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76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顶板上表面设置操作部、装入厨房柜台进行使用的嵌入式燃气灶具,放在煤气台上使用的煤气灶台等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一般性的嵌入式燃气灶具中,成为加热部的燃烧器的点火、灭火或火力调节,通过设在器具本体即灶具本体的大致垂直的前侧面上的操作部来进行。
这种燃气灶具例如被揭示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89854号公报上。图29表示这种第1以往例子的装入厨房家具的嵌入的燃气灶具燃烧器90的点火、灭火的按钮或火力调节杆设在灶具本体91的大致垂直的前侧面92上。在该结构中,进行点火、灭火或火力调节操作的位置通常是腰的高度,用户要被迫进行弯身或弯腰等不自然的姿势,难以操作。
因此,在第1以往例子中,在灶具本体91的顶板93左右任一方另外设置宽幅的伸出部94,在伸出部94上设有点火、灭火或火力调节用的操作部95。
操作部95处于与顶板93相同的面,受到来自燃烧器90的热量。但是,未揭示任何从该热量保护操作部95的对策。另外,具有操作部95的伸出部94额外设在顶板93左右的任一方,因此,厨房家具上面的空间变得狭窄。而在操作部95有多个的场合,从顶板93的眼前侧到深处并排设置多个,因此,位于深处的操作部95其操作性更低。
另外,图30表示第2以往例子。在该燃气灶具中,操作部即旋钮100位于灶具本体101的顶板102上。旋钮100通过旋转轴(未图示)而与燃气流量控制部即手动机械式的燃气旋塞阀(未图示)安装成一体。燃气旋塞阀将燃气喷出,喷出后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而从燃烧器106喷出,通过点火进行燃烧。
旋钮100的位置受用旋转轴直线连接的燃气旋塞阀的位置左右,燃气旋塞阀受到供给燃气的对方即燃烧器106位置的制约。因此,可以说旋钮100位于顶板102上,但受燃烧器106、燃气旋塞阀配置的制约,在仅考虑操作性、观察性的状态下,难以配置旋钮100。另外,旋钮100自身的体积也大,只能在极有限的空间设置具有有限功能的旋钮。此外,由于旋钮100具有突出在顶板102上的高度,故受到燃烧器106的热量影响而变热。由于突出在顶板102上,故难以擦洗顶板102。
因此,在第2以往例子中,在旋钮100与燃烧器106之间,从顶板102上表面突出设有金属制的长遮盖板123。由此,抑制因对放在锅架上的锅子(未图示)进行加热的燃烧器106所发生的热辐射而产生的旋钮100周围的温度上升。
在第2以往例子的结构中,旋钮100具有相应的高度,以确保操作性。因此,必须将保护它的遮盖板123做得更高。在这种结构中,在烹调中用户对燃烧器106的火力进行确认时,遮盖板123因其位置产生妨碍,用户视野被遮住,难以确认火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燃气灶具有灶具本体;顶板;燃烧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部;以及将燃烧器的点火、灭火或火力调节等的信号送向控制部的电气触点方式的操作部。顶板覆盖灶具本体的上部。燃烧器面对灶具本体设置在顶板上。燃气流量控制装置设在灶具本体内,向燃烧器供给、切断燃气,同时控制燃气流量,进行火力调节。控制部设在灶具本体内,对燃气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指示燃烧器的点火、灭火或火力调节。操作部设置在顶板上表面,并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或者,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表面,进一步设置对操作部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温度对燃烧器的火力进行变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燃气灶具的概略剖视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燃气灶具的分隔壁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B是适用于图1所示的燃气灶具的隔热壁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燃气灶具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顶板部分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燃气灶具的分隔壁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燃气灶具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燃气灶具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燃气灶具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11A~图11C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嵌入厨房家具的其它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12A、图12B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3A、图13B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中其它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图13A、图13B所示的燃气灶具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15A、图15B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中另外的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中又一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燃气灶具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燃气灶具的分隔壁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图17所示的燃气灶具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图21A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燃气灶具的俯视图。
图21B是图21A的燃气灶具的主视图。
图22A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其它的燃气灶具的俯视图。
图22B是图22A的燃气灶具的主视图。
图23、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6是图23所示的燃气灶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7A~图27C是表示图23所示的燃气灶具的顶板和盖板的轴支承部分的装配的状态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其它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29是第1以往例子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30是第2以往例子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
图31是第3以往例子的燃气灶具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燃气灶具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实施例说明的结构能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组合,如此结构是本发明的范畴。而在各实施例的说明中,同样的结构或作用效果的地方标上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1)图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和概略剖视图。图3A是图2中燃气灶具的分隔壁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作为设备本体的灶具本体1由形成箱状的壳体2和覆盖上部的顶板3构成。并且,灶具本体1放进嵌装在构成厨房家具的灶台4的开口部4A中,顶板3的外周缘放在开口部4A周缘部的上表面。
以燃气为燃料的3个燃烧器5,一部分位于壳体2内,并在顶板3上不高高突起地面对,分别配置在顶板3的眼前侧的左右和处于该左右间的正中的后侧。在燃烧器5上,分别通过配管而连接着燃气流量控制装置(以下称为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对燃气的供给、切断和燃气流量进行控制,调节火力。图4表示向一个燃烧器5供给燃气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例子。
控制单元6具有设有多个流量调节孔(未图示)的燃气流量控制板7;与其相抗衡而向左右移动、且设有燃气通路孔(未图示)的滑动闭合件8。当滑动闭合件8移动时,燃气流量控制板7的流量调节孔与滑动闭合件8的燃气通路孔相互重叠的开口面积产生变化,控制所通过的燃气的供给、切断和流量。作为电动机一种的步进电动机9使滑动闭合件8产生动作,滑动闭合件8将步进电动机9的旋转变换成向滑动方向的运动。凸轮、齿轮等的驱动力变换部11即使以2个干电池程度的电池电源10进行旋转的步进电动机9的旋转力也可产生补充力,以足够使滑动闭合件8移动。编码器12始终对滑动闭合件8的位置进行检测,故可检测滑动闭合件8的位置异常或步进电动机9的失步等。控制单元6在壳体2内设在易向燃烧器5供给燃气的位置。
控制部13由微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且与控制单元6分开构成,配置在壳体2内。控制部13与电池电源10连接,以获得对电路进行驱动的电力。另外,控制部13通过带状的扁平电缆14而与控制单元6的步进电动机9和编码器12连接,以进行燃烧器5的点火、灭火(以下称为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的指示。另外,这种控制单元6和控制部13的详细结构被公开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3-25411号公报和特开2000-161656号公报等上。
操作部15是电气触点方式的开关,采用触觉开关、静电电容开关等,构成为即使轻轻触摸也动作的软接触方式。操作部15分别与3个燃烧器5对应设置,且与控制单元6分开形成。另外,控制单元6包括以电池电源10为电源、并利用根据脉冲信号进行旋转的步进电动机9而进行动作的滑动闭合件8;燃气流量控制板7;以及编码器12。另外,控制单元6以控制部13的控制指示而动作。
因此,操作部15只要用扁平电缆14与控制部13电气连接,就可发送燃烧器5的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的信号。并且,在操作部15与控制部13之间不需要任何的机械连接,其相对位置无约束。
如此,操作部15不受控制单元6、控制部13的设置位置所左右地可分开设置,避免燃烧器5产生的热量影响。此时,主要考虑操作性、操作前后的可视性,只要在顶板3的上表面进行受燃烧器5热量影响小的从温度上来讲可设置的配置即可。在图1、图2中,操作部15作为一例设在顶板3上表面的周边部之一即眼前侧的周边前部3A上,通过扁平电缆14与控制部13连接。通过用户用手指触摸操作部15,进行燃烧器5的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的信号就被发送到控制部13。
另外,操作部15和显示部17被设在合成树脂制的细长形状的操作部设置部(以下称为设置部)16上,合成树脂制的薄膜覆盖其表面。操作部15由点火灭火操作部15A、火力调节操作部15B、自动烹调操作部15C和定时操作部15D(以下都简称为操作部)构成。操作部15A、15B、15C、15D的下面分别配置有触觉开关(未图示)。这些触觉开关与配设在设置部16下侧的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在该印刷电路基板上连接有扁平电缆14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单元6的控制部13上。
