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0492发布日期:2022-07-01 19: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裂片方式以人工的方式将产品与边角料分离,产品自然掉落在事先铺设的pe膜上,后将pe膜撕下,依靠保护膜粘性固定产品,再在粘有产品的保护膜表面再覆盖一层保护膜以保护产品;而现有的裂片治具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按压费力,作业前后需两次保护膜裁剪及铺设、覆盖,整体作业流程操作繁琐、生产效率极低,且保护膜有效利用率低、严重浪费作业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侧方位于底板上表面边角处垂直设有立柱,第一限位板穿过立柱与其中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穿过立柱位于第一限位板正上方与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表面设有气缸,所述底板与第一限位板之间设有压板,且与气缸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放置板处于同一垂线上。
5.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放置板的面积。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表面设有1-2个气缸。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所需作业的产品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在产品上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通过气缸带动压板下压作用在保护膜上使产品与保护膜相互贴合,待作业完毕后收缩气缸,通过第一限位板对压板进行限位作业,通过该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产品进行批量贴膜作业,达到了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时间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0.附图标记:底板1、气缸2、放置板11、立柱12、第一限位板13、第二限位板14、压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侧方位于底板1上表面边角处垂直设有立柱12,第一限位板13穿过立柱12与其中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14穿过立柱12位于第一
限位板13正上方与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14上表面设有气缸2,所述底板1与第一限位板13之间设有压板15,且与气缸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5与放置板11处于同一垂线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压板15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放置板11的面积。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板14上表面设有1-2个气缸2。
15.如图1-2所示,当需要使用本申请对产品进行贴膜作业时,首先将所需作业的产品放置在放置板11上,然后在产品上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通过气缸2带动压板15下压作用在保护膜上使产品与保护膜相互贴合,待作业完毕后收缩气缸2,通过第一限位板13对压板15进行限位作业,通过该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对产品进行批量贴膜作业,达到了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时间的有益效果。
16.以上实施例在相互不对立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进一步实施。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侧方位于底板(1)上表面边角处垂直设有立柱(12),第一限位板(13)穿过立柱(12)与其中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14)穿过立柱(12)位于第一限位板(13)正上方与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14)上表面设有气缸(2),所述底板(1)与第一限位板(13)之间设有压板(15),且与气缸(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5)与放置板(11)处于同一垂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5)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放置板(11)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4)上表面设有1-2个气缸(2)。

技术总结
一种平板自动压缩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中部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侧方设有立柱,第一限位板穿过立柱与其中部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穿过立柱与其相互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上表面设有气缸;本申请将所需作业的产品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在产品上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通过气缸带动压板下压作用在保护膜上使产品与保护膜相互贴合通过该方式达到了提高作业效率,节约作业时间的有益效果。节约作业时间的有益效果。节约作业时间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明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