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153发布日期:2019-10-22 21:1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圆弧形空心塑件制品现有的技术是现有的此类圆弧形塑件制品的脱模动作是在模具动、定模打开后,通过油缸或马达与齿轮、齿条机构进行抽芯脱模动作,塑件圆弧形倒扣脱模动作完成后,再进行塑件的顶出动作,最后取走塑件制品。此技术缺点如下:1、塑件制品的弯形脱模动作与塑件制品的顶出动作分开进行,即先完成塑件圆弧形倒扣脱模动作完成后再进行塑件制品的顶出动作,需要分两步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2、模具中有齿轮、齿条结构,占具比较大的位置空间,模具设计比较大,需要相对比较大型号注塑机生产;3、由于采用相对比较大型号的注塑生产,注塑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4、齿轮、齿条为易损件,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相对较高;5、模具由于采用较为复杂的脱模和驱动装置,不易于模具的维修及更换,不方便生产同类型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顶出与脱模具同步进行的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合模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互配合,所述上模组件内设有容纳合模组件的容纳腔,所述合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合模组件和脱模组件配合形成产品型腔,所述脱模组件设置在下模组件内并且穿过下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脱模顶针板、脱模顶针托板、连接杆、圆弧形型芯、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装置、推板、推板固定杆和摆杆,所述脱模顶针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均安装在所述脱模顶针托板上,所述脱模顶针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脱模顶针板两侧还设有推板固定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部安装有圆弧形型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推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均穿过下模组件,所述推板上设有嵌入产品型腔的嵌入块,所述嵌入块设置在靠近下模组件一侧的产品型腔内,所述推板与所述摆杆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推板固定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圆弧形型芯同心。

具体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定模固定板、隔热板、热流道框板、热唧嘴和A板,所述定模固定板、隔热板、热流道框板和A板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热唧嘴贯穿定模固定板、隔热板、热流道框板和A板最终热唧嘴与产品型腔连通,所述A板底面设有容纳合模组件的容纳腔。

具体的,所述合模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弧形型芯内侧的第一滑块、设置在圆弧形型芯外侧的第二滑块和固定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合模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穿过合模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块贴合产品型腔一面随形设置,第一滑块内设有滑块顶针托板、滑块顶针板和滑块顶针,所述滑块顶针板设置在滑块顶针托板上,所述滑块顶针设置在滑块顶针板上,所述滑块顶针穿过第一滑块贴合产品型腔一面,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在下模组件上且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贴合产品型腔一面随形设置,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在下模组件上且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B板、方铁和动模固定板,所述B板通过方铁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所述B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穿孔和供第一驱动装置穿过的穿槽,所述脱模顶针托板放置在动模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杆穿过下模组件B板的穿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穿过下模组件B板的穿槽,所述B板上设有容纳推板的容纳槽。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圆弧形型芯外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

具体的,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通过导柱、导套配合连接和定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板固定杆、摆杆和第一驱动装置共同作用推板,使得推板能够将产品沿着圆弧形型芯推出,将圆弧形倒扣脱模动作和顶出动作同步进行,缩短了模具注塑周期,提高生产品质、效率及生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也降低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板代替了顶针机构和脱模机构,模具零件简化,使得整体模具设计结构简单,模具维护保养方便,制造成本低,并且尺寸减小,可以采用相对小型号的注塑机进行生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模块化设计,当需要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时便于进行对模块进行跟换,大大的提高了注塑模具的使用范围,并且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合模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的模具开模后顶出前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脱模顶针托板上升后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注塑产品推出后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注塑产品推出后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合模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相互配合,所述上模组件内设有容纳合模组件的容纳腔,所述合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合模组件和脱模组件配合形成产品型腔24,通过将圆弧形空心注塑件一体脱模顶出注塑模具分为四大组件,当模具出现较难解决的故障时能够通过更换出现故障的模具组件进行解决故障,易于检修,更换方便,当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注塑产品时只需要更换合模组件和脱模组件的零部件就能够实现对不同的尺寸的注塑产品进行注塑,所述脱模组件设置在下模组件内并且穿过下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脱模顶针板12、脱模顶针托板11、连接杆13、圆弧形型芯15、第一固定板9、第一驱动装置8、推板7、推板固定杆27和摆杆29,所述脱模顶针板12和所述第一固定板9均安装在所述脱模顶针托板11上,第四驱动装置脱模顶针托板11传动连接,所述脱模顶针板12上设有连接杆13,所述脱模顶针板12两侧还设有推板固定杆27,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与第一固定板9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3上端部安装有圆弧形型芯1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输出端与推板7转动连接,通过第四驱动装置将脱模顶针托板11抬起,进而能将连接杆13和第一驱动装置8移出下模组件,当通过推板7将注塑产品推出后注塑产品不会与下模组件接触,能够防止注塑产品被刮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8提供动力,推动推板7沿着圆弧形型芯15外围转动并且保证推板7到圆弧形型芯15的距离不变,而无需抽出圆弧形型芯15,更无需将注塑产品顶出,整体上优化了注塑产品的机构,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连接杆13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均穿过下模组件,所述推板7上设有嵌入产品型腔24的嵌入块,所述嵌入块设置在靠近下模组件一侧的产品型腔24内,所述推板7与所述摆杆29固定连接,所述摆杆29与所述推板固定杆27通过转动轴28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8与圆弧形型芯15同心。通过转动轴28与圆弧形型芯15同心,当摆杆29转动时会带动推板7沿着圆弧形型芯15外围转动并且保证推板7到圆弧形型芯15的距离不变,使得推板7会将注塑完成的注塑产品沿着圆弧形型芯15所在圆的圆周方向推出。

