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489发布日期:2019-04-13 00:1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ZL2014204164148公开了一种活动阶梯式生物质燃料燃烧器,其燃烧室底部至少由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形成阶梯;各炉排上开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除了最下面的炉排外其余各炉排均可在与其它阶梯的接触面内前后移动。各炉排前后移动的动作过程是:各炉排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起始位置向先前移动;然后,各炉排根据从下到上的顺序,移动至起始位置。

它采用独特的活动的阶梯(台阶)式燃烧方式,被点燃的生物质燃料在每个炉排均重新获得了从进风通道的补氧(空气),不断燃烧。

但是由于仅仅是通过炉排上的均重新获得了从进风通道进行补氧燃烧,并且空气是从燃料的底部进入,造成燃料与空气不能充分接触,燃料燃烧不充分,存在结焦和冒黑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可以防止结焦,即使有结焦,结焦也能够燃烧,燃烧不会冒黑烟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具有燃烧室,燃烧室后壁上设置有燃料通道,其燃烧室下部有形成阶梯状的至少两个炉排;最上面的炉排与燃烧室后壁接触并位于燃料通道下方;炉排下部是风腔,各炉排上开有把风腔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燃烧室的顶壁和侧壁是一个中间具有隔热腔的夹套结构,隔热腔与风源相通;在燃烧室的顶壁内壁和/或侧壁内壁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

上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隔热腔经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上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各炉排在左右方向上由多个排条组成,各排条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

上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是沿着上下炉排的接触面前后移动的活动炉排。

上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燃烧室后壁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

上述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燃烧室后壁是中间具有隔热腔的夹套结构,燃烧室后壁内壁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通道。当然燃烧室后壁内的隔热腔与燃烧室的顶壁和侧壁内的隔热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的内壁和/或侧壁内壁上设置与隔热腔相通出风孔,通过出风孔向燃烧室内补充空气,使得燃料上部与下部具有空气进入,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料燃烧充分,防止结焦和黑烟产生,即使有结焦,结焦也能够燃烧。经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时,涡流能够吹动燃料翻滚,起到松动燃料作用,能够促进燃料和结焦进一步的充分燃烧,防止结焦的出现。

隔热腔能够防止燃烧室热量向燃烧室外部散失,同时能够对隔热腔内空气加热,使得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与燃料和可能产生的结焦混合燃烧更加充分彻底。

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均能够前后移动,能够快速把炉排上面的燃料和焦渣(若有的话)向前推,对燃料起到翻转作用,使得燃料燃烧充分,避免结焦;即使有结焦,由于上下炉排的相对运动,能够有效把结焦推离炉排表面,使得结焦也能够继续燃烧。多个排条组成炉排,减小传统技术中整体炉排的变形。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进风通道内助燃风还可以通过相邻排条之间的间隙向上进入炉排上的燃料上,助燃效果更好。各炉排的下部是风腔,风腔内的助燃风也能够通过炉排之间的接触面进入燃烧室内进行助燃。

附图说明

图1是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主视图(从出风孔吹出的风形成非涡流状态);

图4是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的主视图(从出风孔吹出的风形成涡流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燃结焦燃料燃烧装置,其燃烧室H底部由上下接触的3个活动炉排A、B、C形成阶梯状。各炉排在左右方向上由多个排条组成,各排条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进风通道L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各炉排的下部是风腔E,风腔与各炉排上的进风通道相通。当然,对于小型燃烧装置,各活动炉排也可以采用一块整板制成,并在其上开有进风通道。

活动炉排分别与推动它们前后移动的动力装置相连接。

与最上面的炉排A的上部接触的燃烧室后壁上开有燃料通道G,燃料通道内设置绞龙式进料系统。燃烧室后壁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F。

风腔内的助燃风主要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燃烧室,还通过相邻排条之间的或大或小的间隙进入燃烧室,当然还通过相邻炉排之间的接触面进入燃烧室,助燃效果好。

燃烧室的顶壁和侧壁是一个中间具有隔热腔I的夹套结构;在燃烧室的顶壁内壁和侧壁内壁J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D。

参见图4,出风孔D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补风腔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显然,出风孔D的轴线方向也可以没有限制,只要能够达到对燃烧室补充空气的目的即可(参见图3);

当然,风腔E和隔热腔I均与风源如鼓风机相通。

燃料从燃料通道G推进燃烧室H,燃料堆积在点火器F处的活动炉排A上,点火器点燃燃料。风吹进阶梯炉排下部风腔E,再从风腔E进入燃烧室H,燃料开始燃烧。二次风吹进隔热风腔I,一方面可以冷却燃烧室壁的高温,使得隔热腔外壁K温度较低,另一方面二次风通过隔热风腔I和出风孔D,再吹进燃烧室,再次对燃烧室H的燃烧进行二次补氧,从而均匀地与火焰接触,增强燃烧效果,解决了因为一次燃烧补氧不充分会冒黑烟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