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碳纤维布的自动模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624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碳纤维布的自动模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碳纤维布的自动模压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在汽车内饰、头盔等领域获得了极广泛的应用,在碳纤维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碳纤维进行模压,由于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模具进行模压,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上下模具,现有的模具的更换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在更换模具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拆卸工具将模具从模压机上拆卸或安装,费时费力,更换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碳纤维布的自动模压装置,包括机座及机架,机座上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及横杆,升降机构一端与机架连接,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横杆连接,升降机构分别与竖杆a和竖杆b连接,竖杆a与锁紧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竖杆b连接,锁紧机构与上模具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紧机构、安装架、转动块、压板、插杆、插孔、固定块、凹槽、移动杆、弹簧、固定槽及固定孔,安装架设在竖杆b上,安装架上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与压板接触,压板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竖杆b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竖杆a,凹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移动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块与竖杆b之间,竖杆b与移动杆为滑动连接,所述插孔设在上模具上,转动块与竖杆a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块与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插杆的另一端穿过插孔插入凹槽内,插杆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固定块,固定槽内插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竖杆a与横杆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竖杆b与横杆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竖杆a与竖杆b相互平行设置且竖杆a与竖杆b分别位于升降机构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机、转动丝杆及丝杆滑块,所述电动机设在机架顶部,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杆连接,转动丝杆与丝杆滑块通过螺纹连接,丝杆滑块一侧通过连杆与竖杆a固定连接,丝杆滑块的另一侧通过连杆与竖杆b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有的插杆相互平行设置,插杆的数量与插孔的数量相等,每个插杆均对应一个插孔,插杆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等,凹槽的数量与固定杆的数量相等,每个固定杆均对应一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动柄、螺柱及凸轮,所述转动柄与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柱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与凸轮固定连接,凸轮与压板接触,螺柱与安装架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座上设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机座上设有下模具,下模具与上模具相对应且下模具与上模具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锁紧机构对上模具进行锁紧,锁紧与解除锁紧方便快捷,无需使用专门的工具操作,提高模具更换效率。此外,该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上模具下移从而与下模具进行合模,从而实现对碳纤维布进行模压,全自动进行模压,提高了模压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各图,一种加工碳纤维布的自动模压装置,包括机座8及机架5,机座8上设有机架5,机架5上设有升降机构及横杆13,升降机构为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将气缸安装在机架5上,气缸的输出杆通过连杆分别与竖杆a1与竖杆b6连接,升降机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可以实现竖杆a1、竖杆b6、锁紧机构及上模具7升降的机构实现。升降机构一端与机架5连接,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横杆13连接,升降机构分别与竖杆a1和竖杆b6连接,竖杆a1与锁紧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竖杆b6连接,锁紧机构与上模具7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压紧机构、安装架24、转动块12、压板21、插杆11、插孔14、固定块18、凹槽17、移动杆20、弹簧19及固定槽15,安装架24设在竖杆b6上,安装架24上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与压板21接触,压板21与移动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20的另一端穿过竖杆b6与固定块18固定连接,固定块18上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开口方向朝向竖杆a1,凹槽17内设有固定杆16,所述移动杆20上套有弹簧19,弹簧19位于固定块18与竖杆b6之间,竖杆b6与移动杆20为滑动连接,所述插孔14设在上模具7上,转动块12与竖杆a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块12与插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插杆11的另一端穿过插孔14插入凹槽17内,插杆11上设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位于插杆11的端部,固定槽15的开口方向朝向固定块18,固定槽15内插有固定杆16。当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竖杆a1与竖杆b6下移,竖杆a1与竖杆b6下移时带动锁紧机构及上模具7均下移,从而使上模具7与下模具9合模,当上模具7与机座8上的下模具9合模时对模具内的碳纤维布进行模压。当需要安装模具时,首先手握插杆11通过插杆11带动转动块12绕转轴转动,使插杆11随转动块12转动至面向操作者的方向,将插杆11与上模具7上的插孔14的位置对齐,将插杆11插入上模具7中的插孔14内,此时,上模具7安装在插杆11上,转动插杆11将插杆11转动至面朝固定块18的方向,此时操作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带动压板21向插杆11的方向移动,压板21移动时带动移动杆20沿竖杆b6滑动并拉伸弹簧19,移动杆20移动时带动固定块18及固定杆16向插杆11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杆11插入凹槽17内且固定杆16插入固定槽15内,此时实现上模具7的固定,若需要将上模具7取下时,按照上述操作反向进行操作即可快速的将模具拆卸下来,模具的拆卸无需使用专门的工具,操作方便,提高了模具的更换效率。

