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装置以及增材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72152发布日期:2020-10-09 22:0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增材制造装置以及增材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增材制造装置以及增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层叠来制造三维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层形成部在工作台上形成层,并通过粘合液施加单元以及紫外线照射单元使层固化。层形成部、粘合液施加单元以及紫外线照射单元在工作台的上方沿水平方向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6-203425号公报

这里,专利文献1中的层形成部、粘合液施加单元以及紫外线照射单元各机构需要在工作台的上方依次移动。另外,在各机构的移动以及处理完成后,工作台需要下降以进行层叠。因此,各机构不能并行地在工作台的上方移动,并且工作台不能与各机构的移动并行地下降,因此存在获得造形物之前需要耗费时间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使造型物的制造速度提高的增材制造装置以及增材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为逐层地形成造型物的增材制造装置,其中,具备:旋转体,其具有在其内部通过内周面划分出的空间和在沿着内周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驱动部,其使旋转体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供给部,其设置于旋转体的内部,在旋转驱动部所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中,将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浆料供给至旋转体的内周面;第一驱动部,其使供给部沿着旋转体的径向移动;平坦部,其设置于旋转体的内部,位于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的供给部的下游,在旋转驱动部所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中,用其端部将供给至旋转体的内周面的浆料平整为一层的量的厚度;第二驱动部,其使平坦部沿着旋转体的径向移动;以及照射部,其设置于旋转体的内部,位于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的平坦部的下游,在旋转驱动部所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中,将紫外线点照射于基于造型物的形状而确定的照射位置点。

在该增材制造装置中,通过旋转驱动部,旋转体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旋转体的旋转中,通过供给部向旋转体的内周面供给浆料。在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的供给部的下游,浆料通过平坦部被平坦化。在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的平坦部的下游,通过照射部对浆料照射紫外线。通过第一驱动部,供给部在沿着旋转体的径向的方向上移动。通过第二驱动部,平坦部在沿着旋转体的径向的方向上移动。这样,通过旋转体旋转,从而浆料由于离心力被朝向旋转体的内周面挤压,因此抑制在旋转体的旋转中浆料从内周面脱离。另外,旋转体的内周面相对于供给部、平坦部以及照射部移动,因此供给部、平坦部以及照射部也可以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不移动。因此,供给部、平坦部以及照射部能够不等待各机构完成移动而执行处理,能够连续地形成造型物的层。另外,供给部以及平坦部不等待其他机构完成处理,能够在该机构完成处理的时刻通过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开始移动。由此,该增材制造装置能够缩短等待各机构完成移动或处理的时间。因此,根据该增材制造装置,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照射部基于旋转驱动部所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以及照射位置,在从开始照射紫外线到旋转体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完成造型物的一层的量的照射。由此,该增材制造装置能够连续地执行供给部、平坦部以及照射部中的各处理,因此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照射部基于旋转驱动部所驱动的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以及照射位置,在每次旋转体旋转时沿着旋转体的内周面的中心线变更紫外线的照射点的位置,完成造型物的一层的量的照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照射部从开始照射紫外线到旋转体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使紫外线的照射点的位置与照射位置对齐而不沿着旋转体的内周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变更紫外线的照射点的位置。由此,该增材制造装置能够减少伴随着照射部中的紫外线的照射点的位置的变更的所需时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喷嘴,该喷嘴设置于旋转体的内部,朝向旋转体的内周面供给液体或气体。在旋转体的内周面上配置有未固化的浆料以及造型物。由喷嘴供给的液体或气体被供给至未固化的浆料以及造型物。未固化的浆料与造型物相比流动性较高,因此通过被供给的液体或气体从造型物分离。并且,通过旋转体旋转,从而对未固化的浆料施加离心力,使流动性更高,从而容易从造型物分离。另外,即使在造型物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体旋转,从而被供给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离心力而易于侵入造型物的细节部分,因此能够缩短造型物的清洗工序的工时。这样,对于该增材制造装置而言,在旋转体的内周面上容易地仅取出造型物。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为逐层地形成造型物的增材制造方法,其中,具有:旋转步骤,使旋转体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旋转体具有在其内部通过内周面划分出的空间和在沿着内周面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供给步骤,在旋转体的旋转中,将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浆料供给至旋转体的内周面;平整步骤,在旋转体的旋转中,将在供给步骤中被供给至旋转体的内周面的浆料平整为一层的量的厚度;以及照射步骤,在旋转体的旋转中,针对在平整步骤中在旋转体的内周面已平整的浆料,将紫外线点照射于基于造型物的形状而确定的照射位置。

