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135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包括炉体,炉体底部设有带中空的腔体火枪,腔火枪体下端设有可外接输入燃气的燃气喷头,腔体中部设有外接输入空气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管口与燃气喷头相对,腔体上端呈倒喇叭状结构,倒喇叭状结构的腔体外周设置有若干支导气管,腔体上端延伸至炉体内且在炉体内的火枪腔体上设有用于扩散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火帽,火帽包括内部具有倒圆台状空腔的壳体,壳体的空腔内设有燃烧罩,火帽壳体上设置有燃烧垫圈,以实现窑炉炉体内平稳对接,更加适合温度均匀传递。本窑炉火枪和火帽的匹配使用可以大大解决目前梭式窑原有火枪设备能耗高的弱点,有效节约燃气燃料,缩短窑炉烧制时间,烧制的制品质量高。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制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烧制陶瓷所用的窑炉一般采用梭式窑或大喷头快速窑的窑炉结构,梭式窑是一种以窑车做窑底的倒焰(或半倒焰)间歇式生产的热工设备,也称车底式倒焰窑,因窑车从窑的一端进出也称抽屉窑,是国内近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窑型之一。梭式窑除具有一般倒焰窑操作灵活性大,能满足多品种生产等优点外,其装窑、出窑和制品的部分冷却可以在窑外进行,既改善了劳动条件,又可以缩短窑的周转时间。但由于间歇烧成,窑的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大,烟气温度高,热耗量较高,同时梭式窑是以自然吸氧式燃烧,当增加原料,氧气助燃自然就不足,就不能完全燃烧,所以必须解决配氧问题。原有梭式窑高温回原烧成要10?11.5小时才能完成烧成时间;对于大喷头快速窑可以取代梭式窑炉使用,高温烧成最快速度是9.5小时?11.5小时,节能方面,用大喷头快速窑比梭式窑节约11%,但烧成上下窑温差大,造成窑炉炉体部份温度不均匀,烧制出来的陶瓷制品容易出现瑕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节约能源,升温均匀且速度快,可使燃气与空气达到最佳燃烧配比,火流速带柔和,高温烧成、中温烧成及回原烧成速度快的窑炉。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该窑炉包括炉体,炉体底部设有若干支延伸至窑炉炉体内部进行高温燃烧的火枪,该火枪包括中空的腔体,腔体下端设有可外接输入燃气的燃气喷头,腔体中部设有外接输入空气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管口与燃气喷头相对,腔体上端呈倒喇叭状结构,倒喇叭状结构的腔体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支导气管以使腔体内所混合的燃气加速进入窑炉,腔体上端延伸至炉体内且在炉体内的火枪腔体上设有用于扩散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火帽,所述的火帽包括内部具有倒圆台状空腔的壳体,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二层或多层用于扩散气体的燃烧罩。
[0006]所述的火帽壳体上设置有燃烧垫圈,以实现窑炉炉体内平稳对接,更加适合温度均匀传递。
[0007]工作时,燃气喷头从A部喷送燃气进入腔体内及通过连接管B部输入空气进行混合,在喷头的推力作用下,混合空气的燃气进入倒喇叭结构的腔体上端,并往炉体内输送,在倒喇叭结构的腔体内,由于周边设置有若干支导气管,使空气进入与燃气逐级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进入火枪的腔体,实现在燃烧罩内燃烧,本实用新型高温1300?1360度回原烧成要适应饱和温度烧成利用整改创出火枪与火帽密合成功,达到第二次气化从低温到高温安全燃烧。在配燃气系统和氧气系统的操作下,以最佳配比完成,解决了高温窑内压不饱和温度和大喷头分布不均程度。
[0008]本实用新型火枪配置成功使用,能使窑炉达到推进式燃烧,所以升温速度快,从小火升温排出水份和杂质排出也快,到了中期回原燃烧可以调控到配比最佳的回原燃烧比,实现烟囱低排放,窑炉内压饱和又能升温快。
