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091发布日期:2019-02-19 18: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板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玻镁板在建筑行业里已经是广泛被使用,随着市场的发展,施工量的增加,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生产商提出了不同使用要求及技术要求。硫氧镁板的生产工序较多,需要配料混料,注入模具,布料压料等工序;目前为了增加板材的强度,还需要增加复合布料夹层,或表面覆盖;传统生产需要人工上料或下料搬运,且配料需要人工完成,劳度强度大,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设置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自动进行配料混料以及定量注模;通过布料压料装置,进行滚压定型和铺设夹层;通过上模装置和脱模装置,进行自动上模和板材脱模;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解决了现有板材生产劳度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包括上模装置、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布料压料装置、上料自动混料装置和脱模装置;

所述上模装置、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布料压料装置、上料自动混料装置和脱模装置通过传送装置依次连接;

所述传送装置相对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布料压料装置、上料自动混料装置和脱模装置处均连接有对位机构;

所述传送装置相对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处还连接有振动机构;

所述对位机构包括对称装设在传送装置两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端面挡板和侧面挡板;所述端面挡板和侧面挡板一表面均连接有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表面的伸缩装置;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装设有一振动台;所述底座下表面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支架还装设有传送辊;所述振动台四周铰接有若干固定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端面挡板一侧面通过导柱滑动连接有缓冲垫;

所述导柱周侧面间隙配合有弹性件;所述缓冲垫和端面挡板间装设有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和搅拌装置;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装设有料斗的螺旋输送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斗;所述搅拌斗相对螺旋输送机出口位置装设有重量感应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固定连接有计量斗;所述计量斗连通有电动蝶阀;

所述搅拌斗连通有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装设有计量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压料装置通过支架装设于传送装置上方;所述布料压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压平辊、第二压平辊、布料辊和第三压平辊;

所述第一压平辊、第二压平辊和第三压平辊一端通过传动件均与传动电机连接;

所述布料辊通过连接件与布料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装置通过固定架并排转动连接有若干辊子;所述辊子横截面形状为凸轮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位机构,使模具在对应装置处停止位置更加精确,提高了板材生产的质量和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料自动混料装置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处装设有振动机构使板材浆料注模时减少空气残留,提高了板材的质量,增加了板材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装置将板材生产的各道工序装置结合,完成板材生产,提高了板材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较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位机构和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端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料自动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重量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布料压料装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脱模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侧面”、“一端”、“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板材的智能化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装置1、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布料压料装置3、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和脱模装置5;

上模装置1、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布料压料装置3、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和脱模装置5通过传送装置6依次连接;

上模装置1为装设有真空吸盘的搬运机械手,将模具搬运至传送装置6上;传送装置6为传送带式输送机;

传送装置6相对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布料压料装置3、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和脱模装置5处均连接有对位机构61;便于模具能够停止在固定位置,防止偏移影响生产质量;

传送装置6相对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处还连接有振动机构62;振动机构62能使浆料内的空气充分排除,提高了板材的质量,增加了板材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如图2-4所示,对位机构61包括对称装设在传送装置6两侧的固定座610;固定座610上表面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端面挡板6101和侧面挡板6102;端面挡板6101和侧面挡板6102一表面均连接有固定连接在固定座610上表面的伸缩装置6103;伸缩装置6103可优选为气缸;

其中,端面挡板6101一侧面通过导柱6102滑动连接有缓冲垫6103;导柱6102周侧面间隙配合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优选为弹簧;缓冲垫6103和端面挡板6101间装设有行程开关;导柱6102可优选为一螺栓,螺栓上套装弹簧,始终使缓冲垫6103,处于弹起状态;端面挡板6101在对模具进行阻挡限位时,缓冲垫6103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利用行程开关,触发侧面挡板6102前进,对模具两侧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模具对位固定的精确性;

如图5所示,振动机构62包括固定支架620;固定支架620滑动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表面装设有一振动台6201;底座下表面连接有升降装置;固定支架620还装设有传送辊6202;振动台6201四周铰接有四个固定卡爪6203;

当模具由传送辊6202移动至振动台6201上方时,振动台6201在底部升降装置,如气缸或液压缸的举升下将模具托起,同时,振动台6201四周的固定卡爪6203将模具卡紧固定,振动台6201开始振动,振动完成后,由传送辊6202将模具移动到传送装置6上,进行下一工序;

其中,如图6和7所示,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包括送料装置21和搅拌装置22;

送料装置21包括装设有料斗的螺旋输送机211;螺旋输送机211的多少根据配料组份的多少决定,液体原料可直接通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的水管直接通入拌斗221内,搅拌装置22包括搅拌斗221;搅拌斗221相对螺旋输送机211出口位置装设有重量感应装置2211;搅拌斗221内的搅拌杆可设置成长短间隔交替的结构,能充分的对不同液面层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

如图8所示,重量感应装置2211固定连接有计量斗2212;计量斗2212连通有电动蝶阀2213;当达到设定的重量后,电动蝶阀2213开启,将原料直接通入拌斗221内;

搅拌斗221连通有下料管道23;下料管道23装设有计量阀门231;通过计量阀门231可定量的对模具注入浆液;

其中,振动机构62位于下料管道23下方,注入浆液后开始振动,使浆液内空气排出;

其中,如图9所示,布料压料装置3通过支架装设于传送装置6上方;布料压料装置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压平辊301、第二压平辊302、布料辊303和第三压平辊304;

第一压平辊301、第二压平辊302和第三压平辊304一端通过链条或同步带均与固定在支架一侧的传动电机305连接,使第一压平辊301和第二压平辊302的转速一致,保证模具经过时的平稳性;布料辊303通过齿轮或链条或皮带与固定在支架另一侧的布料电机连接;对滚压后的浆料表面进行复合布料的铺设;铺设完成后第三压平辊304进行再次滚压,使复合布料充分与浆料贴合,增加板材完成品的强度;

其中,第一压平辊301的滚压面高于第二压平辊302滚压面;利用第一压平辊301和第二压平辊302进行分步滚压,使模具内的浆料滚压定型更加充分;

完成滚压后,由传送装置6将模具移至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在复合布料上层再次铺设浆料;

其中,底料自动混料装置2和上料自动混料装置4结构相同;铺设完成后利用传送装置6使模具经过滚压装置对浆料上表面再次滚压定型;完成后移至脱模装置5

其中,如图10和11所示,脱模装置5通过固定架501并排转动连接有辊子502;辊子502横截面形状为凸轮形或椭圆形;利用截面形状为凸轮形或椭圆形的辊子502使模具移动时产生上下振动,从而使模具内的浆料与模具产生松动,便于脱模;脱模装置5的固定架501两侧可设置挡板防止模具在振动使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防止模具跌落;

经过辊子502后将模具移至一平台上,脱模装置5处装设有与上模装置1处相同的真空吸盘的搬运机械手,进行脱模处理,将浆料板进行脱模后;便可转移至固化室或固化炉进行下一步的固化处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