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351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如投海、填埋、堆肥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难以为继。比较而言,焚烧法处理污泥可消灭病原菌、大幅度地减少污泥体积。回收部分能量,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面优势明显。然而,单独建大型污泥焚烧厂存在诸多问题,如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此传统的污泥掺烧方法都是利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厂等的现有燃烧设备和技术就近焚烧处理污泥。

传统的污泥掺烧工艺如图5所示,该污泥掺烧处理系统虽然能够有效的对污泥进行处理,但是整个污泥掺烧系统复杂,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该系统分别将经过干化处理的污泥和经过研磨的煤粉输送到锅炉中进行掺烧,不仅运行系统更加简单,降低了前期的投入,运行维护成本,而且降低了氮氧化物的形成,起到了低氮燃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沿污泥的行走路径依次包括皮带输送机、电动皮带卸料器、污泥仓、螺旋输送机和破碎式干燥机,所述破碎式干燥机的污泥进口和烟气进口分别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口和省煤器后的烟道相连,所述破碎式干燥机的出口通过引风机与锅炉相连,所述的锅炉上位于燃烧器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污泥入口,且若干个污泥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轴线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N,并在炉膛内形成了第一涡流内切圆。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且若干个燃烧器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M,并在炉膛内形成第二涡流内切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涡流内切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涡流内切圆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的数量与所述污泥入口的数量相等,且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破碎式干燥机和引风机之间设置有气流强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经过破碎式干燥机的污泥直接通过引风机的吸引送入到炉膛内进行掺烧,因此就设备本身而言,省去了用于分离气体和污泥的旋风分离器,用于储存干污泥的储存仓,以及用于分配输送干污泥的仓泵或干污泥分配输送机,使系统更加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

2、干燥后的污泥水分降低,挥发份含量较高,从现有炉膛燃烧器上部通入炉膛,能够快速大量的析出挥发份,使炉膛内局部产生还原性环境,这样当,通入到燃烧器内的煤粉燃烧后产生的氮氧化物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还原性环境中的还原性气体的作用,被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形成,起到了低氮燃烧的作用。

3、通过在锅炉的炉壁上设置若干个污泥入口,且若干个污泥入口的中心线均与所述锅炉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呈一定角度,并在炉膛内形成涡流内切圆(所述的涡流内切圆为一假想圆),形成涡流效应,以保证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锅炉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统的污泥掺烧工艺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掺烧工艺流程图。

图中:1-皮带输送机,2-电动皮带卸料器,3-污泥仓,4-螺旋输送机,5-破碎式干燥机,6-引风机,7-锅炉,71-燃烧器,72-污泥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包括污泥仓3,所述污泥仓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皮带输送机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1上位于所述的污泥仓3的上方设置有电动皮带卸料器2。所述污泥仓3的下端通过螺旋输送机4与破碎式干燥机5的污泥进口相连,所述破碎式干燥机5的烟气进口通过管道与省煤器后烟道相连,用于接受来自省煤器的热烟气。所述破碎式干燥机5的出口通过引风机6与锅炉7相连。

进一步地,为了增大气流强度,所述的破碎式干燥机和引风机之间设置有气流强化装置,所述的气流强化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气流强化装置的型号为GQS75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锅炉7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燃烧器71,且若干个燃烧器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M,并在炉膛内形成第二涡流内切圆(所述的第二涡流内切圆为一假想圆)。形成涡流效应,煤粉的充分燃烧。所述的锅炉7上位于所述燃烧器71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污泥入口72,且若干个污泥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轴线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N,并在炉膛内形成了第一涡流内切圆(所述的第一涡流内切圆为一假想圆)。形成涡流相应,以保证污泥的充分燃烧。优选的,所述第一涡流内切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涡流内切圆的直径相等,即M等于N,且同轴分布。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71的数量与所述污泥入口72的数量相等,且间隔布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炉7为呈方形的煤粉炉,所述燃烧器7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的燃烧器71分别设置于所述锅炉7的四个角上,所述污泥入口7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的污泥入口72分别设置于所述锅炉7的四个侧壁板上。

工作时,首先由皮带输送机1和电动皮带卸料器2将污泥放入污泥仓3内,然后污泥仓3内的污泥通过螺旋输送机4将污泥输送到破碎式干燥机5内,与此同时,来自省煤器后烟道的热烟气也通过管道进入到破碎式干燥机5内,并在破碎式干燥机5内对污泥进行干燥。经过干燥的污泥,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通过污泥入口72进入到锅炉7内,在炉膛内进行燃烧。

由于干燥后的污泥水分大大降低,挥发份含量较高,因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快速的析出大量的挥发份,使炉膛内位于燃烧器71的上方形成一个局部的还原性环境,这样煤粉从燃烧器71进入到锅炉7内,并在锅炉7内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无疑会产生氮氧化物,产生的氮氧化物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上方的还原性环境,在还原性气体的作用下,一部分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形成,起到了低氮燃烧的作用。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传统的污泥掺烧工艺,是现将污泥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污泥和煤粉进行混合,然后将污泥与煤粉的混合物一起通入到锅炉7内。这样一方面需要干污泥的储存和分配设备,系统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煤粉和污泥混合后污泥的含量较少,通入到锅炉7内之后析出的挥发份浓度低,无法在局部产生还原性环境,无法起到低氮燃烧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所述的锅炉为呈圆形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的锅炉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三个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M。所述的锅炉上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三个污泥入口,且所述污泥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锅炉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N。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