在该增材制造方法中,在旋转步骤中,旋转体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供给步骤中,浆料在旋转体的旋转中被供给至旋转体的内周面。在平整步骤中,使供给的浆料在旋转体的旋转中平坦化为一层的量的厚度。在照射步骤中,在旋转体的旋转中对被平坦化的浆料照射紫外线。这样,通过旋转体旋转,从而浆料由于离心力被朝向旋转体的内周面挤压,因此抑制在旋转体的旋转中浆料从内周面脱离。另外,旋转体的内周面相对于供给步骤中的供给浆料的位置、平整步骤中的被平坦化的位置以及照射步骤中的照射紫外线的位置移动,因此各位置也可以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不移动。因此,各步骤能够不改变各步骤中的处理的位置而连续地形成造型物的层。由此,该增材制造方法能够缩短完成各机构的移动或处理的时间。因此,根据该增材制造方法,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以及增材制造方法,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控制器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图1中的iv-iv向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照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图1中的vi-vi向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照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图1中的viii-viii向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增材制造装置;10...旋转体;11...内周面;20...旋转驱动部;30...供给部;40...第一驱动部;50...平坦部;60...第二驱动部;70...照射部;70a...照射点;81...喷嘴;100、100a...控制器;210...照射位置;c...径向;m...旋转轴;mt...增材制造方法;r...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反复进行重复的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未必与说明的内容一致。“上”、“下”、“左”、“右”各词是基于图示的状态,且为了方便起见的词语。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增材制造装置1是逐层地形成造型物的装置。增材制造装置1具备旋转体10、旋转驱动部20、供给部30、第一驱动部40、平坦部50、第二驱动部60、照射部70以及控制器100。增材制造装置1在通过旋转驱动部20旋转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逐层地形成造型物。具体而言,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供给部30供给浆料形成浆料的层200,平坦部50使浆料的层200平坦化,照射部70将紫外线照射到浆料的层200,使浆料的层200固化,由此形成造型物的层。第一驱动部40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供给部30的相对距离。第二驱动部60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平坦部50的相对距离。浆料为造型物的基材。浆料例如为混合了紫外线固化树脂和陶瓷粉或金属粉的具有流动性的某材料。浆料也可以为胶体(凝胶)状、半固体状、果冻状、奶油冻状乃至膏状(羹状)的树脂。所谓紫外线固化树脂为通过接收紫外线从而固化的树脂,例如为丙烯系树脂以及环氧系树脂。

旋转体10在其内部具有通过内周面11划分出的空间15。内周面11为圆筒状。在内周面11上形成有浆料的层200。在旋转体10的内部的空间15收容有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旋转体10例如为圆筒状的部件。旋转体10例如具有呈圆环状的左端面12、和与左端面12平行且呈圆环状的右端面13。内周面11与左端面12以及右端面13连接。旋转体10具有在沿着内周面11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m。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中心线为连接左端面12以及右端面13的中心的直线。以下,将沿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中心线的方向设为中心线方向d。旋转轴m例如为在中心线方向d上延伸,并连接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以及右端面13的中心的轴。

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以旋转轴m为中心旋转。旋转驱动部20例如与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连接。旋转驱动部20具有杆21、使杆21与旋转体10连接的梁部件22以及使杆21旋转的驱动源23。杆21例如设置为沿着中心线方向d,并与旋转轴m一致。杆21的右端与梁部件22连接。杆21的左端与驱动源23连接。

梁部件22与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连接。梁部件22例如呈四棱柱状,沿径向c延伸。所谓径向c为左端面12的半径延伸的方向。梁部件22的两端分别与左端面12连接。驱动源23使杆21旋转,由此经由与杆21连接的梁部件22,使旋转体10以旋转轴m为中心旋转。驱动源23例如为马达。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旋转的方向即旋转方向r为配置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物体依次经过与供给部30对应的位置、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以及与照射部70对应的位置的方向。即,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依次设置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所谓对应的位置是根据对应的构成要素而处理浆料的位置。

供给部30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将浆料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从而形成浆料的层200。所谓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供给部30供给浆料是指供给部30所进行的浆料的供给与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同时或交替地进行。供给部30例如具有供给浆料的头部31、将浆料供给至头部31的供给源32以及连通头部31与供给源32的供给管33。

头部31设置于比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更靠旋转轴m侧,沿着中心线方向d延伸。头部31例如以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成为层形成高度位置的方式供给浆料。所谓层形成高度位置是预先决定的高度,作为从照射部70照射的光的高度位置。头部31例如离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以便位于层形成高度位置。

