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58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氢氧混合气作燃气的快速回火装置。
八十年代,我国已出品了水电解产生氢氧混合气作为燃气进行切割金属及焊接用的设备。由于氢氧混合气作为燃气,燃烧还原成水(蒸汽),没有毒气污染,有益于环境保护,很易推广应用,但因此种装置仍存在好多问题不能解决,不能推广应用,如此氢氧混合气产生回火时不需要空气等其它成份的补充,回火速度特别快,使用一般防止回火器,如HF-1、HF-2型干式乙炔防止回火器,完全不能防止回火,改进型采用密度大的烧结芯子(体积增大)加活塞,一般不能防止回火,活塞还来及动作火焰已经通过,有时能防止回火,一次回火便使芯子堵塞,不得不再换芯子,费钱费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氢氧混合气作燃烧能源进行切割金属及焊接时快速回火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它包括带底座的筒体、进气管、水封层、溢水阀、通气管、二个单向密封防爆膜、出气口。筒体由中间断开的中间隔板25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筒壁上靠近中间隔板25处开有进气口、防爆门23,下部有溢水阀24,下层筒底部有一水封层2,进气管4由进气口通到水封层2内;防爆门23上有一防爆膜21,防爆膜21外为一与防爆门23压紧密封且中空的防爆盖22;筒体的上层筒的上端面为一防爆门10,防爆门10上有一防爆膜11,防爆膜11外也为一与防爆门10压紧密封且中空的防爆盖12,防爆膜11、21为铂镆或橡胶膜,耐压为0.4MPa;上层筒侧壁上有一出气口13;筒体内有通气管,通气管由针体15、针座20及过滤网5组成,针座20固定在中间隔板25上,上面有与其密封并固定在一起的针体15,下面固定有过滤网5,中间为通气道7,通气道7上部有一单向通气阀门19,单向通气阀门19的进气量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针体15上端封闭,中间有一与通气道7相通的通气孔9,壁上钻有小孔,外面套有厚为1mm的橡胶套14,小孔通气量之和大于进气管4进气量。
单向通气阀门19为一浮子,浮子上表面光滑平整,上面盖有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通气道7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橡胶圆片18用螺钉固定在浮子中,浮子周边与通气道7的壁间有一缝隙8,缝隙8的通气量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浮子的组合重量为气压0.01MPa时能顶开浮子通气。
单向通气阀门19也可是针座20的一部分,围绕通气道7的圆周上将这一部分钻小孔8,小孔8的通气量之和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针座20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上面有一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小孔8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橡胶圆片18由螺钉固定到针座20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第一道防止回火结构橡胶套14和有通气孔9、上端封闭的多孔针体15,第二道防止回火结构有通气道7的针座20及单向通气阀门19,第三道防止回火结构水封层2,使得此装置能迅速并有效防止氢氧混合气作燃烧能源进行切割及焊接时出现的快速回火,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前二道防止回火结构开闭非常迅速,第三道防止回火功能非常可靠,本实用新型防止回火迅速、可靠,寿命长,效率高,费用低,使用方便耐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剖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单向通气阀门19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
图1中单向通气阀门19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它的带有底座的筒体1由中间隔板25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气室6,下层为气室3,底座上开有螺孔,下层筒壁上靠近中间隔板25处开有进气口、防爆门23,下部有溢水阀24,下层筒底部有一水封层2,通气管4由进气口通到水封层2内,溢水阀24的高度为下层筒高度的一半,进气口4的高度比水封层2的液面高5cm;防爆门23为外带螺扣的出口,其上有一与之相匹配的防爆膜21,防爆膜21由与防爆门23螺纹连接且中空的尼龙防爆盖22及防爆盖22内的厚橡胶密封圈压紧密封。筒体1的上层筒的上端面的防爆门10也为外带螺扣的出口,与其相匹配的防爆膜11也由中空的尼龙防爆盖12及厚橡胶密封圈螺纹压紧密封。防爆膜11、21为厚为1mm的橡胶膜。上层筒侧壁上有一出气口13,出气口13内有出气管。筒体1内有通气管,通气管由针体15、针座20和过滤网5组成,针座20固定在中间隔板25上,它与针体15螺扣连接,并由橡胶圈17密封,它的下面焊接金属过滤网5,它的中间为通气道7,通气道7上部有一单向通气阀门19。单向通气阀门19可以是一浮子,如图2所示,浮子上表面光滑平整,中心有螺孔,上面盖有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通气道7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用螺钉16将橡胶圆片18固定在浮子螺孔中,浮子周边与通气道7的壁间有一0.5mm的缝隙8,浮子的组合重量为60克。