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能流体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325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能流体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
背景技术
一般冷却塔为凉水式和空气冷却式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冷却塔又有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械通风冷却塔。由于凉水塔主要受空气湿球温度的影响,是靠水的蒸发和传导来散热,因此其对水的消耗量非常大。而空气冷却塔是利用传导使空气吸热来实现散热,主要受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由于空气干球温度较高,比热小,吸热能力有限,且冷却效率低,因此,需要空气冷却器有很大的表面积,使得空气冷却器造价高。
冷却塔中水和空气的热交换方式之一是,流过水表面的空气与水直接接触,通过接触传热和蒸发散热,把水中的热量传输给空气.用这种冷却方式的称为湿式冷却塔(简称湿塔)。湿塔的热交换效率高,水被冷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但是,水因蒸发而造成损耗;蒸发又依循环的冷却水含盐度增加,为了稳定水质,必须排掉一部分含盐度较高的水;风吹也会造成水的损失。这些水的亏损必须有足够的新水持续补充,因此,湿塔需要有补给水的水源。
缺水地区,补充水有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干式冷却塔(简称干塔或空冷塔)。干塔中空气与水(也有空气与乏汽)的热交换;是通过由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表面传热,将管内的水或乏汽的热量传输给散热器外流动的空气。干塔的热交换效率比湿塔低,冷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的干球温度。
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通常采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又可分为强制通风式和自然对流式两种。强制通风的空气式冷凝器以空气为冷却介质,适用于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特别是在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小型制冷装置中。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主要用于300L以下的家用冰箱或制冷量小于0.5kW的小型氟利昂制冷机中。
在制冷量相对较大的机组中也可采用水冷冷凝器,在小型制冷装置中所用的水冷冷凝器有套管式和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水冷套管式冷凝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冷凝器占用空间小,制冷机组体积小,重量轻,其水耗量比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小,但清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
湿能流体冷却器具有预冷器和冷却器并相互连接,所说的预冷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叠制,每个换热单元由一个多通道换热板和一个换热平板组成。多通道换热板中间设有气孔,两边是多个通道。多通道换热板正反两面分别为干侧和湿侧,干侧设有纵向的多个通道;湿侧设有横向的多个通道,表面有吸附液体层,所说的冷却器为板式或管翅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将被冷却流体温度降到湿球温度以下,换热温差相对于湿球温度冷风冷却更大,当需要的换热量一定时,其换热面积更小,也可以不引入第一级换热器产生的比湿球温度高的气流,提高冷却能力。


图1本实用新型气体预冷器示意图;图2单级湿能流体冷却器原理示意图;图3单级湿能流体冷却器换热微元图;图4两级湿能流体冷却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湿能冷却方法将被冷却气体中的一部分冷却到接近其露点温度,另一部分被加湿冷却,其温度仍低于被冷却气体的干球温度,然后将这两部分气体再分别送入板式或管翅式冷却器B,并在其中不断饱和,来吸收所需冷却的流体的热量。
湿能流体冷却器具有预冷器A和冷却器B并相互连接,所说的预冷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叠制,每个换热单元由一个多通道换热板1和一个换热平板2组成。多通道换热板中间设有气孔3,两边是多个通道。多通道换热板1正反两面分别为干侧和湿侧,干侧设有纵向的多个通道;湿侧设有横向的多个通道,表面有吸附液体层4。
