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3180发布日期:2018-12-12 00:1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通常会从吃的方面进行逐步改善,而对于燃气燃烧器来说,则变成了一种绝佳的烹饪工具。

而节能减排,利国利民,是每个人的责任,介于上述原则,则需要对燃气燃烧器进行改进。

目前,市场上的燃烧器,它包括炉体。传统的燃烧器所采用的是大气式的燃烧方式,就是通过燃气和大气直接接触,这种燃烧方式,燃烧不够彻底,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不充分燃烧的气体,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以及一氧化硫等,并且热效益低;同时传统的散热器,采用整块结构的陶板制成,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并且若发生陶板的局部热量过高,导致发生裂纹,则需要对整块陶板进行更换,这样不仅对材料造成的浪费,同时还影响到了陶板的安装以及拆卸的便捷程度,从而影响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严谨,节能环保,燃烧充分,无烟,热效益高以及实用性强的燃气红外线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腔,所述炉腔内设有进气通道;

燃烧盘,置于炉腔上方,且用于承载以及传热;

引射器,用于将压缩混合燃气,且与炉腔进气通道连通;

组合连接部件,该组合连接部件包括一端与炉体进气通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引射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以及套设与引射器和连接头外的紧固圈;

其中,所述炉体采用第一材质制成,燃烧盘包括支撑架以及置于支撑架上的燃烧器陶板,支撑架采用第二材质制成;

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之间设有导流板,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周侧设有用于支撑导流板且与导流板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立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腔体内壁上设有用于承载燃烧盘的内承载台以及沿内承载台周侧均布的若干内连接柱,支撑架置于内承载台以及各内连接柱上,且支撑架和内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连接柱的厚度大于内承载台的厚度,且各内连接柱的横截面呈圆弧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外圈、设置于外圈内侧且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的两横条以及设置于各横条上且与横条相互垂直设置的两隔板,各燃烧器陶板和隔板之间设有密封耐高温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器陶板包括板体、均布于板体上的若干凸台、均布于板体上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贯穿凸台及板体,第二通孔呈环形阵列状设置于凸台的周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的厚度和凸台厚度之间的比值为5-6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口的端面和燃烧盘之间的间距在28-32mm之间,导流板和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15mm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采用铸铁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1、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严谨,通过配合引射器对燃气和大气进行混合压缩后,形成燃气和大气体积比为1:45的混合气体,配合设置于燃烧盘和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之间的导流板,将混合的气体均匀分流至炉腔内,从而燃烧盘得以充分接触,达到完全燃烧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热效益,进而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并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支撑架将燃烧器陶板分割形成四瓣结构,一方面避免了因为陶板产生裂纹,导致整块陶板更换,另一方面,通过将燃烧器陶板设置为四瓣结构,便于各陶板的安装,以及与炉体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2、通过将内连接柱的厚度大于内承载台的厚度,且各内连接柱的横截面呈圆弧状,提高了燃烧盘和炉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确保两者之间良好的适配效果;

3、燃烧器陶板包括板体、均布于板体上的若干凸台、均布于板体上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贯穿凸台及板体,第二通孔呈环形阵列状设置于凸台的周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大大的增加陶板的燃烧面积,以及提高炉腔内外气流的流通,从而使得混合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热效益,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4、通过将板体的厚度和凸台厚度之间的比值为5-6之间,以及将进气管的出气口的端面和燃烧盘之间的间距在28-32mm之间,提高了对热量的充分加热,导流板和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15mm之间,使得混合燃气与燃烧盘能够充分的接触,提供燃烧效果,从而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一种上述燃气红外线燃烧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铸造炉体、燃烧器陶板以及支撑架,得到炉体毛坯、燃烧器陶板以及支撑架,预备引射器、点火装置、连接头以及紧固圈;

粗加工炉体的内侧壁,并在炉体的内壁上加工形成内承载台以及内连接柱,精加工炉体内的内承载台、内连接柱、支撑架与内承载台以及内连接柱的抵触面,使得支撑架和炉体同心设置,确保支撑架与内承载台以及内连接柱之间的贴合效果,并通过螺栓将支撑架与内连接柱连接,且支撑架和炉体进气管的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在28-32mm之间,并在进气通道的出气端面周侧的若干立柱上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和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15mm之间;

将燃烧器陶板与支撑架进行连接,并通过提高添加密封胶材料,提升燃烧器陶板和支撑架之间的密封性;

