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2809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沥青搅拌站中燃烧器是最重要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燃烧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决定了沥青搅拌站加工产品质量、产能和加工成本,也是对沥青搅拌站性能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

现有的沥青搅拌站燃煤燃烧器需要通过风门调节火焰大小,风门的故障率高,柴油点火时,由于煤粉着火点较高,需要借助柴油泵喷将柴油输送到点火枪引火来燃烧炉膛里的煤粉,但在该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柴油泵故障率高,齿轮泵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引火的点火枪容易烧坏,传统的炉膛为一种格式,容易产生燃烧不完全,煤粉容易粘在布袋上,附着在骨料上,导致成品料质量下降,布袋使用寿命短,炉膛里的煤粉燃烧留下的硫化物等残渣容易附着在炉膛上,需要经常清理,在维修操时作往往需要经过大量的拆卸检查才能找到具体的故障点,耽误了客户的工期,造成客户的直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沥青搅拌站煤粉燃烧器柴油点火时需要柴油泵喷油而产生的高故障率、使用寿命短、点火枪积炭烧坏以及煤粉燃烧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包括支架、炉体、送煤管、引风装置以及点火系统,所述炉体包括外壳和炉膛,所述外壳与炉膛之间形成一进风空腔,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引风室、变频风机和进风通道,所述变频风机设于引风室内,引风室与进风通道连接,所述进风通道侧面设有一与所述炉膛进料端连接的耐火泥浇注层,耐火泥浇注层设有与所述进风空腔相通的环形进风口,该耐火泥浇注层还设有一与所述炉膛内壁相对应的第一炉膛风道,所述耐火泥浇注层中部还连接有一送煤管,该送煤管末端的耐火泥浇注层具有一与炉膛内壁相通的喇叭状开口,所述送煤管内部套设一点火枪风管,该点火枪风管与送煤管的末端之间安装有一环形风道,所述引风室还设有一与所述点火枪风管相通连接的分支风管;所述点火系统包括点火枪、储气罐和燃油管路,所述点火枪设于所述点火枪风管末端,该点火枪风管内还设有一连接所述点火枪的气缸,所述储气罐内装有柴油,该储气罐的进气端与沥青搅拌站的空压机连接,储气罐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燃油管路连接至所述点火枪。

进一步地,所述燃油管路上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储气罐之间的燃油管路上还装有柴油过滤器,所述电磁阀与点火枪之间的燃油管路上还装有调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外侧壁上装有用于监控储气罐内柴油剩余量的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包括小炉膛和大炉膛,其中,小炉膛的前端与所述耐火泥浇注层连接,后端则与大炉膛的前端固定连接,该小炉膛末端的外壁与大炉膛前端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炉膛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大炉膛末端连接一锥形缩口,该锥形缩口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大炉膛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膛风道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第一炉膛风道叶片,所述第二炉膛风道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第二炉膛风道叶片,所述环形风道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环形风道叶片,所述第一炉膛风道叶片、第二炉膛风道叶片及环形风道叶片均以各自中心轴线左旋45°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枪风管末端设有一环形挡料体,该环形挡料体由内圆钢和外圆钢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枪风管的前端连接有一观察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通过复数个滚轮支撑在一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一驱动所述炉体转动的减速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炉体之间软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轨道,所述支撑座及进风通道底部设有在所述轨道上移动的行走轮。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引风室设有变频风机,可省去风门调节机构,高效调节火焰大小,点火系统借助沥青搅拌站配有空压机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储气罐的柴油输送至点火枪中,点火枪风管内设有连接点火枪的气缸,便于调节点火枪最适合的点火位置,点火枪风管内通入空气,可降低点火枪外表面的温度,还可使煤粉充分燃烧并将其火焰向炉膛的前端输送,送煤管末端的耐火泥浇注层具有一喇叭状开口的结构,可充分地分散煤粉,使其容易点燃,故本发明可克服煤粉燃烧器需要柴油泵喷油点火而产生的高故障率、使用寿命短以及煤粉燃烧效率不高等问题。

2、点火枪风管内的轴向风与环形风道叶片形成的旋转风相互配合,使燃料燃烧稳定且充分,同时还保证进入烘干滚筒内的火焰与冷骨料进行热交换时具有合适的温度,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3、炉膛包括小炉膛和大炉膛,可使小炉膛内燃烧不完全的煤粉进入大炉膛内再次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地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

4、第一炉膛风道、第二炉膛风道以及环形风道内均环绕布置有风道叶片,且风道叶片均以各自中心轴线左旋45°设置,使得进入小炉膛、大炉膛内部的气流形成旋绕气流,维持煤粉燃烧火焰在轴向上移动燃烧的稳定性。