如图1所示,1为多通道换热板,2为换热平板,3为气孔,4为吸附液体层。一个多通道换热板和一个换热热平板组成一个换热单元,多通道换热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叠制而成。
多通道换热板中间设有气孔,两边是多个通道。多通道换热板正反两面分别为干侧和湿侧,干侧设有纵向的多个通道;湿侧有设横向的多个通道,表面有吸附液体层。
如图2所示,A为预冷器,B为冷却器,此图中所采用的冷却器为板式结构,亦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冷却器。5为未预冷的气流,6为冷却后的低温气流,7为预冷器排出的高温饱和气流,6’和7’分别为气流6,7经过后冷却器的气流,8是气流5对应的湿球温度,他们的状态变化表示在右边的焓湿图中。9是需冷却的流体,10是冷却后的流体。
首先气流5进入预冷器,冷却后的低温气流6送入冷却器,将预冷器排出的高温饱和气流7也送入冷却器中,气流7的温度低于气流5的干球温度。中图为冷却器的右视图,冷却器上端喷水,水由板间流下,冷风6,7从板间交叉穿过,形成交错流动,被水加湿。冷却器上端喷水,需冷却的流体9从冷却器上端流入,温差使得需冷却的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冷风6和7,冷却后的流体10从下端流出。冷风6和7吸收热流体的热量而被加热,同时被水加湿,形成气流6’和7’,排出冷却器。
我们也可以把预冷器排出的高于气流5湿球温度的气流7不引入冷却器,这样形成了单股露点温度的气流来冷却流体,可以把流体冷却到湿球温度以下,但冷却气量会减少,因此需要增大进气量。
如图3所示,C为一冷却器,T6,T7为图2中单级湿能冷却器中的冷风6,7的温度,T8为图2中未预冷的气流5的湿球温度,T0为被冷却流体的初始温度,T0’为流体被冷却后的温度。
在冷却器上取一微元,因横向上Δx很小,我们可以假设气流温度不发生变化,左图为单股湿球温度冷风流入冷却器,右图为单级湿能冷却器中双股冷风流入冷却器,其中T7>T8>T6,假定气量相同,那么可以认为两者所冷却的流体温度变化从T0变化到T0’,从T-x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两股气流的换热温差要比单股湿球温度气流的大,所以在换热量一定的情况下,两股气流的换热面积要比单股湿球温度气流要小。
如图4所示,D为第一级预冷器,E为第二级预冷器,F为冷却器,11为未预冷的气流,12为经过第一级预冷器冷却后的气流,15为经过第二级预冷器冷却后的气流,13为第一级预冷器排出的高温饱和气流,14为第二级预冷器排出的高温饱和气流,他们的状态表示在右边的焓湿图中。16是需冷却的流体,17是冷却后的流体。
该装置与单级相比,增加了一个预冷器,未预冷的气流11经第一级预冷器冷却成气流12,再进入第二个预冷器,冷却后的气流15进入冷却器,两个预冷器排出的高温饱和气流13和14也都引入冷却器,13和14的温度都低于气流1 1的干球温度,其中气流温度T15<T14<T13。
如同单级冷却器,我们也可以将高于气流11的湿球温度的气流13不引入冷却器,这样进入冷却器的两股气流温度都是在湿球温度以下的,其冷却能力比用湿球温度冷风明显更高。
同理,此装置可以推广至多级湿能冷却器。
权利要求1.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预冷器(A)和冷却器(B)并相互连接,所说的预冷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叠制,每个换热单元由一个多通道换热板(1)和一个换热平板(2)组成;多通道换热板中间设有气孔(3),两边是多个通道;多通道换热板(1)正反两面分别为干侧和湿侧,干侧设有纵向的多个通道;湿侧设有横向的多个通道,表面有吸附液体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却器为板式或管翅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预冷器为一个或者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能流体冷却器。湿能流体冷却器具有预冷器和冷却器并相互连接,所说的预冷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叠制,每个换热单元由一个多通道换热板和一个换热平板组成。多通道换热板中间设有气孔,两边是多个通道。多通道换热板正反两面分别为干侧和湿侧,干侧设有纵向的多个通道;湿侧设有横向的多个通道,表面有吸附液体层,所说的冷却器为板式或管翅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将被冷却流体温度降到湿球温度以下,换热温差相对于湿球温度冷风冷却更大,当需要的换热量一定时,其换热面积更小,也可以不引入第一级换热器产生的比湿球温度高的气流,提高冷却能力。
文档编号F28D21/00GK2672599SQ20032012285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1日
发明者袁一军, 沃尔特F·阿尔伯斯, 周登利, 叶立英, 丁胜华 申请人:袁一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