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能够旋转的上组件的转印膜运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246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外,正确来说,上横向移动装置10被固定在旋转板36、在上横向移动装置10上设有膜送出组件13,为了方便起见,将对设置在旋转板36的膜送出组件13进行简单说明。
[0058]这样的旋转板36可转动地被轴支在设置于第一、二固定板33、34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垂直的旋转轴37。而且,第一、二固定板33、34成为限制旋转板36的转动范围的部件,旋转板36在第一、二固定板33、34的内侧仅90度地旋转。旋转杆38由手柄部41和相对于该手柄部41以呈90度的角度的方式横向地设置的臂部42组成,并在手柄部41和臂部42的接合部分中,旋转杆38可转动地被轴支在设置于板32的呈垂直的杆轴43。
[0059]此处,虽然能够旋转的角度设定为90度,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在水平方向上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同样地,相对于手柄部41的臂部42的角度还可以设定为在90度±10度范围内所设定的其他角度。
[0060]连杆机构39由短连杆45、直动块46和长连杆47组成,旋转板36的预定部分与直动块46通过短连杆45而连接,并且直动块46和旋转杆38的臂部42的前端部通过长连杆47而连接。因此,当手持手柄部41使旋转杆38左右转动时,则旋转板36旋转,由此上组件Ul的膜送出组件13会在水平方向上以90度旋转。图3至图5示出根据旋转杆38的转动位置而膜送出组件13的转动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图3示出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图5示出实施膜更换的第二转动位置。
[0061 ]操作板48被固定于板32,操作板48上钻有第一、二定位孔49、50。旋转杆38的手柄部41处还钻有销插入孔51,当在销插入孔51整合到第一、二定位孔49、50中的任一方的状态下插入定位销52时,则能够限制使得旋转杆38无法移动。
[0062]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当上组件Ul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通过预定的固定螺栓能够将上组件Ul完全固定在板32。也就是说,当利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时,则上组件Ul实质上是完全地固定于可动盘9。
[0063]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中还设置有驱动各组件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与射出成型机I的控制器连接,使得转印膜运送装置12和射出成型机I被同步驱动。
[0064]另外,同样地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上组件Ul的旋转机构14中设有用于检出上组件Ul的转动位置的限制器,当位于第一、二转动位置时能检出上组件Ul的转动位置。
[0065]另外,当上组件Ul未在第一、二转动位置中的任一个而位于中间的转动位置时,将采用互锁,使得不能驱动射出成型机I的合模装置6。
[0066]对第一实施方式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及射出成型机I的作用进行说明。和现有的一样使用在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的箔的被卷成辊状的膜。将该辊状的膜如下所示安装到转印膜运送装置12中。
[0067]首先,操作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将转印膜运送装置12从自动模式切换至手动模式,停止转印膜运送装置12。操作射出成型机的控制器而使射出成型机I变为手动模式,并驱动合模装置而直至预定的位置开模,并推进喷射器。此时,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上组件Ul,S卩、膜送出组件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位于第一转动位置。
[0068]作业者站在未图示的作业台上进行以下的作业。作业台设于作为作业用的台的合模装置6的侧部附近。
[0069]由于上述上组件Ul被预定的固定螺栓固定,使得无法从第一转动位置移动,因此拆卸该固定螺栓。
[0070]接下来,操作旋转机构14。具体而言,拔出定位销52而解除旋转杆38的限制,并操作旋转杆38。于是,经过如图4所示的状态,成为如图5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膜送出组件1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90度,移动到第二转动位置。
