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240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注射成型装置的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射成型装置是以基座、载于该基座的合模机构以及载于基座的注射机为主要结构要素的装置。利用合模机构将模具进行合模,从注射机向该模具注射树脂材料,从而得到成型品。
[0003]已知对合模机构采用各种设计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
[0004]基于下图来说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0005]图10是以往的合模机构的侧视图,合模机构100是如下机构:在架设于被固定于基座101的固定板102与承压板103之间的系杆104、104上,安装可动板105,利用设置于承压板103的合模缸106使可动板105移动。
[0006]专利文献1以在固定板102处追加切口 107为构造上的特点。说明了在合模时受到合模反作用力而如设想线A所示那样发生弹性变形。
[0007]但是,本发明人们研究的结果知道了该说明中存在矛盾。
[0008]用图11说明矛盾,固定板102通过腿部108坚固地固定于基座101。腿部108附近的刚度相比于其它部分高。结果,设想线B所示的部分的变形小,远离腿部108的设想线C所示的部分大幅变形。设想线C的中点成为最大变形点,该最大变形点109从注射机的喷嘴111的中心向上偏离。结果,注射机的喷嘴111的接触变得不均匀,产生树脂泄漏或者合模力无法均匀地传递,产生模具的变形、成型品的不良。
[0009]为了使喷嘴111正确地接触,期望图10的设想线A所示的均等的变形。但是,无法省略腿部。
[0010]因此,寻求一种虽然具有与基座连结的腿部、但均等地变形且变形不影响模具及成型品的固定板的构造。
[0011]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授权第25870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固定板的合模机构,该固定板虽然具有与基座连结的腿部,但均等地变形且变形不影响模具及成型品。
[0013]在发明1所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合模机构,在被固定于基座的固定板与承压板之间架设有上下左右的系杆,在这些系杆上能够移动地安装有可动板,通过该可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使模具合模,该合模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供所述系杆贯通的上下左右的贯通孔,且具有将这些贯通孔分离为模具侧的孔和模具相反侧的孔的切口,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切口被区分为模具侧的部分和模具相反侧的部分,在所述模具侧的部分具备与所述基座连结的主腿部。
[0014]在发明2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模具侧的孔的直径大于模具相反侧的孔的直径。
[0015]在发明3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相反侧的部分具备与基座连结的副腿部,该副腿部设置在左右的贯通孔的中间。
[0016]在发明4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副腿部具备与模具相反侧的部分的位于模具相反侧的面相比更向注射机延伸的延长部。
[0017]在发明5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将模具侧的部分与模具相反侧的部分连接的连接部具有:包围浇口的中央部;从该中央部向上突出的上方突出部;从中央部向左突出的左突出部;从中央部向右突出的右突出部;以及从中央部向下突出的下方突出部。
[0018]在发明6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下方突出部由左右分离配置的至少2条带状突出部构成。
[0019]在发明7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方突出部具备沿着模具侧的部分的上边延伸的正交部而呈T字截面,左突出部具备沿着模具侧的部分的左边延伸的正交部而呈T字截面,右突出部具备沿着模具侧的部分的右边延伸的正交部而呈T字截面。
[0020]在发明8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模具相反侧的部分经由左右的连结部而与左右的主腿部连接。
[0021]发明效果
[0022]在发明1所涉及的发明中,固定板具有通过切口区分的模具侧的部分和模具相反侧的部分,模具侧的部分经由主腿部固定于基座。当进行合模时,模具相反侧的部分由于上下左右的系杆被拉伸而产生大致均匀的变形,但是模具侧的部分由于通过切口而与模具侧的部分断绝关系,因此变形小,力均匀地传递到模具,模具的变形和成型品的成型不良的产生得以抑制。
