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7220发布日期:2019-01-22 18:2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遗体火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殡葬行业遗体火化是一种非稳态、变边界的氧化燃烧过程,即一次性地将遗体和随葬品送入主燃室进行高温燃烧,直至所有可燃组分完全燃尽的过程。殡葬行业在遗体火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二恶英类污染物,90%以上通过烟道直接排放,没有后续处理。

火葬场多用火化机火化遗体,火化机在工作时需要专人通过观察炉门查看燃烧状态,在开启观察炉门时会有燃烧余烟溢出,余烟中含有的二恶英等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常规解决办法是安装透明观察窗,但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以及对死者亲属感受的考虑,不能安装透明观察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开启观察炉门时余烟会被吸走排除,不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包括设于火化机上的观察炉门,还包括设于火化机上的多面板排烟结构,多面板排烟结构包括相通的排烟管道和吸烟罩,吸烟罩设于火化机的外壁上,吸烟罩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多孔板,凹槽的底壁上设有与火化机内部相通的观察口,观察炉门封于观察口上;观察炉门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观察炉门升降的转轴,吸烟罩上设有用于盖住凹槽的透明面板,转轴穿过面板伸至凹槽外;排烟管道内设有用于吸烟的涡扇,转轴伸至排烟管道内与涡扇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外转动转轴,使观察炉门降下而露出观察口,火化机内的余烟由观察口进入由凹槽与透明面板围成的空间内,由于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涡扇转动,涡扇将余烟通过多孔板吸入排烟管道中排除,从而避免余烟毒害工人人员。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观察炉门固定连接,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之间连接有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呈x型铰接;第一杆件顶部与第一导轨通过滚轮连接,底部设有带齿摆轮,转轴上设有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与带齿摆轮啮合,第一杆件通过轴枢接于吸烟罩上,轴固定于吸烟罩上;第二杆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通过滚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通过圆柱齿轮带动带齿摆轮(第一杆件)旋转,使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夹角发生变化,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推动第一导轨和观察炉门升降。

优选的,所述吸烟罩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齿轮套筒,圆柱齿轮设于齿轮套筒内,齿轮套筒侧壁设有露出圆柱齿轮的缺口,带齿摆轮于缺口处与圆柱齿轮啮合,齿轮套筒上还设有用于挡住带齿摆轮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固定座上的圆柱齿轮与带齿摆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呈“凵”字形,固定座两侧设有耳板,轴固定于固定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预先将齿轮套筒和轴安装于固定座上,省去了将齿轮套筒和轴临时焊接到吸烟罩上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道内设有竖轴,涡扇设于竖轴上,竖轴与转轴通过锥齿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转轴改变传动方向驱动涡扇旋转。

优选的,所述涡扇中央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轴承,竖轴与轴承连接,插孔内壁设有一圈齿槽;竖轴上沿其径向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插块,插槽内设有用于将插块推入齿槽内的弹性元件,插块侧面设有与齿槽侧壁接触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观察炉门打开观察口时,转轴带动竖轴旋转,此时插块抵于齿槽内,因此竖轴可带动涡扇旋转抽风;而当观察炉门封闭观察口时,竖轴反转,竖轴反转时齿槽不断挤压插块的斜面,使插块退回插槽内,因此竖轴反转时不能带动涡扇反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面板外转动转轴,使观察炉门降下而露出观察口,火化机内的余烟由观察口进入凹槽与透明面板围成的空间内,由于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涡扇转动,涡扇将余烟通过多孔板吸入排烟管道中排除,从而避免余烟毒害工人人员。

2.通过竖轴上插槽及涡扇上齿槽的设置,能够避免观察炉门关闭时涡扇反转而导致的余烟反吹。

附图说明

图1是火化机的正视图;

