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切换式无波动换网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344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c和驱动机构d和驱动机构e的设计,使得在进行换网时,能将过滤筒完全的从换网器箱体内取出,过滤筒完全打开,方便换网,解决了之前的换网机构仅仅是驱使过滤筒前后移动,在换网过程中,手处于换网器箱体与过滤筒之间,很容易被烫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双向切换式无波动换网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35]图3是双向切换式无波动换网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6]图4是换网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7]图5是换网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8]图6是换网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9]图7是图6的X-X剖视图。
[0040 ]图8是图7的Y-Y剖视图。
[0041 ]图9是图7的Z-Z剖视图。
[0042]图10是换网器箱体和杆套的内部结构图。
[0043]图11是图10的V-V的剖视图。
[0044]图12是图10的W-W的剖视图。
[0045]图13是换网器箱体、杆套a、杆套b、进料阀杆和出料阀杆的内部结构图。
[0046]图14是图13的K-K剖视图。
[0047]图15是图13的J-J剖视图。
[0048]图16是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进料阀杆与杆套a的配合示意图。
[0049]图17是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出料阀杆和敢报b的配合示意图。
[0050]图18是换网状态下的进料阀杆与杆套a的配合示意图。
[0051]图19是换网状态下的出料阀杆与杆套b的配合示意图。
[0052]图20是过滤筒、螺纹套、齿环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21是过滤筒、螺纹套、齿环和固定板的内部结构图。
[0054]图22是换网器箱体、过滤筒、螺纹套、齿环和固定板的内部结构图。
[0055]1-换网器箱体;2-总进料口; 3-进料通道;4-总出料口; 5-出料通道;6-进料阀杆;7-杆套a ; 8-通孔a ; 9_环形槽a ; 10-出料阀杆;11_杆套b ; 12_通孔匕;13_环形槽匕;14-连接块a; 15-连接块b; 16-驱动电机;17-电机固定座;18-螺杆;19-蜗轮蜗杆减速机;20-手摇轮;21-排气通道;22-进气口 a; 23-进气口 b ; 24-过滤腔;25-过滤筒;26-过滤板;27-过滤孔;28-进料腔;29-出料腔;30-出料口; 31-固定板;32-螺纹套;33-齿环;34-驱动马达a; 35-延伸部;36-过滤腔的螺纹部;37-齿轮;38-旋转座;39-导柱;40-驱动油缸a; 41-转套;42-连杆;43-驱动油缸b ; 44-连接板;45-垫圈;46-固定杆;4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57]一种双向切换式无波动换网器,包括换网器箱体I,换网器箱体I内设有两套相互独立的过滤机构,所述换网器箱体的前端面设有总进料口 2,总进料口 2分出两条进料通道3,每条进料通道3分别与一套过滤机构连通,换网器箱体I的后端面设有总出料口 4,总出料口 4也分出两条出料通道5,每条出料通道5分别与一套过滤机构连通;
[0058]两条进料通道3上均设有一组进料控制阀组件,所述进料控制阀组件包括进料阀杆6和杆套a7以及驱动进料阀杆6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a,所述杆套a7套在进料阀杆6外并固定在换网器箱体I内,所述杆套a7上成型有与进料通道3相匹配的通孔a8,所述进料阀杆的中部成型有环形槽a9,阀杆6上下移动,可以控制环形槽a与通孔a的接触面的大小;
[0059]两条出料通道5上均设有一组出料控制阀组件,所述出料控制阀组件包括出料阀杆1和杆套b 11以及驱动出料阀杆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b,所述杆套b 11套在出料阀杆1外并固定在换网器箱体I内,所述杆套bll上成型有与出料通道5相匹配的通孔bl2,所述出料阀杆的中部成型有环形槽bl3;所属杆套可一体成型也可由若干个分套连接而成。