[0071 ]将定位销52插入旋转杆38的销插入孔51,限制使得旋转杆38无法移动。膜送出组件13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壳体23的后盖24靠近射出成型机I的侧面。也就是说,靠近可动盘9的侧面。打开后盖24。于是,如图6及图7所示,膜送出组件13的送出辊18露出于在射出成型机的侧面、即可动盘9的侧面。抬起第一传感器21,在送出辊18上安装新的辊状的膜56。
[0072]然而,如图5所示,从上表面观察射出成型机I,在第二转动位置上的膜送出组件13未在比可动盘9的侧部更向外侧凸出的状态下而是位于可动盘9的侧部的内侧。也就是说,即使上组件Ul在旋转中,上组件Ul的各部件比可动盘9的侧部更靠外侧而不凸出。因此,作业者能够安全地使上组件Ul旋转。另外,新的辊状的膜56重量大且操作难,但是由于送出辊18也不会从可动盘9的侧部向外部凸出,因此作业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到送出辊18。
[0073]在该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下,从安装到送出辊18的辊状的膜56抽出膜56’,挂绕到引导辊19,通过上侧夹具20,仅垂下预定的长度。该状态如图6所示。
[0074]对站立于可动盘9侧面的作业台的作业者来说,引导辊19、19和上侧夹具20配置在比送出辊18更靠里侧的位置,但是由于抽出膜56’并通过上侧夹具20的作业不需要腕力,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实施。也就是说,第二转动位置不是将比较地容易的这些作业作为更容易地进行为目的的转动位置,而是能够以将重量大的辊状的膜56安全且容易地安装为目的的转动位置,考虑到露出于射出成型机I的侧面的不是上侧夹具20等而是送出辊18。也可以说是,这是详细分析作业者实施的多个作业而决定的最佳的转动位置。
[0075]从如图6所示的状态、即上组件Ul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且从使膜56’仅从上侧夹具20垂下的预定长度的状态,移动到第一转动位置。
[0076]S卩,如图5所示的状态中,拔出定位销52而操作旋转杆38,并如图3所示使膜送出组件13旋转到第一转动位置,在将定位销52插入销插入孔51而限制旋转杆38。接下来,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螺栓而固定,使得上组件Ul无法移动。
[0077]以下,作业者从作业台下来实施操作。沿可动侧模具3抽出膜56’。将抽出的膜56’通过下侧夹具28,挂绕到引导辊29、驱动辊30,在卷绕辊31上仅卷绕预定的卷数。该状态如图1及图2所示。完成膜的安装。
[0078]对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继续操作,将转印膜运送装置12切换到自动模式。在射出成型机I的控制器中,切换到自动模式,开始运转,则与现有的转印膜运送装置相同,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也与射出成型机I连动而运转。即,与射出成型循环而连动,将膜56’仅以预定长度运送,使用于转印成型,已使用的膜56’被卷绕到卷绕辊31。
[0079]如果安装在送出辊18的膜56的剩余量用完,则第一传感器21将其检出,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发出催促更换膜56的警告。而且,当转印成型继续时,则从送出辊18膜56用完时,通过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检测出膜56’的终端。或者可以通过其他的传感器检测膜56’是否用完。于是,转印膜运送装置12和射出成型机I停止运转。从下组件U2撤去被卷绕的旧膜,并如果进行与已说明的安装辊状的膜56的方法相同的操作,则能够更换膜56。
[0080]此外,也可以在下组件U2的剩余的旧膜上更换膜56。也就是说,将新膜56装入上组件Ul,将膜56’仅从上侧夹具20以预定长度垂下,使上组件Ul移动到第一转动位置。从上侧夹具20抽出预定长度的膜56’,通过胶带等与旧膜的终端部相连。若如此,则将新的膜56’安装到下组件U2是进行了实质上同等的作业。完成膜56的更换。
[0081]此外,如果被下组件U2的卷绕辊31卷绕的已使用的膜56’达到满卷状态,则第三传感器将其检测出。于是,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显示催促撤下膜56’的警告,停止转印膜运送装置12。其结果是,射出成型机I也维持在停止的状态。在预定位置切断膜56’,从卷绕辊31上撤下满卷状态的使用完的膜56’。其后,膜56’仅以预定的卷数卷绕于在卷绕辊31上。
[0082](特征)
[0083]如上,本发明由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中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而构成,该装置将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的转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