[0009]本窑炉火枪和火帽的匹配使用可以大大解决目前梭式窑原有火枪设备的弱点,有效节约燃料,缩短烧制时间,提高烧制的陶瓷品质、投资成本不高,节约大量资源经济。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1](I)升温速度快、燃烧能效比高:
[0012]窑炉内升温比较平衡,火流速带柔和,采用燃气与气体逐级充分混合,同比现有高温烧成和中温烧成速度快1-3小时,同时达到最佳燃烧配比,燃烧能效比高,可以达到低碳排放。
[0013](2)烧陶瓷的质量效果好:
[0014]同比以上现有技术的陶瓷炼制窑炉,温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比较饱和平衡,釉下花色可控烧到最佳效果,可靠、快、强、瓷质变形小,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0015](3)有效节约能源:
[0016]本实用新型同比梭式窑和目前大喷头快速窑相比,经现有技术的窑炉更加节能,可调控到最佳配比燃烧,可控升温速度,烧制温度均匀,回原燃烧升温快。
[0017](4)操作方便、可靠安全: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燃气和空气逐级混合调配操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本窑炉人性化设计构思,可控性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枪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该窑炉包括炉体1,炉体底部设有若干支延伸至窑炉炉体内部进行高温燃烧的火枪2,该火枪包括中空的腔体3,腔体下端设有可外接输入燃气的燃气喷头4,腔体中部设有外接输入空气的连接管5,该连接管管口与燃气喷头相对,腔体上端呈倒喇叭状结构,倒喇叭状结构的腔体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支导气管10以使腔体内所混合的燃气加速进入窑炉,腔体上端延伸至炉体内且在炉体内的火枪腔体上设有用于扩散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火帽,所述的火帽包括内部具有倒圆台状空腔6的壳体7,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二层或多层用于扩散气体的燃烧罩8。
[0022]所述的火帽壳体上设置有燃烧垫圈9,以实现窑炉炉体内平稳对接,更加适合温度均匀传递。
[0023]本实用新型高温1300?1360度回原烧成要适应饱和温度烧成利用整改创出火枪与火帽密合成功,达到第二次气化从低温到高温安全燃烧。在配燃气系统和氧气系统的操作下,以最佳配比完成,解决了高温窑内压不饱和温度和大喷头分布不均程度。
[0024]本实用新型火枪配置成功使用,能使窑炉达到推进式燃烧,所以升温速度快,从小火升温排出水份和杂质排出也快,到了中期回原燃烧可以调控到配比最佳的回原燃烧比,实现烟囱低排放,窑炉内压饱和又能升温快。
[0025]本窑炉火枪和火帽的匹配使用可以大大解决目前梭式窑原有火枪设备能耗高的弱点,有效节约燃气燃料,缩短窑炉烧制时间,烧制的制品质量高、制造成本不高,节约大量资源经济。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若干支延伸至窑炉炉体内部进行高温燃烧的火枪(2),该火枪包括中空的腔体(3),腔体下端设有可外接输入燃气的燃气喷头(4),腔体中部设有外接输入空气的连接管(5),该连接管管口与燃气喷头相对,腔体上端呈倒喇叭状结构,倒喇叭状结构的腔体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支导气管(10)以使腔体内所混合的燃气加速进入窑炉,腔体上端延伸至炉体内且在炉体内的火枪腔体上设有用于扩散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火帽,所述的火帽包括内部具有倒圆台状空腔(6)的壳体(7),壳体的空腔内设有二层或多层用于扩散气体的燃烧罩(8)。
2.根据要求要求I所述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帽壳体上设置有燃烧垫圈(9)。
【文档编号】F23C5/08GK204027325SQ201420511223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6日
【发明者】丘红莉, 熊冰, 王荣辉, 宋思萍, 吴会莲, 王华春 申请人:梅县梅雁螺旋藻养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