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779发布日期:2020-12-22 10:3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固废(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固废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固体废料进行处理,减少占用空间,避免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的辅助装置,其在环境保护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而固废焚烧是目前全球最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在全球多个地方和地区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导致焚烧时常出现焚烧不彻底的情况,使得最终的焚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固废的焚烧效果,往往会在焚烧前对固废中的水分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处理设备效率较低,水分去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固废中水分,工作效率高,使用可靠性好,热利用率高的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包括外箱体、设于所述外箱体下壁的卸料口、可转动设于所述外箱体内的烘干筒体、用于驱动所述烘干筒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套设在所述烘干筒体一端的第一支撑环、套设在所述烘干筒体另一端的第二支撑环、设于所述烘干筒体上的进料口、与所述进料口相配合的第一开闭门、设于所述进料口上方的进料装置、设于所述烘干筒体一端口的前端盖、与所述前端盖相配合的出料装置、设于所述烘干筒体另一端口的后端盖、设于所述后端盖上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配合的第二开闭门、设于所述烘干筒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一风孔及与所述外箱体相配合的给风装置;所述第一支撑环通过一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环通过一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烘干筒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烘干筒体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烘干筒体上的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连的转轴及与所述转轴另一端相连第一驱动件,所述外箱体上设有供所述转轴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通过一密封轴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可在所述烘干筒体内移动的推板、一端与所述推板相连的连接杆及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相连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前端盖上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外箱体侧壁上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三通孔。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箱体上的开孔、可在所述开孔内上下移动的进料管、设于所述进料管上端的扩口罩、固定套设在所述扩口罩的连接环及与所述连接环相连的第三驱动件。

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设于套设在所述进料管上的环形限位块、设于所述限位块内侧壁的滑槽、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及一端与所述环形限位块密封相连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管密封相连,所述环形限位块固定设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上。

所述给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箱体上的热风机和一端与所述热风机相连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外箱体内,伸至所述外箱体内的送风管上设有多个分管,所述分管上设有出风头。

所述第一风孔呈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后端盖。

所述分管呈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孔倾斜设置的方向相同。

所述后端盖的上半部分设有多个第二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烘干筒体进行转动,使得在热风烘干的过程中固废可进行翻转运动,可大大提高热风与固废的接触面积,进而可有效彻底的对固废进行烘干处理,同时也提高了烘干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分管及第一风孔均为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热风在烘干筒体内形成一定的流向,热风能够在烘干筒体内进行充分的停留之后再排除烘干筒体,不仅可提高烘干效果,还可大大提高对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与后端盖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筒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固废焚烧前处理设备,包括外箱体1、烘干筒体2、第一支撑环3、第二支撑环4、驱动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及给风装置,所述外箱体1为一金属箱体,该外箱体1的下壁上设有卸料口11,经过处理的固废可从该卸料口排出,优选的,该卸料口出设有一第三开闭门15,该第三开闭门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电子推拉门,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所述外箱体1上还设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处设有一出风管13,该出风管13设有电磁阀14,该电磁阀的开闭可对出风口进行开启或封堵;

所述烘干筒体2为一金属筒体,该烘干筒体2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外箱内,该烘干筒体2的一端上套设有第一支撑环3,该第一支撑环3通过第一支撑杆31与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相焊接,优选的,该第一支撑杆3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支撑环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分设在第一支撑环3上,所述第一支撑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烘干筒体2相配合连接,附图中并未将第一轴承画出;所述烘干筒体2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支撑环4,该第二支撑环4通过第二支撑杆41与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相焊接,优选的,该第二支撑杆41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杆沿第二支撑环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分设在第二支撑环上,该第二支撑环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烘干筒体2相配合连接,附图中并未将第二轴承画出;该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设置可对烘干筒体进行稳定的固定,保证烘干筒体转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烘干筒体2进行转动,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斜齿轮51、第二斜齿轮52、转轴53、第一驱动件54、第一通孔及密封轴承56,所述第一斜齿轮51套设在所述烘干筒体2上,优选的,该第一斜齿轮51设于所述烘干筒体5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斜齿轮52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1相啮合,所述转轴53为一金属轴,该转轴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齿轮52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箱体1与第一驱动件54的输出端相连,该第一驱动件54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电机,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第一驱动件54通过第一固定杆57与所述外箱体1的外壁相连,所述外箱体1上设有供所述转轴53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转轴53通过密封轴承56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第一驱动件通过转轴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进而第一斜齿轮带动烘干筒体进行转动;

所述烘干筒体2上设有进料口21,该进料口21上配合设置有第一开闭门22,该第一开闭门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电动推拉门,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该第一开闭门开启时,固废可进料至该烘干筒体内,当烘干筒体转动时,该第一开闭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进料口21的正上方设有进料装置,具体的,该进料装置包括开孔71、进料管72、扩口罩73、连接环74、第三驱动件75、环形限位块76、滑槽77、滑块78及波纹管79,所述开孔71设于所述外箱体1上,所述进料管72设于所述开孔71内,且可在该开孔71上下移动,该进料管71的口径小于进料口21,当进料管向下移动时,可通过该进料口伸至烘干筒体内部;

