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吹机的吹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4823发布日期:2019-06-15 01:1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吹机的吹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吹机的吹气装置,属于吹瓶机制品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吹机是吹塑行业必要的设备,注吹机包括注塑工位、吹塑工位及脱模工位,首先在第一注塑工位制成瓶坯,瓶坯随芯棒旋转到第二吹塑工位,然后在第二吹塑工位型腔内吹塑成型。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吹气装置包括支座1及同轴套设的芯棒2和芯杆3,芯杆3位于芯棒2内,芯棒2的一端固定在支座1内、另一端与瓶胚连接,芯杆3的一端位于支座1内、另一端固定有位于瓶胚内的芯棒头4,芯杆3位于支座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小活塞5,小活塞5的外缘与支座1内壁滑动密封配合,芯杆3和支座1之间还设有弹簧复位机构6,支座1上位于小活塞5行程的两侧分别设有吹气预通阀11和吹气阀12,吹气阀12靠近芯棒头4,吹气预通阀11远离芯棒头4。当注吹机位于吹塑时,首先需要打开吹气预通阀11工作,高压气体由吹气预通阀11进入支座1内驱动小活塞6带动芯杆3移动,从而使芯棒头4与芯杆3分离;然后打开吹气阀12,高压气体由吹气阀12进入芯棒2和芯杆3之间,再通过芯棒头4与芯杆3之间的缝隙进入瓶胚内吹开瓶坯。制品成型后,吹气阀12停止工作,制品瓶腔内气体需要及时通过芯棒头4与芯杆3之间的缝隙7沿吹瓶气路排出,制品才能随芯棒离开型腔,转到下一脱模工位。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制品瓶腔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的现象,制品离开型腔后,制品腔内残存气压使制品提前脱离芯棒,不能顺利将制品带到脱模工位。

通过分析和研究,申请人发现制品提前脱离芯棒,是因为打开的芯棒头在弹簧复位机构的回复力下回缩关闭,使芯棒头4与芯杆3之的缝隙7消失了,参看图2。这样制品瓶腔内气体无法从芯棒头缝隙排出,造成制品胀气脱离。所以解决问题关键是要保证排气时保证芯棒头始终打开,让制品瓶腔内气体通过芯棒头与芯杆之间的缝隙顺利排出。由于芯棒与芯棒头结构在常态状况下是封闭的,弹簧回复力保证芯棒头回缩,而棒头的打开是由吹气预通气体驱动小活塞打开的。为了使在排气时芯棒头保持打开,必须应该让吹气预通气体产生的压力大于芯棒回复力f与腔内气体产生的压力之和。目前常规的操作有两种:1、吹气预通气压p1与吹瓶气压p2相同,这样吹瓶气压充足,但吹气预通气压p1带来的压力,不足以抵抗瓶腔内气压p3带来的压力和弹簧回复力f,因为p2与p3压力相近,容易排气不畅;2、高压气体在吹瓶前先经过减压阀减压,使吹气预通气压p1大于吹瓶气压p2,这样能保证芯棒头打开,方便排气,但是这样吹瓶气压p2经过减压,气压低容易影响制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气预通气压p1、吹瓶气压p2、瓶内气压p3在相近情况下,瓶腔仍然可以顺利实现排气的注吹机的吹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吹注机难以使制品瓶腔内的气体排出导致制品提前脱离芯棒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吹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座及同轴套设的芯棒和芯杆,芯杆位于芯棒内,芯棒的一端固定在支座内、另一端与瓶胚连接,芯杆的一端位于支座内、另一端固定有位于瓶胚内的芯棒头,芯杆位于支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小活塞,芯杆和支座之间还设有弹簧复位机构,支座上位于小活塞行程的两侧分别设有吹气预通阀和吹气阀,吹气阀靠近芯棒头,吹气预通阀远离芯棒头,所述小活塞包括大段和小段,小段固定连接在芯杆的端部,大段固定连接在小段上,所述支座内壁面上位于小段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壁面与小段的外周面滑动密封配合,环形凸台的端面与大段的端面挡止配合,大段具有大端面,小段具有小端面,大端面的面积大于小端面的面积,设大端面的面积为s1,小端面的面积为s2,弹簧复位机构的回复力为f,吹气预通气压为p1,瓶腔内气压为p3,s2≤(p1·s1-f)/p3。

进一步的,所述小活塞的小段外周固定有小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小活塞的大段外周与支座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小活塞的大段外周设有大密封圈。