[0000]两根进料阀杆6的上端通过连接块al4连为一体并同步移动,连接块al4与驱动机构a相连,两根出料阀杆10的上端通过连接块b 15连为一体并同步移动,连接块bl 5与驱动机构b相连,所述两根进料阀杆6上的环形槽a9上下错开设置,所述两根出料阀杆的环形槽bl3上下错开设置;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驱动电机16、电机固定座17以及螺杆18,螺杆18与连接块a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6与电机固定座17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座17设置在换网器箱体I上方并通过固定杆46与换网器箱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6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19带动螺杆18上下移动;且驱动电机16上还设有手摇轮20可进行手动调整,所述驱动机构b与驱动机构a相同。
[0061]其中一根进料阀杆环形槽a9的底端面与另一根进料阀杆环形槽a9的顶端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一根出料阀杆环形槽bl3的底端面与另一根出料阀干环形槽bl3的顶端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环形槽a9的长度均2通孔a8的长度,两个环形槽bl3的长度均之通孔bl2的长度;这样的设计,使得两根进料阀杆和两根出料阀杆在移动时,进料总量和出料总量始终不变,从而实现在阀杆移动或换网时,不会产生波动。
[0062]四根阀杆上的环形槽长度均相等;也就是说,两个环形槽a9长度相等,两个环形槽bl3的长度相等,环形槽a9与环形槽bl3的长度相等。
[0063]四个杆套上的通孔大小均相等;也就是说,两个通孔a8长度相等,两个通孔bl2的长度相等,通孔a8和通孔bl 2的长度相等。
[0064]所述两根出料阀杆10内均设有排气通道21,环形槽bl3较高的出料阀杆10的进气口 a22设置在环形槽bl3下方,环形槽bl3较低的出料阀杆10的进气口 b23设置在环形槽bl3的上方,杆套bll上通孔bl2的长度《进气口a22的最下端与相应的环形槽bl3最上端的距离<相应的环形槽bl3的长度;杆套bll上通孔bl2的长度 < 进气口b23的最上端与相应的环形槽bl3最下端的距离 < 相应的环形槽bl3的长度,所述两根出料阀杆10的出气口47设置在换网器箱体I外;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换网结束重新开始工作时,虽然其中一个杆套b上的通孔b被关闭,但是可以通过排气通道进行自动排气,并且在其中一根出料阀杆关闭出料通道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才会移动到出料通道上,从而不会往排气通道内进料。
[0065]所述每套过滤机构均具有一过滤腔24,两个过滤腔24分别设置在换网器箱体的两侧,两个过滤腔24均与相对应的进料通道3以及相对应的出料通道5连通,每个过滤腔24内均设有过滤筒25,该过滤筒25的内端成型有柱状腔室,柱状腔室内设有过滤板26,过滤板26上成型有若干个过滤孔27,所述过滤板26将柱状腔室隔出进料腔28和出料腔29,进料腔28内设有过滤网并与过滤腔24连通,所述过滤筒25上设有出料口30,出料口30与过滤筒25的出料腔29连通并且与换网器箱体的出料通道5连通,每个过滤筒25均与一套换网机构连接。
[0066]所述过滤筒25为内端小外端大的圆台结构,所述过滤腔24为与过滤筒25相匹配的圆台结构;圆台结构,使得过滤腔24与过滤筒25的接触面有一定的锥度,有自锁紧,自定位,斜面贴合密封不容易造成熔体漏料的优点。
[0067]所述换网机构包括驱动过滤筒沿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C、驱动过滤筒水平旋转的驱动d以及驱动过滤筒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e。
[0068]所述驱动机构c包括固定板31、螺纹套32、齿环33以及驱动马达a34,所述过滤筒25向外延伸出延伸部35并与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32和齿环33固定连接并且均套在过滤筒25的延伸部35上,所述螺纹套32与过滤腔24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马达a34固定在固定板31上,驱动马达a34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37并与齿环33相啮合,由于齿环33与螺纹套32固定连接,螺纹套32与过滤腔螺纹连接,所以驱动马达a34带动齿环转动时,螺纹套32从过滤腔出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