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造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705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质造气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是一种生物质造气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造气锅炉是以秸杆、草、稻壳等农林废弃物资为主要燃料,利用热解气化方法使得这些燃料在缺氧状态下受控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完成能量由固态向气态的转换。然后经降温、除焦等多种净化措施后洁净的秸杆燃气,由风机或真空泵输送到储气罐,再经管网送到用气点进行二次点燃使用。由于以上过程必须有气体输送管道和储气罐,热效率低,并且一但遇到明火,必定有爆炸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锅置于造气炉上,省去储气罐和输送管道,使造气炉产生的可燃气体直接燃烧。因为没有可燃气体停留空间,减少了热损失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物质造气锅炉,它包括造气炉和在造气炉上设置的锅两大部分,造气炉由外炉体16、内炉体19,内、外炉体19、16之间为水夹套17,在水夹套17上设置进水管座8、蒸汽出口3,在炉体上设置加煤口4、清渣口6、清灰口21,在内炉体19内的下部设置炉排20,在炉排20底部设置进风管9,水夹套17上设置的蒸汽出口3与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设置的进风装置7分别与环风圈5、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组成;在造气炉上置有锅,其特殊在于将锅直接置于造气炉上。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造气锅炉由于直接将锅置于造气炉上,产生的可燃气体直接进行燃烧,减少了热损失,又消除了安全隐患,无需设置防爆门,可敞开燃烧,省去了气体输送管道和储气罐。其操作简单、成本降低、维修方便、热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2,一种生物质造气锅炉,它包括造气炉和在造气炉上设置的锅两大部分,造气炉由外炉体16、内炉体19,内、外炉体19、16之间为水夹套17,在水夹套17上设置进水管座8、蒸汽出口3,排污管座18,水位计管座22,在炉体上设置加煤口4、清渣口6、清灰口21,在内炉体19内的下部设置炉排20,在炉排20底部设置进风管9,水夹套17上设置的蒸汽出口3与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设置的进风装置7分别与环风圈5、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组成,其造气炉在内炉体19内的下部设置的炉排20,不但能利用秸杆、草、稻壳等生物质造气,还能燃烧煤等一切可燃物质,使空气、水蒸汽、燃料能充分反应,产生所需的可燃气体;在造气炉上置有锅,锅由内外筒体10,在内外筒体10上设有与煤气发生炉连通的气体出口23、出烟口11、进水管15、蒸汽出口1、水冷壁管束12、对流管束14和排污管座2,内外筒体10外设置保温层13组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造气锅炉,它包括由外炉体(16)、内炉体(19),内、外炉体(19、16)之间为水夹套(17),在水夹套(17)上设置进水管座(8)、蒸汽出口(3),在炉体上设置加煤口(4)、清渣口(6)、清灰口(21),在内炉体(19)内的下部设置炉排(20),在炉排(20)底部设置进风管(9),水夹套(17)上设置的蒸汽出口(3)与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设置的进风装置(7)分别与环风圈(5)、炉排(20)底部的进风管(9)连通组成造气炉;在造气炉上置有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造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将锅直接置于造气炉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是一种生物质造气锅炉,它包括由外炉体、内炉体,内、外炉体之间为水夹套,在水夹套上设置进水管座、蒸汽出口,在炉体上设置加煤口、清渣口、清灰口,在内炉体内的下部设置炉排,在炉排底部设置进风管,水夹套上设置的蒸汽出口与炉排底部的进风管连通,设置的进风装置分别与环风圈、炉排底部的进风管连通组成的造气炉;在造气炉上置有锅。其特点是将锅直接置于造气炉上,产生的可燃气体直接燃烧,减少了热损失,又消除了安全隐患,无需设置防爆门,可敞开燃烧,省去了气体输送管道和储气罐。其操作简单、成本降低、维修方便、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F23L7/00GK2898639SQ200620028258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6日
发明者郭伟席, 郭磊, 姜常荣 申请人:郭伟席, 郭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