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6648发布日期:2020-11-19 19:1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碱性电池亦称为碱性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碱锰电池,是锌锰电池系列中性能最优的品种。适用于需放电量大及长时间使用。电池内阻较低,因此产生之电流较一般碳性电池更大,此类电池因不含汞,因此可随生活垃圾处理,无须刻意回收。

但是,现有的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注塑件的冷却成型效率较慢,从而导致对电池组合件的生产效率较低。

2、现有的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模具的合模精度进行检测,当合模误差增大时,可大大增加对组合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所述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包括下模板、导柱、上模板、注料管和气缸,所述下模板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插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另一端固定插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表面固定贯穿连接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通过控制气缸进行伸缩,从而可通过气缸带动上模板在导柱的引导下进行开模和闭模,同时通过注料管可将注塑原料注入进模腔内。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两侧均固定焊接有顶杆,上模板在向下运动时,可同步带动动模进行下降,从而可将动模闭合在模槽顶部,通过注料管可将注塑原料注入进模腔内,进而可在模腔内对电池组合件进行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表面开设有模槽,所述模槽内腔固定设置有静模,所述静模内腔底部活动设置有模底,所述模底底部固定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底板两端与顶杆相互配合,上模板在下降时,通过顶杆可对底板两端进行下压,从而使模底的高度降低,进而可对模腔内对电池组合件进行注塑,在注塑完成后,上模板和顶杆上升,底板可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模底顶起,进而可同步将成型的电池组合件从静模内腔顶部,使对注塑件的脱模更加的快捷和省力。

优选的,所述模槽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上模板内腔固定镶嵌有铜管,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对静模进行降温,进而可快速对组合件底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同时通过散热扇可对半导体制冷片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注入进铜管内,通过水冷的方式可对组合件的顶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从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表面两侧均镶嵌有二号电磁铁,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两侧均镶嵌有一号电磁铁,且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相互配合,在进行注塑时,通过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相互吸引,从而可有效避免发生涨模现象,进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照射器,所述下模板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标靶,且标靶和红外线照射器相互配合,通过红外线照射器发出红外射线,红外射线照射在标靶表面的靶心上,从而可有效提升上模板的合模精度,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片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对静模进行降温,进而可快速对组合件底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同时通过散热扇可对半导体制冷片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注入进铜管内,通过水冷的方式可对组合件的顶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从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注塑完成后,上模板和顶杆上升,底板可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模底顶起,进而可同步将成型的电池组合件从静模内腔顶部,使对注塑件的脱模更加的快捷和省力,通过红外线照射器发出红外射线,红外射线照射在标靶表面的靶心上,从而可有效提升上模板的合模精度,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标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板;101、导柱;102、上模板;103、注料管;104、气缸;2、动模;201、顶杆;3、模槽;301、静模;302、模底;303、底板;304、支撑弹簧;4、半导体制冷片;401、散热扇;402、铜管;5、一号电磁铁;501、二号电磁铁;6、红外线照射器;601、标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所述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包括下模板1、导柱101、上模板102、注料管103和气缸104,所述下模板1上表面两端均固定插接有导柱101,所述导柱101另一端固定插接有上模板102,所述上模板102上表面固定贯穿连接有注料管103,所述注料管103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104,通过控制气缸104进行伸缩,从而可通过气缸104带动上模板102在导柱101的引导下进行开模和闭模,同时通过注料管103可将注塑原料注入进模腔内。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10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动模2,所述动模2两侧均固定焊接有顶杆201,上模板102在向下运动时,可同步带动动模2进行下降,从而可将动模2闭合在模槽3顶部,通过注料管103可将注塑原料注入进模腔内,进而可在模腔内对电池组合件进行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1上表面开设有模槽3,所述模槽3内腔固定设置有静模301,所述静模301内腔底部活动设置有模底302,所述模底302底部固定焊接有底板303,所述底板303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304,且支撑弹簧304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底板303两端与顶杆201相互配合,上模板102在下降时,通过顶杆201可对底板303两端进行下压,从而使模底302的高度降低,进而可对模腔内对电池组合件进行注塑,在注塑完成后,上模板102和顶杆201上升,底板303可在支撑弹簧304的作用下将模底302顶起,进而可同步将成型的电池组合件从静模301内腔顶部,使对注塑件的脱模更加的快捷和省力。

优选的,所述模槽3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扇401,所述上模板102内腔固定镶嵌有铜管402,半导体制冷片4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对静模301进行降温,进而可快速对组合件底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同时通过散热扇401可对半导体制冷片4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注入进铜管402内,通过水冷的方式可对组合件的顶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从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1上表面两侧均镶嵌有二号电磁铁501,所述上模板102下表面两侧均镶嵌有一号电磁铁5,且一号电磁铁5和二号电磁铁501相互配合,在进行注塑时,通过一号电磁铁5和二号电磁铁501相互吸引,从而可有效避免发生涨模现象,进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102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红外线照射器6,所述下模板1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标靶601,且标靶601和红外线照射器6相互配合,通过红外线照射器6发出红外射线,红外射线照射在标靶601表面的靶心上,从而可有效提升上模板102的合模精度,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改进的碱性电池组合件生产设备,在工作时,通过控制气缸104进行伸缩,从而可通过气缸104带动上模板102在导柱101的引导下进行开模和闭模,上模板102在向下运动时,可同步带动动模2和顶杆201进行下降,通过顶杆201可对底板303两端进行下压,从而使模底302的高度降低,通过注料管103可将注塑原料注入进模腔内,进而可在模腔内对电池组合件进行注塑成型,在进行注塑时,通过一号电磁铁5和二号电磁铁501相互吸引,从而可有效避免发生涨模现象,进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半导体制冷片4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可对静模301进行降温,进而可快速对组合件底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同时通过散热扇401可对半导体制冷片4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注入进铜管402内,通过水冷的方式可对组合件的顶部进行快速的冷却成型,从而可有效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加工效率,在注塑完成后,上模板102和顶杆201上升,底板303可在支撑弹簧304的作用下将模底302顶起,进而可同步将成型的电池组合件从静模301内腔顶部,使对注塑件的脱模更加的快捷和省力,通过红外线照射器6发出红外射线,红外射线照射在标靶601表面的靶心上,从而可有效提升上模板102的合模精度,提升对电池组合件的注塑质量。

tec1-12706型的半导体制冷片4、5v-drgb型的散热扇401、p15型的一号电磁铁5、p15型的二号电磁铁501和pm12-t20na-y3l2型的红外线照射器6均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产品,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阐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