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159发布日期:2020-05-01 17:0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塑胶具。



背景技术:

模具作为现代制造工业重要的工艺装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成型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复杂零件生产,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轻工、电子等各个领域,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现有技术塑胶模具采用推出机构将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推出,使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掉落,物件掉落容易造成损坏,不便于将塑胶完成物件进行导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精密塑胶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塑胶模具采用推出机构将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推出,使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掉落,物件掉落容易造成损坏,不便于将塑胶完成物件进行导出的问题,达到了方便将塑形完成后的物件进行导出,避免其掉落造成损坏,即减小了物件损坏率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精密塑胶模具,包括支撑板、气缸、上模板、下模板、导料板、顶出机构、塑形槽和侧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中部安装有一气缸,所述气缸底端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与上模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竖直方向底部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顶端开设有一塑形槽,所述下模板左侧顶端边沿处通过螺栓与导料板相互锁紧固定,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导料板前后两侧,所述塑形槽底端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由电机、不完全齿轮机构、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和支撑轴组成,所述电机安装在不完全齿轮机构右侧,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贯穿下模板伸入至不完全齿轮机构内,所述第一转动轴左侧插入至第一锥齿轮圆心处,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圆心处穿插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贯穿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且支撑轴前后两端均固定在下模板内壁上,所述不完全齿轮机构安装在下模板右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不完全齿轮机构由盒体、不完全齿轮和齿轮组成,所述电机左端的输出轴贯穿盒体且插入至不完全齿轮圆心处,所述不完全齿轮前端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右端贯穿盒体插入至齿轮圆心处,所述盒体通过螺栓与下模板右侧相互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摆动机构由光杆、顶出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套管组成,所述支撑轴贯穿光杆和第一连杆,且光杆和第一连杆沿支撑轴进行同心转动,所述光杆右端与顶出板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第一连杆右端插入至第二连杆一端,且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套管进行同心转动,所述套管套接在光杆外侧,且套管沿光杆进行滑动,所述顶出板顶出通过塑形槽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从右至左向下呈四十五度角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板呈弧形状,且顶出板圆心与支撑轴位置相符,且塑形槽底端的通孔与顶出板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套管内壁与光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长度小于第一连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不完全齿轮外径为齿轮外径的两倍,且不完全齿轮外侧的卡齿分别角度为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采用型号为bl60系列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材质均采用齿轮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塑胶模具采用推出机构将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推出,使注塑完成的物件进行掉落,物件掉落容易造成损坏,不便于将塑胶完成物件进行导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塑胶模具垂直设置,在下模板外侧的设置了导料板,且在下模板底端设置了顶出机构,顶出机构通过电机作为动力进行驱动,塑胶通过下模板内的塑形槽塑形完成后,通过控制顶出机构的电机通过不完全齿轮机构分别带动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内的顶出板进行摆动,由于顶出板呈弧形状,且控制其进行摆动顶出,将塑形完成后的物件顶出至导料板上,通过导料板倾斜将物料进行导出,达到了方便将塑形完成后的物件进行导出,避免其掉落造成损坏,即减小了物件损坏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完全齿轮机构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摆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板-1、气缸-2、上模板-3、下模板-4、导料板-5、顶出机构-6、塑形槽-7、侧板-8电机-61、不完全齿轮机构-62、第一转动轴-63、第一锥齿轮-64、第二锥齿轮-65、第二转动轴-66、第一摆动机构-67、第二摆动机构-68、支撑轴-69、盒体-621、不完全齿轮-622、齿轮-623、光杆-671、顶出板-672、第一连杆-673、第二连杆-674、套管-6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塑胶模具:包括支撑板1、气缸2、上模板3、下模板4、导料板5、顶出机构6、塑形槽7和侧板8,支撑板1顶端中部安装有一气缸2,气缸2底端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1与上模板3进行固定连接,上模板3竖直方向底部设置有下模板4,下模板4顶端开设有一塑形槽7,下模板4左侧顶端边沿处通过螺栓与导料板5相互锁紧固定,侧板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导料板5前后两侧,塑形槽7底端设置有顶出机构6,顶出机构6由电机61、不完全齿轮机构62、第一转动轴63、第一锥齿轮64、第二锥齿轮65、第二转动轴66、第一摆动机构67、第二摆动机构68和支撑轴69组成,电机61安装在不完全齿轮机构62右侧,第一转动轴63右端贯穿下模板4伸入至不完全齿轮机构62内,第一转动轴63左侧插入至第一锥齿轮64圆心处,第一锥齿轮64左侧与第二锥齿轮65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65圆心处穿插有第二转动轴66,且第二转动轴6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摆动机构67和第二摆动机构68进行转动连接,支撑轴69贯穿第一摆动机构67和第二摆动机构68,且支撑轴69前后两端均固定在下模板4内壁上,不完全齿轮机构62安装在下模板4右侧壁上。

