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28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是用于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间壁式热交换的换热器。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热交换器,一般是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管壳式的优点是,可用普通容器钢材制造,成本较低,能承受高温高压,坚固耐用,但传热性能较差,耗钢量大,设备体形和站房用地面积很大,这样,大大影响其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理论传热系数很大,结构紧凑,节省用地面积,便于清洗和增补,但其换热面需用不锈钢、钛钢等贵重金属板压制,成本价格昂贵,还要配制大量的橡胶垫圈,这些垫圈寿命短,易损坏,而且多数不能承受高温,因此维护管理不便,价格太高;螺旋板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较高,但不能拆卸,不便清洗,内部若有损坏,便影响使用,因此一直未得到大量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新型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造价低,效率高,结构紧凑,能耐高温高压,坚固耐用并节省站房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由壳体、端盖、换热管束单元及介质出、入口、排气口、安全阀、排污口组成,其特征是壳体为矩形长方体,与端盖用法兰连接;换热管束单元由管束和管板胀接而成,管束伸进壳体,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端盖法兰之间,换热管束单列多组设置;在壳程介质冲刷每组换热管束单元的入口侧设置激流板,激流板为穿孔钢板,孔径为∮6~12毫米,支撑在壳体上;在端盖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一次介质出、入口;在壳体一端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二次介质入、出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安全阀接口;在壳体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当换热管束单元双列或多列布置时,在壳体的下部放置分段导流板,两列换热管束单元之间有竖隔板。
所述的壳体是椭圆形截面。
所述的激流板上的孔为条形缝。
本实用新型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由于壳体和端盖处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其他部件均采用焊接或胀接结构,无易损部件,制作工艺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换热面采用管束单元结构组合式,结构紧凑,便于清洗;同时,由于只需在设备前侧进行操作管理,大大节省了站房的占地面积;本换热器使用的材料,除对于特别介质需用特殊钢材外,一般均可用普通的容器钢材,因此,成本较低,而且能耐高温高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二次介质(一般是被加热介质)由壳体上的入口接管进入壳体,然后穿过激流板孔冲刷第一组换热管束单元,流经第一组管束后再穿过第二块激流板冲刷第二组管束,依此类推,流经最后一组管束后,由壳体上的出口接管排出;对于双列或多列布置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在壳体下部设置分段导流板,可使流体匀速地冲刷下一列的换热管束。
一次介质(一般是加热介质)由端盖上的入口接管进入端盖上的第一水室,然后进入胀接在管板上的管束入口,流经管束后再进入端盖上的第二水室,并由此进入下一组管束单元,依此类推,流经所有的管束单元后,由端盖上的排出口排出。
一、二次热介质在整个换热过程中保持逆流换热状态。
本换热器管程的流通截面积可以根据管内介质的流量大小来选择最佳值,而壳程的流通截面积,可以根据壳程流量的大小,用调整管束的排列组合方式,改变流道宽度,以达到最佳的流道截面积,从而,两种介质的流量比为任何值时,两者都能选择各自的最佳流速,因此,传热系数大,阻力小,与目前使用的换热器相比,耗钢量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40~60%,站房设备用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与板式换热器相比,由于选用钢材不同,在相同换热量的条件下,板式换热器的价格比较高。所以,本换热器是一种节省钢材、节省用地、成本较低、坚固耐用的新型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适用于各种高低温热水供应系统或其他液体热交换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列式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A-A剖面图图3为单列式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A-A剖面图图4为管束单元示意图一种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由壳体、端盖、换热管束单元及介质出、入口、排气口、安全阀、排污口组成,其特征是壳体1为矩形长方体,与端盖7用法兰连接;换热管束单元3由管束和管板胀接或焊接而成,管束伸进壳体,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端盖法兰之间,换热管束单元单列或多列多组设置;在壳程介质冲刷每组换热管束单元的入口侧,设置激流板2,激流板为穿孔钢板,孔径为∮6~12毫米,支撑在壳体上;在端盖的上部、下部设置一次介质出、入口8、11;在壳体一端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二次介质入、出口6、14;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4和安全阀接口5;在壳体的下部设有排污口15。
12、13为螺栓、螺帽,9为隔板,10为压板,16为导流板(用于多列式)17为竖隔板(用于多列式)。
权利要求1.一种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由壳体、端盖、换热管束单元及介质出、入口、排气口、安全阀、排污口组成,其特征是壳体为矩形长方体,与端盖用法兰连接;换热管束单元由管束和管板胀接而成,管束伸进壳体,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端盖法兰之间,换热管束单列多组设置;在壳程介质冲刷每组换热管束单元的入口侧设置激流板,激流板为穿孔钢板,孔径为∮6~12毫米,支撑在壳体上;在端盖的上部、下部设置一次介质出、入口;在壳体一端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二次介质入、出口;在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安全阀接口;在壳体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束单元双列或多列布置,在壳体的下部放置导流板,两列换热管束单元之间有竖隔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为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激流板上的孔是条形缝。
专利摘要柜式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由壳体、端盖、换热管束单元及介质出、入口、排气口、安全阀、排污口组成,特征是壳体为矩形长方体,与端盖用法兰连接;在壳体内装一至数组可抽卸的换热管束单元和激流板,在端盖和壳体上设置介质出、入口。本换热器能通过控制换热管束单元的流道截面和管束的排列组合方式,达到高效低阻的传热性能,其结构紧凑,能节省钢材和站房面积。适用于各种高低温热水供应系统或其他液体热交换系统。
文档编号F28D7/00GK2160098SQ9321673
公开日1994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8日
发明者熊朝晖, 熊育铭 申请人:熊朝晖, 熊育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