[0023]在发明2所涉及的发明中,模具侧的孔的直径大于模具相反侧的孔的直径。即使模具侧的部分大幅变形,也不会接触到系杆。
[0024]在发明3所涉及的发明中,在模具相反侧的部分具备与基座连结的副腿部,该副腿部设置于左右的贯通孔的中间。在不影响变形的部位设置了副腿部。由此,能够将模具相反侧的部分也固定于基座。
[0025]在发明4所涉及的发明中,副腿部具备与模具相反侧的部分的模具相反侧的面相比更向注射机延伸的延长部。能够抑制固定板的倒塌。
[0026]在发明5所涉及的发明中,连接部由中央部以及从该中央部向上下左右突出的突出部构成。通过设置突出部,能够使中央部足够小。结果,能够确保连接部的连接强度且实现固定板的轻量化。
[0027]在发明6所涉及的发明中,下方突出部由左右分离地配置的至少2条带状突出部构成。通过分离配置,能够确保下方突出部的连接强度且实现轻量化。
[0028]在发明7所涉及的发明中,在突出部上具备正交部来设为T字截面。能够确保突出部的连接强度且实现轻量化。
[0029]在发明8所涉及的发明中,模具相反侧的部分经由左右的连结部而与左右的主腿部连接,因此能够抑制模具相反侧的部分向下方的位移,能够抑制固定板的倒塌。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合模机构的注射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2是图1的2-2向视图。
[0032]图3是图2的3向视图。
[0033]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0034]图5是说明固定板的变形的形态的图。图6是说明固定板的变形例的图。
[0035]图7是图6的7-7线剖视图。
[0036]图8是图7的8-8线剖视图。
[0037]图9是图7的9-9线剖视图。
[0038]图10是以往的合模机构的主视图。
[0039]图11是说明以往的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0:注射成型装置
[0042]11:基座
[0043]30:合模机构
[0044]32:系杆
[0045]33:可动板
[0046]36:固定模具
[0047]37:可动模具
[0048]38:模具
[0049]40、40B:固定板
[0050]41:浇口
[0051]42?45:贯通孔
[0052]47:模具侧的部分
[0053]48:模具相反侧的部分
[0054]49:连接部
[0055]51L、51R:主腿部
[0056]52:副腿部
[0057]53:模具相反侧的面
[0058]54:延长部
[0059]55:切口
[0060]56:模具侧的孔
[0061]57:模具相反侧的孔
[0062]60:承压板
[0063]62:中央部
[0064]63:上方突出部
[0065]63a、64a、65a:正交部
[0066]64:左突出部
[0067]65:右突出部
[0068]66:下方突出部
[0069]67L、67R:带状突出部
[0070]68L、68R: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72][实施例]
[0073]如图1所示,注射成型装置10以基座11、配置于该基座11上的注射机20以及配置于基座11上的合模机构30为主要素。
[0074]注射机20是如下机构,即具备:加热筒23,在前端具有喷嘴21,内置有螺杆22 ;料斗24,向该加热筒23内供给树脂材料;螺母25,连结于螺杆22的基部;螺纹轴26,与该螺母25螺纹结合;以及旋转单元27,使该螺纹轴26转动,其中,从喷嘴21注射树脂材料。
[0075]合模机构30包括:被固定于基座11的固定板40 ;配置于基座11的承压板60 ;架设于承压板60和固定板40的系杆32、32 ;移动自如地安装于该系杆32、32的可动板33 ;为了使该可动板33移动而架设于可动板33和承压板60的肘杆34 ;以及驱动该肘杆34的肘节驱动单元35。
[0076]在固定板40上安装有固定模具36,在可动板33上安装有可动模具37。由这些固定模具36和可动模具37构成的模具38通过合模机构30被合模,被开模。
[0077]在固定板40中,将接近模具38的部位称为“模具侧”,将远离模具38的部位称为“模具相反侧”。
[0078]如图2所示,固定板40整体上呈矩形形状,在中央具有浇口 41,在四角具有左上贯通孔42、右上贯通孔43、左下贯通孔44以及右下贯通孔45。
[0079]如图3所示,固定板40具备模具侧的部分47、模具相反侧的部分48以及收缩的连接部49。模具侧的部分47 —体地具备左右的主腿部51L、51R(L是表示左的后缀,R是表示右的后缀)。另外,t旲具相反侧的部分48在中央具备副腿部52。
[0080]该副腿部52具备与模具相反侧的部分48的模具相反侧的面53相比更向注射机延伸的延长部54。
[0081]如图4所示,左下贯通孔44通过周槽状的切口 55被分离为模具侧的孔56和模具相反侧的孔57。右上贯通孔43也通过切口 55被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