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240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注射成型装置的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射成型装置是以基座、载于该基座的合模机构以及载于基座的注射机为主要结构要素的装置。利用合模机构将模具进行合模,从注射机向该模具注射树脂材料,从而得到成型品。
[0003]已知对合模机构采用各种设计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5))。
[0004]用图12说明专利文献1所示的承压板的构造。
[0005]如图12所示,在相当于承压板的尾座200中,相当于顶部的部位由如下部分构成:一体地具备肘杆连结部201的前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2 ;后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3 ;以及将这些梁202与梁203连接的载荷传递底部204。配置于顶部的下方的底部也是相同的构造。
[0006]施加到前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2的力经由载荷传递底部204传递到后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3。由于前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2、载荷传递底部204及后方矩形部的水平梁203成一体化,因此确保了刚度。而且,载荷传递底部204的附近被减重,因此能够谋求尾座200的轻量化。
[0007]这样,以往的承压板被设为提高刚度以耐得住经由肘杆施加的力的构造。
[0008]S卩,被设为如后述的图8的(b)那样的无开口的承压板206的构造。
[0009]能够将该承压板206视为两端被系杆207、207支撑的两端支撑梁。
[0010]当来自肘杆的力施加到两端支撑梁的中央时,中央挠曲。两端由于只是单纯地被支撑,因此与中央的变形对应地倾斜。系杆207、207以与此时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倾斜。此时,承压板被固定于基座,承压板底部侧的倾斜小,承压板顶部侧的倾斜大。在经由肘杆传递力的形式的合模装置中,重要的是使各系杆均匀地伸长,该倾斜的差异与各系杆的伸长的差异有关,因此期望减小系杆的倾斜。
[0011]因此,以往为了减小系杆的倾斜而提高承压板的刚度。壁越厚则刚度越高,但是该对策招致承压板的重量增加,合模机构的价格增大。
[0012]但是,在要求合模机构的成本下降时,寻求一种谋求轻量化且能够减小系杆的倾斜的构造。
[001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26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轻量化且能够减小系杆的倾斜的合模机构。
[0015]发明1所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合模机构,在被固定于基座的固定板与承压板之间架设有上下左右的系杆,在这些系杆上能够移动地安装有可动板,在该可动板和所述承压板上架设有肘杆,通过该肘杆使所述可动板向所述固定板移动,通过所述可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使模具合模,该合模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具备包围中央的空洞的底部、从该底部的两端立起的左壁部和右壁部、以及将这些左壁部和右壁部的上端彼此连接的顶部,所述底部由具有与所述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前框部、从该前框部的两端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前端彼此连接的里框部构成,从而具有将所述空洞与外部连通的下开口,所述顶部由具有与所述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前框部、从该前框部的两端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前端彼此连接的里框部构成,从而具有将所述空洞与外部连通的上开口。
[0016]在发明2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里框部中,中央与两端相比宽度大。
[0017]发明3所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合模机构,在被固定于基座的固定板的上方配置有可动板,在所述基座的下方配置有承压板,在该承压板和所述可动板上架设有系杆,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承压板上架设有肘杆,通过该肘杆使所述可动板下降,从而通过所述可动板和所述固定板使模具合模,该合模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具备包围中央的空洞的第1壁部、从该第1壁部的两端水平地延伸的第2壁部和第3壁部、以及将这些第2壁部和第3壁部的前端彼此连接的第4壁部,所述第1壁部由具有与所述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上框部、从该上框部的两端向下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下端彼此连接的下框部构成,从而具有将所述空洞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口,所述第4壁部由具有与所述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上框部、从该上框部的两端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下端彼此连接的下框部构成,从而具有将所述空洞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口。
[0018]在发明4所涉及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下框部中,中央与两端相比宽度大。
[0019]发明效果
[0020]在发明1所涉及的发明中,将承压板的底部和顶部由具有与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前框部、从该前框部的两端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前端彼此连接的里框部构成。系杆安装于左框部和右框部。
[0021]当从肘杆施加力时,前框部弯曲变形。而左框部、右框部及里框部几乎不变形。结果,能够减小系杆的倾斜。作为结果,上下左右的系杆的倾斜的差异也小,因此在合模时系杆均匀地被伸长,能够将合模力均等地传递到模具。另外,底部和顶部在中央具有开口,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
[0022]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实现轻量化且减小系杆的倾斜的合模机构。
[0023]在发明2所涉及的发明中,里框部中,中央与两端相比宽度大。通过增大宽度,能够增加中央的截面模量和截面二次矩。结果,能够减小里框部的挠曲量。
[0024]在发明3所涉及的发明中,将承压板的第1壁部和第4壁部由具有与肘杆连结的杆连结支撑件的上框部、从该上框部的两端向下延伸的左框部和右框部、以及将这些左框部和右框部的下端彼此连接的下框部构成。系杆安装于左框部和右框部。
[0025]当从肘杆施加力时,上框部弯曲变形。而左框部、右框部及下框部几乎不变形。结果,能够减小系杆的倾斜。作为结果,多个系杆的倾斜的差异也小,因此在合模时系杆被均匀地伸长,能够将合模力均等地传递到模具。另外,第1壁部和第4壁部在中央具有贯通口,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
[0026]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实现轻量化且减小系杆的倾斜的合模机构。
[0027]在发明4所涉及的发明中,下框部中,中央与两端相比宽度大。通过增大宽度,能够增加中央的截面模量和截面二次矩。结果,能够减小下框部的挠曲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合模机构的注射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2是图1的2-2向视图。
[0030]图3是图2的3向视图。
[0031]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0032]图5是说明变形的图。
[0033]图6是承压板的立体图。
[0034]图7是承压板的俯视图。
[0035]图8是承压板的作用图。
[0036]图9是表示注射成型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0037]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承压板的立体图。
[0038]图11是图9的11向视图。
[0039]图12是以往的承压板的立体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0、10B:注射成型装置
[0042]11:基座
[0043]30、30B:合模机构
[0044]32:系杆
[0045]33:可动板
[0046]36:固定模具
[0047]37:可动模具
[0048]38:模具
[0049]40:固定板
[0050]60、60B:承压板
[0051]61:空洞
[0052]62:里壁部
[0053]64:左壁部
[0054]65:左开口
[0055]66:右壁部
[0056]67:右开口
[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