头部31向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供给浆料。例如头部31在从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到右端面13之间沿着中心线方向d以线状供给浆料。在将与头部31对应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位置设为范围u1的情况下,头部31在范围u1内供给规定的量的浆料。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经过与头部31对应的位置,因此头部31能够向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任意的位置供给浆料。浆料从供给源32通过供给管33被供给至头部31。从头部31供给的浆料的量基于范围u1的长度、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或造型物的形状等来决定。头部31也可以具有振动功能,来提高浆料的流动性。

第一驱动部40使供给部30沿着旋转体10的径向c移动。作为一个例子,第一驱动部40使供给部30的头部31在径向c上移动。第一驱动部40例如具有在径向c上延伸的导轨和驱动源。导轨配置于旋转体10的右端面13的侧方,与头部31的端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部40,供给部30的头部31以接近或离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方式沿着径向c移动。第一驱动部40以一层的量的厚度单位使头部31在径向c上移动。通过第一驱动部40,头部31对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以规定的高度供给浆料从而形成浆料的层200。

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平坦部50用其端部将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浆料平整为一层的量的厚度。平坦部50例如为刮刀。所谓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平坦部50平整浆料,是指平坦部50所进行的使浆料的平坦化与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同时进行。平坦部50在旋转轴m侧位于比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更靠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上的供给部30的下游。平坦部50沿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在中心线方向d上延伸。

平坦部50的端部使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平坦化。平坦部50在从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到右端面13之间沿中心线方向d以线状的方式使浆料平坦化。在将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设为范围u2的情况下,平坦部50使范围u2内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平坦化。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经过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因此平坦部50能够使位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任意的位置的浆料平坦化。平坦部50的端部使从供给部30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浆料平坦化,从而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形成有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

第二驱动部60使平坦部50沿着旋转体10的径向c移动。第二驱动部60设置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上的第一驱动部40的下游。第二驱动部60例如具有在径向c上延伸的导轨和驱动源。导轨配置于旋转体10的右端面13的侧方,并与平坦部50的端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部60,平坦部50以接近或离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方式沿着径向c移动。第二驱动部60使平坦部50以一层的量的厚度单位在径向c上移动。第二驱动部60例如由导轨以及驱动源构成。通过第二驱动部60,平坦部50使浆料的层200相对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在规定的位置平坦化。第一驱动部40和第二驱动部60也可以作为共用的一个驱动部使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驱动,也可以作为分别独立的两个驱动部使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分别驱动。

照射部70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向照射位置点照射紫外线。所谓照射位置是设定于浆料的层200的位置,且成为照射紫外线的目标的位置。所谓照射位置是基于造型物的形状而确定的使浆料的层200固化并形成造型物的至少一部的位置。照射位置例如以使基于造型物的cad数据的截面形状再现的方式决定。这里的点照射是指为了获得使浆料中包含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所需要的照射强度,使紫外线聚光,在浆料上形成照射点(spot)的照射方式。点照射的照射点的大小例如为直径0.5mm以上1mm以下的圆。所谓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照射部70点照射紫外线是指照射部70所进行的紫外线的照射与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同时或交替地进行。

照射部70作为一个例子具备光学单元71以及光反射部件72、74。光学单元71例如具备光源71a以及光学部件71b,并射出紫外线。光反射部件72、74例如为电流镜(galvanomirror),且变更从光学单元71射出的紫外线的光路。光反射部件72、74通过旋转小驱动部73、75以规定的旋转轴作为中心进行旋转动作。通过控制光反射部件72、74的旋转,从而照射部70能够在层形成高度位置对浆料的照射位置照射紫外线。

照射部70将紫外线照射于与照射部7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例如,照射部70以在从旋转体10的左端面12到右端面13的沿着中心线方向d的线段上扫描的方式点照射紫外线。在将与照射部7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设为范围u3的情况下,照射部70以能够将紫外线照射于范围u3内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方式,控制光反射部件72、74以及旋转小驱动部73、75。

照射部70中的至少光反射部件74以及旋转小驱动部75例如设置于比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靠旋转轴m侧,并位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上的平坦部50的下游。照射部70对通过平坦部50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照射紫外线,由此使浆料中包含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照射部70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对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照射紫外线,由此形成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截面。

控制器100为控制增材制造装置1的硬件。控制器100例如由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装置、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等的通用计算机构成。控制器100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旋转驱动部20、供给部30、第一驱动部40、第二驱动部60以及照射部70连接。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按照图2所示,控制器100具有供给控制部102、旋转驱动控制部104、照射控制部106、第一驱动控制部108以及第二驱动控制部110。供给控制部102控制供给部30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浆料的量以及供给速度等。

