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62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冷凝(蒸发)器是炼油厂、化工厂的重要、通用设备。冷凝器的冷凝过程分为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珠状凝结的热传递速率比膜状凝结大4-8倍,在有些情况下要大15-20倍。虽然珠状凝结的传热效果很好,但在操作上不稳定,因此,工业上冷凝过程大多数属于膜状凝结工况。在凝结过程中,蒸气中的分子靠扩散向管壁的液膜接近,蒸气释放的潜热通过液膜传往管壁。冷凝器内冷凝规律的研究,通常采用努谢尔特提出的计算方法。在冷凝器的壳侧结构上,通常采用弓型折流板结构,弓型折流板结构又可以分为单弓形和双弓形结构。目前使用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在折流间距方面都是等距布置。使得现有结构下的冷凝器不能充分发挥其传热能力,还增加了流体的流动阻力。冷凝介质在冷凝器内流动时,流体的体积流率是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逐渐减少的,而等距的弓型折流板换热器就没有考虑流体的体积流率的变化,从而造成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流体的冷凝压力降增大,甚至造成某些蒸汽发生的结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它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流体在冷凝器、蒸发器内的换热能力,减少冷凝、蒸发过程的压力降,避免蒸发过程可能对传热设备造成的破坏,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管板、弓形折流板、拉杆、定距管、换热管及壳体组成。管板位于两端,拉杆、换热管穿过折流板,换热管两端从两侧管板上的管孔穿出,末端与管板焊接。拉杆一端与一侧管板靠螺纹连接,另一端上有螺纹穿过最后一块折流板后用螺母锁紧。拉杆上套有定距管,定距管位于相邻两块折流扳之间和缺口方向相同的相邻两块折流扳之间,起固定折流板的作用。多个折流板在两管板之间不等距布置,而且是按着壳程流体的流向依次增大(冷凝器)或依次减小(蒸发器)。由于折流板间距不等,所以定距管尺寸亦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折流板的不同间距,满足冷凝(蒸发)器不同体积流率的需要。从而提高传热能力,降低流动压降,还可避免蒸发过程可能对传热设备造成的破坏,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传热能力提高10%以上,减少冷凝器流体的压力降10%以上。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冷凝器的制造成本并不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折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管板1、弓形折流板3、拉杆、定距管2、换热管4及壳体组成。弓形折流板3的加工制作比较简单,加工制作完成后和固定管板1、拉杆以及定距管2在专用胎具上组成骨架,注意折流板3找正且为不等距布置。在折流板布置上,对于冷凝器采取流体入口处间距大出口处间距小的结构,蒸发器采取流体入口处间距小出口处间距大的结构,适应了流体体积流率的变化,使冷凝器或蒸发器的传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冷凝器按壳程流体的流向,相邻弓形折流板间距依次增大,间距分别为200、250、300、350、400、500、600;蒸发器按壳程流体的流向,相邻弓形折流板间距依次减小,间距分别为600、500、400、350、300、250、200。拉杆的丝扣及螺母应拧紧以免在装入或抽出管束时因折流板窜动而损伤换热管4。定距管2与管板1、折流板3要保持垂直,偏差不超过2mm,且管板1应与管束的轴线垂直。骨架组完后将已定尺的换热管4穿入骨架组成管束。穿管时不应敲打换热管强行组装,使换热管出现凹瘪或划伤。穿管完成后找正换热管与管板的相对位置并点焊。按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管板与换热管角接头并注意跳焊,防止因集中焊接而产生管板变形和两面不平行的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管板(1)、弓形折流板(3)、拉杆、定距管(2)、换热管(4)及壳体组成,管板(1)位于两端,拉杆、换热管(4)穿过折流板,换热管(4)两端从两侧管板上的管孔穿出,末端与管板(1)焊接,拉杆一端与一侧管板靠螺纹连接,另一端上有螺纹穿过最后一块折流板后用螺母锁紧,拉杆上套有定距管(2),定距管(2)位于相邻两块折流扳(3)之间和缺口方向相同的相邻两块折流扳(3)之间,其特征是多个折流板(3)在两管板(1)之间不等距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是按壳程流体的流向,弓形折流板(3)间距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是按壳程流体的流向,弓形折流板(3)间距依次减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等距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管板、弓形折流板、拉杆、定距管、换热管及壳体组成,管板位于两端,拉杆、换热管穿过折流板。拉杆上套有定距管,定距管位于相邻两块折流扳之间和缺口方向相同的相邻两块折流扳之间。多个折流板在两管板之间不等距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折流板的不同间距,满足冷凝(蒸发)器不同体积流率的需要。从而,提高传热能力,降低流动压降,还可避免蒸发过程可能对传热设备造成的破坏,确保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传热能力提高10%以上,减少冷凝器流体的压力降10%以上。在同样工艺条件下,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并不提高。
文档编号F28F9/22GK2844831SQ20052009306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孙雅忠, 李德君, 郭占利, 陈保东 申请人: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