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7887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尤其涉及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包括灶体,灶体上开设有燃烧膛,灶体的边沿连接有燃气管道和点火 器。当使用该种燃气灶时,先打开燃气管道,然后开启点火器。点火器产生的火花使得燃气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膛内燃烧。 但是,上述燃气灶在锅离开灶体后,燃气仍然在燃烧膛内燃烧,使得燃气空烧。而
如果要避免空烧,厨师必须闭合燃气管道和关闭点火器,这样操作很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中请号为"021049211. 1"公开了一种电脑控制全自
动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炉壳、气管、分火器、炉头、阀体、微动开关。阀体上设置有开关和
调节阀体的电机。电脑控制灶具使得灶具变为无旋钮自动开关和调节活力。支架下设置有
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包括开关、支杆套、支杆、挂钩、横拉杆、弹簧、支撑横顶、支杆凸出壁。 上述燃气灶微动开关与电脑控制的关系如下 当锅放在支架上时,支架会压在微动开关的支杆横顶处,支杆向下移动,支杆凸起 壁会压住开关片一起向下移动。开关关闭,此时,开关接通电脑板上的开启键而开启电源, 此时,如开启键在开启状态,灶具会自动点燃。当锅从支架上拿起,支杆失去压力,在弹簧向 上作用下向上支起,开关片失去压力向上弹起,开关打开,断开开启键电源,同时,接通关闭 键电源,灶具自动关闭。 上述装置虽然能解决燃气空烧的问题,但是,由于弹簧自身的机械性能,长时间的 使用使得弹簧的弹性受到影响,从而,弹簧不会向上支起,由此,自动点火装置失去作用;另 外,该开关组通过开关片与支杆凸出壁相互配合而使得开关片移动,这样也容易使得开关 片由于自身性能而失去作用,因此,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灶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燃气空烧的 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灶自动点火装置,该装置能自动点火,避免燃 气空烧,且经久耐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燃气灶自动点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摆臂、顶杆、配重块、感应装置、电磁 阀和点火器。燃气灶的灶体侧壁设置有通孔。摆臂通过支点与支架上端连接。顶杆穿过所 述通孔与摆臂的一端接触。配重块上通过接触部固定有感应片,配重块通过拉索连接于摆 臂的另外一端。感应装置安装于支架下端,包括感应器和中央处理器,感应器感应感应片的 位置变化。电磁阀设置于燃气管道中并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接收感应器的 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或者关。点火器设置于燃气灶的灶体并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中央 处理器接收感应器的信号控制点火器点火。[0011] 该自动点火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设置于支架,用以限定配重块的位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下端的两相对的限位块,所述感应片与配重块相连接的部位与限位块抵顶。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下端的两相对的限位块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端的固定杆,该固定杆与所述摆臂接触。 所述摆臂的一端连接有滑轮,所述拉索穿过滑轮连接于支架。[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锅抵压顶杆而使得摆臂摆动,进而,使得感应器感应到感应片,中央处理器接受感应器的信号而控制电磁阀和点火器而实现自动点火功能;当锅不抵压顶杆时而使得摆臂摆动,感应片不位于感应器的感应区域内,中央处理器接受感应器的信号而关闭电磁阀和熄灭点火器,从而,避免燃气空烧;而且该装置通过零部件的相互配合而实现自动点火和防止空烧,因此,不受零部件自身属性的影响,经久耐用。 2、由于设置有限位装置,因此,感应片始终位于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内,提高点火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正视图;[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侧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包括灶体1和自动点火装置2。灶体1开设有燃烧膛ll,灶体的侧壁12上开设有通孔13。 自动点火装置2包括支架21、摆臂22、顶杆23、配重块24、感应装置25、电磁阀26、
点火器27和限位装置28。 支架21中部设置有支臂211。 摆臂22通过支点221与支架21上端连接,摆臂22的一端连接有滑轮222。[0025] 顶杆23穿过所述通孔13与摆臂22的一端接触。 配重块24上通过接触部242固定有感应片241,配重块24通过拉索243 —端连接于配重块24,另外一端绕过摆臂22上的滑轮222而连接于支架21的支臂211。[0027] 感应装置25安装于支架21下端,包括感应器和中央处理器。感应器感应感应片的位置变化,中央处理器接收感应器的信号。 电磁阀26设置于燃气管道3中并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点火器27设置于燃气灶的灶体1上并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限位装置28设置于支架21,限位装置28可以为设置于支架21下端的两相对的限
位块281,所述接触部242与限位块281抵顶使得配重块24不会过分向上运动,限位块281
为两块且相对设置使得配重块24不会左右晃动,因此,感应片241始终位于感应装置25的 感应区域内。限位装置也可以为设置于支架21下端的两相对的限位块281以及固定于支架21上端的固定杆,该固定杆与所述摆臂22接触,由于固定杆与摆臂22接触使得配重块24上的感应片241不会过分向上运动,仍然能够使得感应片241始终位于感应装置25的感应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32] 1、自动点燃过程 将锅放置于灶体1上,锅的自重作用于顶杆23,顶杆23与摆臂22接触而使得摆臂22绕支点23顺时针转动,摆臂22顺时针摆动进而使得配重块24向上运动,限位装置28使得感应片241位于感应器251的感应区域内,中央处理器接收感应器的信号而给出指令使得点火器27点火。然后,中央处理器252接受感应信息给出指令使得电磁阀26打开,燃气进入炉膛11内,点火器27点燃燃气。[0034] 2、避免空烧过程 当锅从灶体1上移开后,由于顶杆23未受到作用力,因此,摆臂22绕支点23逆时针转动使得配重块24下降,进而,感应片241离开感应器25的感应区域,感应器25将这一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关闭电磁阀26并熄灭点火器27。
权利要求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设置于燃气灶的灶体上;其特征是燃气灶的灶体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装置还包括支架;摆臂,通过支点与支架上端连接;顶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摆臂的一端接触;配重块,其上通过接触部而固定有感应片,配重块并通过拉索连接于摆臂的另外一端;感应装置,安装于支架下端,包括感应器和中央处理器,感应器感应感应片的位置变化;电磁阀,设置于燃气管道中并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接受感应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或关;点火器,设置于燃气灶的灶体并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接受感应器的信号而控制点火器点火。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限位装置,该限位装 置设置于支架,用以限定配重块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 支架下端的两相对的限位块,所述接触部与限位块抵顶。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具特征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 支架下端的两相对的限位块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端的固定杆,该固定杆与所述摆臂接触。
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臂的 一端连接有滑轮,所述拉索绕过滑轮连接于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灶的自动点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摆臂、顶杆、配重块、感应装置、电磁阀和点火器。燃气灶的灶体侧壁设置有通孔。摆臂通过支点与支架上端连接。顶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摆臂的一端接触。配重块上通过接触部设置有感应片,配重块通过拉索连接于摆臂的另外一端。感应装置安装于支架下端,包括感应器和中央处理器,感应器感应感应片的位置变化,中央处理器接收感应器的信号。电磁阀设置于燃气管道中并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点火器设置于燃气灶的灶体并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燃气不空烧,而且经久耐用。
文档编号F24C3/10GK201462989SQ20092007182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
发明者孟建中, 王道宏, 肖文兴, 胡悦友, 钟国强 申请人: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