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319发布日期:2020-05-26 18:1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结皮产品的领域,大多数使用通过一点灌注或者开模灌注的方式来制作产品;当产品复杂的时候,通过找到产品的中心点,然后一点灌注后,再进行左右或者前后摇模的方式来增加原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性。整个过程无疑增加员工的作业强度,且降低产品的合格率,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采用分流式注料,有效减少模具的摇动频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还降低员工的作业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模本体;所述的上模本体的一个对角上均开设有定位孔,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中开设有数个产品孔位,上模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数个模具固定挡块,上模本体的最高上端面上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注料孔,上模本体中沿模腔外侧开设有导流槽,注料孔设置于导流槽中,导流槽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之间贯通开设有数个分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料孔设置在导流槽宽度的中心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槽的宽度为1-2cm,深度为1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槽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注料孔的孔径为15-25c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采用分流式注料,有效减少模具的摇动频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还降低员工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定位孔1、模具固定挡块2、产品孔位3、注料孔4、导流槽5、分流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模本体;所述的上模本体的一个对角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中开设有数个产品孔位3,上模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数个模具固定挡块2,上模本体的最高上端面上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孔径为15-25cm的注料孔4,上模本体中沿模腔外侧3-5cm处开设有宽度为1-2cm,深度为1cm的导流槽5,注料孔4设置于导流槽5中,且位于导流槽5宽度的中心点上,导流槽5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之间贯通开设有五个喇叭状结构的分流口6(喇叭广口端设置于模腔内,横向上三个,纵向上两个)。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模具的最高点中,找到其中的中心点开设注料孔4;然后沿着注料孔4的圆心开1-2cm左右的导流槽5,将原料通过导流的方式运送到不同的位置进行灌注,原料注入后只要进行单方向的摇模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其采用分流式注料,有效减少模具的摇动频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

2、减少模具摇动频率,从而达到降低员工的作业强度的优点。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它包含上模本体;所述的上模本体的一个对角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中开设有数个产品孔位(3),上模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数个模具固定挡块(2),其特征在于:上模本体的最高上端面上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注料孔(4),上模本体中沿模腔外侧开设有导流槽(5),注料孔(4)设置于导流槽(5)中,导流槽(5)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之间贯通开设有数个分流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料孔(4)设置在导流槽(5)宽度的中心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5)的宽度为1-2cm,深度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5)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料孔(4)的孔径为15-25cm。


技术总结
一种高效的自结皮生产上模具,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它包含上模本体;所述的上模本体的一个对角上均开设有定位孔,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中开设有数个产品孔位,上模本体的周壁开设有数个模具固定挡块,上模本体的最高上端面上由上至下贯穿开设有注料孔,上模本体中沿模腔外侧开设有导流槽,注料孔设置于导流槽中,导流槽与上模本体中的模腔之间贯通开设有数个分流口。其采用分流式注料,有效减少模具的摇动频率,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还降低员工的作业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利省;王庆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轩创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上海和光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