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6330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设备,属蜂窝煤采暖炉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 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采暖炉种类很多,以蜂窝煤为燃料的采暖炉种类也不少, 有单腔的,即在炉芯腔内只放一摞蜂窝煤,也有三腔的,即在炉芯腔内放三摞 蜂窝煤,在炉芯外侧设筒状水胆吸热装置。无论是单腔蜂窝煤采暖炉还是三腔 蜂窝煤采暖炉,它们都包括炉外壳体、垂直环形水腔、炉芯、珍珠岩保温层、 烟囱连接口、热水出口、回水口、清灰斗构成,在炉芯的外壁与垂直环形水腔 的内壁之间以及炉外壳体与垂直环形水腔外壁之间均填有珍珠岩保温层,烟囱 连接口设在炉外壳体后壁的上部,并处在中间位置,与炉口相连通,热水出口 也设在后壁的上部,回水口设在后壁的下部,清灰斗从炉外壳体前壁的底部抽 拉口内插入,垂直环形水腔的内、外壁为内、外层钢板焊接构成,热水出口、 回水口均与垂直环形水腔相连通,安装时,热水出口与热水输出管相连接,回 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接。对于三腔的蜂窝煤采暖炉而言,其炉芯为三个半径相等 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圆弧形壁的内直径比蜂窝煤的直径稍大,在每个圆弧 形壁内可放一摞蜂窝煤,因此整个炉芯腔内可放三摞蜂窝煤。这种结构的三腔 蜂窝煤采暖炉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热效率仍较低,特别是在炉口的热量散失较 多,由于火焰的上部温度较高,在放上锅后,火焰向外冒,造成热量散失,影 响采暖的热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一步利于炉口散失热量、提高三腔蜂 窝煤采暖炉热效率的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双环形水套炉口 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由炉外壳体、垂直环形水腔、三腔炉芯、内、外层保温 层、烟囱连接口、热水出口、回水口、清灰斗构成,三腔炉芯为三个半径相等 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在三腔炉芯的外壁与垂直环形水腔的内壁之间填有内 层保温层,在炉外壳体的内壁与垂直环形水腔的外壁之间填有外层保温层,保 温层可采用珍珠岩保温材料,要填满、填实,烟囱连接口设在炉外壳体后壁的 上部,并处在中间位置,与炉口相连通,热水出口设在炉外壳体后壁的上角部, 回水口设在炉外壳体后壁的下部,清灰斗从炉外壳体前壁的底部抽拉口内插入, 垂直环形水腔的内、外壁为内、外层钢板焊接构成,热水出口、回水口均与垂 直环形水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炉口内设炉口下环形水套和炉口上环形水套, 炉口下环形水套的口内壁形状与三腔炉芯的上口内壁的形状一致,为三个半径 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且炉口下环形水套的内口沿置于三腔炉芯的上口 上,炉口上环形水套的上壁与炉台面为一整体,炉口上环形水套的内口沿为内 斜面,以方便坐锅,炉口上环形水套的内口为圆形内口沿,炉口上环形水套的
圆形内口沿至炉口下环形水套的内口圆弧形壁最近点的距离为30-50mm,炉口 下环形水套的上壁与炉口上环形水套的下壁之间的距离为10-30mm。本实用新 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炉外壳体后壁的上部还设有防爆阀,防爆阀与垂直 环形水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炉外壳体为长方体,其高度为510-520mm,其 左右宽度和前后宽度均为310-350mm;所述的炉口下环形水套和炉口上环形水 套均用双层钢板焊接构成,双层钢板之间的环形水腔均与垂直环形水腔相连通, 双层钢板之间的环形水腔的厚度为20-3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使用的三腔蜂窝煤釆暖炉相比,不 仅在炉外壳体内的周围壁上设有垂直环形水腔,利用周壁的散热,而且在炉口 火焰高温处设炉口双环形水套,充分利用炉口高温处的散热,使热效率得到进 一步提高,经对比试验,其热效率可提高20-30%,可广泛用于三腔蜂窝煤采暖 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图4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 3、 4、 5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 采暖炉,由炉外壳体l、垂直环形水腔8、三腔炉芯2、内、外层保温层3、 3'、 烟囱连接口4、热水出口5、回水口6、清灰斗7构成,三腔炉芯2为三个半径 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在三腔炉芯2的外壁与垂直环形水腔8的内壁之 间填有内层保温层3,在炉外壳体1的内壁与垂直环形水腔8的外壁之间填有外 层保温层3',保温层3、 3'可采用珍珠岩保温材料,烟囱连接口4设在炉外 壳体1后壁的上部,并处在中间位置,与炉口相连通,热水出口 5设在炉外壳 体l后壁的上角部,回水口 6设在炉外壳体1后壁的下部,清灰斗7从炉外壳 体l前壁的底部抽拉口中插入,垂直环形水腔8的内、外壁为内、外层钢板8a、 8b焊接构成,热水出口5、回水口 