其中,所述不完全齿轮机构62由盒体621、不完全齿轮622和齿轮623组成,所述电机61左端的输出轴贯穿盒体621且插入至不完全齿轮622圆心处,所述不完全齿轮622前端与齿轮62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63右端贯穿盒体621插入至齿轮623圆心处,所述盒体621通过螺栓与下模板4右侧相互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机构67和第二摆动机构68结构相同,且呈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摆动机构67由光杆671、顶出板672、第一连杆673、第二连杆674和套管675组成,所述支撑轴69贯穿光杆671和第一连杆673,且光杆671和第一连杆673沿支撑轴69进行同心转动,所述光杆671右端与顶出板672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转动轴66贯穿第一连杆673右端插入至第二连杆674一端,且第二连杆674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套管675进行同心转动,所述套管675套接在光杆671外侧,且套管675沿光杆671进行滑动,所述顶出板672顶出通过塑形槽7底端的通孔进行伸出。

其中,所述导料板5从右至左向下呈四十五度角倾斜,有利于使塑形后的物料通过导料板5倾斜进行下滑导出。

其中,所述顶出板672呈弧形状,且顶出板672圆心与支撑轴69位置相符,且塑形槽7底端的通孔与顶出板672形状一致,有利于使顶出板672沿圆心处进行转动,进而使顶出板672沿塑形槽7底端的通孔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光杆671表面呈光滑状,且套管675内壁与光杆671贴合,有利于使套管675沿光杆671表面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674长度小于第一连杆673的长度,有利于保证足够的长度使套管675沿光杆671进行滑动,避免第一连杆673长度过长使套管675左端卡住,造成第二连杆674无法转动。

其中,所述不完全齿轮622外径为齿轮623外径的两倍,且不完全齿轮622外侧的卡齿分别角度为180度,有利于使不完全齿轮622转动一周后,带动齿轮623旋转一周,通过不完全齿轮622空缺处增加电机61的旋转的容错率,保证齿轮622的旋转精度,进而保证顶出板672的移动精度。

其中,所述电机61采用型号为bl60系列电机,工作噪音小,且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

其中,所述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的材质均采用齿轮钢。

根据上表得知本实用新型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的材质均采用齿轮钢,具有硬度高,不易损坏,且不易磨损的优点。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锥齿轮64和第二锥齿轮65是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在一般机械中,锥齿轮两轴之间的交角等于90°,与圆柱齿轮类似,锥齿轮有分度圆锥、齿顶圆锥、齿根圆锥和基圆锥,圆锥体有大端和小端,其对应大端的圆分别称为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对该模具进行安装,将支撑板1固定在塑胶设备上,将气缸2顶端的气口与外部供气设备进行连接,将下模板4固定在上模板3的竖直位置的外部塑形设备上,且将电机61与外部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对下模板4的塑形槽7内进行注料,然后通过外部供气设备对气缸2内进行注气,使气缸2底端的活塞杆下压上模板3,使上模板3下压对塑形槽7内的塑胶原料,对其进行塑形,塑形完成后,控制上模板3向上移动,通过外部设备供电且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机61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不完全齿轮622圆心处进行旋转一周,由于不完全齿轮622外径为齿轮623外径的两倍,且不完全齿轮622外侧的卡齿分别角度为180度,使不完全齿轮622转动一周后,带动齿轮623旋转一周,通过不完全齿轮622空缺处增加电机61的旋转的容错率,保证齿轮622的旋转精度,使齿轮622旋转一周,齿轮622通过第一转动轴63带动第一锥齿轮64圆心处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64带动第二锥齿轮65进行旋转,且形成旋转角度的转换,第二锥齿轮65通过圆心处的第二转动轴66同时带动第一摆动机构67和第二摆动机构68内的第二连杆674进行旋转,第二连杆674带动套管675以第二转动轴66为圆心进行公转,且套管675转动时沿光杆671进行滑动,且进而带动光杆671以支撑轴69为圆心进行摆动,通过光杆671摆动带动顶出板672,由于顶出板672呈弧形状,且顶出板672圆心与支撑轴69位置相符,使顶出板672沿圆心处进行转动,将塑形后的物件向左上端进行顶出,使物件掉落在导料板5,通过导料板5倾斜将物料进行导出,且由于第二连杆674旋转一周,使顶出板672复原至塑形槽7底端,完成塑胶物件的生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