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6964发布日期:2020-12-15 13: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密封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的使用过程通常包括上料、注塑、卸料。我们通常把密封件插入模具的过程称为上料。上料时间的长短和上料后密封件外形的完整对注塑的循环时间和注塑完成后整体的外观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的上料的方式大概分为两种:一是手动上料,即工人通过双手将密封件插入模具;二是辅助上料,即工人将密封件手动放到辅助装置上,之后通过辅助装置送入模具中。一些密封件由于截面比较复杂导致上料时摩擦力较大,手动上料非常困难,若用力过大会导致密封件弯曲变形,破坏最终产品的外形,影响装车效果。

现有的用于复杂截面密封件的辅助上料方式,是把密封件放到一个固定在外部辅助机构的插板上,通过反齿牙固定密封件,然后手动或自动推入模具中。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手动上料时,随着上料的进行阻力逐渐增大,工人操作极其费力;

2、自动上料时,密封件端部多个唇边难以与模具精确对准,易导致密封件挤压变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上料时齿牙易与密封件发生窜动,导致最终入料位置不准确;

4、密封件在注塑过程中始终都固定在插板上,不便于上料后上料机构进行后退或者翻转卸料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包括:

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注塑模具固定连接;

滑动板,滑动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定位夹紧机构,用于上料时对密封件进行定位和夹紧,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定位臂和夹紧装置,定位臂与支撑板活动连接,夹紧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密封件插槽内的插板,插板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插板一侧配合设有夹具;

起料板,用于入料后将密封件从插板上起下,起料板的一端与滑动板铰接,起料板设有便于插板穿过的条形孔;

推动机构,用于驱动后半程的上料动作,推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推动机构的两部分别与支撑板和滑动板相连。

进一步的,支撑板与注塑模具相连的一端底部固设有辅助支撑件。

进一步的,滑动板上固设有便于入料前半程抓握的把手一。

进一步的,定位臂与支撑板铰接或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夹具为压紧夹钳,压紧夹钳的压面为尼龙板。

进一步的,起料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便于起料时抓握的把手二。

进一步的,起料板底部设有角度限制机构,角度限制机构包括活动板,活动板与起料板固定连接,滑动板上设有便于活动板穿过的通孔,活动板上固设有活动限位块,滑动板上与活动限位块配合固设有固定限位块。

进一步的,推动机构为气缸、电缸、液压缸中的一种,推动机构的固定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推动机构的活动部与滑动板配合设有推板。

进一步的,支撑板与滑动板之间配合设有用于对上料行程进行定位和调节的可调入料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可调入料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支撑板与滑动板上,至少一个定位块上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对应定位块螺纹连接,上料完成时调节螺栓端部与另一个定位块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夹具与插板的配合夹紧,对密封件固定牢固,避免了上料过程中产生窜动的情况;

2、上料的前半程采用手动上料的方式,保证了密封件端部多个唇边与模具精确对准,有效避免了密封件受到挤压而变形的情况;

3、上料的后半程采用机械式的推动机构推入,有效解决了后半程入料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4、上料后密封件可通过起料板的操作脱离插板,可利用注塑时间进行后续的入料准备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图;

图中:1-支撑板;11-辅助支撑件;2-滑动板;21-把手一;3-定位夹紧机构;31-定位臂;32-夹紧装置;321-插板;322-夹具;4-起料板;41-把手二;42-活动板;43-活动限位块;44-固定限位块;5-推动机构;6-可调入料定位机构;61-定位块;62-调节螺栓;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注塑模具中步进式上料机构,包括:

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一端与注塑模具固定连接;

滑动板2,滑动板2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

定位夹紧机构3,用于上料时对密封件进行定位和夹紧,定位夹紧机构3包括定位臂31和夹紧装置32,定位臂31与支撑板1活动连接,夹紧装置32包括用于插入密封件插槽内的插板321,插板321与滑动板2固定连接,插板321一侧配合设有夹具322;

起料板4,用于入料后将密封件从插板321上起下,起料板4的一端与滑动板2铰接,起料板4设有便于插板321穿过的条形孔;

推动机构5,用于驱动后半程的上料动作,推动机构5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推动机构5的两部分别与支撑板1和滑动板2相连。

进一步的,支撑板1与注塑模具相连的一端底部固设有辅助支撑件11。

进一步的,滑动板2上固设有便于入料前半程抓握的把手一21。

进一步的,定位臂31与支撑板1铰接或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夹具322为压紧夹钳,压紧夹钳的压面为尼龙板。

进一步的,起料板4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有便于起料时抓握的把手二41。

进一步的,起料板4底部设有角度限制机构,角度限制机构包括活动板42,活动板42与起料板4固定连接,滑动板2上设有便于活动板42穿过的通孔,活动板42上固设有活动限位块43,滑动板2上与活动限位块43配合固设有固定限位块44。

进一步的,推动机构5为气缸、电缸、液压缸中的一种,推动机构5的固定部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推动机构5的活动部与滑动板2配合设有推板,推动机构5动作时推板与滑动板2相抵,推动机构5复位时推板与滑动板2分离。

进一步的,支撑板1与滑动板2之间配合设有用于对上料行程进行定位和调节的可调入料定位机构6。

进一步的,可调入料定位机构6包括两个定位块61,两个定位块61分别位于支撑板1与滑动板2上,至少一个定位块61上设有调节螺栓62,调节螺栓62与对应定位块61螺纹连接,上料完成时调节螺栓62端部与另一个定位块61相抵。

本发明使用时,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一,拉动把手一21,使滑动板2滑至远离注塑模具的一端,转动或滑动定位臂31使其处于定位位置;

步骤二,将密封件端部抵住定位臂31并将其插套在插板321上,并通过夹具322进行夹紧,夹紧后使定位臂31复位失去定位作用;

步骤三,拉动把手一21进行前半程上料,上料时可以人工对密封件端部进行调整,保证多个唇边与模具精确对准;

步骤四,推动机构5动作,推动滑动板2继续滑动入料,直到调节螺栓62与对应定位块61相抵,入料完毕,入料完毕后即可复位夹具322,使其失去夹紧作用;

步骤五,合模注塑时,向上提起把手二41,起料板4将插板321上的密封件起下,使其脱离插板321,即可拉动把手二41使滑动板2滑至远离注塑模具的一端复位,即可进行下一个密封件的上料准备工作,如此往复。

本发明通过夹具322与插板321的配合夹紧,对密封件固定牢固,避免了上料过程中产生窜动的情况;上料的前半程采用手动上料的方式,保证了密封件端部多个唇边与模具精确对准,有效避免了密封件受到挤压而变形的情况;上料的后半程采用机械式的推动机构5推入,有效解决了后半程入料费力的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上料后密封件可通过起料板4的操作脱离插板321,可利用注塑时间进行后续的入料准备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