设置部16利用粘接材料或螺钉等低一层地推压安装在顶板3上表面的周边前部3A上,且设成使顶板3的面与操作部15成为大致同一个面。由此,燃烧器5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就更小。另外,对顶板3上容易擦干净。
显示部17接近设置在操作部15的正上方,与操作部15联动表示燃烧器5的动作状态。例如,表示5级火力调节、点火和灭火、自动烹调的打开与关闭。显示部17由与操作部15并排设在设置部16上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与用户手指等触摸操作部15A、15B、15C而联动,进行点灯、熄灯。显示部17通过扁平电缆14而与控制部13连接。操作部15D的表面通过操作而显示时间。
分隔壁部(以下称为壁)18由合成树脂或铝、铁等金属形成,设在燃烧器5与位于顶板3上周边前部3A的操作部15或显示部17之间。细长的大致截面为倒U字状的中空壁18在横向长的顶板3的上表面突出,并利用粘接剂或螺钉等一体地安装在顶板3上。壁18保护受到燃烧器5热量影响的操作部15、显示部17。另外,与将燃烧器5从顶板3突出的高度抑制在较低相对应,壁18的高度尽可能设置得低。
另外,壁18覆盖壁18内的空间18A、在顶板3上并排设置多个的细长的通气孔19。通气孔20通过通气孔19使燃烧器5的燃烧用空气流入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作为自然吸气(图3A的实线箭头)。另外,燃烧器5熄火后,使壳体12内的稍微温度上升后的空气自然排气(图3A的虚线箭头)。通气孔20横向长地设在与操作部15侧相对的壁18的前壁部分上。
采用该结构,通气孔20不仅为使燃烧器5稳定燃烧进行供气,而且阻止热量向操作部15转移。即,壁18内的空间18A、顶板3的通气孔19所生成的给排气流,阻止燃烧器5产生的热量以及从燃烧器5周边的成为高温的顶板部分向操作部15的热量转移。如此,本结构除了上述通气孔20的作用外,利用以下的作用将由燃烧器5的热量所引起的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抑制得更低。
·将操作部15配置在受燃烧器5热量影响小的顶板3上表面的周边前部3A。
·比操作部15更向顶板3上方突出的壁18将燃烧器5的热量遮住。
·在顶板3上设有通气孔19,减小从燃烧器5周边的成为高温的顶板部分向操作部15的传热面积。
另外,壁18的通气孔20向下方的顶板3侧开口。这样,可实现面向燃气灶具站立姿势的用户难以看到的功能性外观,烹调中飞溅的油等或灰尘等难以进入。此外,通气孔20配置在顶板3上表面的上方。因此,从顶板3竖起的壁18的前壁可防止烹调中等煮溢在顶板3上的汤汁等从通气孔20通过空间18A、通气孔19流入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由此,不仅壁18内清洁,而且可使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清洁,且无腐蚀的危险。
具有通气孔20的壁18由相当于后壁部分的上方壁181和相当于前壁部分的下方壁182形成。另外,在上方壁181的下端部181A与下方壁182的上端部182A之间,在壁18的全长上形成通气孔20。此外,上方壁181的下端部181A位于下方壁182的上端部182A的外侧。因此,即使烹调中等煮溢的汤汁等流落到上方壁181上,也可顺着下端部181A被引向上端部182A的外侧,不会从通气孔20流入。
另外,壁18的高度H被设成与锅架21高度大致相同,而锅架21装拆自如地设在燃烧器5的周围。因此,烹调时,不会妨碍对烹调容器(未图示)向眼前和里面的前后方向的往复操作。另外,若将壁18作成具有某种程度强度的结构,则可用壁18和锅架21临时支承烹调容器。
后挡板22具有从顶板3上表面的外周部向外周端较大较高倾斜的前倾斜面22A;以及从前倾斜面22A顶上急剧下降的后倾斜面22B。更具体地说,前倾斜面22A的后部带有向后端变高的倾斜而形成。后倾斜面22B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23,通气孔23起到与通气孔20、19同样的作用效果。即,通气孔23使燃烧用的空气流入壳体2内,将壳体2内的温度上升的空气排出。
这里,对于通气孔19、20、23的效果,与图31所示的第3以往例子进行比较来详细说明。第3以往例子的燃气灶具公开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3-83516号公报上。
在第3以往例子的燃气灶具中的吸气结构中,燃烧器106的燃烧部分106A比顶板102高。燃烧用空气从燃烧器106的燃烧部分106A的下部周围被吸入壳体等的灶具本体101的内部。另外,将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混合气管107设置在壳体状的灶具本体101内,灶具本体101的上部开口被顶板102覆盖,灶具本体101嵌入灶台109内。
在该结构中,燃烧用空气从放在顶板102上的盛汤盘112与燃烧器106之间的吸气口113被吸入灶具本体101的内部。因此,锅架114较高,外观恶化,且燃烧器106处于较高的位置,故空气容易从周围绕入,不能获得较高的热效率。
另外,在灶具本体101上设有通气孔108,从形成于灶台109下部的带有前门110的收纳箱111内也进入燃烧用空气。在这样的燃气灶具中,在燃烧器106的燃烧是弱火的场合,有燃烧器106的燃烧被熄灭之虞。其是因为当急速打开前门110以从收纳箱111取出物品时收纳箱111内瞬间成为负压的缘故。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通向壳体2内、在灶具本体1内外进行给排气的通气孔19、20、23。因此,在该结构中不会损害灶具本体1的外观,也不会受到灶台4前门开闭所产生的收纳箱的内压变化的影响,可向灶具本体1内外进行给排气。因此,不会像第3现有例子那样在顶板上使燃烧器的燃烧部分的位置太高,可确保燃烧用的空气,使燃烧器5的燃烧稳定。
即,本结构在无格栅或顶板3上表面的设备操作的结构或出于燃气灶具的外观和热效率的关系锅架21的高度受到限制的场合等是有效的。即使是空气从设备前面或顶板3上表面向灶具本体1内外进行吸排气困难的结构、且灶台4是具有门为开闭式的收纳箱的结构,也不会因这些结构受到影响,可确保吸排气通道。因此,可获得稳定的燃烧和灶具本体1的温度下降。
另外,若通气孔23设在顶板3的后部外周侧面,那么,即使是从灶具本体1的前面或顶板3的上表面吸气困难的燃气灶具,也不会使外观恶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有与通气孔20相通的燃气灶具前侧的通气孔19和燃气灶具后侧的通气孔23,但也可只设其中之一。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从顶板3上表面的外周后部向后端变高的前倾斜面22A。因此,即使煮溢在顶板3的上表面,也可利用前倾斜面22A来防止沿着后倾斜面22B而流入通气孔23,通气孔23不易堵塞。并且,也可增大后倾斜面22B的面积,由此也可增大通气孔23的面积。这样,容易向灶具本体1内外进行给排气,使燃烧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在顶板3的后倾斜面22B上设有通气孔23,但并不限于此,在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例如,在顶板3的左部或右部、或顶板3前部的外周侧面中的任一个,或像顶板3的左部与右部或后部与前部的外周侧面等那样组合成好几个。或在顶板3的外周侧面的整体分别设置通气孔,也可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时,也可将相当于前倾斜面22A、从顶板3的上表面外周部向外周端变高的倾斜面设置在通气孔的内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顶板3的后倾斜面22B的通气孔23,仅在顶板3上表面的外周后部设有前倾斜面22A。当将通气孔23设在顶板3的后部外周侧面以外的外周侧面上时,最好在与其相对的顶板3的外周上表面也设置倾斜面。由此,可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为使燃烧器5面对顶板3,燃烧器突出用开口部24设在顶板3上。主电磁阀25通过配管连接在控制单元6的上游侧,在发生步进电动机9、编码器12的故障、扁平电缆14断线等,或在因电源停电等而不能控制时切断燃气供给。电源操作部26是与操作部15相同的结构,是设在设置部16上的一个操作部15,为获得燃气灶具的使用安全,它是对电池电源10进行接通、关闭的电源开关。放电点火部27通过放电而对燃烧器5喷出的燃气进行点火。
温度传感器28设在左侧的燃烧器5的中心部,对放在锅架21上的烹调容器底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当操作部15C被打开时,温度传感器28就对烹调中的烹调容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输入控制部13。另一方面,控制部13按照储存有的控制程序并根据温度传感器28的检测信号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进行自动烹调。
图5表示图1~图3A、图4所示的燃气灶具中顶板部分的变形例。顶板3不是1块板体,而是将3个燃烧器5面对上面的耐热钢化玻璃(下面称为玻璃)29形成燃烧器周边顶板部,不锈钢制的顶板框30一体地嵌入在玻璃29上。并且,如图5、图6所示,在玻璃29与顶板框30之间、以及顶板框30与用合成树脂形成设置部16之间,夹装有兼作粘接剂的衬垫31。这里使用的粘接剂其热传导性比金属材料低,且最好使用耐热性好的硅等的树脂材料,使这样的材料发泡后最好也作为衬垫31。由此,可抑制燃烧器5的热量通过顶板框30、玻璃29传给操作部15的设置部16。另外,在顶板框30或玻璃29与壁18的安装部32之间也夹装有衬垫31。由此,可抑制燃烧器5的热量通过玻璃29、顶板框30传给壁18或通气孔19。因此,配设在内部的控制部13等的电气零件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对于上述任一结构的嵌入式的燃气灶具,下面说明其动作、作用。当用户轻轻推压电源操作部26时,电池电源10使控制部13动作。接着,推压操作部15A时,点火信号通过扁平电缆14而被送向控制部13,并且当显示部17中的一个通过控制部13而被点灯时,放电点火部27开始放电。
另一方面,在通过扁平电缆14传输信号的控制单元6中,步进电动机9被驱动,滑动闭合件8进行移动,燃气从控制单元6的喷嘴喷出到燃烧器5的混合气管5A内。利用该喷出燃气的喷射作用,燃烧用空气被吸入壳体2内,与燃气混合而供给于面对顶板3的燃烧器5。该混合燃气通过开始放电的放电点火部27而被点火,在燃烧器5上形成火焰。
并且,壳体2内的空气通过因燃烧器5的燃烧稍稍温度上升的顶板3而稍许温度上升。在壳体2内,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通过壁18的通气孔20、空间28A、顶板13的通气孔19,而像图3A、图6中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以自然吸气方式流入。此时,也加上了从控制单元6喷出到燃烧器5内的燃气的喷射作用。如此被吸入的外部空气用于燃烧器5的燃烧。另外,在燃烧器5灭火后,壳体2内的稍稍温度上升后的空气,与上述顺序相反地像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流动并从通气孔20向外排出。
并且,当用户推压左右中任一个操作部15B时,通过该推压次数来增减显示部17的点灯个数。另外,控制部13分别获取操作部15B的推压次数的信号、和来自于编码器12的与滑动闭合件8的位置对应的步进电动机9的当前位置的信号。而控制部13对使滑动闭合件8滑动的数值进行运算,并将脉冲信号送向步进电动机9。
利用步进电动机9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6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以对燃烧器5的燃烧量进行控制,以成为操作部15B的设定值,火力得到调节。另外,当将燃烧器5的火熄灭时,用户再推压操作部15A。由此,接收到灭火信号的控制部13对步进电动机9进行驱动,将滑动闭合件8关闭,同时显示部17也被关灯。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燃气向燃烧器5的供给、切断或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来调节火力的控制单元6、其控制部13被设在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另一方面,操作部15不受控制单元6和控制部13位置影响地可分开设置。因此,操作部15仅考虑避开受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操作性良好且在操作前后的操作部15的可视性来配置。即,被配置在顶板3上的从温度上来说可设置的位置,例如被配置在顶板3上表面中的周边部之一的周边前部3A。因此,用户能以站立在灶台4的燃气灶具顶板3的眼前的姿势从上看到操作部15,并将手伸出就可从上方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如此,燃气灶具的操作性、可视性大幅度提高。
