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汽-水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154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水、汽-水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水、汽—水换热器。
现有的换热器有的体积大,效率低,例如管壳式的,有的易结水垢,检修困难,例如螺旋板式的。另外大多数换热器也都容量较小,且通用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量大,水垢易脱落,同时可适应水—水、汽—水两种换热形式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换热装置的筒体内安装有多层伞形浮动盘管,盘管的始端与热媒导入管相连接,终端与热媒导出管相连接,热媒导入管与热媒导出管均安装在筒体内,下端与下封头相连接,筒体内安装有与热媒导入管相平行的支撑管,支撑管的下端与下封头相连接,上端封死,中间与每层伞形浮动盘管相连接。
上封头与筒体焊接在一起,上封头上安装有安全阀座、测温件、热水出管、压力表座和排空阀。热媒导入管通过排空管与排空阀相连接。下封头上安装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该装置的筒体内安装有多层与热媒导管相通的伞形浮动盘管,在运行过程中,伞形浮动盘管的微振动,可对水流产生较强的扰动,强化了传热,可增大换热量。同时,由于盘管伸缩自如,易于脱垢,又由于筒体内有与盘管相连接的支撑管,可对盘管起支撑限位和限振幅的作用。由于每层伞形浮动盘管是由一根直径不变的管组成,因此可实现水—水和汽—水两种换热形式。
本实用新型由于还具有由排空管与排空阀组成的排空装置,可排除管程里的空气,使得热媒可流畅的到达各部位,增强了换热效果。上封头与筒体焊接在一起,成本低,也使得该换热装置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水、汽—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换热装置的筒体6与上封头5直接焊接在一起,上封头5上焊接有安装安全阀的安全阀座1、排空阀15、热水出管2,采用感温包的测温件3和安装压力表的压力表座4。多层由铜管组成的伞形浮动盘管10安装在筒体6内,其始端与热媒导入管11相连接,终端与热媒导出管7相连接,连接形式可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热媒导入管11与热媒导出管7的下端焊接在下封头12上,热媒导入管11的上端通过排空管16与排空阀15相连接,筒体6内安装有与热媒导管相平行的1-4根支撑管8、9,支撑管8、9的下端焊接在下封头12上,中间与每层伞形浮动盘管10相连接,上端封闭。进水管13和排污管14焊接在下封头12上,下封头12通过法兰17与筒体6连接在一起。
本换热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热媒由热媒导入管均匀地分配给每层伞形浮动盘管和支撑管,最后经热媒导出管排出。给水则由进水管进入换热器筒体的底部,然后由下向上流动,被加热后由安装在上封头上的热水出管排出。筒体内的污物可经排污管排出。
该换热器可采用不同的热媒,如水和蒸汽,并可提供系列水—水、汽—水换热器,最高换热量可达14MW,热效率可达95%以上。可为机关、学校、工厂、宾馆、医院等单位提供取暖、生活、空调等用的热水。
权利要求1.一种水—水、汽—水换热器,它具有筒体(6)、与筒体(6)连接在一起的上封头(5)、下封头(12),连接在封头上的进水管(13)和热水出管(2)、连接在上封头(5)的安全阀座(1)、压力表座(4)、测温件(3),排污管(14)安装在下封头(12)上,其特征是在筒体(6)内安装有多层伞形浮动盘管(10),伞形浮动盘管(10)的始端与热媒导入管(11)相连接,终端与热媒导出管(7)相连接,热媒导入管(11)与热媒导出管(7)均安装在筒体(6)内,下端与下封头(12)相连接,筒体(6)内安装有与热媒导管(11)平行的支撑管(8、9),支撑管(8、9)的下端与下封头(12)相连接,上端封死,中间与每层伞形浮动盘管(10)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水、汽—水换热器,其特征是热媒导入管(11)的上端安装有排空管(16),排空管(16)与安装在上封头(5)上的排空阀(15)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水、汽—水换热器,其特征是上封头(5)焊接在筒体(6)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水、汽—水换热器,其特征是进水管(13)安装在下封头(12)上,热水出管(2)安装在上封头(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水、汽-水两用换热器。该换热装置的筒体内安装有多层伞形浮动盘管,盘管与热媒导入管与导出管相连接,筒内还安装有与热媒导管相平行的支撑管,支撑管与伞形浮动盘管相连接。筒体与上封头直接焊接在一起,本装置还具有排空装置。换热器具有换热量大,水垢易脱落,节能及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工厂、机关、宾馆等单位的取暖、生活和空调热水的供应。
文档编号F28D7/10GK2244711SQ9523341
公开日1997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6日
发明者张玉森, 王林华 申请人:张玉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