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385发布日期:2019-07-24 09:2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化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由于其具有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将熔融的注塑物料挤出到塑料模具中。现有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结构较单一,在生产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其能驱动偏心转子进行偏心运动,保证注塑物料的顺利挤出。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包括动力分配装置以及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动力分配装置包括输入齿轮部件、过渡齿轮部件以及输出齿轮部件,所述输出齿轮部件包括输出齿轮轴以及与所述输出齿轮轴连接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部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输出齿轮轴连接,所述输入齿轮部件通过所述过渡齿轮部件驱动所述输出齿轮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定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的偏心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轴通过转子接头与所述偏心转子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远离所述输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偏心套,所述定子的一端通过所述偏心套与所述输出齿轮连接。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入齿轮部件包括输入齿轮轴以及与所述输出齿轮轴连接的输出齿轮;

所述过渡齿轮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输出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联轴器包括主轴连接头、从轴连接头以及万向节本体,所述主轴连接头通过所述万向节本体连接从轴连接头,所述主轴连接头远离所述从轴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齿轮,所述从轴连接头远离所述主轴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轴。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接头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偏心转子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安装所述偏心转子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周部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偏心转子靠近所述转子接头的一端设置有装插到所述安装孔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子压盖。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心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所述偏心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输出齿轮的端面通过啮合牙嵌结构连接。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齿轮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所述转子接头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球轴承。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入齿轮轴外周邻近所述输入齿轮的两端设置有第三深沟球轴承;

和/或,

所述输出齿轮轴外周邻近所述输出齿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深沟球轴承。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子与所述偏心套之间通过第七连接螺钉连接。

作为所述的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分配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输入齿轮部件、所述过渡齿轮部件以及所述输出齿轮部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偏心转子进行偏心正转运动以及定子进行偏心转动的作用下,通过定子与偏心转子之间的同一位置的空间体积的改变,实现注塑物料的挤出;通过万向联轴器和所述过渡齿轮部件实现输出的自转和公转的传动,提高所述偏心转子在挤出注塑物料时的稳定性,减少偏心转子对定子内壁的磨损,保证注塑物料被顺利挤出。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动力分配装置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动力分配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输入齿轮部件、所述过渡齿轮部件以及所述输出齿轮部件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输入齿轮部件、所述过渡齿轮部件以及所述输出齿轮部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输入齿轮部件、所述过渡齿轮部件以及所述输出齿轮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所述输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偏心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转子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

1、动力分配装置;

11、箱体;110、底座;111、封盖;112、第二法兰盖;113、第三法兰盖;

12、输入齿轮部件;120、输入齿轮;121、第三深沟球轴承;122、输入齿轮轴;123、第一油封;

13、输出齿轮部件;130、输出齿轮;131、第一推力球轴承;132、第四深沟球轴承;133、第二油封;134、凹槽;135、转子压盖;136、输出齿轮轴;

14、第一齿轮组;140、第一齿轮;141、第二齿轮;142、第一转动轴;143、第一深沟球轴承;144、第一密封垫;

15、第二齿轮组;150、第三齿轮;151、第四齿轮;152、第二转动轴;153、第二密封垫;154、第二深沟球轴承;

16、偏心套;160、凸块;

17、转子接头;170、内花键;

18、万向联轴器;180、主轴连接头;181、从轴连接头;182、万向节本体;183、十字部件;

2、物料输送装置;

21、偏心转子;210、第一外连接螺纹;211、安装部;212、固体输送段;213、熔融段;214、定子内腔;

22、定子;220、通孔;221、第一定子本体;222、第二定子本体;223、第一连接螺钉;224、第一连接孔;225、热点偶安装孔;226、第七连接孔;227、第三连接孔;

23、加热壳;

24、下料口;240、第八连接孔;

25、第一法兰盖;250、第二外连接螺纹;251、法兰连接部;252、法兰盖螺纹通孔;

26、连接卡环;260、卡接凹槽;