另外,通气孔19起到如下效果把来自被燃烧器5加热的燃烧器5周边的顶板3的传热向操作部15侧通过的面积减小。即,通气孔19降低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另外,通气孔19通过利用燃烧器5的燃烧使壳体2内温度稍稍上升,从而使外部空气流入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在燃烧器5熄火后,从壳体2内将温度上升后的空气排出。如此,通气孔19在稳定供给燃烧器5燃烧用空气的同时,还起到利用吸排气流对操作部15进行冷却和隔热的两个作用。因此,通气孔19有效抑制来自燃烧器5周边的顶板3的热量转移到操作部15的情况。
另外,如图3B所示,也可设置隔热板(下面称为壁)79来代替壁18。在中空的壁79上,在与燃烧器5相对的面上设有多个通气孔83,在与壁79下部相对的顶板3的上表面也设有多个通气孔19。通过通气孔19对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进行给排气。燃烧器5燃烧时,外部空气因与壁18同样的作用,通过壁79的后面通气孔83和通气孔19而流入壳体2内。因此,可充分确保燃烧器用的空气,并可确保稳定的燃烧状态。
并且,一旦壳体2内的空气因燃烧器5燃烧而稍许温度上升,则在燃烧器5熄火时,壳体2内的热气就通过通气孔19从通气孔83向外部排出。此外,空气流通的壁79遮住燃烧器5的燃烧热量,保护操作部15不受热。因此,用户容易对操作部15安全地操作。
另外,显示部17与操作部15的操作联动,在操作部15的附近显示灶具本体1的动作状态。因此,用户能以站立的姿势一边看显示部17一边操作操作部15,可进一步提高可视性、操作性。
另外,操作部15构成为通过触觉开关或静电电容开关等轻轻碰触而动作的软接触方式。因此,操作部15用与顶板3相同程度的厚度构成,顶板3表面容易被清扫。另外,在用耐热钢化玻璃构成顶板3时,操作部15也可用静电电容方式的开关构成。此时,用户只要将手指碰触到与静电电容方式开关即操作部15相对的耐热钢化玻璃上面即可。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将设置部16稍许抬高,超过顶板3的上表面,但也可作成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面。
另外,为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控制部13和操作部15依靠扁平电缆14的有线方式进行信号传递。除此以外,也可将设有显示部17、操作部15的设置部16整体作成相对顶板3装拆自如、且作为遥控器的遥控操作方式。此时,控制部13和操作部15通过电波或红外线等进行信号传递。这样,进一步提高方便性。
另外,壁18在操作部15与燃烧器5之间设置在顶板3上,且在操作部15与燃烧器5之间将设于顶板3的多个通气孔19遮住。因此,壁18将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隔断,起到热量转移阻力大的通气孔19的作用且进一步降低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另外,烹调容器即使放在壁18上,也不会碰到操作部15,可防止操作部15不经意被放在顶板3上的烹饪容器所操作。此外,通过将顶板3上的多个通气孔19遮住,可防止灰尘进入壳体2内,且也有利于外观。另外,在热的锅或烹调器具放在顶板上的场合,壁18成为支点,防止锅底等高温部分与操作部15接触。
另外,由于壁18的通气孔20横向长地设在与操作部15相对的壁18的前壁上,故可充分确保通气孔20的面积。其结果,有助于产生给排气流,尤其由于通气孔20面对壁18的操作部15,因此,壳体2内和壁18与操作部15之间附近的温度差变得明显,进一步有助于产生给排气流。由此,可进一步降低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提高操作部15的操作性。另外,有助于供给燃烧器5稳定燃烧所必需的空气。
另外,设置部16是热传导比周边的顶板框30和燃烧器5周边的玻璃29低的材质,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因此,可减轻燃烧器5的热量通过顶板框30和玻璃29热传导给操作部15,降低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另外,设置部16与周边的顶板框30和燃烧器5周边的玻璃29分割构成,并在顶板框30与设置部16的接合部、玻璃29与壁18的安装部32夹入热传导低的衬垫31。因此,衬垫31抑制燃烧器5周边的顶板3的热量传递给设置部15,进一步降低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提高操作性和操作时的安全感。
另外,由于通气孔20向下方的顶板3侧开口,故向燃气灶具站立的用户难以看到通气孔,有利于改善外观。并且,烹调中飞散的油等、灰尘等难以进入通气孔,故壁18内被保持清洁,成为燃气灶具功能优异的式样。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在燃烧器5与操作部15当中的顶板3上的多个通气孔19由利用通气孔20可通气的壁18所遮住。除此以外,仅设置没有壁18的单纯的多个通气孔19,也有利于降低操作部15环境温度。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设在燃烧器5与操作部15当中的顶板3上的壁18遮住顶板3的通气孔19。除此以外,即使是没有顶板3的通气孔19而是只有通气孔20的壁18,也有利于降低操作部15的环境温度。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在壁18的面对操作部15的前壁上设有通气孔20。除此以外,如图3A所示,即使在与燃烧器5相对的一侧的后壁、前壁和后壁两方、以及壁18的侧壁上设置通气孔,也可获得与本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通气孔20设在横向长的壁18的整个长度上,但也可分割设置多个。
另外,壁18构成为与锅架21大致相同的高度H,也可作成比锅架21低的高度。
(实施例2)
图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入厨房家具中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图9是该燃气灶具的概略剖视图,图10是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开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设在顶板3上的操作部15相对顶板3上表面有阶梯,或设成向灶具本体1眼前侧下方倾斜。下面以不同于实施例1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中,指示燃烧控制等的操作部15在顶板3上的配置和结构不受燃烧器5或壳体2内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下面称为控制单元)6、控制部13配置的约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作用和效果。并且,操作部15设有比顶板3上表面高或低等的阶梯33,以与设置部16上表面相同的面设于顶板3上的横向长的设置部16上设置部16上表面。操作部15与实施例1相同,分别具有燃烧器5的点火熄火操作部15A和对火力进行提高、减小的左右接近的火力调节操作部15B。除此以外,在对燃气灶具附加功能的场合,也可增加其它的操作部。
如此,操作部15通过横向长地具有阶梯33地设在顶板3上表面的上方或下方,阶梯33的侧壁就将朝向操作部15一侧的燃烧器5所产生的辐射热遮住。由此,避免对操作部15直接加热。另外,由于因有设置部16的阶梯33使顶板3表面上流动的燃烧器5的燃烧排气离开操作部15表面,故可抑制操作部15表面的温度上升。
此外,设置部16的阶梯33的侧壁也可垂直设置,也可倾斜,以引导燃烧器5的燃烧排气流的热气,或用曲面构成,也可在表面设置突起,以增大排气阻力。
另外,作为操作部15的开关,与实施例1相同,可采用触觉开关、静电电容变化型的开关,或使用了薄膜电极的开关、使用了透明电极的触摸板等。另外,显示部17不仅是用LED显示,也可用7段型的LED显示部或液晶板来显示,也可用其它的输入装置、显示装置来实现本功能。
对于上述构成的嵌入式燃气灶具,下面说明其动作和作用。通过操作部15的操作对燃烧器5进行的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等的燃烧控制、以及显示部17进行的显示等,如实施例1中说明的那样。即,在本实施例中,向燃烧器5进行燃气的供给、切断和用燃气流量的控制进行火力调节的控制单元6和控制部13被设在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另一方面,操作部15不受控制单元6或控制部13设置位置的影响而分开设置。这里,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5以设置部16所产生的阶梯33设置在受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较小从温度上来说可设置的顶板3上表面周边部之一的周边前部3A上。此时,与实施例1相同,只要考虑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操作性和可视性即可。因此,阶梯33遮住燃烧器5所产生的辐射热,抑制热量影响,操作部15的表面温度不会变高。
因此,用户能以站立在灶台4上的燃气灶具的顶板3眼前的姿势一边从上方看着操作部15,一边伸出手从上方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如此,操作性、可视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显示部17与操作部15的操作联动,在操作部15的附近显示灶具本体1的动作状态。于是,用户能以站立的姿势一般看着显示部17一边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可视性、操作性。
图7中,形成比顶板3上表面高的阶梯33地抬高设置部16,从而构成操作部15。除此以外,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也可构成操作部15和阶梯33。
在图11A中,从顶板3上表面形成阶梯33地将设置部16降低,构成操作部15。在该结构中,由于操作部15处于阶梯33的阴影下,故来自燃烧器5的辐射热被阶梯33遮住,难以辐射到操作部15,可抑制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
在图11B中,使设置部16从其上面比顶板3上表面高的阶梯33向灶具本体1的眼前侧逐渐向下方倾斜,在该倾斜面16A上构成操作部15。此时,背面的阶梯33也同样遮住来自燃烧器5的辐射热。另外,来自燃烧器5的燃烧排气也沿着里面的阶梯33的面而引导到上方,因此,不会对操作部15进行对流加热,可抑制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获得安全的燃气灶具。
在图11C中,使设置部16从其上面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面向灶具本体1的眼前侧逐渐向下方倾斜,在该倾斜面16A上构成操作部15。此时,阶梯33设在倾斜面16A与顶板3之间。在这种结构中,操作部15处于顶板3上表面的下方,来自燃烧器5的辐射热不会直接辐射到操作部15,可抑制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另外,来自燃烧器5的燃烧排气沿着顶板3方向被引导,故不会对操作部15的表面进行对流加热,可获得与图11B的结构相同的效果。
接着,对将含有操作部15而设置的设置部16设成可在顶板3上进出、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可将操作部15收纳在顶板3下面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2A、图12B是本实施例的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操作部15周边以外是与图7~图10所示的燃气灶具相同的,故以不同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在顶板3上设有收纳开口部(下面称为开口部)34,以使设置部16在顶板3的周边前部3A向上下方向升降自如。开口部34的周围被内缘翻边,并设有筒状的导向部35。将操作部15设在上面的设置部16,通过导向部35并以操作部15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位置为基点而向上下方向升降自如地嵌合在顶板3的开口部34中。图12B表示此收纳时的状态。
