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解析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87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水解析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在发明属于对锅炉有腐蚀作用的氧气、二氧化碳从软水中脱出,自《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85》规定出台后涌现出多种除氧设备,特别是解吸除氧器中反应炉烧活性碳产生二氧化碳对锅炉又一次进行腐蚀,反应炉寿命短等问题的存在,应找出不采用除氧反应炉,寿命长、耗能低,使用方便的锅炉水处理设备至关重要。


图1是软水脱气工艺流程图,图2是电控原理图,结合图1、2详细说明脱气筒④安放在软水箱①内,加热器⑥安装在脱气筒④内水中,脱气泵②运转把脱气筒④内含氧、二氧化碳水和一部分软水打压,引射器③喷射雾化进入脱气筒④内,引射器⑤不断地抽吸脱气筒④内气体排放在筒④外,加热器⑥使筒④内水升温50℃左右,根据亭利脱气定理可知较高温度和真空度容易脱气,补水泵⑧把无气水从脱气筒④底部抽出给锅炉补水,残气水从回水管G10中溢流,脱气泵②入水管G2插入在回水管G10内抽吸脱气筒④内水使得残氧气、二氧化碳气的水多次参于脱气,且控制脱气筒④内水位上涨。
为了节约能源,脱气筒④、软水箱①、系统管道与空气绝热保温(16),使脱气筒④内水温保持在50℃左右。软水箱①内水温30℃左右,压力传感器(11)控制整个脱气系统运转,同时给锅炉(13)补水。
施实例设锅炉4T/H,回水3T/H,正常补水1T/H,软水箱①水温30℃,脱气筒④内水温50℃,加热器⑥温度95℃,软水箱①进水1T/H,脱气筒④出水1T/H,9T/H含气水在系统内多次循环脱气,脱气泵②、循环泵⑦流量10T/H,压力0.5MPa,软水箱①内水温30℃,含氧量为5mg/l,回水管G10出水中含氧量为0.2mg/l,进入脱气泵②总合含氧量0.7mg/l,引射器⑤不断地抽吸筒④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排放在筒④外,达到了脱气之目的。
软水从15℃提高到30℃,补给水温50℃,加热器⑥水温95℃→70℃,基本上把进入软水箱①水温从15℃提高到50℃给锅炉(13)补给水,从中对锅炉有害气体脱掉。
设备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寿命长,整个系统与空气绝热保温,热耗能级低,适用性较强的锅炉水处理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补给水解析真空脱气系统,包括软水箱①、脱气筒④、引射器③、⑤、加热器⑥、脱气泵②、排气泵⑦、补水泵⑧,相应连接管道、伐门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a、上述脱气筒④安放在带有保温的园型软水箱①内;b、用引射器③、⑤抽吸脱气筒④内气体提高真空度,引射器③是使气水混会雾化脱气,引射器⑤不断地抽吸筒④内对锅炉有害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在脱气筒④外;c、加热器⑥安装在脱气筒④内水中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脱气泵②其特征在于比补水泵流量大、扬程高,其吸入管G2插入在脱气筒④回水最G10内,含氧、二氧化碳水多次参于雾化脱气,且控制脱气筒④内水位上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水箱①、脱气筒④及管道,其特征在于与空气绝热(16)保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射器③、⑤,其特征在于多管进气,多孔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气、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压力传感器(11)控制整个系统全自动化运行。
全文摘要
一种解析真空脱气系统,用于对锅炉有害的氧气、碳酸气进行解析真空脱气。它是在现有解吸除氧、真空除氧基础上把脱气筒安放在软水箱内,脱气筒内水加热升温;一个引射器从筒中抽气与软水进行喷射雾化脱气,脱出的气体用另一个引射器不断地抽出排放在脱气筒外。采用该系统不仅能稳定达标运行,根本上解决了解吸除氧器反应炉寿命短,对锅炉水二次污染问题,且对锅炉严重腐蚀作用的有害气体全脱掉。
文档编号F22D1/00GK1126296SQ9411998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5日
发明者黄河清 申请人:黄河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