图2是火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是竖轴与涡扇连接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火化机;1a、观察口;2、观察炉门;3、多面板排烟结构;31、排烟管道;32、吸烟罩;32a、凹槽;4、多孔板;5、转轴;6、透明面板;7、涡扇;7a、插孔;7b、齿槽;8、第一导轨;9、第二导轨;10、第一杆件;11、第二杆件;12、滚轮;13、带齿摆轮;14、圆柱齿轮;15、固定座;15a、耳板;16、齿轮套筒;16a、挡片;17、竖轴;17a、插槽;18、锥齿轮;19、轴承;20、插块;20a、斜面;21、弹性元件;22、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火化机观察炉门的排烟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于火化机1上外壁上的观察炉门2,火化机1外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观察口1a,观察炉门2封于观察口1a上。火化机1外壁上还设有多面板排烟结构3:由位于上方的吸烟罩32和位于下方的排烟管道31连通而成。吸烟罩32设于火化机1的外壁上,排烟管道31设于火化机1内。

如图2所示,吸烟罩32上设有凹槽32a,凹槽32a的内侧壁上设有四块多孔板4,观察口1a即开设于凹槽32a的底壁上。观察炉门2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使观察炉门2竖直升降,遮盖/打开观察口1a。

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第一杆件10、第二杆件11及固定座15。固定座15呈“凵”字形(c型钢形状),其两侧设有用于连接的耳板15a,固定座15上固定有一根轴22和一个齿轮套筒16,齿轮套筒16内设有圆柱齿轮14,圆柱齿轮14上固定有转轴5,齿轮套筒16侧壁设有露出圆柱齿轮14的缺口,第一杆件10底部设有带齿摆轮13,带齿摆轮13于缺口处与圆柱齿轮14啮合,齿轮套筒16上还设有用于挡住带齿摆轮13的挡片16a。第一杆件10枢接于轴22上,且第一杆件10的顶端枢接有一个滚轮12,滚轮12在第一导轨8内滚动。第二杆件11的两端均枢接有一个滚轮12,两个滚轮12分别在第一导轨8、第二导轨9内滚动。第一导轨8水平固定于观察炉门2底部,第二导轨9与第一导轨8平行设置,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在第一导轨8与第二导轨9之间呈x型铰接。

如图3所示,转轴5通过圆柱齿轮14带动带齿摆轮13(第一杆件10)旋转,使第一杆件10与第二杆件11的夹角发生变化,第一杆件10和第二杆件11推动第一导轨8和观察炉门2升降。吸烟罩32上还固定有用于封盖凹槽32a的透明面板6(见图1),火化机1内的余烟由观察口1a进入凹槽32a与透明面板6围成的空间内。转轴5穿过透明面板6伸至凹槽32a外,可在转轴5穿过透明面板6的一端上设置旋转把手。

如图4所示,排烟管道31的内壁上固定有轴承19,轴承19内设有竖轴17,竖轴17与转轴5垂直,转轴5伸至排烟管道31内与竖轴17顶部通过锥齿轮18传动连接,竖轴17底部设有涡扇7。

如图5、图6所示,涡扇7中央设有插孔7a,插孔7a内也固定有一个轴承19,竖轴17底部固定于该轴承19内。插孔7a内壁加工有一圈齿槽7b,竖轴17的侧壁上设有可伸缩的插块20,插块20可插于齿槽7b内,插块20顶部侧面还加工有斜面20a。

当观察炉门2下降逐渐打开观察口1a时,竖轴17在转轴5的带动下旋转(称为正转),此时插块20抵住齿槽7b内壁,竖轴17得以带动涡扇7旋转,涡扇7将余烟通过多孔板4吸入排烟管道31中排除;当观察炉门2上升逐渐关闭观察口1a时,竖轴17反转,齿槽7b内壁挤压插块20的斜面20a,使插块20退回,因此能够避免观察炉门2关闭时涡扇7反转而导致的余烟反吹。

如图6所示,竖轴17上沿其径向设有插槽17a,插槽17a内设有弹性元件21(弹簧)和插块20,弹簧的作用是将退回的插块20反推至齿槽7b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