6均与垂直环形水腔8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在炉口内设炉口下环形水套9和炉口上环形水套10,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口内壁形状与三腔炉芯2的上口内壁的形状一致,为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 接构成,且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内口沿置于三腔炉芯2的上口上,炉口上环形 水套10的上壁与炉台面为一整体,炉口上环形水套IO的内口沿为内斜面,炉 口上环形水套10的内口为圆形内口沿,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圆形内口沿至炉 口下环形水套9的内口沿圆弧形壁最近点距离为30-50mm,炉口下环形水套9 的上壁与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下壁之间的距离为10-30mm。在炉外壳体1后壁 的上部还设有防爆阀11,防爆阀11与垂直环形水腔8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炉 外壳体1为长方体,其高度为510-520mm,其左右宽度和前后宽度均为 310-350mm;所述的炉口下环形水套9和炉口上环形水套10均用双层钢板焊接 构成,双层钢板之间的环形水腔12、12'均与垂直环形水腔8相连通,双层钢板 之间的环形水腔12、 12'的厚度为20-30mm。
权利要求1、一种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由炉外壳体(1)、垂直环形水腔(8)、三腔炉芯(2)、内、外层保温层(3、3′)、烟囱连接口(4)、热水出口(5)、回水口(6)、清灰斗(7)构成,三腔炉芯(2)为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在三腔炉芯(2)的外壁与垂直环形水腔(8)的内壁之间填有内层保温层(3),在炉外壳体(1)的内壁与垂直环形水腔(8)的外壁之间填有外层保温层(3′),烟囱连接口(4)设在炉外壳体(1)后壁的上部,热水出口(5)设在炉外壳体(1)后壁的上角部,回水口(6)设在炉外壳体(1)后壁的下部,清灰斗(7)从炉外壳体(1)前壁的底部抽拉口内插入,垂直环形水腔(8)的内、外壁为内、外层钢板(8a、8b)焊接构成,热水出口(5)、回水口(6)均与垂直环形水腔(8)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炉口内设炉口下环形水套(9)和炉口上环形水套(10),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口内壁形状与三腔炉芯(2)的上口内壁的形状一致,为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且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内口沿置于三腔炉芯(2)的上口上,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上壁与炉台面为一整体,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内口沿为内斜面,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内口为圆形内口沿,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上壁与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下壁之间的距离为10-30mm。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其特征 在于在炉外壳体(1)后壁的上部还设有防爆阀(11),防爆阀(11)与垂直环 形水腔(8)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炉口下环形水套(9)和炉口上环形水套(10) 均用双层钢板焊接构成,双层钢板之间的环形水腔(12、 12')均与垂直环形 水腔(8)相连通,双层钢板之间的环形水腔(12、 12')的厚度为20-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环形水套炉口的三腔蜂窝煤采暖炉,由炉外壳体(1)、垂直环形水腔(8)、三腔炉芯(2)、内、外层保温层(3、3′)、烟囱连接口(4)、热水出口(5)、回水口(6)、清灰斗(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炉口内设炉口下环形水套(9)和炉口上环形水套(10),炉口下环形水套(9)的口内壁形状为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弧形壁相连接构成,并置于三腔炉芯(2)的上口上,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上壁与炉台面为一整体,炉口上环形水套(10)的内口沿为内斜面。该三腔蜂窝煤采暖炉,不仅能充分利用周壁的散热,而且在炉口火焰高温处设炉口双环形水套,充分利用炉口高温处的散热,使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可广泛用于三腔蜂窝煤采暖炉。
文档编号F24B1/00GK201302180SQ20082002412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3日
发明者侯继龄 申请人:侯继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