弹簧之类的弹性体36其两端被固定在设置部16的上部背面和壳体2上,向上方对设置部16始终施力。操作部卡止部(下面称为卡止部)37用棒材构成,设在顶板3内,以由设在导向部35上的孔35A导向,向水平方向移动,可进出导向部35内。
旋钮37A与卡止部37设成一体,嵌入在顶板3上表面开了口的滑动导向槽38内。并且,卡止部37通过旋钮37A的操作而进出导向部35内,并可在设于在导向部35内进行升降的设置部16上的闭位置卡止孔(下面称为孔)39和开位置卡止(下面称为孔)40中进行插进、拔出。这样,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位置,设置部16被构成为可从顶板3进出。
即,如图12B所示,在操作部15成为与顶板3上表面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卡止部37与孔39嵌合卡止。孔39设在设置部16的侧面位置,以决定操作部为闭状态下的卡止位置。
另外,如图12A所示,在操作部15成为从顶板3上表面突出的高度的位置,卡止部37与孔40嵌合卡止。孔40设在设置部16的侧面位置,以使设置部16的挡块41与导向部35下端抵接,决定操作部为开状态下的卡止位置。弹簧之类的弹性体42被固定在卡止部37和壳体2上,始终向设置部16方向对卡止部37施力。因此,卡止部37的旋钮37A如图12A、图12B所示那样与滑动导向槽38的一端部抵接。
对于上述构成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15,下面说明其动作、作用。如图12B所示,在燃气灶具不使用的状态下,设置部16被收纳在燃气灶具的顶板3内部。用户在使用器具时,通过克服弹性体42的弹性对旋钮37A进行操作,与设置部16的闭位置卡止孔39嵌合的卡止部37脱开。并且,设置部16利用弹性体36的弹力而一边从顶板3上表面被导向部35导向、一边向上方隆起。并且,设置部16在挡块41与导向部35下端部抵接的位置,如图12A所示,利用弹性体42与设置部16侧面抵接的卡止部37与孔40吻合嵌合,设置部16得到卡止。
在结束使用燃气灶具时,在图12A所示的操作部开状态中,用户向箭头方向对旋钮37A进行操作,克服弹性体42的弹力将卡止部37从孔40拔出。并且,沿导向部35克服弹性体36的弹力将设置部16推入下方。当设置部16下降时,利用弹性体42与设置部16侧面抵接的卡止部37就与孔39吻合嵌合。这样,如图12B所示,在操作部15成为与顶板3上表面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操作部为闭状态下,设置部16得到卡止。
因此,当使用燃气灶具时,从顶板3隆起的设置部16的阶梯33遮住来自燃烧器5的辐射热,减轻热量对操作部15的影响。另外,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设置部16被收纳在顶板3内,直到顶板3的上表面与操作部15处于相同的位置,可轻松地将处于大致水平的顶板3擦干净。
如上所述,在图12A、图12B所示的结构中,操作部15在使用时处于与顶板3存在阶梯的状态,故可防止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由于操作部15被收纳在顶板3内,故没有多余的突起物,容易对器具保养,且外观也清爽。
另外,为了能可靠地固定使用时和非使用时的设置部16的位置,卡止部37最好在设置部16的侧面的两端部分别相对地设置一对。
接着,对设有与设置成可在顶板3上进出的设置部16的进出动作联动、从而对供给于燃气灶具整体的控制部分的电源进行接通、关闭的锁定部的结构予以说明。
图13A、图13B是本实施例的嵌入厨房家具后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14是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操作部15周边以外与图7~图12B所示的燃气灶具相同,故以不同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如图13A~图14所示,作为锁定部的主电源开关(下面称为开关)43包括端子板和端子板44,而端子板由设于顶板3上的兼作导向部35的金属构成。端子板44与导向部35相对,由一端固定在设置部16侧面上的变形自如的弹性导电体构成。开关43被设置在电源线45上,该电源线45将电池电源10和控制部13之间连接。如图13A所示,在设置部16从顶板3突出的操作部为开状态的燃气灶具可使用时,开关43中,端子板44与导向部35接触,电源线45闭合。如图13B所示,在设置部16下降到与顶板3相同的面的操作部为闭状态的燃气灶具不使用时,端子板44离开导向部35,将电源线45断开。即,作为锁定部的开关43在操作部15被收纳在顶板3内部的状态下阻止对燃烧器5进行点火指示。
另外,设置部16的在面对其上面的操作部15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位置以操作部闭状态为基点进行升降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2A、图12B相同。但在本结构中,与图12B不同,未设有在操作部开状态下将卡止部37嵌合、并将设置部16的上下动作固定的开位置卡止孔40。相反,由2个弹性体36来支承设置部16,以便即使对操作部15施加操作力等也不会使设置部16容易下降。另外,若使用施力较强的弹性体36,那么也可用1个弹性体。
在本结构中,从电池电源10向控制部13供给电力的电源线45分别与构成开关43的导向部35、端子板44连接。并且如图13A所示,设置部16在操作部为开状态下,开关43的端子板44与导向部35连接成接通状态。于是,电池电源10向控制部13供给电,燃气灶具就处于可使用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设置部16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操作部15处于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卡止部37嵌在设置部16的闭位置卡止孔39内,将设置部16固定。在该状态下,端子板44离开导向部35,开关43成为断开状态,所以,电池电源10不向控制部13供给电。因此,即使推压电源操作部26,燃气灶具也不点火。
另外,在设置部16上不设置开位置卡止孔,而仅依靠弹性体36的弹力保持成操作部开状态。一般,操作部15受到接近垂直方向的操作力。并且,通常进行操作的操作力约是3N~4N,且受到对于操作部15的输入力。但是,在烹调容器放在操作部15上的场合,来自上方的载荷使设置部16向闭方向移动,弹性体36收缩,设置部16向闭状态移动而被收纳。此时,由于燃气灶具即使在工作中也将开关43断开,故燃气灶具使燃烧自动停止。如此,开关43与操作部15的升降联动,将电气信号送向控制部13,使燃烧器5熄火,并成为进行锁定的安全装置。
另外,在设置部16处于操作部闭状态的场合,与图12B相同,操作部15处于与顶板3相同的面。此时,开关43也将电源线45断开,因此,即使从上方将物品放在操作部15上、或顺手的那种不经意的输入力作用于操作部15上,也不会进行无意图地使燃气灶具点火的不安全的动作,是令人放心的。
另外,在燃气灶具点火动作时,必须有意解除卡止部37的卡止,使设置部16向顶板3上方突出。对于幼儿来说,把持旋钮37A向箭头方向操作、并使卡止部37脱离孔39的操作是困难的,因此,该结构起到了所谓的小孩锁定的作用。此外,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设置部16的面对操作部15的上面与顶板3同一个面,清扫时的方便性和外观上都有利。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使用开关43作为锁定部,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电气性地构成为即使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也不能将电力供给于控制部13。除此以外,也可用从顶板3上将操作部15遮住的机械式的方法,其结果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即使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也不使电力供给于控制部13。
下面,对将含有操作部15的设置部16设成以其一端部为支点的旋转式,可进出于顶板3上、不使用燃气灶具时将操作部15收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5A、图15B是本实施例的嵌入厨房家具后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15周边的概略剖视图。操作部15周边以外与图7~图10所示的结构相同,故以不同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具有操作部15的设置部16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细长形状。并且,在顶板3的上表面旋转自如地嵌合在细长的开口部34内,而该开口部开设在燃气灶具的周边前部3A上。在设置部16的三角形的顶点部设有旋转轴46,旋转轴46在开口部34的两端由顶板3的导向部35支承。
扭转弹性体48的一端部挂在弹性体卡止部47上,途中卷在旋转轴46上,另一端部固定在设置部16上。扭转弹性体48对设置部16向隆起在顶板3上的方向进行施力。另外,面对操作部15的表面停止在向燃气灶具眼前侧下方的倾斜位置。设置部16在内部端面具有锤49,在顶板3内设有与锤49卡合的压花挂钩50(下面称为挂钩)。挂钩50的内部内藏有心形凸轮51和弹性体。
并且,从图15A所示的操作部为开状态即燃气灶具的使用状态,以旋转轴46为中心向箭头方向将设置部16推入顶板3内方。这样,在锤49与挂钩50卡合的位置,像图15B所示那样使顶板3与设置部16处于同一个面。即,操作部16隐藏在顶板3内成为操作部闭状态即燃气灶具不使用状态。
显示部17接近操作部15的火力调节操作部的正上方,显示5级火力调节和点火、熄火。显示部17由并排设在操作部15上的LED构成。显示部17,与用户手指等对操作部15的点火熄火操作部和火力调节操作部进行推压、输入相联动而进行点灯、熄灯。控制部13和显示部17通过扁平电缆14被连接。如此结构与图1、图8等所示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结构中,当设置部16以旋转轴46为中心旋转、推入到顶板3内下方时,如图15B所示,锤49被挂钩50扣住,设置部16被收纳在顶板3内。当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再一次推压设置部16表面时,挂钩50的心形凸轮51被打开,锤49脱离挂钩50。由此,受扭转弹性体48施力的设置部16如图15A所示那样在顶板3上隆起,操作部15出现在顶板3的上表面。
在如上构成的操作部15中,设置部16在操作部开状态下相对于顶板3上表面被倾斜保持。因此,用户与图11B的结构相同,可视性良好地容易使用操作部15。另外,设置部16在图15B的操作部闭状态下操作部15不出现在顶板3的上表面,不能对燃气灶具进行打开、关闭等的输入。因此,即使物品等不经意被放在顶板3上,也不会产生燃气灶具点火的无意识的不稳定的动作,是安全的。
下面,就操作部16构成为通过旋转可进出于顶板3上表面、并与图14相同地、设有与进出动作联动地对燃气灶具整体的控制部分进行电源供给接通、关闭的锁定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6是本实施例的嵌入厨房家具后的燃气灶具的操作部15周边的概略剖视图。操作部15周边以外与图15A、图15B、图14所示的结构相同,故以不同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设置部16与图15A、图15B所示的结构相同,利用旋转轴46旋转自如地安装在顶板3上。并且,在从顶板3上表面隆起的操作部为开状态下,设置部16被保持成使操作部15相对顶板3上表面向燃气灶具的眼前侧下方倾斜。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设置部16旋转,被收纳在顶板3内的下方,锤49卡止在挂钩50上。此时,操作部15被收纳在顶板3内,构成与顶板3同一个面。
另外,作为锁定部的开关43是与图13A相同的结构,包括兼作顶板3导向部35的端子板、设在设置部16侧面的端子板44。并且如图14所示,开关43被设成将电池电源10和控制部13之间连接起来的电源线45。在设置部16从顶板3突出的图16的操作部为开状态下的可使用燃气灶具时,开关43的端子板44与导向部35接触,将电源线45闭合。在设置部16下降到与顶板3同一个面的操作部为闭状态的不使用燃气灶具时,端子板44离开导向部35而将电源线45断开。