将炉体的进气通道通过连接头与引射器连接,并将紧固圈套设于连接头与引射器的连接处外,得到该产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采用上述加工步骤进行,作为燃烧盘的载体,通过对内承载台以及内连接柱进行精加工,配合支撑架,提高了支撑架与炉体之间的贴合紧密程度,确保了良好的装配效果,并且为了提高燃烧器陶板和支撑架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添加密封耐高温材料,确保了良好的密封效果,装配步骤简单,使用性强以及具备易推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实施例的燃烧器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炉体,10-炉腔,101-进气通道,102-导流板,11-内承载台,12-内连接柱,2-燃烧盘,20-支撑架,201-外圈,202-横条,203-隔板,21-燃烧器陶板,210-板体,211-凸台,212-第一通孔,213-第二通孔,3-引射器,4-组合连接部件,40-连接头,41-紧固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燃气红外线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腔10,炉腔10内设有进气通道101;燃烧盘2,置于炉腔10上方,且用于承载以及传热;引射器3,用于将压缩混合燃气,且与炉腔10进气通道101连通,配合设置于引射器3上的燃气喷头,使得在炉腔1内形成燃气体积和助燃气体体积1:45的混合效果,从而可以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从而提高节能环保的效果;组合连接部件4,该组合连接部件4包括一端与炉体1进气通道10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引射器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40以及套设与引射器3和连接头40外的紧固圈41;通过上述结构的组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组装,进气通道101的出气端面和燃烧盘2之间设有导流板102,进气通道101的出气端面周侧设有用于支撑导流板102且与导流板102可拆卸连接的若干立柱,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可以将混合的气体均匀分流至炉腔1内,从而燃烧盘2得以充分接触,达到完全燃烧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热效益,进而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其中,所述炉体1采用铸铁材质制成,燃烧盘2包括支撑架20以及置于支撑架20上的燃烧器陶板21,支撑架20包括外圈201、设置于外圈201内侧且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的两横条202以及设置于各横条202上且与横条202相互垂直设置的两隔板203,各燃烧器陶板21和隔板203之间设有密封耐高温材料,该密封耐高温材料可以为密封泥或为陶瓷纤维纸,支撑架2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将炉体1采用铸铁材料制成,使得热量能够充分的保留,确保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并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支撑架20将燃烧器陶板21分割形成四瓣结构,一方面避免了因为陶板产生裂纹,导致整块陶板更换,另一方面,通过将燃烧器陶板21设置为四瓣结构,便于各陶板的安装,以及与炉体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炉体1的腔体内壁上设有内承载台11以及沿内承载台11周侧均布的若干内连接柱12,支撑架20置于内承载台11以及各内连接柱12上,内连接柱12的厚度大于内承载台11的厚度,且各内连接柱12的横截面呈圆弧状,提高了燃烧盘2和炉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确保两者之间良好的适配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燃烧器陶板21包括板体210、均布于板体210上的若干凸台211、均布于板体210上的第一通孔212以及第二通孔213,第一通孔212贯穿凸台211及板体210,第二通孔213呈环形阵列状设置于凸台211的周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炉腔10内外气流的流通,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板体210的厚度和凸台211厚度之间的比值为5-6之间,如图2中l1和l2之间的比值,出气口的端面和燃烧盘2之间的间距在28-32mm之间,如图2中h1所示间距,导流板102和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15mm之间,如图2中h2所示间距,提高了对热量的充分加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大大的增加陶板的燃烧面积,以及提高炉腔内外气流的流通,从而使得混合燃气的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热效益,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一种上述燃气红外线燃烧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铸造炉体1、燃烧器陶板21以及支撑架20,得到炉体1毛坯、燃烧器陶板21以及支撑架20,预备引射器3、连接头40以及紧固圈41;粗加工炉体1的内侧壁,并在炉体1的内壁上加工形成内承载台11以及内连接柱12,精加工炉体1内的内承载台11、内连接柱12、支撑架20与内承载台11以及内连接柱12的抵触面,使得支撑架20和炉体1同心设置,确保支撑架20与内承载台11以及内连接柱12之间的贴合效果,且支撑架20和炉体1进气管101的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在28-32mm之间,并在进气通道101的出气端面周侧的若干立柱上设置导流板102,导流板102和出气端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15mm之间;将燃烧器陶板21与支撑架20进行连接,并通过提高添加密封胶材料,提升燃烧器陶板21和支撑架20之间的密封性;将炉体1的进气通道101通过连接头40与引射器3连接,并将紧固圈41套设于连接头40与引射器3的连接处外,得到该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