27、喷嘴固定座;270、定子连接部;271、第五连接孔;272、第六连接孔;273、喷嘴连接部;274、第二连接螺钉。

28、喷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物料的挤出装置,包括动力分配装置1以及物料输送装置2,其中,所述动力分配装置1包括输入齿轮部件12、过渡齿轮部件以及输出齿轮部件13,所述输出齿轮部件13包括输出齿轮轴136以及与所述输出齿轮轴136连接的输出齿轮130,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万向联轴器18与所述输出齿轮轴136连接,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通过所述过渡齿轮部件驱动所述输出齿轮130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物料输送装置2包括定子22以及设置在所述定子22内部的偏心转子21,所述输出齿轮轴136通过转子接头17与所述偏心转子21连接,所述输出齿轮130远离所述输入齿轮120的一端设置有偏心套16,所述定子22的一端通过所述偏心套16与所述输出齿轮1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万向联轴器18将输入齿轮部件12和输出齿轮轴136连接,由于万向联轴器18具有角向补偿量大,并能够利用其机构的特点使两轴不在同一轴线,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当驱动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转动时,通过万向联轴器18带动输出齿轮轴136进行偏心转动,其中,输出齿轮轴136与输入齿轮部件12转动的方向相反。在本说明书中,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为反转,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为正转。由于偏心转子21与输出齿轮轴136之间通过转子接头17连接,在输出齿轮轴136的带动下,偏心转子21进行朝向第一方向的偏心转动,即所述偏心转子21进行偏心正转运动。在输入齿轮部件12的作用下带动过渡齿轮部件驱动输出齿轮130转动,使得输出齿轮130的转动方向与输入齿轮120的转动方向相反,即输出齿轮130进行反向转动。由于偏心套16与输出齿轮130连接且输出齿轮130设置在所述输出齿轮轴136上,而输出齿轮轴136与所述万向节连轴器连接,在输出齿轮130和所述输出齿轮轴136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偏心套16带动所述定子22进行朝向第二方向的偏心转动,即定子22进行偏心反转运动。在偏心转子21进行偏心正转运动以及定子22进行偏心反转的作用下,通过定子22与偏心转子21之间的同一位置的空间体积的改变,实现注塑物料的挤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联轴器18和所述过渡齿轮部件实现输出的自转和公转的传动,提高所述偏心转子21在挤出注塑物料时的稳定性,减少偏心转子21对定子22的内壁的磨损,保证注塑物料被顺利挤出。

具体地,所述定子22包括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所述第一定子本体221和所述第二定子本体222可拆卸对接且二者之间设形成有定子内腔214,所述偏心转子21与所述定子内腔214啮合连接。将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可拆卸对接形成分体式定子22,通过此设计,能够分别将通过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设置到偏心转子21的外部,然后再通过固定部件将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相互固定,方便安装。当需要对偏心转子21、定子21进行维护时或者对进入到定子内腔214中的杂物进清理时,分别将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拆卸并从偏心转子21的外部移开,即可进行相关操作,不需要对偏心转子21的位置进行移动,方便对物料输送装置2的维护。具体的,所述定子内腔214的横截面为长孔状,所述偏心转子21的直径小于所述定子内腔214的短截距,偏心转子21在定子内腔214中做自转运动的同时,偏心转子21和定子内腔214的侧壁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使得偏心转子21在定子内腔214中进行反方向公转运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子本体221和所述第二定子本体222对接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24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224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位置对应且均与所述定子内腔214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螺钉22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24旋拧至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定子本体221和所述第二定子本体222连接。在具体的设计中,第一连接孔224和第二连接孔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多个第一连接螺钉223将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连接,加强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之间的紧密性,降低定子内腔214中的物料从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之间的缝隙溢出可能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的外周固定带或者夹紧部件等将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相互捆绑或夹紧,同样能够实现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避免注塑物料在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之间的缝隙中溢出,所述第一定子本体221与所述第二定子本体22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密封垫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一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其中的一个上凹设有定位凹槽134,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134插接配合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134的配合插接能够对第一定子本体221和第二定子本体222进行定位,有利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互对正。

所述定子22的外周设置有加热部件。在定子22的外周设置加热部件,利用加热部件对定子内腔214的侧壁进行加热,使得定子内腔214的温度升高。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定子内腔214的物料加热,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注塑物料形成熔融状,或利用加热部件防止温度的降低而导致定子内腔214内部物料由熔融状态凝结为非熔融状态,以保证物料的顺利输出。

具体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若干呈弧形结构的加热壳23,所述加热壳23套设在所述定子22的外周部,所述定子22的外周设置部有加热部件。通过此设计,一方面,所述加热壳23的弧形结构直接套设在定子22的外周,不需要额外地增设用于固定加热壳23的固定部件,方便后续对定子22的拆装;另一方面,通过加热壳23的弧形结构,将所述定子22进行包裹,增大加热壳23与定子22的接触面积,增大加热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所述定子22受热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壳23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温度热点偶的热点偶安装孔225。将温度热点偶插接在热点偶安装孔225内,以测量加热壳23的温度,进而方便监控加热壳23的温度。在实际的使用中,可根据加热壳23设套定子内腔214中不同的注塑物料所需要温度,而控制加热壳23的温度,保证物料的顺利输出。