在上述结构中,设置部16在操作部开状态下,开关43为接通状态,干电池电源10的电力供于控制部13,故燃气灶具处于可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当设置部16向操作部闭状态旋转时,开关43为断开状态,故电池电源10的电力不供于控制部13。因此,即使推压电源操作部26,燃气灶具也不起动。
另外,在从设置部16上方放置烹调容器及其它物品时,由于设置部16的截面是大致正三角形,故设置部16以旋转轴46为中心可旋转。并且,燃气灶具即使在工作中,开关43也被断开,故燃气灶具自动停止燃烧。如此,开关43与操作部15的转动相联动地将电气信号送向控制部13,并使燃烧器5熄火,成为进行锁定状态的安全装置。
另外,在将燃气灶具点火的场合,在操作部为闭状态下,暂时将构成与顶板3同一个面的设置部16推向下方,然后必须停止推压将手离开设置部16。由此,锤49脱离挂钩50。这种操作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因此,这种结构起到所谓的小孩锁定的作用。
(实施例3)图17、图18是本实施例3的嵌入厨房家具后的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剖切的俯视图和概略剖视图。图19是温度检测器安装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20是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利用温度检测器52对操作部15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检测器52检测出给操作部15带来热量影响的规定温度时,控制部13对燃气流量控制装置(下面称为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降低燃烧器5的火力。下面以不同于实施例1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在该燃气灶具中,对燃烧控制等进行指示的操作部15的顶板3上的配置和结构,不受燃烧器5打开、关闭等的燃烧控制部分即壳体2内的控制单元6、控制部13的配置所制约。显示部17由接近操作部15即火力调节操作部15B正上方并排设在设置部16上的LED构成,显示5级火力调节和点火、熄火。显示部17与点火熄火操作部15A和用户手指触到操作部15B相联动地进行点灯、熄灯。显示部17通过扁平电缆14而与控制部13连接。
作为设在顶板3的一部分即设置部16上的操作部15即操作部15A、15B和显示部17的表面由树脂制的薄膜覆盖。操作部15A、15B的下部设置搭载了触摸开关的基板(未图示),扁平电缆14的一端与基板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单元6的控制部13连接。
分隔壁部(下面称为壁)18由铁等金属形成,位于3个燃烧器5与处于顶板3上的周边前部3A的操作部15、显示部17之间。壁18横向长地从顶板3上表面突出,并利用粘接剂或螺钉等一体地安装在顶板3上。并且,壁18利用保护操作部15、显示部17的作为隔热部的隔热作用来减轻燃烧器5所产生的热量影响。另外,与将燃烧器5从顶板3突出的高度抑制得低相对应,尽量将壁18的高度设定得低。以上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另外,在壁18的与操作部15侧相对的壁18的前壁上横向长地设有通气孔20。通气孔20,通过壁18内的空间18A、4个并排设在顶板3上的细长通气孔19而使燃烧器5的燃烧用空气流入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进行自然吸气(图19的实线箭头)。另外,在燃烧器5熄火后,使壳体2内温度稍稍上升后的空气自然排气(图19的虚线箭头)。因此,与实施例1相同,在使燃烧器5稳定燃烧的同时,可将燃烧器5所引起的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抑制得更低。
另外,壁18的基本结构也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即使在烹调中等煮溢的汤等流落在上方壁181上,也沿着上方壁181的下端部181A被导向到下方壁182上端部182A的外侧,不会从通气孔20流入。
温度检测器52配置在壁18内,以对操作部15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检测器52处于壁18内的路径即空间18A内,也对流经此处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另外,为了利用辐射热和热传导对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程度进行检测,遮盖元件的金属制元件罩52A直接安装在金属制的壁18上。
如此,温度检测器52被设在壁18内,对操作部15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该检测信号如图20所示,被输入火力变更控制部(下面称为第2控制部)53,而该火力变更控制部53被设在将控制信号向燃烧器5的控制单元6予以输出的控制部13上。
温度检测器52对操作部15因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所达到的不希望的规定温度进行检测,当第2控制部53接收该检测信号时,对燃烧器5的火力进行变更。此时,第2控制部53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并减少燃气供给量。接着,在温度检测器52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逐渐变高的场合,第2控制部53与其对应而对控制对应6进行控制,逐渐减少燃气供给量,从而减少燃烧器5的火力。并且,当温度检测器52所检测后的温度信号达到规定的上限温度时,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并停止燃气供给,使燃烧器5熄火。第2控制单元53具有实行这种控制次序的控制流程。
另外,第2控制部53也具有对显示部17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在温度检测器52像前述那样检测到规定温度时,进行不同于燃气灶具通常动作时的显示。例如,表示使用中火力状态的显示部17的LED若5个点灯,则温度检测器52检测出规定温度时,使此5个LED闪烁。在温度检测器52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逐渐变高、相应地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并逐渐减少燃气供给量时,使此时点灯的LED全部闪烁。例如,表示使燃烧器5火力减小的火力状态的显示部17的LED若是3个点灯,则实行使该3个LED闪烁、与第2控制部53的火力调节状态对应的显示控制的控制次序。
对于上述构成的嵌入式燃气灶具,下面说明其动作、作用。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对燃烧器5的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等进行控制或由显示部17进行的显示等,是与实施例1相同的。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6和控制部13也被设在灶具本体1的壳体2内。另一方面,操作部15不受控制单元6和控制部13设置位置影响地分开设置。因此,仅考虑燃烧器5产生的热量影响、操作性和可视性,可将操作部15配置在顶板3上从温度上来讲可设置的受燃烧器5热量影响小的顶板3上表面的周边部之一的周边前部3A处。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
另外,对操作部15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52在检测到对操作部15带来热量影响的规定温度时,将该信号送向控制部13的第2控制部53。第2控制部53接受该信号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使燃烧器5的火力降低,因此,自动避免燃烧器5所产生的热量影响,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当温度检测器52所检测的温度逐渐变高时,第2控制部53根据这种情况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调节并逐渐使燃烧器5的火力减小。尽管如此,当温度检测器52的检测温度变高、最后达到规定的上限温度时,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使燃烧器5熄火。由此,根据燃烧器5产生的热量影响的程度来调节火力,实现获取对烹调影响和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平衡的回避动作。
另外,当温度检测器52检测到操作部15附近的规定温度时,例如在显示部17的5个LED点灯时,第2控制部53进行使该5个LED闪烁的显示控制。由此,可靠地告知燃气灶具在进行与通常动作不同的动作,督促用户回到正常使用形式。
并且,如上所述,当温度检测器52的检测温度继续逐渐变高使,第2控制部53根据这种情况对控制单元6进行控制,减小燃烧器5的火力。此外,显示部17的LED表示该火力调节状态,点灯的LED因火力调节而减少,使点灯的3个LED闪烁。因此,如上所述,使5个LED闪烁,更详细地告知燃气灶具进行了与通常动作不同的动作的状态。如此,对于用户的回避动作的选择范围扩大,方便性提高。
另外,壁18位于操作部15附近并在操作部15与燃烧器5之间设置在顶板3上、且是中空状态,内部具有流通空气的路径。由于壁18遮住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故使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降低。另外,烹调容器放在壁18上不会碰到操作部15,可防止因烹调容器使操作部15被误操作的情况,防止燃气灶具不经意产生动作。尤其,壁18内的温度检测器52对流动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故可迅速而正确地检测出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程度。而且,由于金属制元件罩52A直接被固定在壁18上,故温度检测器52利用辐射热和热传导而正确地对来自燃烧器5的热量影响程度进行检测。于是,可进行无误动作的正确的回避动作。
另外,由于操作部15构成为触觉开关或静电电容开关等轻轻碰触进行动作的软触摸方式,故可获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另外,控制单元6的控制部13和操作部15的信号传递用扁平电缆14的有线方式进行,但也可与实施例1相同,将操作部15作成遥控器方式的遥控操作方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是将温度检测器52配置在壁18内的,但只要可对操作部15的温度进行检测,也可配置在其它场所。
另外,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将燃气灶具的操作部15横向方向地配置在顶板3上表面的跟前侧周边部即周边前部3A上。除此以外,也可将操作部设置在顶板3左侧周边部或右侧周边部,和分开设置在顶板3上表面的跟前侧周边部、左侧周边部、右侧周边部上。即使作成这种结构,也可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4)图21A、图21B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燃气灶具的俯视图和主视图。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嵌入在厨房家具的灶台4中。并且,燃气灶具具有面对长方形的顶板3上作为多个加热部的燃烧器5,是嵌入灶台4开口部的内嵌式燃气灶具。设置部16具有与各自的燃烧器5对应、由进行打开、关闭和热量调节的电气触点方式所进行的操作部15。设置部16被设置在顶板3的大致一半的跟前区域的左、右中任一侧的拐角部上,其以外的部分设置燃烧器5。
即,操作部15被设在顶板3的右前方的拐角部处。操作部15具有与燃气灶具的打开、关闭的电源操作部26和各燃烧器5对应的纽扣式的点火熄火操作部15A;以及作为热量调节开关的火力调节操作部15B。因此,在操作部15的里方设有燃烧器5及其锅架21。另外,在顶板3跟前的不同于操作部15的拐角处即左侧拐角设有另一个燃烧器5和锅架21。并且,操作部15避开各个燃烧器5的热量而具有离开燃烧器5足够距离地设置。
