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调质烘干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245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豆调质烘干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大豆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大豆脱皮的调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大豆加工量占整个油料加工量的一半以上,年加工大豆达2500~3000万吨,直接浸出法制油加工量已占到98%以上。大豆加工在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有带皮浸出和脱皮浸出两种工艺制油。而脱皮浸出法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其取油后豆粕中蛋白含量将提高2~3%,提高了其附加值,而且豆皮的提前去除,减少了油在豆粕中的残留量,相对地提高了大豆的出油量。大豆中的豆皮占大豆总重量的6~8%,大豆的脱皮率与大豆的含水率密切相关。大豆中水分越少,破碎脱皮后仁中残留皮量越少,大豆水分含量与脱皮后仁上黏附的皮的数量关系如下表大豆含水率与破碎脱皮后仁上黏附的皮的数量关系(%)

由此可知,要使仁中含皮量控制在1%范围内,必须将大豆的含水率降低至9%以下。目前常用的干燥大豆的方法,就是采用热风干燥法,但若要将大豆干燥到较低的含水率,这需很长时间,将会破坏大豆的营养成份,影响其成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大豆在干燥过程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调质烘干塔设备,它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大豆的水分,并且将不会破坏大豆的营养成份,不会影响其成品的质量,同时本设备安装简便,运输方便,且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大豆调质烘干塔,它主要由顶盖、储料仓、调质仓、烘干仓和卸料装置等组成。顶盖在塔体顶部,顶盖下设置储料仓、储料仓下设置调质仓、调质仓下设置烘干仓,卸料装置设置在塔底部,它们之间依序上下相叠相通。顶盖上设置料位器和泄爆器,顶盖中央设置集料斗,防止物料偏流;储料仓的中部设置料位器和检修门;调质仓主要由进、出气封头、进、出气接咀、喷淋装置和加热列管组成,加热列管两端分别与进、出气封头相通,其截面呈椭圆形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调质仓内,这样可使物料在仓内沿S型曲线流动,使物料受热均匀,防止因过热而使大豆的营养成份受损;进、出气封头上装置进、出气接咀,用于与外系统相接,调质仓底部设置喷淋装置;烘干仓主要由进、出气管、进、出气角状盒、喷淋装置和框架墙板组成,角状盒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墙板铆接,角状盒在长度方向采用变截面结构,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烘干仓内,其中进气角状盒的大截面端与进气管相通,出气角状盒的大截面端与出气管相通,角状盒在烘干仓内横向排列4~8行,在烘干仓的底部设置喷淋装置。调质烘干塔在整体上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调质仓和烘干仓的交替数量。
大豆调质烘干塔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原料大豆从储存筒仓取出后,先通过磁选器清除金属杂质,清理机除去其它杂质后送入调质烘干塔,经顶盖进入储料仓。进料的多少由设置在顶盖和储料仓内的料位器控制,当进料到达顶盖腰部的料位器时,由该料位器控制进料阀门停止进料,而当卸料装置排料时,其塔内的储料面到达储料仓中间的料位器时,由该料位器控制进料阀门开始进料;可根据原料大豆的含水率的多少,可在塔内增加1套或多套由调质仓和烘干仓组成的装置。大豆在调质仓内被通以蒸汽的加热列管均匀加热,此时水分均匀到达大豆表面,达到软化豆皮的效果,经调质后的大豆进入烘干仓进行干燥,从大豆释放出来的水分由烘干吸气装置抽出仓外,每经过一次调质烘干,大豆的温度升高一些,大豆的水分也降低了一些,反复进行多次的调质烘干,直至大豆的温升达70℃,大豆的水分降低至9%以下,大豆在调质烘干塔中的滞留时间大约90分钟,其中调质时间20~25分钟。烘干时间30~40分钟。经调质烘干后的大豆即由卸料装置送至下一脱皮工序。
由此可知大豆调质烘干塔的优特点如下1.升温迅速,大豆在高温段停留时间短,不会破坏大豆的蛋白等营养成分。
2.在调质仓和烘干仓的底部装置喷淋装置,用于扑灭塔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火灾。
3.大豆经调质升温后再烘干,交替进行,去水能力强,符合脱皮大豆的加工工艺。
4.调质仓内的按正三角形排列的加热椭圆形列管,接触表面积大,使物料在仓内沿S型曲线流动,使物料受热均匀,防止因过热而造成大豆营养成分受损。
5.烘干仓内按正三角形排列的变截面的角状盒,可使热风在烘干仓内风速均匀,混流干燥,使大豆中的水分降低均匀。