5、大炉膛末端连接一锥形缩口,该锥形缩口的最小直径大于大炉膛的内径,锥形缩口不需要浇注耐火泥或耐火砖,可防止火焰扩散,残渣物容易吹出,且锥形缩口不易烧坏。

6、炉体旋转可以使其受热均匀,残渣物不容易附着在炉膛内壁上。

7、点火枪风管末端设有一环形挡料体,可防止煤粉附着在点火枪的点火棒上而导致点火枪不易点燃,也可使煤粉充分分散,使其容易燃烧。

8、进风通道与炉体软连接,可拆卸分离,进风通道底部还设有行走轮,便于移动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煤粉与气流的流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发明。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用于沥青搅拌站的高效点火及燃烧的煤粉燃烧器, 参照图1和图2,包括支架1、炉体10、送煤管20、引风装置30以及点火系统40,炉体包括外壳11和炉膛12,外壳11与炉膛12之间形成一进风空腔13,外壳通过复数个滚轮14支撑在一支撑座2上,支撑座2设于支架1上,支撑座2上还设有一驱动炉体转动的减速电机15。

参照图1和图2,上述引风装置30包括引风室31、变频风机32和进风通道33,变频风机32设于引风室31内,引风室31与进风通道33连接,进风通道33与炉体10之间软连接,支架1上设有轨道,上述支撑座2及进风通道33底部设有在轨道上移动的行走轮331。进风通道33侧面设有一与炉膛12进料端连接的耐火泥浇注层34,耐火泥浇注层34设有与进风空腔13相通的环形进风口340,该耐火泥浇注层34还设有一与炉膛12内壁相对应的第一炉膛风道35,耐火泥浇注层34中部还连接有一送煤管20,该送煤管20末端的耐火泥浇注层34具有一与炉膛12内壁相通的喇叭状开口341,送煤管20内部套设一点火枪风管21,该点火枪风管21与送煤管20的末端之间安装有一环形风道22,点火枪风管21的前端连接有一观察管23,点火枪风管21末端设有一环形挡料体24,该环形挡料体24由内圆钢和外圆钢组成。环形挡料体24可防止煤粉附着在点火枪的点火棒上而导致点火枪不易点燃,也可使煤粉充分分散,使其容易燃烧。上述引风室31还设有一与点火枪风管21相通连接的分支风管36。

参照图1,点火系统40包括点火枪41、储气罐42和燃油管路43,点火枪41设于点火枪风管21末端,该点火枪风管21内还设有一连接点火枪41的气缸44,储气罐42内装有柴油,储气罐42的进气端与沥青搅拌站的空压机3连接,储气罐42的出气端通过燃油管路43连接至点火枪41,借助空压机3产生的空气压力将储气罐42中的柴油输送到点火枪41上。

参照图1,储气罐42外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液位计421,用于监控储气罐42内柴油的剩余量。在燃油管路42上装有电磁阀422,该电磁阀422用于自动控制是否向点火枪41中喷入柴油;在电磁阀422与储气罐42相连之间的燃油管路43上还装有柴油过滤器45,该柴油过滤器45主要作用是滤去柴油中的杂质,提升油品品质,减少装置发生故障率,增加装置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电磁阀422与点火枪41相连之间的燃油管路43上还装有用于控制进入点火枪41内中柴油的压力的调压阀423,通过该调压阀423可以调节进入点火枪41内柴油的压力,避免因进入点火枪内柴油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点火失败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上述炉膛12包括小炉膛121和大炉膛122,其中,小炉膛121的前端与耐火泥浇注层34连接,后端则与大炉膛122的前端固定连接,该小炉膛121末端的外壁与大炉膛122前端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炉膛风道16。大炉膛122末端连接一锥形缩口17,该锥形缩口17的最小直径大于大炉膛122的内径。锥形缩口17不需要浇注耐火泥或耐火砖,可防止火焰扩散,残渣物容易吹出,且锥形缩口不易烧坏。

参照图2和图3,上述第一炉膛风道35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第一炉膛风道叶片351,第二炉膛风道16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第二炉膛风道叶片161,环形风道22内环绕布置有复数个环形风道叶片221,第一炉膛风道叶片351、第二炉膛风道叶片161及环形风道叶片221均以各自中心轴线左旋45°设置,使得进入小炉膛121、大炉膛122内部的气流形成旋绕气流,维持煤粉燃烧火焰在轴向上移动燃烧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