上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传动轴315,传动轴315通过第一轴承314安装在侧板101上,传动轴315的一端与丝杠30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16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手轮313。丝杠301则通过第二轴承318安装在侧板101上。

作为一种活动连接的方式,第一连接板304和第一安装板307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320和第二安装板312之间均通过转轴306铰接,转轴306上安装有第三轴承305。

当需要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对管材进行夹持时,顺时针旋转手轮313,带动丝杠301顺时针旋转,位于丝杠301左端的右旋螺母302带动第一连接板304水平向右移动,第一连接板304则推动第一安装板307沿其后方的第一滑轨309向靠近管材的方向滑动,使得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07的履带传动机构2的履带201与穿设于通孔102的管材接触;位于丝杠301右端的左旋螺母317带动第二连接板320水平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板320则推动第二安装板312沿其后方的第一滑轨309向靠近管材的方向滑动,使得安装于第二安装板312的履带传动机构2的履带201与穿设于通孔102的管材接触。至此,位于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上的履带传动机构2实现了对管材的支撑,并通过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的滑动实现管材与通孔102的对中操作。

随后,气缸311驱动活塞杆向下移动,以使第三安装板310沿其后方的第一滑轨309向靠近管材的方向滑动,使得安装于第三安装板310的履带传动机构2的履带201与穿设于通孔102的管材接触,至此,三组履带传动机构2完成对管材的夹持和对中操作,可以启动履带传动机构2来实现对管材的牵引。

为确保第一连接板304和第二连接板320的水平移动,第一连接板304和第二连接板320的后方均设有供第一连接板304和第二连接板320水平滑动的第二滑轨319。作为优选,第一滑轨309与第二滑轨319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为30度。

为了补偿左旋螺母317和右旋螺母302与丝杠301之间的同心度误差,右旋螺母302和第一连接板304之间连接有挠性连接板303。

对于具有不同管径的管材,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的滑动距离不同,因此,为了快速实现对不同管径的管材的对中操作,可事先对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的滑动位移标定,如图2、图3所示,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标定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滑动位移的标尺308。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通过设置丝杠301、左旋螺母317和右旋螺母302,可使第一安装板307和第二安装板312同步向靠近管材的方向移动,能够快速实现两组履带传动机构2对管材的支撑以及对中操作,且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牵引机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