如上所述,具有操作部15的设置部16被配置在器具前方一侧拐角即顶板一侧拐角上,在其横向和里方设有燃烧器5。由此,用户不弯腰就可在顶板上进行操作。另外,由于燃烧器5与操作部15分开,故操作部15的温度不会因燃烧器5的热量而上升。此外,通过将操作部15设在烹调器具的一侧拐角处,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将一个燃烧器5靠近顶板的前方。因此,可获得操作性和烹调性极优异的加热烹调器(燃气灶具)。
图22A、图22B所示的燃气灶具、是在图21A、图21B所示的燃气灶具中,在顶板3的里方左侧拐角的空闲部位也配设燃烧器5。并在操作部15上增加点火、熄火操作部15A。即,该燃气灶具是所谓三灶头燃气灶具,3个燃烧器5配置成倒L字形。如此,当将操作部15配置在顶板3上的跟前左侧拐角上时,可将3个燃烧器5配置成L字形。左侧的跟前与里方的各燃烧器5互相共用该操作部15B。
如此,在设置三个燃烧器5的场合,被配置成L字形或倒L字形,整个器具效率良好地得到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5的各开关例如电源操作部26和操作部15A、15B等结构是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相同,可用触摸操作方式进行打开、关闭和热量调节。也可容易地将器具的控制集中在1个部位。通过作成触觉开关等的结构,可用这种触摸操作方式进行操作,从而使顶板上的操作更容易,顶板的结构也无凹凸。因此,可获得容易进行清扫等作业性良好的烹调器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各燃烧器5的打开、关闭、燃气供给量的调节等的具体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即,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结构与图10相同。
另外,控制单元6的控制部13和操作部15的信号传递是用扁平电缆14的有线方式来进行的,但也可与实施例1相同,将操作部15作成遥控器的遥控操作方式。在用无线方式对控制部13与操作部15之间的信号进行传递时,必须将送信部和受信部附加在控制部13和操作部15上。并且,在无线方式的场合,也可是将操作部15装拆自如地设置在顶板3上表面、作成作为遥控操作部的遥控器方式的结构。这些与实施例1~4是共同的。
(实施例5)图23是表示本实施例5的燃气灶具的立体图,表示使盖板向上方转动将操作部露出后的状态。图24是表示利用盖板将该操作部隐藏后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该燃气灶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表示使用时使盖板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图26是表示将该燃气灶具的盖板从顶板上卸下后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27A~图27C是表示该燃气灶具的顶板与盖板之间的轴支承部分的装配的状态图。
在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中,用旋转自如的盖板55将设在顶板3上表面跟前端的操作部15构成为可隐蔽、露出。嵌入烹调台的灶台4的燃气灶具中,沿着顶板3上表面跟前端配置有对燃烧器5的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的动作等进行操作用的操作部15。操作部15的上面是平的,位于与比顶板3上表面低一级位置的操作面54相同的面。并且,操作部15的表面用被防水保护的触摸开关形成,通过用手推压将电气信号输入控制部(未图示),对通过控制部供给燃料的燃烧器5进行打开、关闭和火力调节。3个燃烧器5面对顶板3上表面,配置成左右两侧与其之间里方所构成的三角形。因此,操作部15与各自的燃烧器5对应被设在操作面54的3个部位。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的燃气流量控制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图10相同,故省略说明。
盖板55形成为嵌入比顶板3上表面低一级位置的操作面54中的大小,从图23所示的位置向下方转动,如图24所示那样覆盖3个部位的操作部15的上面。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时,从图24所示的位置向上方转动,如图23所示,背面碰到顶板3而竖起。并且,盖板55用金属制的框55B围住透明的耐热性板的玻璃55A而成。另外,如图24所示,覆盖操作部15的盖板55的上面构成为与顶板3同一个面。
此外,盖板55如图25所示,以两侧轴支承在顶板3上的后部为支点如双点划线和实线所示那样向上下方向转动。另外,如图25实线所示,当将背面放在顶板3上竖起时,在相对顶板3从垂直稍向后方倒下的大致垂直的位置与顶板3抵接,转动停止。并且,图25所示的状态时面向上方的盖板55的前端部55C处于放置在锅架21上的烹调容器56底面的下方。
另外,如图26所示,盖板55左右侧面的后部设有当盖板55转动时成为支点的轴57。在顶板3的与轴57对应的位置设有转动自如地与轴57相嵌的孔58。并且,轴57如图27A~图27C所示,插入设于框55B的孔59中。在收纳于盖板55内部的轴57的一端连接有线圈状的弹簧60,弹簧60的前端从两侧与嵌在框55B中的玻璃55A抵接。由此,可减轻玻璃55A的松动,且轴57始终利用弹簧60而自如地进出于孔59,盖板55装拆自如地安装在顶板3上。
对于上述构成的燃气灶具,下面说明其装配、动作和作用。首先,为了将盖板55轴支承在顶板3上,一边压缩弹簧60,一边将处于图27A所示状态的设在盖板55后部左右侧面上的轴57推向盖板55内的侧方。并且,当轴57的前端部与对应于轴57的顶板3的孔58一致时,如图27C所示,被压缩的弹簧60将轴57推回。并且,轴57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顶板3的孔58中。盖板55以轴57为支点而向上下方向转动。即,除了为使用燃气灶具而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时以外,盖板55基本上处于向下转动的状态。
因此,盖板55与操作面54抵接,如图24那样覆盖3个部位的操作部15,如图24所示,用户可通过透明的玻璃55A看到操作部15。另外,虽未图示,但与实施例1相同,若沿着操作部15设置显示部,则用户也可通过玻璃55A看到显示部。
另外,如图23所示,在将盖板55打开对操作部15进行操作、使燃烧器5动作后,作成使盖板55向下方转动覆盖操作部15的状态。由此,即使从烹调物飞散出来的油或汤汁附着在盖板55上面,也不会附着在操作部15上。因此,可将用户直接接触的操作部15保持成清洁,并且,在操作部15上仅附着用户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污垢,故可轻松地擦干净。
另外,由于盖板55主要由玻璃55A构成,故可方便地去除所附着的污垢。另外,由于成为与顶板3上表面相同的平的面,故即使处于烹调容器56放置在锅架21上的烹调中,用户也不会被盖板55所遮住,可监视燃烧器5的加热状态。此外,由于顶板3上表面和盖板55上面构成为同一个面,故外观优异,凹凸较少,将污垢擦干净的保养是轻松的。
另外,当为了对燃烧器5的动作进行操作而将盖板55向上方转动时,在盖板55相对顶板3从垂直稍倒向后方的位置其背面与顶板3抵接而停止。由此,盖板55可遮住来自燃烧器5的辐射热,防止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用户的手等不会感觉到令人不快的热量而可进行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15也设在顶板3的前部,并处于被盖板55覆盖的位置。即是避开燃烧器5热量的位置。因此,操作性良好,还可防止操作部15的温度上升。
盖板55的前端部55C处于放在锅架21上的烹调容器56底的下方。因此,在将盖板55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下进行烹调时,即使将烹调容器56移向跟前,烹调容器56也不会碰到盖板55。这样,可防止因不经意的冲击而将盖板55关闭的情况。
在对燃烧器5的火力进行调节时等,用户在将盖板55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下可越过盖板55确认燃烧器5的火力。即使是这种场合,由于盖板55主要由透明的耐热性玻璃55A构成,故不遮住用户的视野。因此,用户可容易地进行确认并进行火力调节,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本结构中,在对盖板55与顶板3之间间隙等进行擦洗时,先将放入嵌合在烹调台的灶台4中的顶板3从烹调台上抬起。并从顶板3的背侧克服弹簧60的弹力将轴57推入,从孔58卸下,并卸下盖板55。这样,可将盖板55与顶板3之间间隙等擦干净。
接着,对具有分别独立覆盖多个操作部15的可向上下方向转动的多个盖板55、而多个操作部15是对多个燃烧器5的动作等进行操作的结构予以说明。图28是表示这种燃气灶具的立体图。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前述的结构相同,故以不同的地方为主进行说明。
3个盖板55分别独立地覆盖各个操作部15,并可向上下方向转动地设在顶板3上。所安装着的左侧盖板55的左侧和右侧盖板55的右侧的各个轴是与前述的结构完全相同。另外,正中的盖板55安装成共用左右各个盖板55的轴。即,左侧盖板55的右侧和右侧盖板55的左侧的各个轴依靠弹簧的力而嵌入安装于在正中盖板55后部的左右侧面所开设的孔(未图示)中。
采用这种结构,如图28所示,只要转动将所操作的操作部15覆盖的盖板55即可。此时,如图28所示,其它操作部15由关闭的盖板55覆盖。因此,由于不受油等飞散的影响,被关闭的盖板55所覆盖的操作部15不会被弄脏。
另外,由于与燃烧器5的数目对应地设有多个盖板55,故每个盖板55变得较小,用户容易转动每个盖板55。另外,在操作部15为3个以上的场合,盖板55也可覆盖其中2个。
另外,在实施例1~5中,也可代替显示部17而设置将燃气灶具的状态用声音告知给用户的告知部。在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将这些结构作各种变更。另外,控制单元6利用步进电动机9进行动作,进行燃气的供给、切断和燃气流量的调节。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实现目的的范围内,也可用其它结构来实现。另外,在实施例1~5中,对嵌入厨房家具的燃气灶具作了说明。除此以外,对搁置型的燃气灶具或与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IH烹调加热器)的操作部也可适用同样的结构,获得与本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虽在实施例1~3表示了在壳体2上不设置与收纳柜连通的通气孔、而在顶板3的外周后部设置通气孔23的结构,但也可适用于实施例4、5。另外,在壳体2上不设置与收纳柜连通的通气孔、而在顶板3的外周侧面设置通气孔的结构,即使是将实施例1~5所示的操作部15设在顶板3上的结构以外也是有效的。
以上,如用实施例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发明的燃气灶具,可获得如下那样的效果。
(1)对燃烧器进行燃气供给、切断和通过燃气流量的控制进行火力调节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部被设在灶具本体内。另一方面,与控制部电气连接、输入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等的指示的操作部不受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和控制部设置位置的影响而分别设置。因此,仅考虑避开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影响、操作性、可视性,可将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的从温度上来讲可设置的受燃烧器热量影响小的顶板上表面的周边部,例如周边前部,从而使操作性、可视性得到提高。
(2)通过在操作部与燃烧器之间设置顶板上的通气孔,则从燃烧器周边的成为高温的顶板部分向顶板上操作部传递的传热面积变小,减轻热量流动。因此,可抑制操作部的温度上升,提高安全性。
(3)通过在操作部与燃烧器之间设置分隔壁部(隔热壁),则可遮断来自燃烧器的热辐射,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另外,不会因将锅等的烹调容器放在分隔壁部上而碰到操作部,可防止不经意地使燃气灶具产生动作。
(4)通过在燃烧器与操作部之间的顶板上设置通气孔,并用设在顶板上的可通气的分隔壁部将其覆盖,从而分隔壁部也遮住来自燃烧器的热气。由此,与热量转移阻力大的通气孔的作用一起来进一步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另外,通过隐藏顶板上的通气孔,可防止灰尘进入,且提高外观。