所述竖杆a1与横杆13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竖杆b6与横杆13连接且两者为滑动连接,竖杆a1与竖杆b6相互平行设置且竖杆a1与竖杆b6分别位于升降机构的两侧。当升降机构带动竖杆a1与竖杆b6下移时,竖杆a1与竖杆b6沿垂直与横杆13的方向升降,由于竖杆a1与竖杆b6均与横杆13滑动连接,可以对竖杆a1与竖杆b6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使上模具7与下模具9在合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准确的定位。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机4、转动丝杆3及丝杆滑块2,所述电动机4设在机架5顶部,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丝杆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杆13连接,转动丝杆3与丝杆滑块2通过螺纹连接,丝杆滑块2一侧通过连杆与竖杆a1固定连接,丝杆滑块2的另一侧通过连杆与竖杆b6固定连接。升降机构在工作时,首先启动电动机4,电动机4带动转动丝杆3转动,转动丝杆3转动时带动丝杆滑块2沿转动丝杆3升降,丝杆滑块2升降时带动竖杆a1与竖杆b6升降,从而实现带动上模具7升降的目的,可以实现自动进行模压的功能。

所述插杆1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有的插杆11相互平行设置,插杆11的数量与插孔14的数量相等,每个插杆11均对应一个插孔14,插杆11的数量与凹槽17的数量相等,凹槽17的数量与固定杆16的数量相等,每个固定杆16均对应一个凹槽17。若插杆11为一个,则相应的插孔14、固定槽15及固定杆16的数量均为一个,此时上模具7在使用时稳定性欠佳,当插杆11的数量为两个时,则相应的插孔14、固定槽15及固定杆16的数量均为两个,此时上模具7使用的稳定性较佳。此外,插杆11、插孔14、固定槽15及固定杆16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的上模具7的大小及类别决定其数量。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转动柄22、螺柱及凸轮23,所述转动柄22与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柱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4与凸轮23固定连接,凸轮23与压板21接触,螺柱与安装架24通过螺纹连接。压紧机构在使用时,首先转动转动柄22,转动柄22带动螺柱转动并带动凸轮23转动,凸轮23转动时挤压压板21,使压板21向竖杆b6的方向移动,压板21移动时带动移动杆20向上模具7的方向移动,移动杆20带动固定块18及固定杆16移动直至固定杆16插入固定槽15内且插杆11插入凹槽17内。当无需压紧时,反方向旋转转动柄22,转动柄22转动时解除对压板21的挤压,此时在弹簧19的回复力作用下,固定块18及固定杆16向远离上模具7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杆16从固定槽15内拔出且插杆11与凹槽17解除锁紧。

所述机座8上设有控制器10。

所述控制器10为plc控制器10。

所述机座8上设有下模具9,下模具9与上模具7相对应且下模具9与上模具7相匹配。

该装置通过锁紧机构对上模具7进行锁紧,锁紧与解除锁紧方便快捷,无需使用专门的工具操作,提高模具更换效率。此外,该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上模具7下移从而与下模具9进行合模,从而实现对碳纤维布进行模压,全自动进行模压,提高了模压效率,节省了人力。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