旋转驱动控制部104控制基于旋转驱动部20的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旋转速度、转速、旋转角度、旋转的开始以及旋转的停止。旋转角度是表示开始供给一层的量的浆料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位置的角度,且使用旋转的基准位置来表现。所谓旋转的基准位置是成为旋转角度的原点的预先决定的固定位置,例如能够设为与照射部70对应的位置,即范围u3的位置。旋转驱动部20以范围u3的位置为基准,将开始供给一层的量的浆料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位置作为测量位置进行监控。即,旋转驱动部20通过将范围u3的位置作为原点位置的旋转角度来表现开始供给一层的量的浆料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位置。旋转驱动控制部104在基准位置与测量位置一致的情况下将旋转角度设为0度(原点),在旋转方向r上每次测量位置移动就增加旋转角度。旋转驱动控制部104在基准位置与测量位置再次一致的情况下将旋转角度设为0度。旋转驱动控制部104基于测量位置的旋转角度,来判定旋转体10是否旋转了一周,并测量转速。

照射控制部106控制通过照射部70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或紫外线的照射点的位置。所谓照射点的位置是照射部70照射紫外线的位置。具体而言,照射点的位置是通过照射部70照射的紫外线到达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的位置。

第一驱动控制部108控制第一驱动部40。第一驱动控制部108控制供给部30与旋转体10的相对距离、使旋转体10与供给部30相对地接近或离开的速度以及其时机。

第二驱动控制部110控制第二驱动部60。第二驱动控制部110控制平坦部50与旋转体10的相对距离、使旋转体10与平坦部50相对地接近或离开的速度以及其时机。

控制器100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造型物的三维的cad数据,使旋转驱动部20、供给部30、第一驱动部40、第二驱动部60以及照射部70动作。控制器100也可以控制平坦部50。控制器100也可以设置于增材制造装置1的外部。

接下来,对增材制造装置1的造型物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增材制造方法mt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通过控制器100来执行。

首先,在相对移动处理(s10)中,控制器100的第一驱动控制部108以及第二驱动控制部110以通过供给部30的头部31供给的浆料的内周面成为层形成高度位置的方式使第一驱动部40以及第二驱动部60调整头部31以及平坦部50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距离。基于第一驱动控制部108的控制,通过第一驱动部40使头部31在径向c上移动,调整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在径向c上的距离。头部31以位于层形成高度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

基于第二驱动控制部110的控制,通过第二驱动部60使平坦部50在径向c上移动,并调整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在径向c上的距离。平坦部50被调整为其端部位于层形成高度位置。在相对移动处理(s10)中也可以停止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

接着,控制器100的供给控制部102作为供给处理(s20)使供给部30将浆料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供给控制部102使浆料从供给源32经过供给管33向头部31供给。头部31将浆料供给至与头部31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范围u1)。由此,浆料被提供到经过与头部31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

接着,作为平坦处理(s30)控制器100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使平坦部50将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浆料平坦化为一层的量的厚度。由供给部30供给的浆料移动至与位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的下游方向的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为止。平坦部50使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范围u2)的浆料平坦化。由此,在经过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形成有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

接着,作为照射处理(s40)控制器100的照射控制部106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使照射部70对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中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点照射紫外线。被平坦部50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移动直至与位于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的下游方向的照射部70对应的位置。照射部70对与光反射部件74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范围u3)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点照射紫外线。通过旋转体10旋转,从而照射部70对浆料的层200的所有的照射位置点照射紫外线,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形成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截面作为造型物的层。

接着,作为形成判定处理(s50),控制器100判定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是否完成了造型物的形成。控制器100例如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造型物的三维的cad数据、旋转体10的转速、供给部30的头部31的高度位置以及照射部70中的照射点的位置等,判定为在对所有的照射位置完成紫外线的照射的情况下完成了造型物的形成。在控制器100中,在判定为完成了造型物的形成的情况下,结束增材制造装置1进行的造型物的形成。在控制器100中,在判定为未完成造型物的形成时候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相对移动处理(s10)。控制器100到完成造型物的形成之前反复进行相对移动处理(s10)之后的处理。

图4是图1中的iv-iv向视图。图4的(a)是表示通过增材制造方法mt进一步形成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状态。如图4的(a)所示,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沿旋转方向r移动,并移动到与供给部30的头部31对应的位置亦即范围u1。由此,通过供给部30的头部31在内周面11上形成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通过旋转驱动部20而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移动到与平坦部50对应的位置亦即范围u2,因此通过平坦部50使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平坦化。另外,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旋转,由此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的层200由于离心力被朝向径向c的外侧方向挤压。因此,抑制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浆料从内周面11脱离。