进一步的,当吹气预通气压p1等于瓶腔内气压p3时,s2≤s1-f/p3。

进一步的,所述小活塞大段、小段均为圆柱体,小活塞大段、小段的轴线均与芯杆轴线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吹气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吹气预通阀,吹气预通气压p1作用到小活塞大段的大端面上使活塞前移推动芯棒头打开,使芯棒头和芯棒之间形成缝隙,然后打开吹气阀,高压气体顺芯棒内部通道从芯棒头和芯棒之间的缝隙处吹起制品,制品吹起后,吹气阀关闭,瓶腔内气压p3沿吹起通道排气,此时瓶腔内气体作用到小活塞的小端面上,虽然吹气预通气压p1与瓶腔内p3接近,但因为小活塞大端面与小端面有面积差异,由s2≤(p1·s1-f)/p3可知,p1·s1≥p3·s3+f,即吹气预通气压p1对小活塞产生的压力大于对瓶腔内气压p3小活塞产生的压力与弹簧回复力之和,所以吹气预通压力能够克服弹簧回复力f,可以确保芯棒头打开,芯棒头和芯棒之间的缝隙一直存在,从而使腔内气体p3顺利排出。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利用小活塞的大小端面的面积差,确保芯棒头在高压下仍然可以保持打开,在p1、p2、p3气压相近的情况下仍然能顺利排气,使制品顺利随芯棒运转到下一工位。

优选的,在小活塞小段上设置密封圈可防止排气时的气体从小段和支座之间排出,从而防止对活塞大段施力。

优选的,在小活塞大段上设置密封圈,预通气体对小活塞的施力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注吹机的吹气状态图;

图2是图1中注吹机的排气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注吹机的吹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吹气预通阀,12-吹气阀,13-环形凸台,2-芯棒,3-芯杆,4-芯棒头,5-小活塞,51-大段,52-小段,6-弹簧复位机构,7-缝隙,81-大密封圈,82-小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吹气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注吹机的吹气装置,包括支座1及同轴套设的芯棒2和芯杆3,芯杆3位于芯棒2内,芯棒2的一端固定在支座1内、另一端与瓶胚连接,芯杆3的一端位于支座1内、另一端固定有位于瓶胚内的芯棒头4,芯杆3位于支座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小活塞5,芯杆3和支座1之间还设有弹簧复位机构6,支座1上位于小活塞5行程的两侧分别设有吹气预通阀11和吹气阀12,吹气阀12靠近芯棒头4,吹气预通阀11远离芯棒头4,所述小活塞5包括大段51和小段52,小段52固定连接在芯杆3的端部,大段51固定连接在小段52上,所述支座1内壁面上位于小段的外周设有环形凸台13,环形凸台13的内壁面与小段52的外周面滑动密封配合,环形凸台13的端面与大段51的端面挡止配合,大段51具有大端面,大端面靠近吹气预通阀,小段52具有小端面,小端面靠近排气阀,大端面和小端面均与芯杆轴线垂直,大端面的面积大于小端面的面积,设大端面的面积为s1,小端面的面积为s2,弹簧复位机构6的回复力为f,吹气预通气压为p1,瓶腔内气压为p3,s2≤(p1·s1-f)/p3。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活5塞的小段52外周固定有小密封圈82,所述小活塞5的大段51外周与支座1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小活塞5的大段51外周设有大密封圈81。所述小活塞大段51、小段52均为圆柱体,小活塞大段51、小段52的轴线均与芯杆3轴线重合。

本发明的吹气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吹气预通阀,吹气预通气压p1作用到小活塞大段的大端面上使活塞前移推动芯棒头打开,使芯棒头和芯棒之间形成缝隙7,然后打开吹气阀,高压气体顺芯棒内部通道从芯棒头和芯棒之间的缝隙7处吹起制品,制品吹起后,吹气阀关闭,瓶腔内气压p3沿吹起通道排气,此时瓶腔内气体作用到小活塞的小端面上,虽然吹气预通气压p1与瓶腔内p3接近,但因为小活塞大端面与小端面有面积差异,由s2≤(p1·s1-f)/p3可知,p1·s1≥p3·s3+f,即吹气预通气压p1对小活塞产生的压力大于对瓶腔内气压p3小活塞产生的压力与弹簧回复力之和,所以吹气预通压力能够克服弹簧回复力f,可以确保芯棒头打开,芯棒头和芯棒之间的缝隙一直存在,从而使腔内气体p3顺利排出。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利用小活塞的大小端面的面积差,确保芯棒头在高压下仍然可以保持打开,在p1、p2、p3气压相近的情况下仍然能顺利排气,使制品顺利随芯棒运转到下一工位。

在本发明其它的实施例中,当吹气预通气压p1等于瓶腔内气压p3时,s2≤s1-f/p3,即p1·s1≥p3·s3+f。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