单向通气阀门19也可是针座20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围绕通气道7的圆周上将这一部分钻8个直径为0.8mm的小孔8,针座20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中心有螺孔,上面有一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小孔8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橡胶圆片18由螺钉16固定到针座20上。针体15上端封闭,中间有一与通气道7相通的直径为15mm的通气孔9,针体15壁厚2mm,壁上钻有8个直径为0.8mm的小孔,外面套有厚为1mm弹性好的橡胶套14。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竖直放置,将底座用螺丝固定在设备上。从进气管4进入的气体通过水封层2后,进入气室3,再经过滤网5、通气道7顶开橡胶圆片18到通气孔9,再顶开橡胶套14进入气室6后,通过出气口13的出气管输出使用。使用时一旦回火至气室6,气室6内的气体膨胀,压迫橡胶套14,使其闭合,回火不能通过橡胶套14,而是压迫防爆膜11,使其破裂,打开防爆盖12更换防爆膜11,仍能继续使用。如果本装置使用时间长,橡胶套14老化,不能很好闭合,回火进入针体15的通气孔9内,压迫针座21的单向通气阀门19,使其迅速闭合,防爆膜11被压迫而破裂,若使用时间更长,橡胶圆片18也老化翘曲,回火至气室3,则水封层2将回火止住,防爆膜21破裂或11、21同时破裂,即证明橡胶套14、橡胶圆片18已老化,应更换。
本实用新型更可用于防止乙炔等其它气体做燃气时进行金属切割及焊接时产生的回火。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它包括带底座的筒体、进气管、出气口,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通气管、水封层、溢水阀、二个单向密封防爆膜;筒体由中间断开的中间隔板25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筒侧壁上靠近中间隔板25处开有进气口、防爆门23,下部有溢水阀24;下层筒底部有一水封层2,进气管4由进气口通到水封层2内;防爆门23上有一防爆膜21,防爆膜21外为一与防爆门23压紧密封且中空的防爆盖22;筒体的上层筒的上端面为一防爆门10,防爆门10上有一防爆膜11,防爆膜11外为一与防爆门10压紧密封且中空的防爆盖12,防爆膜11、21为铂膜或橡胶膜,耐压为0.4Mpa,上层筒侧壁上有一出气口13;筒体内有通气管,通气管由针体15、针座20及过滤网5组成;针座20固定在中间隔板25上,上面有与其密封固定在一起的针体15,下面固定有过滤网5,中间为通气道7,通气道7上部有一单向通气阀门19,单向通气阀门19的通气量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针体15上端封闭,中间有一与通气道7相通的通气孔9,壁上钻有小孔,外面套有厚为1mm的橡胶套14,通气孔9的通气量与所有小孔通气量之和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
2.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溢水阀24的高度为下层筒高度的一半,进气口的高度比水封层2的液面高5cm。
3.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爆门23、10为外带螺扣的出口,防爆盖22、12为中空的尼龙盖,它与防爆门23、10分别螺扣连接,并由橡胶密封圈密封。
4.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针体15壁厚2mm上面钻有8个直径为0.8mm的小孔,通气孔9的直径为15mm。
5.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通气阀门19为一浮子,浮子上表面光滑平整,上面盖有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通气道7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橡胶圆片18用螺钉16固定在浮子螺孔中,浮子周边与通气道7的壁间有一缝隙8,缝隙8的通气量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浮子的组合重量为气压为0.01Mpa时能顶开浮子通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缝隙8为0.5mm,浮子的组合重量为60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单向通气阀门19是针座20的一部分,围绕通气道7的圆周上将这一部分钻小孔8,小孔8的通气量之和大于进气管4的进气量,针座20的上表面光滑平整,上面有一下表面光滑平整且将小孔8全部封住的橡胶圆片18,橡胶圆片18由螺钉16固定到针座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小孔8的个数为8个,直径为0.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燃气快速回火装置,特别是公开了一种防止氢氧混合气作燃气的快速回火装置,它由筒体、进气管、水封层、溢水阀、通气管、二个单向密封防爆膜、出气口组成;通气管由针体15、针座20及过滤网5组成,本实用新型由橡胶套14、上端封闭、内有通气孔9、壁上有小孔的针体15组成第一道防止回火结构,由内有通气道7的针座20及通气道7内的单向通气阀门19组成第二道防止回火结构,由水封层形成第三道防止回火结构,它能迅速且有效地防止使用氢氧混合气作燃气进行金属切割及焊接时出现的快速回火,寿命长,效率高,费用低,使用方便,耐用。
文档编号F23D14/72GK2434543SQ0024625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日
发明者张直 申请人:张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