测定位置200a相对于范围u3位于旋转方向r的下游。浆料的层200在照射位置210不设置于欲经过照射部70的部分的情况下,不接收照射部70所进行的紫外线的照射而经过范围u3。照射部70对范围u3内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由此,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形成有一层的量的造型物层。

图4的(b)表示通过增材制造方法mt进一步形成了所有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状态。如图4的(b)所示,在测定位置200a到达了范围u1的情况下,第一驱动部40使供给部30的头部31从浆料的层200离开仅一层的量的厚度。第二驱动部60使平坦部50从浆料的层200离开仅一层的量的厚度。在第一驱动部40使供给部30移动的情况下,或第二驱动部60使平坦部50移动的情况下,旋转驱动部20也可以处于使旋转体10的旋转停止的状态。

图4的(c)表示通过增材制造方法mt进一步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形成一层的量的浆料的上层201的状态。如图4的(c)所示,通过供给部30的头部31供给,且通过平坦部50被平坦化的浆料的上层201层叠于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

接下来,对增材制造装置1所进行的照射处理(s40)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照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5所示的增材制造方法例st1而言,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中,在图3所示的平坦处理(s30)中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旋转并移动到范围u3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100执行。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中,照射部70在旋转体10旋转一周期间,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点照射紫外线。此外,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中,有时图3所示的供给部30所进行的供给处理(s20)以及平坦部50所进行的平坦处理(s30)同时进行。

首先,在紫外线照射处理(s41)中,控制器100的照射控制部106使照射部70对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点照射紫外线。照射部70通过光反射部件72、74以及旋转小驱动部73、75中的调整,对与光反射部件74对应的位置的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范围u3)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进行点照射。

接着,作为层判定处理(s42),控制器100判定照射部70是否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具体而言,控制器100基于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以及旋转角度判定是否对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或者,控制器100也可以判定被旋转驱动控制部104测量的旋转角度是否为0度。在控制器100中,在判定为照射部70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由于在旋转体10旋转一周期间中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点照射紫外线,因此结束制造装置1所进行的照射处理(s40)。

在制器100中判定为照射部70没有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控制器100通过旋转驱动控制部104使旋转体10旋转,直到旋转方向r的上游的照射位置210移动至单位u3内为止,然后转入紫外线照射处理(s41)。控制器100反复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s41)之后的处理,直到判定为照射部70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为止。

在执行增材制造方法例st1时测定位置200a经过范围u1的情况下,作为图3的供给处理(s20),控制器100的供给控制部102通过供给部30使浆料供给至浆料的层200上。在执行增材制造方法例st1时测定位置200a经过范围u2的情况下,作为平坦处理(s30),控制器100通过平坦部50使供给至浆料的层200上的浆料平坦化。

图6是图1中的vi-vi向视图,且为在执行了图5的照射处理后的旋转体的俯视图。图6的(a)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通过照射部70完成了多次紫外线照射处理(s41)的状态。如图6的(a)所示,由供给部30的头部31供给,且通过平坦部50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中,测定位置200a相对于范围u3位于旋转方向r的下游。在没有对欲经过照射部70的部分设定照射位置210的情况下,浆料的层200不接收照射部70所进行的紫外线的照射而经过范围u3。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中的照射部70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旋转一周期间,对范围u3内的浆料的层200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点照射紫外线。照射部70照射的紫外线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中如照射点70a那样以点表示。照射部70使照射点70a的位置在范围u3中沿中心线方向d移动,由此能够对范围u3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由此,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中心线方向d上,形成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层。

图6的(b)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通过照射部70完成所有的紫外线照射处理(s41)的状态。如图6的(b)所示,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中,在照射点70a的位置,被紫外线照射的照射位置210在紫外线照射处理(s41)后也进行旋转,因此位于从范围u3起旋转方向r的下游。

另外,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中,为了在旋转一周期间形成有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层,供给部30通过相对移动处理(s10)以及供给处理(s20)能够向造型物的层上供给浆料的上层201。因此,测定位置200a在经过与头部31对应的位置亦即范围u1后,从头部31向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供给浆料。由此,向从范围u1到旋转方向r的下游的测定位置200a之间的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供给浆料的上层201。由此,增材制造方法例st1能够连续地形成浆料的层200,从而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在测定位置200a再次到达范围u3(基准位置)时,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层全部形成。伴随着测定位置200a到达范围u3(基准位置)之后的紫外线照射处理(s41),在浆料的上层201的照射位置210也形成造型物的层。

接着,对增材制造装置1所进行的照射处理(s40)的其他具体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方法的照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7所示的增材制造方法例st2而言,在图3所示的平坦处理(s30)中被平坦化的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向范围u3旋转并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100执行。在照射位置210旋转并移动到范围u3后,控制器100使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停止,然后转入增材制造方法例st2的各处理。