所述进料管72的上端设有扩口罩73,该扩口罩73的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环74,优选的,该扩口罩73上设有盖体731,在进料结束后,该盖体可将扩口罩口盖严,所述第三驱动件75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普通气缸,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环74的下端面相连,该第三驱动件可带动连接环上下移动,该连接环通过扩口罩带动进料管上下移动,优选的,为了提高对连接环的支撑稳定性,可设置多个第三驱动件,多个第三驱动件间隔均匀的设置在连接环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进料管移动的稳定性,在所述进料管72上套设有一环形限位块76,该环形限位块76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上,该环形限位块76内壁上设有滑槽77,该滑槽77内滑动设有滑块78,该滑块78固定设置在进料管上,当进料管上下移动时,该滑块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通过滑块与滑槽的设置可大大提高进料管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波纹管79为一市面具有伸缩功能的普通波纹管,该波纹管79的一端密封连接在环形限位块的下端,另一端密封连接在进料管的外壁上,该波纹管79的设置既可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不会影响进料管的上下移动;

优选的,为了保证进料过程中,进料管可顺利与进料口进行对接,可预先设置使得每次烘干结束后,烘干筒体停止转动之后,该烘干筒体上的进料口总是朝上,即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该操作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烘干筒体2的一端口固定设有前端盖23,该前端盖23与所述出料装置相配合,具体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推板61、连接杆62、第二驱动件63、第二通孔64及第三通孔65,所述推板61设置在所述烘干筒体内,且该推板61可在所述烘干筒体内移动,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与所述推板61相连,该连接杆62的另一端与依次穿过前端盖23、外箱体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63相连,该第二驱动件63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推杆电机,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所述第二通孔64设于所述前端盖中间位置处,可供所述连接杆62穿过,所述第三通孔65设于所述外箱体1的侧壁上可供所述连接杆62穿过,所述第二驱动件63设置在一外壳66内,该外壳66密封焊接在所述外箱体1上;

所述烘干筒体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一后端盖24,该后端盖24上设有一出料口25,该出料口25呈半圆形结构,且位于后端盖的下半部分;与所述出料口25相配合设置有一第二开闭门,该第二开闭门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电动开闭门,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附图中并未将第二开闭门,所述后端盖的上半部分设有多个第二风孔28,当需要排料时该第二开闭门开启,当烘干筒体转动时,该第二开闭门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的,该第二支撑环4的下端配合设置一导料板9,该导料板倾斜设置在外箱体1内,该导料板9的上端成弧形,该弧形结构与第二支撑环的弧度相吻合,该导料板的下端设置外箱体上,且靠近卸料口的位置;该导料板的设置可便于将处理后的固废顺利快速的排出;

所述烘干筒体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风孔27,多个第一风孔成排设置,多排风孔间隔间距的设置在烘干筒体的侧壁上,优选的,该第一风孔成倾斜设置,该倾斜方向朝向第二风孔,也就是风进入烘干筒体内后有向后端盖位置处流动的趋势;第一风孔的倾斜设置可增大热风在烘干筒体内的流动路径,可对热风中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对固废的烘干效果;

所述给风装置用于提供热风,对固废进行烘干,具体的,该给风装置包括热风机81、送风管82、倾斜风管83及出风头84,该热风机用于为外箱体1内提供热风,所述热风机81为市面上直购买的普通热风机,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热风机通过第二固定杆85与所述外箱体1相连,所述送风管82的一端与所述热风机81的出风口相连,该送风管82的另一端伸至所述外箱体1内,所述外箱体1上设有供所述送风管通过的第四通孔,该送风管与所述第四通孔密封配合,且该端口通过一封堵件86进行封堵,伸至所述外箱体1内的送风管82上间隔均匀设有多个分管83,该分管83的一端与送风管82相连通,该分管8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头84,该出风头可扩大出风面积,该出风头84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普通出风头,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优选的,该分管83的倾斜方向与第一风孔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便于热风能够快速高效的进入烘干筒体内;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本实施例中给风装置设置了两组,分别设置在烘干筒体的上方和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需要进料时,打开第一开闭门,并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连接环向下运动,进而连接环带动扩口罩和进料管向下运动,使得进料管的下端伸入至烘干筒体内,将固废物加入至烘干筒体内,进料结束之后,再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进料管向上移动,使得进料管与烘干筒体分离;之后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进行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烘干筒体进行转动,同时热风机将热风通过送风管、倾斜风管及出风头送至外箱体内,进而大部分的热风通过第一风孔进入烘干箱体内对固废进行烘干处理,当外箱体内蒸汽较多时,可打开电磁阀进行排气;当烘干结束之后,停止转动烘干筒体,打开第二开闭门和第三开闭门,第二驱动件通过连接杆带动推板在烘干筒体内移动,将烘干筒体内的固废推出出料口,最终从外箱体的卸料口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