所述定子22具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所述物料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输出物料的喷嘴部件,所述物料输入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法兰盖25。其中,偏心转子21靠近所述物料输入端的设置有安装部211,安装部211用于与转子接头17连接。通过转子接头17将动力分配装置1与安装部211连接,进而驱动所述偏心转子21进行偏心正转运动。所述喷嘴部件包括喷嘴固定座27以及喷嘴本体28,所述喷嘴固定座27包括与所述定子22的物料输出端连接的定子连接部270以及与所述喷嘴本体28连接的喷嘴连接部273。其中,所述定子22的物料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定子22的轴线平行的第三连接孔227以及与所述定子22的轴线垂直的第四连接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定子连接部270正对所述第三连接孔227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开设有第五连接孔271和第六连接孔272,第二连接螺钉274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孔227和第五连接孔271旋接,第三连接螺钉分别与第四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272旋接。所述喷嘴连接部273设置有供所述喷嘴本体28插接的插接孔。通过第二连接螺钉274和第三连接螺钉同时对喷嘴固定座27连接,保证喷嘴固定座27与定子22之间的连接强度。

再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22的所述物料输入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下料口24的通孔220,所述下料口24与所述定子内腔214连通,通过下料口24将注塑物料投放到定子内腔214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20设置在第二定子本体222上,其中,所述通孔220的周部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七连接孔226,所述下料口24正对第七连接孔226设置有第八连接孔240,第四连接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接孔226和第八连接孔240旋接,实现下料口24与所述第二定子本体222可拆卸连接。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通孔220设置在第一定子本体221上。

所述偏心转子21包括沿注塑物料的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固体输送段212和熔融段213,所述固体输送段212的螺纹间距大于所述熔融段213的螺纹间距。

所述定子22的外周部靠近所述物料输入端的位置连接有连接卡环26,所述连接卡环26的内壁设置有卡接凹槽260,所述第一法兰盖25远离所述定子22的一端设置法兰连接部251,所述法兰连接部251沿所述第一法兰盖25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法兰连接部251设置在所述卡接凹槽260内,所述法兰连接部251通过第五连接螺钉与所述连接卡环26连接。具体地,所述法兰连接部251设置有第九连接孔,所示卡接凹槽260的槽壁设置有第十连接孔,第五连接螺钉分别与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旋接,以将第一法兰盖25与连接卡环26连接,实现对第一法兰盖25的固定。具体地,所述连接卡环26为哈夫连接卡环26。其中,第一法兰盖25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盖螺纹通孔252,所述安装部211与所述固体输送段21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盖螺纹通孔252旋接配合的第一外连接螺纹210。第一法兰盖25远离所述法兰连接部251的一端与定子内腔214的侧壁通过螺纹旋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法兰盖25远离所述法兰连接部251的一端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二外连接螺纹250,所述定子内腔21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连接螺纹250旋接配合的内连接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包括输入齿轮轴122以及设置在所述齿轮轴套的外周的输出齿轮130。

所述过渡齿轮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组14和第二齿轮组15,所述第一齿轮组14与所述输出齿轮130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组15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组14和所述输出齿轮130啮合传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组14包括第一齿轮140以及第二齿轮141,所述第一齿轮140通过第一转动轴142与所述第二齿轮141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40与所述输入齿轮120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15包括第三齿轮150以及第四齿轮151,所述第三齿轮150通过第二转动轴152与第四齿轮151轴连接,并且,第二齿轮141与所述第三齿轮150相啮合,所述四齿轮和输出齿轮130相啮合。通过第一齿轮组14的第二齿轮141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组15的第三齿轮150转动,使得第四齿轮151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从而驱动输出齿轮130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其中,第一转动轴142的转动方向和所述输出齿轮130的转动方向与输入齿轮120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转动轴152的转动方向和输入齿轮120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轴142和第二转动轴15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143以及第二深沟球轴承1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143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深沟球轴承143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转动轴142上;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154四个,四个第二深沟球轴承154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转动轴152上。在具体的使用中,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143和第二深沟球轴承154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其中,所述万向联轴器18包括主轴连接头180、从轴连接头181以及万向节本体182,所述主轴连接头180通过所述万向节本体182连接从轴连接头181,所述主轴连接头180远离所述从轴连接头18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齿轮120,所述从轴连接头181远离所述主轴连接头180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齿轮轴136。其中,所述万向节本体182与所述主轴连接头180以及万向节本体182与从轴连接头181分别通过十字部件183连接。在具体的使用中,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与用于驱动所述输入齿轮120转动的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的扭矩经万向节本体182传递到输出齿轮轴136,使得与所述万向节本体182连接的从轴连接头181朝向万向节本体182伸缩。