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照射部70使紫外线的照射点70a的位置随着旋转体10的每次旋转而沿着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中心线方向d进行变更。而且,照射部70以使照射点70a的位置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一周期间不沿中心线方向d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照射部70伴随着旋转体10的旋转,能够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以描绘以旋转体10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的方式扫描照射点。这样,照射部70利用点照射与旋转体10的旋转,能够实现向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的线照射。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位于范围u3的部分沿着中心线方向d设定有多个照射位置210的情况下,在每次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旋转一周时,照射部70使照射点70a的位置沿中心线方向d移动,将紫外线点照射于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此外,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与增材制造方法例st1不同之处在于,图3所示的供给部30所进行的供给处理(s20)以及平坦部50所进行的平坦处理(s30)不同时进行。

首先,在照射调整处理(s44)中,控制器100的照射控制部106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造型物的三维的cad数据,使照射部70识别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照射部70基于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照射位置210,将中心线方向d上的照射点70a的位置固定。

接着,作为紫外线照射处理(s45),控制器100的照射控制部106使照射部70对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中被平坦化的浆料的照射位置210点照射紫外线。照射部70对与范围u3内的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一致的照射位置210进行点照射。即,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即使在范围u3的中心线方向d上,在照射点70a以外的位置存在其他照射位置210的情况下,照射部70也不对该照射位置210进行紫外线的点照射。

接着,作为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控制器100判定照射部70是否向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中的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处的旋转方向r上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控制器100判定在紫外线照射处理(s45)中,对从通过照射部70照射了紫外线的照射位置210起的旋转方向r上的上游方向的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是否没有照射部70未照射紫外线的照射位置210。

在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中,在判定为照射部70没有向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中的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处的旋转方向r上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第一旋转处理(s47)。作为第一旋转处理(s47),控制器100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旋转。旋转驱动控制部104使旋转体10旋转,直到旋转方向r的下游的照射位置210移动至范围u3内的照射点70a为止。在第一旋转处理(s47)结束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紫外线照射处理(s45)。控制器100反复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s45)之后的处理,直到照射部70向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中的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处的旋转方向r上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为止。

在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中,在判定为照射部70向旋转方向r上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作为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控制器100判定照射部70是否向中心线方向d上的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控制器100例如基于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造型物的三维的cad数据,判定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通过紫外线照射处理(s45)照射部70是否向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

在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中,判定为照射部70没有向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第二旋转处理(s49)。作为第二旋转处理(s49),控制器100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旋转。旋转驱动控制部104使旋转体10旋转,直到旋转方向r的上游的照射位置210移动至范围u3内为止。在第二旋转处理(s49)结束的情况下,控制器100转入照射调整处理(s44)。控制器100使照射点的位置沿着中心线方向d移动而固定。控制器100反复进行照射调整处理(s44)之后的处理,直到照射部70向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为止。

在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中,在判定为照射部70向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控制器100结束照射处理(s40)。

图8是图1中的viii-viii向视图,且为执行了图7的照射处理的情况下的旋转体的俯视图。图8的(a)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通过照射部70执行多次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并经由第一旋转处理(s47)执行了多次紫外线照射处理(s45)的状态。如图8的(a)所示,照射部70照射的紫外线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中像照射点70a那样,以点表示。照射点70a的位置通过在控制器100中执行的照射调整处理(s44)而沿中心线方向d移动。对于由供给部30的头部31供给,并通过平坦部50被平坦化且达到范围u3的浆料的层200而言,对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的照射位置210中的与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一致的照射位置21点照射紫外线。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的照射部70,针对范围u3内的浆料的层200,对中心线方向d上与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一致的一点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

图8的(b)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在图8的(a)之后通过照射部70进一步执行多次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并经由第一旋转处理(s47)执行了多次紫外线照射处理(s45)的状态。如图8的(b)所示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在照射点70a的位置,照射了紫外线的照射位置210通过在紫外线照射处理(s41)后执行的第一旋转处理(s47)而旋转,因此位于从范围u3起旋转方向r的下游。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在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一周中,照射控制部106在中心线方向d上固定照射点70a的位置。因此,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处理,从而成为照射部70向中心线方向d的某位置处的旋转方向r上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状态。由此,根据旋转驱动部20所驱动的旋转体10的旋转的角度,照射部70不需要改变在中心线方向d上照射点70a的位置,因此增材制造方法例st2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在照射部70对所有的照射位置210进行紫外线照射之前,第一驱动控制部108通过第一驱动部40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供给部30的相对的距离。在照射部70对所有的照射位置210进行紫外线照射之前,第二驱动控制部110通过第二驱动部60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平坦部50的相对的距离。由此,对浆料的层200的上层形成造型物的层也能够在对浆料的层200形成造型物的层后连续地执行,因此增材制造方法例st2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