具体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定模固定板2、隔热板3、热流道框板4、热唧嘴25和A板5,所述定模固定板2、隔热板3、热流道框板4和A板5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热唧嘴25贯穿定模固定板2、隔热板3、热流道框板4和A板5最终热唧嘴25与产品型腔24连通,所述A板5底面设有容纳合模组件的容纳腔。

具体的,所述合模组件包括:设置在圆弧形型芯15内侧的第一滑块19、设置在圆弧形型芯15外侧的第二滑块26和固定设置在下模组件上的合模固定板16,圆弧形型芯15的内侧是指圆弧形型芯15圆心所在的一侧,圆弧形型芯15的外侧是指圆弧形型芯15非圆心所在的一侧,所述合模固定板16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13经过通孔穿过合模固定板16,所述第一滑块19贴合产品型腔24一面随形设置,第一滑块19内设有滑块顶针托板20、滑块顶针板21和滑块顶针22,第五驱动装置与滑块顶针托板滑块顶针托板20传动连接,所述滑块顶针板21设置在滑块顶针托板20上,所述滑块顶针22设置在滑块顶针板滑块顶针板21上,所述滑块顶针22穿过第一滑块19贴合产品型腔24一面,由于第一滑块19设置在靠近圆弧形型芯15的圆心一侧,注塑产品易于从靠近圆弧形型芯15一侧拔出,当第一滑块19进行拔模时容易将部分注塑产品连带拔出,但由于注塑产品为圆弧状,当第一滑块19将注塑产品连带拔出时容易将注塑产品损坏,通过在第一滑块19内设置滑块顶针托板滑块顶针托板20、滑块顶针板滑块顶针板21和滑块顶针22,当第一滑块19拔出时通过第五驱动装置将滑块顶针22抵住注塑产品,使得第一滑块19顺利脱模不会将注塑产品损坏,当第一滑块19完全与注塑产品分离后滑块顶针22收回至第一滑块19内,所述第一滑块19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8在下模组件上且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6贴合产品型腔24一面随形设置,所述第二滑块26通过第三驱动装置6在下模组件上且与下模组件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B板17、方铁14和动模固定板10,所述B板17通过方铁14固定在动模固定板10上,所述B板17上设有供连接杆13穿过的穿孔和供第一驱动装置8穿过的穿槽,所述B板17上还设有容纳合模固定板16的第一空腔,所述合模固定板16设置在第一空腔内且与B板17固定连接,所述B板17上还设有容纳推板7的第二空腔,所述脱模顶针托板11放置在动模固定板10上,所述连接杆13穿过下模组件B板17的穿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穿过下模组件B板17的穿槽,所述B板17上设有容纳推板7的容纳槽。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设置在圆弧形型芯15外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为油缸。

具体的,所述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通过导柱、导套配合连接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需要注塑时先驱动第一驱动装置8缩回,使得推板7移动至圆弧形型芯15靠近下模组件一端,然后通过移动脱模顶针托板11将连接杆13和第一驱动装置8缩回下模组件内,使得推板7与第二空腔配合,将第一滑块19与第二滑块26相向推动相互配合,再将上模组件下移使得A板5容纳合模组件,完成合模,通过热唧嘴25将塑胶灌入注塑产品型腔24,待注塑产品冷却后先将上模上移,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8将第一滑块19向远离圆弧形型芯15方向移动,通过第三驱动装置6将第二滑块26向远离圆弧形型芯15方向移动,通过第四驱动装置将脱模顶针托板11带动连接杆13和第一驱动装置8上移使注塑产品脱落时无法接触到合模组件,推板7固定板和摆杆29同步进行上移,圆弧形型芯15与注塑产品一起脱离合模固定板16完成注塑产品的第一阶段顶出,当脱模顶针托板11上移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8开始工作,推动推板7及摆杆29绕转动轴28转动,推板7推动塑件产品脱离圆弧形型芯15,从而完成塑件产品的脱模,最后通过机械手将注塑产品取出,完成一次注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