所述转子接头17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轴136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偏心转子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安装所述偏心转子21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周部设置有内花键170,所述偏心转子21靠近所述转子接头17的一端设置有装插到所述安装孔的安装部211,所述安装部21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170配合的外花键(图中未示出)。将所述偏心转子21与转子接头17通过花键结构连接,降低偏心转子21与转子接头17之间的磨损。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至所述输出齿轮轴136的内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子压盖135。其中,所述转子压盖135用于限制所述偏心转子21沿所述转子接头17的轴向方向移动,避免偏心转子21从安装孔的开口脱落。所述转子压盖135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第二连接部上正对所述第一锁紧孔设置有第二锁紧孔,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通过锁紧螺钉连接,通过此设计,使得转子压盖13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将偏心转动从转子接头17拆卸,从而方便对偏心转子21的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套16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周,所述偏心套1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输出齿轮130的端面通过啮合牙嵌结构连接。具体地,第一端面凸设有凸块160,输出齿轮正130对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凹设有与所述凸块160牙嵌配合的凹槽134。通过将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输出齿轮130的端面通过啮合牙嵌结构连接,方便对偏心套16进行角度的调整和对扭矩的传递,进而带动定子22进行反向偏心转动。

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凸块160设置在输出齿轮130上,将凹槽134设置在第一端面上。

为了进一步加强偏心套16与输出齿轮130的连接,所述偏心套16上开设有第十一连接孔,所述输出齿轮130正对所述第十一连接孔上开设有第十二连接孔,第六连接螺钉依次与所述第十一连接孔和第十二连接孔旋接,以将所述偏心套16与所述输出齿轮130连接。

所述输出齿轮轴136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131,所述转子接头17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31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的设置承载输出齿轮轴136和转子接头17的轴向力,减少所述输出齿轮轴136和所述转子接头17转动时的振动。优选地,所述转子接头17为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挡圈。

所述输入齿轮轴122外周邻近所述输入齿轮1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三深沟球轴承121,所述输出齿轮轴136外周邻近所述输出齿轮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深沟球轴承132。由于深沟球轴承具有摩擦阻力、转速高,并且能够承受径向负荷,通过在输入齿轮轴122和输出齿轮轴136的外部设置深沟球轴承对输出齿轮130的径向负荷,保证输入齿轮轴122和输出齿轮轴136的顺利转动,且避免偏心套16从输出齿轮130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子22与所述偏心套16之间通过第七连接螺钉连接。具体地,所述定子22上设置有第十三连接孔,所述偏心套16正对所述第十三连接孔正对的第十四连接孔,第七连接螺钉分别与所述第十三连接孔和第十四连接孔旋接,以实现所述定子22与所述偏心套1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此设计,一方面方便安装,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将定子22从偏心套16上拆卸,便于对所述物料输送装置2的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分配装置1还包括箱体11,所述输入齿轮部件12、所述过渡齿轮部件以及所述输出齿轮部件13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油。通过齿轮油能够对所述箱体11各齿轮进行润滑,以加快齿轮的散热性能、降低动力分配装置1的噪声并且提高各个齿轮的抗磨性能。

为了方便对所述箱体11的放置,所述箱体1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0。

具体地,箱体11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均与箱体1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分别设置有第二法兰盖112和第三法兰盖113,所述第二法兰盖112和第三法兰盖113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箱体11固定。

为了方便将驱动部件与输入齿轮部件12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盖112设置有供所述输入齿轮轴122的一端通过的第一法兰孔,所述第三法兰盖113上设置有第二法兰孔,所述转子压盖135和所述偏心套16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孔中,以方便将转子压盖135与所述偏心转子21连接以及将偏心套16与定子22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11上分别设置有放油塞以及视油镜,以便能够及时箱体11内的齿轮油进行更换。为了避免箱体11内部的齿轮油从第二法兰盖112与所述箱体11之间的缝隙中以及从第三法兰盖113与箱体11之间的缝隙中泄漏,所述第二法兰盖112靠近所述箱体11的一端以及第三法兰盖113靠近箱体1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封123和第二油封133,保证箱体11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142通过第一密封垫144与箱体11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152通过第二密封垫153与箱体11连接。

为了方便对所述箱体11内的部件的维护所述箱体11的上开设有可选择性与所述箱体11盖合的封盖111。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