图8的(c)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在图8的(b)之后通过照射部70进一步执行多次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以及多次圆周方向判定处理(s46),并执行了多次紫外线照射处理(s45)的状态。如图8的(c)所示,在增材制造方法例st2中,照射点70a的位置在中心线方向判定处理(s48)之后的照射调整处理(s44)中,沿着中心线方向d移动而被固定。由此,能够使照射点70a的固定位置与中心线方向d上的照射位置210一致。

图8的(d)表示在一层的量的浆料的层200中,通过照射部70完成了所有的紫外线照射处理(s45)的状态。如图8的(d)所示,在向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之前,供给部30不将浆料的上层供给至浆料的层200的内周面。在向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对于供给部30而言,即使浆料的层200的测定位置200a未到达头部31的径向c的外侧方向上的范围u1,也可以开始形成浆料的上层201。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增材制造装置1以及增材制造方法mt,能够提高造型物的制造速度。另外,旋转体10进行旋转,由此浆料在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中由于离心力被朝向径向c的外侧方向挤压。因此,增材制造装置1以及增材制造方法mt能够抑制在旋转体10的旋转中浆料从内周面11脱离。

另外,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相对于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在旋转方向r上移动,因此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也可以在旋转方向r上不移动。因此,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能够不等到各机构的移动完成而执行处理,从而连续地形成造型物的层。

另外,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能够不等到各机构完成处理,而通过第一驱动部40以及第二驱动部60相对于旋转体10移动。由此,增材制造装置1以及增材制造方法mt能够缩短等待各机构完成移动或处理的时间。

根据增材制造方法例st1,在使旋转体10从基于照射部70的紫外线的照射位置210开始通过旋转驱动部20而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完成一层的量的造型物的层的形成。由此,增材制造方法例st1能够连续地执行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中的各处理。

根据增材制造方法例st2,照射部70也可以在旋转体10从紫外线的照射开始到旋转一周为止的期间不变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中心线方向d的照射点70a的位置。由此,增材制造方法例st2能够减少伴随着照射部70的照射点70a的位置的变更所需要的时间。在每次旋转体10旋转一周时,照射部70变更中心线方向d上的照射点70a的位置来照射紫外线的期间,第一驱动部40能够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供给部30的相对距离。在每次旋转体10旋转一周时,照射部70变更中心线方向d的照射点70a的位置来照射紫外线的期间,第二驱动部60能够调整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与平坦部50的相对距离。在向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了紫外线的情况下,即使浆料的层200的测定位置200a未到达与头部31对应的位置亦即范围u1,供给部30也能够开始形成浆料的上层。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1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具备喷嘴,其他相同。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9中,省略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的记载。如图9所示,增材制造装置1a具备旋转体10、旋转驱动部20、喷嘴81以及控制器100a。喷嘴81朝向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供给液体或气体。从喷嘴81供给的液体或气体,例如为清洗液。清洗液的具体的一个例子为乙醇、甲醇、丙酮、异丁醇、甲苯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或者含有阻聚剂的丙烯系单体或环氧系单体。喷嘴81例如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材制造装置1对形成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的层200或造型物供给清洗液并进行清洗。

喷嘴81例如与清洗管82和清洗泵83连接。利用清洗泵83经由清洗管82将清洗液供给至喷嘴81。喷嘴81配置于比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更靠旋转轴m侧,并沿着旋转轴m延伸。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经过与喷嘴81对应的位置,因此喷嘴81能够将清洗液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的任意的位置。从喷嘴81供给的清洗液的量基于中心线方向d上的从左端面12到右端面13为止的长度、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或造型物的形状等来决定。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喷嘴81、清洗管82或清洗泵83。另外,也可以在形成造型物后,将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从旋转体10的内部取出,在其后将喷嘴81配置于旋转体10的内部。

控制器100a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旋转驱动部20a以及喷嘴81连接。控制器100a可以与控制器100为相同的硬件构成。控制器100a具有旋转驱动控制部104a和清洗控制部112。旋转驱动控制部104a控制基于旋转驱动部20的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旋转速度、转速、旋转的开始、旋转的时间以及旋转的停止。清洗控制部112控制喷嘴81的清洗液的供给量、供给速度、供给时间以及飞散范围等。