(5)操作部形成为与顶板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因而顶板上的擦洗等的保养变得容易。
(6)通过用热传导比燃烧器周边顶板部的材质低的材质构成设有操作部的操作部设置部,可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提高操作性、操作时的安全感。
(7)操作部设置部与燃烧器周边顶板部分割形成,在与燃烧器周边顶板部之间的接合部夹装热传导低的衬垫。由此,利用衬垫可抑制燃烧器周边顶板部的热量传递给操作部,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提高操作性、操作时的安全感。
(8)通过将分隔壁部作成中空状且具有通气孔的结构,从而产生在内部通过通气孔的空气流动,尽量遮住来自燃烧器的热量辐射,可进一步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
(9)通过设置顶板的通气孔、分割壁部内的通气孔和分隔壁部的通气孔中的任一个,可减轻燃烧器产生的热气和从燃烧器周边的成为高温的顶板部分向操作部的热量转移,可抑制操作部的温度上升。因此,可自如地将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的周边部,容易对操作部的设置位置进行定位,且操作性、可视性得到提高。另外,在顶板下也可配置电气元件等。另外,通过分隔壁部的通气孔、顶板外周侧面的通气孔将燃烧用的空气送入燃烧器,由此可进行更稳定的良好的燃烧。并通过将顶板的通气孔设在顶板后部,使外观变得更好。
(10)将通气孔设在分隔壁部的燃烧器侧或操作部侧的至少一方侧。由此,在分隔壁部例如横向长地配置在燃烧器与操作部之间的场合,可充分确保通气孔的面积。因此,积极产生给排气流。尤其,在通气孔面对分隔壁部的操作部侧的状态下,灶具本体内、顶板上的分隔壁部与操作部之间附近的温度差显著,进一步积极产生给排气流。由此,可进一步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同时供给于燃烧器燃烧所必须的足够的空气,获得稳定的良好的燃烧。
(11)通过将分隔壁部的通气孔向顶板侧开口,则向燃气灶具站立的用户难以看到通气孔,不仅产生功能性的外观,而且烹调中飞散的油等、灰尘等难以进入通气孔。
(12)通过将分隔壁部的通气孔配置在顶板上表面的上方,这从顶板上竖起的分隔壁部的部分遮住烹调中等煮溢的汤汁等。由此,阻止煮溢的汤汁等从通气孔通过分隔壁部、顶板而流入灶具本体内。
(13)由构成分隔壁的上方壁和下方壁形成通气孔,使上方壁的下端部位于下方壁的上端部的外侧。由此,即使在烹调中等煮溢的汤汁等流落到上方壁上,也顺着上方壁的下端部被导向到下方壁的上端部的外侧。因此,可阻止煮溢的汤汁等从通气孔通过分隔壁部、顶板而流入灶具本体内。
(14)通过将分隔壁部的高度设成与灶架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或其以下,在烹调时对烹调容器向前后方向进行往复操作时就不会造成妨碍。尤其,在将分隔壁部的高度作成与灶架高度大致相同的场合,也可将分隔壁与灶架一起暂时用于支承烹调容器,是方便的。
(15)通过将与操作部联动、显示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等灶具本体的动作状态的显示部接近操作部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可视性。
(16)通过将操作部构成软触摸方式,则可按与顶板相同程度的厚度构成操作部。由此,有利于外观,可容易进行顶板上的清扫。另外,可自如地将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的从温度上来讲可设置的周边部,容易对操作部的设置位置进行定位,且操作性、可视性得到提高。
(17)通过用无线或扁平电缆等的有线方式进行控制部与操作部的信号传递,从而可在顶板上表面的周边部也设置操作部,或装拆自如地作成遥控器方式的遥控操作部。
(18)操作部不受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和其控制部设置位置影响,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地设置。此时,相对于顶板上在下方或上方带有阶梯地设在顶板上。由此,操作部不受燃烧器的辐射热的影响,操作部的温度上升得到抑制。
(19)如上所述,通过设置阶梯,阶梯就成为燃烧器的燃烧排气的阻力,燃烧排气流离开操作部的表面,对流热量所引起的操作部的加热得到抑制。因此,在将即使操作时碰触也不热的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时的位置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因此,操作部可主要考虑操作性、可视性进行配置,提高燃气灶具的使用方便性。
(20)通过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将操作部向燃气灶具的跟前侧下方倾斜地设在顶板上,则难以受到燃烧器的辐射热,可抑制操作部的温度上升。
(21)通过在操作部设置部设置向跟前侧下方倾斜的背面,则燃烧器的燃烧排气从顶板面上的水平方向向上方排出,可抑制操作部的对流热量所引起的加热。
(22)通过将操作部向燃气灶具的跟前侧下方倾斜,从而相对于用户的视线接近垂直,提高操作部的可视性。因此,在将即使操作时碰触也不热的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时的位置的自由度得到提高,且可获得操作部的可视性好的燃气灶具。
(23)将操作部构成为在不使用时将其收纳在顶板的内部、在使用时将其相对于所述顶板隆起地进行升降或旋转的结构。由此,因在不使用时操作部被收纳在顶板上表面的下部,故顶板上表面可作成大致平面状,无操作部的凹凸,有利于外观。另外,可容易地对顶板上进行清扫。另外,由于使用时操作部隆起,故可将燃烧器的热量影响抑制得较低,同时,若使操作部倾斜设置,则操作部的可视性得到提高。
(24)除了上述结构外,在操作部上设有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操作部收纳在顶板内部的状态下燃烧器的点火指示不能进行的锁定部。由此,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不会出现因小孩等顽皮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点火的现象。另外,若不是有意作成将操作部的锁定解除并隆起的状态,则不能进行操作。因此,不经意的误操作或物品放在操作部上部、或因误将手碰触等进行点火而受到火伤等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获得安全的燃气灶具。
(25)操作部的锁定部与操作部的升降或旋转动作联动而将电气性连接予以遮断,从而对燃气灶具进行熄火并进行锁定。由此,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通过每次收纳操作部,即使无意识,也可自动地作成锁定状态。在收纳状态下,操作部面对顶板表面的场合等不使用操作部时,也不会产生小孩等不经意向操作部输入、误将物品搁置或碰触手而进行点火的现象,获得安全的燃气灶具。另外,若不以升降或旋转动作将操作部打开,则不能进行点火动作,故可实现用双重动作进行点火的安全操作顺序。
(26)通过利用弹性体对操作部施力,则操作部可始终在下降或可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因此,使用时可对由弹性体施力的操作部进行操作。另外,在误将烹调容器放在操作部上的场合、在小孩碰触的场合等施加了弹性体的施力以上的重量时,操作部被收纳在顶板内部。同时,燃气灶具被锁定,不能进行点火动作,且自动熄火,故不经意的火伤等可能性下降,可获得安全的燃气灶具。
(27)设有对操作部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和控制部受到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温度的火力变更控制部,万一燃烧器所产生的热量影响波及操作部时,自动进行火力调节。由此,避免对操作部的热量影响,确保安全性、可靠性。
(28)火力变更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温度对燃烧器的火力进行调节,并可随着检测温度变高而减小火力,当达到规定的上限温度时熄火。由此,根据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影响的程度来调节火力,可确保对烹调的影响与安全性、可靠性取得平衡的回避动作。
(29)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出规定温度时,火力变更控制部就向显示部或报知部进行不同于通常动作时的显示或报知。由此,可靠地告知燃气灶具正在进行与通常动作不同的动作,督促用户回到正常的使用形式。
(30)由于火力变更控制部根据火力调节的状态对显示形式或报知形式进行变更,故可详细地告知燃气灶具处于不同于通常状态的动作状态,扩大用户的回避动作的选择幅度,提高使用方便性。
(31)通过在分隔壁部上设置温度检测器对流动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可迅速、正确地检测出来自燃烧器的热量影响程度。
(32)由于将温度检测器的金属制元件罩固定在隔热壁上,故控制部可利用辐射和热传导来正确地检测来自燃烧器的热量影响程度,可进行无误动作的正确的回避动作。
(33)在面对顶板上设有多个燃烧器的燃气灶具中,把对多个燃烧器进行点火、熄火或热量调节的操作部设在顶板上表面大致一半的跟前区域的左右任一单侧拐角部处。并且在除此以外的部分设有燃烧器。由此,可降低燃烧器对操作部的热量影响。另外,可将各种操作全部集中在器具的顶板上,处于更靠近用户的位置,提高操作性,也使燃烧器使用方便。
(34)在顶板上的与设有操作部的拐角不同的跟前的拐角部、其里侧、所述操作部的里侧,配设三个燃烧器。由此,顶板大致被划分为各1/4,成为效率极好的配列,进一步提高操作部的操作性、加热部的使用方便性。
(35)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操作部作成包含触觉开关操作在内的软触摸方式,则操作部成为无突起物的状态。因此,在操作部的里侧的燃烧器上极容易放置烹调容器。
(36)设有通过向上下方向转动而将操作部露出、隐蔽的盖板。为对火力调节等进行操作而将盖板打开时,由于将来自燃烧器的辐射热遮住,故可降低操作部的温度上升,并且,用户不会感到令人不快的热量而可愉快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37)在将盖板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下,在大致垂直的位置其与顶板抵接,转动停止。由此,盖板可遮住来自燃烧器的辐射热,可防止操作部的温度上升。
(38)在盖板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下,盖板的前端部位于烹调容器底面的下方,而烹调容器位于燃烧器的上方。由此,例如在灶架上将烹调容器移向跟前时,烹调容器也不会碰到盖板,故可防止不经意冲击将盖板关闭的情况。
(39)由于通过设置盖板将烹调中的操作部隐蔽,故可防止油或煮溢的汤汁飞散到操作部上的情况。
(40)在每操作部上设有多个盖板。由此,仅将遮住所要使用的燃烧器的操作部的盖板向上方转动,将其操作部露出即可,故可防止油或煮溢的汤汁飞散到在此期间不使用的操作部上的情况。
(41)由耐热玻璃等透明的材质构成盖板。由此,盖板即使不向上方转动,用户的视野也不会被遮住,用户可容易地确认火力。另外,若用耐热性板构成盖板,则即使附着污垢,也能将该污垢方便地去除。
(42)在将操作部隐蔽后的状态下,将盖板作成与顶板上表面同一个面。由此,顶板与盖板产生一体感,提高外观性,并且顶板相对于盖板的凹凸减少,顶板上的保养也变得容易。
(43)在设在顶板外周的通气孔的内侧,设置向外周端变高的倾斜面,从而可防止溢出的汤水等通过通气孔进入灶具本体内的情况。
