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03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防止炉管中烧结体在高温下氧化甚至出现脱炭现象,工作状态下的保护气氛高温烧结电阻炉必需在其炉管中充入惰性气体,因此要求炉管的端盖在高温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公知技术中的端盖是由底座、中间套和封盖三部分组成,其中中间套与底座螺纹连接,封盖与中间套由螺钉紧固。底座通过其内沿口密封圈受中间套内沿口挤压变形而固定于炉管端部,同时使该部密封。底座与中间套、中间套与封盖的接合面分别设置密封圈。另外,中间套的卧槽中设有循环冷却水的环形管,中间套外侧设有与环形管连通的进出水管。实践证明,上述端盖的密封效果不可靠,其原因在于螺纹连接的中间套与底座依靠手动不易旋紧,导致底座内沿口密封圈和端面密封圈变形不足而造成保护气氛的泄露。还由于循环冷却水的环形管与中间套的卧槽存在接触缝隙而影响降温效果,导致端盖局部过热,使得端盖各组成部件的膨胀系数出现差异,导致接合缝隙增大而造成保护气氛泄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公知的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结构存在的密封效果不可靠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可靠的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的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结构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端盖由底座、中间套和盖板构成,中间套中设有环形水道,其外圆环壁对称设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进出水管;底座设有与中间套对称分布的螺孔相对应的通孔,各通孔设有对应接合于中间套螺孔的、使底座紧密接合于中间套的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中间套与底座接合面的内沿口设有压制密封圈的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端盖的中间套所设置的环形水道,其降温效果明显好于公知技术中的冷却水循环环形管,使端盖在高温下能保持稳定的密封性能。中间套与底坐的接合是通过工具的紧固螺钉连接,较手动旋紧效果可靠,旋紧时使设置在底座、中间套接合面内沿口与炉管之间的密封圈在中间套坡口的挤压下充分变形,从而将底座牢牢地固定于炉管并使该部可靠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烧结体氧化和脱炭现象的发生。


附图1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结合为整体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使用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1-1底座通孔,1-2底座紧固螺钉,2中间套,2-1螺孔,3盖板,3-1盖板通孔,3-2盖板紧固螺钉,4进水管,5出水管,6卧槽,7环形水道,8密封圈,9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实施例,本端盖由依次接合的底座1、中间套2和盖板3构成,其中底座1套装于炉管9端部表面,底座1与中间套2接合面的内沿口与炉管9之间设有密封圈8,中间套2相对于底座1的内沿口设有压制该密封圈的坡口。本实施例的中间套2其内圆环壁与炉管9外管壁滑配合,以保证其坡口对密封圈8的挤压效果,图2与图3中该密封圈截面形状比较可看出其明显的变形。另外,中间套2与底座1、中间套2与盖板3的结合面分别设有镶装图1密封圈8的相对卧槽6。
图1中,中间套2对称分布有6个螺孔2-1,底座1与盖板3分别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底座通孔1-1和盖板通孔3-1,各通孔分别设有接合于中间套螺孔的、并使底座1与盖板3分别紧密接合于中间套的底座紧固螺钉1-2和盖板紧固螺钉3-2。
图2、3中看出,中间套2中设有环形水道7,其外圆环壁对称设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进水管4和出水管5。使用状态下的中间套5使冷却水进出水管为垂直设置,进水管4位于底侧,以利于冷却水的循环。
权利要求1.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由螺钉紧固的中间套与盖板,接合于中间套的底座,底座内沿口设置的密封圈,底座与中间套、中间套与封盖的接合面分别设置密封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套中设有环形水道,其外圆环壁对称设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进出水管;底座设有与中间套对称分布的螺孔相对应的通孔,各通孔设有对应接合于中间套螺孔的、使底座紧密接合于中间套的紧固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套与底座接合面的内沿口设有压制密封圈的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烧结电阻炉炉管端盖冷却及连接结构。本端盖由底座、中间套和盖板构成,中间套中设有环形水道,其外圆环壁对称设有与其相通的冷却水进出水管;中间套对称分布有螺孔,底座、盖板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通孔及其分别接合于中间套螺孔的而使底座、盖板紧密接合于中间套的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烧结体氧化和脱炭现象的发生。
文档编号F27B5/06GK2856893SQ2005200271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树华 申请人:李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