以下,对增材制造装置1a的造型物的清洗工序进行说明。控制器100的旋转驱动控制部104a通过旋转驱动部20使旋转体10在旋转方向r上旋转。接着,控制器100的清洗控制部112通过喷嘴81使清洗液供给至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的层200以及造型物。未固化的浆料与造型物相比流动性较高,因此由于供给的清洗液从而与造型物分离。并且,通过旋转体旋转,从而对未固化的浆料施加离心力,使流动性更高,从而容易从造型物分离。另外,即使在造型物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体10的旋转,从而使供给的清洗液由于离心力易于侵入造型物的细节部分,因此缩短造型物的清洗工序的工时。由此,增材制造装置1a能够从造型物的表面分离未固化的浆料,从而能够取出造型物。

[变形例]

以上,对各种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以及变更。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浆料也可以含有光固化树脂。在该情况下,照射部70照射光。

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供给部30、平坦部50、第一驱动部40、第二驱动部60以及照射部70。在该情况下,将供给部30、平坦部50、第一驱动部40、第二驱动部60以及照射部70作为一组的照射组件以沿着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的方式设置。也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浆料的流动性越高从供给部30到照射部70的距离越短的方式,配置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也可以设置于旋转轴m的下方。在该情况下,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抑制被供给的浆料中的至少成为造型物的部分因重力而与内周面11分离。

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体10也可以不是圆筒状。在该情况下,旋转体10也可以是四棱柱状等。旋转体10无论外形的形状如何,只要能在其内部由内周面11划分出空间15即可。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体10也可以将具有被供给浆料的上表面的工作台设置于内周面11上。增材制造装置1也可以具备多个工作台。在该情况下,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在各工作台上形成造型物。工作台的上表面也可以是平坦面。在该情况下,工作台的上表面与供给部30、平坦部50以及照射部70在径向c上的距离分别为不同的距离。因此,供给部30也可以根据距离变更浆料的供给速度以及供给量。另外,平坦部50也可以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角度来变更与工作台的平坦面相接的端部在径向c上的长度。照射部70也可以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角度来变更层形成高度位置。

另外,也可以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供给部30的头部31以对层形成高度位置增加浆料的层200的厚度的高度的方式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分离。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增材制造装置1中,在时间上连续地进行用于浆料的第一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和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情况下,在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时刻,需要使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向离开旋转体10的方向仅移动一层的量。但是,虽然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的移动是短时间,但也需要时间,因此存在根据旋转体10的旋转速度,在希望的时刻不能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担忧。因此,增材制造装置1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在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时刻停止旋转体10的旋转,使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向离开旋转体10的方向仅移动一层的量,其后,恢复旋转体10的旋转。

或者,增材制造装置1也可以具有并列设置的两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例如,增材制造装置1也可以具有上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和下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增材制造装置1使两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在不同时刻移动,由此在希望的时刻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具体而言,上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配置为其端部成为浆料的上层201(第二层)的高度位置,下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配置为其端部成为浆料的层200(第一层)的高度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上游侧的供给部30供给至第一层之上的浆料通过上游侧的平坦部50被平坦化从而成为第二层。下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能够利用成为第二层的浆料达到下游侧的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的时间向离开旋转体10的方向移动。由此,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在希望的时刻执行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

或者,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旋转体10的旋转方向r上移动。在该情况下,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调整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与旋转体10在旋转方向r上的相对速度。由此,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在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时刻使从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观察的旋转体10的旋转相对地停止。由此,增材制造装置1能够消除用于供给部30以及平坦部50的平坦化的移动完成的时刻与开始用于浆料的第二层的供给以及平坦化的时刻的时间间隔。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照射部70也可以不具备光反射部件72、74。即,照射部70也可以不具有变更照射点70a的位置的功能,而将从光学单元71射出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浆料的层200。在该情况下,增材制造装置1具有使照射部70的光学单元71移动的移动机构即可。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增材制造装置1具有使照射部70在中心线方向d上移动的移动机构。通过该移动机构,照射部70能够对浆料的层200中的所有的照射位置210照射紫外线。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体10也可以设置有存积容器,该存积容器供从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排出的未固化的浆料、液体或气体存积。该存积容器也可以构成为与旋转体10一同旋转,也可以构成为以接近左端面12以及右端面13的方式固定。对被回收到存积容器的未固化的浆料进行再利用。被回收到存积容器的液体或气体被废弃。也可以将未固化的浆料、液体或气体分别回收到分别的存积容器中。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体10也可以向与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喷嘴81也可以相对于旋转体10向旋转方向r或与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相对地旋转。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喷嘴81也可以对旋转体10的内周面11上的浆料进行吸气从而与造型物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