产业上的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燃气灶具具有灶具本体、顶板、燃烧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和控制部;以及将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等的信号送向控制部的电气触点方式的操作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向燃烧器供给、切断燃气,并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进行火力调节。控制部对燃气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指示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操作部在顶板上表面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地配置。或者,操作部配置在顶板的上面,并进一步设置对操作部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温度对燃烧器的火力进行变更。利用其任一结构,操作部不会受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和控制部的设置位置的影响而可分开设置,可仅考虑操作性、可视性,配置在顶板上从温度上来讲可设置的燃烧器热量影响小的顶板上表面的周边部,例如配置在周边前部。因此,操作性、可视性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灶具,具有灶具本体;覆盖所述灶具本体上部的顶板;设在所述灶具本体内、面对所述顶板上的燃烧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其设在所述灶具本体内,对所述燃烧器进行燃气的供给、切断和燃气流量控制以进行火力调节;控制部,其设在所述灶具本体内,控制所述燃气流量控制装置,指示燃烧器的点火、熄火和火力调节;以及电气触点方式的操作部,其配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将所述燃烧器的点火、熄火和火力调节的信号送向所述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具具有下面任一种特征1)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周边部且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的部位2)还具有对所述操作部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控制部具有根据检测出规定温度的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信号而将所述燃烧器的火力进行变更的火力变更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配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周边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操作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位置上设有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操作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位置上还具有突出的分隔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部是中空,在所述分隔壁部设有第1通气孔,同时在所述顶板的所述操作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第2通气孔,所述分隔壁部覆盖所述第2通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气孔与所述第1通气孔,进行如下情况的至少一种情况通过所述分隔壁部内吸入向所述燃烧器的燃烧用空气;对所述灶具本体内的空气进行排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气孔设在所述分隔壁部的所述燃烧器侧和所述操作部侧的至少一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气孔向所述顶板方向开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气孔配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部具有上方壁和下方壁,所述第1通气孔设在所述上方壁与下方壁之间,所述上方壁的下端部位于所述下方壁的上端部的外侧。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在所述燃烧器周围的灶架,所述分隔壁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灶架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是与所述顶板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有所述操作部且设在所述顶板上的操作部设置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置部由热传导比配设在所述燃烧器周边的所述顶板材料低的材质形成。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置部与所述顶板分体设置,具有被夹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操作部设置部的接合部中的热传导小的衬垫。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操作部接近设置、与所述操作部联动并表示所述燃烧器动作状态的显示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构成为轻轻碰触就动作的软触摸方式。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含如下至少一种构件触觉开关;静电电容开关;使用了薄膜电极的开关;使用了透明电极的触摸板。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用无线和有线方式的任一种进行与所述控制部之间的信号传递。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阶梯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向所述灶具本体的跟前侧下方倾斜地设在所述顶板上。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在不使用时被收纳在所述顶板的内部,在使用时相对于所述顶板隆起,构成为可升降和可旋转的任一种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操作部被收纳在所述顶板内部的状态下、阻止所述燃烧器的点火指示的锁定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操作部的升降和旋转中的任一种联动,将电气信号送向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燃烧器进行熄火并锁定。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向升降和旋转中的任一方向对所述操作部施力的弹性体。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在所述顶板上表面一半的跟前区域的左右任一单侧的第1拐角部上,除此以外的部分设有所述燃烧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是多个燃烧器之一,在所述顶板上的不同于所述第1拐角部的跟前的第2拐角部、所述第2拐角部的里侧和所述操作部的里侧,分别设有所述多个燃烧器。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遮住所述操作部、并设成可向上下方向转动的、将所述操作部露出和隐蔽的盖板,所述操作部设在所述顶板的上面跟前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是多个操作部之一,所述盖板是多个盖板之一,所述多个盖板各自遮住所述多个操作部的至少一个。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当为了露出所述操作部而使盖板向上方转动时,所述盖板在相对于所述顶板上表面为垂直的位置与所述顶板抵接,转动停止。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当为了露出所述操作部而使盖板向上方转动时,所述盖板的前端部位于烹调容器底面的下方,而所述烹调容器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由透明的耐热性板形成。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将所述操作部隐蔽后的状态下,所述顶板上表面与所述盖板上面成为同一个面。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有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所检测的温度对所述燃烧器的火力进行调节,随着所述检测温度变高,使所述燃烧器的火力减小。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有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所检测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时,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将所述燃烧器熄火。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显示部和报知部中的至少任一种,所述控制部具有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当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出规定温度时,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向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报知部的至少任一种进行至少任一种的不同于通常动作时的显示和报知。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力变更控制部根据火力调节状态对显示形式和报知形式的至少任一种进行变更。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突出在所述顶板上的、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位置的分隔壁部,所述燃气灶具具有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在所述分隔壁部内,对在所述分隔壁部内流动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器外表面具有固定在所述分隔壁部上的金属制元件罩。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外周设有用于使所述灶具本体内和所述灶具本体外进行给排气的第3通气孔。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通气孔设在所述顶板的后部外周。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所述第3通气孔的内侧的上面外周具有向外周端变高的倾斜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燃气灶具,具有灶具本体、顶板、燃烧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部和将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等的信号送出的电气触点方式的操作部。燃气流量控制装置对燃烧器进行燃气供给、切断,并对燃气流量进行控制,以进行火力调节。控制部对燃气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并指示燃烧器的点火、熄火或火力调节。操作部避开燃烧器的热量影响地配置在顶板上表面。或者操作部配置在顶板上表面,再设置对操作部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器的检测温度对燃烧器的火力进行变更。
文档编号F24C15/00GK1833140SQ20048002222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7日
发明者胜部浩幸, 原正一, 北田照幸, 松井健治, 碓井研造, 津本康克, 松村充真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