6.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大豆的含水率,机动增设调质仓和烘干仓,且安装、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豆调质烘干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调质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9是烘干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储料仓,3.调质仓,4.烘干仓,5.卸料装置,6.集料斗,7.料位器,8.泄爆器,9.检修门,10.料位器,11.进气封头,12.进气接咀,13.喷淋装置,14.出气接咀,15.出气封头,16.加热列管,17.框架墙架,18.进气角状盒,19.出气角状盒,20.出气管,21.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顶盖1、储料仓2、调质仓3、烘干仓4和卸料装置5、依序上、下相叠相通成塔状,顶盖1在塔顶,卸料装置5在塔底。如图2、图3所示,顶盖1上设置有集料斗6,料位器7和泄爆器8;如图4、图5所示,储料仓2内设置检修门9、料位器10;如图6、图7、图8所示;调质仓3由进气封头11、进气接咀12、喷淋装置13、出气接咀14、出气封头15和加热列管16等组成,加热列管16的两端分别与进、出气封头11、15相通,其截面呈椭圆形,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仓内,进、出气封头11、15上设置进、出气接咀12、14与外相接;如图9、
图10所示;烘干仓4由进、出气管21、20、进、出气角状盒18、19、喷淋装置13和框架墙板17等组成,进、出气角状盒18、19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墙板17铆接,角状盒在长度方向采用变截面结构,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烘干仓内,其中进气角状盒18的大截面端与进气管21相通,出气角状盒19的大截面端与出气管20相通,角状盒在烘干仓4内的横向排列为4行。
权利要求1.一种大豆调质烘干塔,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顶盖、储料仓、调质仓、烘干仓和卸料装置组成,顶盖在塔体顶部,顶盖下设置储料仓,储料仓下设置调质仓、调质仓下设置烘干仓,卸料装置设置在塔底部,它们之间依序上、下相叠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调质烘干塔,其特征是顶盖上设置料位器和泄爆器;顶盖中央设置集料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调质烘干塔,其特征是储料仓中部设置料位器和检修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调质烘干塔,其特征是调质仓主要由进、出气封头、进、出气接咀、喷淋装置和加热列管组成;加热列管两端分别与进、出气封头相通,其截面呈椭圆形,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调质仓内;进、出气封头上分别设置进、出气接咀,调质仓的底部设置喷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调质烘干塔,其特征是烘干仓主要由进、出气管、进、出气角状盒、喷淋装置和框架墙板组成;角状盒的两端分别与框架墙板铆接,角状盒在长度方向采用变截面结构,并按正三角形均布排列在烘干仓内,其中进气角状盒的大截面端与进气管相通,出气角状盒的大截面端与出气管相通;角状盒在烘干仓内横向排列4~8行;烘干仓的底部设置喷淋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豆调质烘干塔,是大豆脱皮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主要由顶盖、储料仓、调质仓、烘干仓和卸料装置等组成。顶盖、储料仓、调质仓、烘干仓和卸料装置依序上、下相继相叠相通组成本塔。在塔的整体结构上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调质仓和烘干仓的数量。在顶盖上设置料位器和泄爆器;在储料仓内设置料位器;在调质仓内设置进、出气封头、加热列管和喷淋装置,在烘干仓内设置变截面的进、出气通风盒和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升温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大豆的水分,不会破坏大豆蛋白的营养成份,而且安装、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
文档编号F26B3/02GK2757073SQ20042007915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徐建华, 周粉富, 黄俊强, 张时英, 朱宁, 彭睿 申请人:徐建华, 溧阳正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